关内侯,爵位名,原称伦侯。 秦汉 二十等爵位 中第19等,仅低于彻侯(即 列侯 ,亦称通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自魏晋以后,逐渐实行虚封,关内侯与其他爵位一样,仅是爵位名称。为关内侯者,一般称“君”,如褒成君等,亦有称侯者,如刘敬所封建信侯。
商鞅变法 ,实行20等二十制。 汉承秦制 ,亦为 二十等爵 。分别为: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 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 左更 ;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 少上造 ;十六, 大上造 ;十七, 驷车庶长 ;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介绍
秦时称为伦侯,依据 琅琊刻石 , 秦始皇 时期封伦侯者有:建成侯赵亥、武信侯冯无择、昌武侯成。
刘邦 破秦进入 关中 ,受封汉王后,在 霸上 对麾下的功臣将领进行了一次封侯,此次封侯者多是有其封号而无封国者,后来称为关内侯。
汉王刘邦在霸上封侯者有: 樊哙 、 周勃 、 曹参 、 夏侯婴 、 陈豨 、 靳歙 、 周緤 ,疑似霸上时期封侯者:吕泽
人物
汉朝
1. 卫青
汉武帝 时期,后来的大将军卫青第一次领兵与 匈奴 作战,武帝派出的四路大军唯独卫青部到达 龙城 斩首数百,皇上为此十分高兴,遂赐封卫青为关内侯。
2. 李敢
汉武帝时期, 李广 的儿子李敢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攻打 左贤王 ,奋力作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
3. 陈汤
汉元帝
时期,
西域
副校尉陈汤和西域都护
甘延寿
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 抗的匈奴
郅支单于
,元帝封甘延寿为
义成侯
,赐陈汤爵位为关内侯,各赏食邑三百户、黄金百斤,并拜陈汤为
射声校尉
。
4. 李息
长期征战于疆场的一员宿将。 西汉 北地郡 郁郅人,即今 庆城县 人。少年从军,侍奉 汉景帝 ;在汉武帝时,曾多次任将军,带兵征讨匈奴,镇守边邑。因军功封关内侯。
5. 苏武
在昭帝
始元
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回到了
长安
。第二年,
上官桀
、
上官安
父子 和
桑弘羊
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6.黄霸
五凤二年(前56年), 宣帝 下诏表彰 黄霸 的吏治之功,封为关内侯,赐黄金百斤,俸禄升为“中二千石”。几个月后,宣帝任命黄霸担任太子太傅,随后又提拔为御史大夫。
曹魏
1. 刘晔
—234年,字 子扬 ,淮南成德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于 黄初元年 (220年)任侍中,受封关内侯。
2 . 蒋济
188—249年,字子通,曹魏重臣,四朝元老,于黄初七年(226年)受封关内侯。
3. 苏则
?—223年,字文师,“则勒兵讨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4. 钟会
225年-264年正月,字士季,于正元元年(254年)十二月,受封关内侯。
5. 典满
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 典韦 之子。典韦死后, 曹操 任典满为司马, 曹丕 即位后拜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6. 满宠
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太尉,征东大将军,扬州都督, 建安十三年 (208年),曹操赐爵关内侯, 曹叡 继位后,又晋封 满宠 为昌邑侯,谥号景侯。
晋朝
1 .孔夷
穆章皇后何法倪的外祖父,封关内侯。
2 . 向雄
?— 286年,字茂伯, 太康 初(280年),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
3. 葛洪
284年—364年或343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 抱朴子 ,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三国 方士 葛玄 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 肘后备急方 》、《 西京杂记 》。
故事
关内侯
武帝即位之初,朝廷采用和亲的办法,羁縻匈奴,但匈奴野心不敛,仍派兵四处侵扰,使边疆动荡不安。随着西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军力的强大,汉武帝决定举兵反击匈奴。汉武帝
元光
二年(
公元前133年
),
汉朝廷派李息为
材官将军
,随同御史大夫
韩安国
将兵30万驻守在
马邑
。他们派马邑人聂翁壹以献
马邑城
为饵,引诱匈奴
单于
孤军深入、一举歼灭。当单于亲率10万骑兵越过边界进入汉地、走到距马邑城还有100多里路的地方时,发现原野里布满牲畜却不见放牧的人员,感觉不对头,就停止进军。当他们捉住出来巡视的雁门都尉史,经过拷打审问,才知汉军的伏兵正在马邑一带张网以待,非常惊恐,立即下令退军,免遭了一次大难。匈奴从此发现汉朝廷已准备以武力与他们相对抗,从此,
汉王朝
同匈奴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就开始了。后五年即汉武帝
元朔
元年(公元前128年),匈奴侵犯辽西、
渔阳
,杀死了辽西太守。武帝派卫青、李息分别出兵抗击,卫青攻
雁门
,李息攻代郡,共同打败了匈奴,,俘获数千人。接着在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
),卫青、李息率军北上,突袭
云中
、
高阙
的匈奴军,又捕获数千人,牛羊无数。又过了3年,即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兵3万出击朔方,李息与岸头侯
张次公
领兵出击
北平
,掩袭右贤王王庭,右贤王措手不及,仅带几百人仓皇出逃。这次战争,将匈奴白羊王、楼烦王逐出汉境,俘获15000人,其中包括右贤裨王10多人,获得大捷。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封李息为关内侯;因李息身为将军,曾3次随卫青出征,有了丰富的临战经验,从此以后,常受朝廷委派,单独进行大的军事行动。匈奴浑邪王密谋归顺汉朝,当时李息正统兵在
黄河
边上修筑攻防城池,接待了
浑邪王
派来的使者,马上派人飞驰京师,上报朝廷。汉武帝接到消息后,立即派将军
霍去病
领兵前往迎接。汉武帝元鼎元年(
公元前116年
),先零羌人封养牢俎与匈奴暗地里沟通,合兵10万余人围攻
枹罕
,李息与郎中令
徐自为
领兵10万将其讨平。事罢,朝廷在抱罕首次设置护羌校尉,派李息持节符领兵镇守。
引用来源
- • 三国志 魏书十四 刘晔传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6-07-10
- • 三国志 魏书十四 蒋济传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6-07-10
- • 三国志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 新学网 2014-08-31
- • 三国志 魏书二十八 钟会传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6-07-10
- • 晋书 卷四十八 列传十八 向雄传 历史春秋网 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