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InnerMongoliaUniversity),简称“内大”(IMU),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是 教育部 与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部省合建高校”,是国家“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 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 公派研究生 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全国首批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接受 中国政府奖学金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和 孔子学院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 综合性大学 ,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 国务院 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3801.5亩, 建筑面积 88.42万平方米;校本部设有21个学院,开办94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27502人;有在编教职工1973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
历史沿革
1956年3月6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
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内蒙古大学筹备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乌兰夫任筹委会主任。
1957年10月7日,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来自区内外各高校的154名教师和340名各民族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同月14日,学校举行建校典礼。
1959年5月22日,校务委员会决定将蒙语系和汉语系合并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蒙古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
1960年1月,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与内蒙古大学联合办公,最后并入内蒙古大学。
1962年,国家高教部给内蒙古自治区3个研究生的培养指标,其中2个指标给了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学科,由 清格尔泰 副教授任导师。
1964年9月,内蒙古大学建立科学二处(即今周边国家研究所);同年11月13日,在师生中开展所谓“大揭阶级斗争盖子”的揭盖子运动。到12月中旬后集中对准个别教师。
1965年7月20日,历史系和马列教研室合并成立 政治历史系 ,下设理论、历史两个教研室和蒙古史研究室。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月初,贴出了第一批 大字报 。学校各项工作先后陷入停顿状态。同年8月9日,内蒙古大学文革筹委会成立,实际掌握了学校权力。8月13日,各系成立文革小组。
1967年4月13日,学校原“革委会”瓦解, 权力转移 到呼三司“内大井冈山兵团”。同年,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陆续进驻学校。
1968年4月18日,内蒙古大学革委会成立;同年10月9日,全校各系按军训连编制,下辖排、班。
1972年,蒙古史研究室从政史系分出, 直属学校 。
1973年秋,在1971年招收 试点班 的基础上,学校各系各专业开始招收三年制 工农兵 学员。
1977年12月2日, 工宣队 撤离学校。
1979年4月,学校与 中国科学院 在 锡林郭勒 共建内蒙古草原系统研究站;同年9月,外语系 日语专业 首次招收的学生入学。
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开设法律系,计划在1982年正式招生;同年,学校开始招收 少数民族预科班 学生。
1981年,学校的8个学科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2年8月,学校新增设的法律系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同年,蒙古史研究室改为蒙古史研究所。
1984年1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学科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1985年3月25日,内蒙古大学夜大学(管理干部专修科、实验技术专修科)开始上课;同年6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学校实行 校长负责制 试点;9月,学校进行推荐本科应届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试点工作。
1987年4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成立,原内蒙古艺术学校作为附属中专部继续保留。
1988年10月15日,学校成立计算机科学系。
1990年6月20日,学校设置党委保卫部、学生工作部;同年10月31日, 学校领导体制 由校长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1月20日,学校有3个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9月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学校15个硕士点有权授予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1992年2月,学校 蒙古语族 语言文学 学科被列入国家高校重点学科;同年8月24日,“内蒙古生物工程中心”成立;同日,学校成为有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硕士生的高等学校。
1994年1月,建立“国家教委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同年4月,学校新增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学校成为可单独组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单位。
1995年12月11日, 生命科学学院 、蒙古学研究院、经济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成立。
1996年,学校取消 自费生 和 委培生 ,全部实行并轨招生。
1997年1月22日,由内蒙古大学牵头与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三校联合申报的“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年6月6日,计算机学系和内蒙古科委计算中心共同组建的计算机学院成立;7月8日,原汉语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组成人文学院;11月26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学校“211工程”建设立项;12月12日,蒙古文化研究所、周边国家研究所和蒙古语言文字处理研究中心成立。
1999年10月7日,由原数学系、物理系、电子系和新组建的自动化系共同组成理工学院;同年11月29日,“内蒙古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暨“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高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2000年3月17日,
呼和浩特交通学校
并入内蒙古大学,组建
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同年10月18日,学校获得
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点(MBA);12月,学校获得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1年,学校获批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2002年1月9日,学校成立 公共管理学院 ,并撤消马列教研部;同年1月18日,学校获评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2个;4月8日,人文学院新闻系、 旅游系 成立;6月6日,学校 MBA 教育中心揭牌;7月25日,建立“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
2003年6月20日, 国际教育学院 揭牌;同年9月9日,学校被批准为 MPA 试办单位。
2004年,学校成为省(区)部共建高校。
2007年3月13日,学校成为第三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同年5月11日,学校与自治区文物局签署合作培养文博研究生协议;6月25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成立。
2008年3月5日,学校进行机构调整,撤销理工学院(交通系除外)、人文学院,成立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哲学学院。同年6月30日,学校 满洲里学院 成立。
2009年2月28日,学校南校区正式启用;同年8月19日,环境与资源学院揭牌;9月29日, 历史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
2011年3月3日,学校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12年11月6日,学校入选国家“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高校。
2013年7月8日,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
2014年4月23日,学校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
2016年3月,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同年5月16日,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统筹推进国内和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重点支持单位。
2017年1月10日,生态与环境学院成立;同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9月21日,学校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1月8日,学校新增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同年11月,学校入选2019年“ 英才计划 ”;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享受教育部直属高校待遇。
2019年,学校通过“ 双一流 ”建设中期评估。
2021年3月17日,内蒙古大学监察官培训学院揭牌。
2021年7月26日,内蒙古大学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1年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
2021年10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了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内蒙古大学入选。
2022年1月10日,玉泉区政府同内蒙古大学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2月9日,入选教育部、 财政部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学院、 交通学院 和满洲里学院,开办本科专业94个。
院部设置
内蒙古大学院(部)一览表 |
|
蒙古学学部 |
蒙古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人文科学学部 |
|
社会科学学部 |
经济管理学院、 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生物化学环境学部 |
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满洲里学院、创业学院 |
专业设置
内蒙古大学本科专业一览表 |
|
蒙古语言文学 |
|
民族学 |
新闻学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历史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哲学 |
旅游管理 |
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管理科学 |
市场营销 |
法学 |
英语 |
日语 |
俄语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土地资源管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物理学 |
|
应用物理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土木工程 |
交通运输 |
机械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
化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生态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园艺 |
|
环境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艺术设计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绘画 |
雕塑 |
美术学 |
动画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舞蹈编导 |
表演 |
|
金融工程 |
|
舞蹈表演 |
戏剧影视文学 |
运动训练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
环境生态工程 |
考古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数学基础科学 |
物流管理 |
网络与新媒体 |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车辆工程 |
师资队伍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973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93人,教授261人、副教授449人;校本部有教学科研人员1121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占74.22%,教授253人、副教授384人。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入选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获得者1人,全国首批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1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9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人,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专家59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2人,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英才”工程 人选126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88人。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26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18个。有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 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13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
|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
曹之江(2003年)、 梁希侠 (2006年)、孙炯(2011年) |
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达胡白乙拉 (2013年) |
齐木德道尔吉 (2014年)等 |
|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李光鹏(2016年)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
郭仁拥(2016年)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杨劼(2004年)、 苏海全 (2004年)、张若芳(2006年)、郭晓川(2006年)、梁成光(2011年)、郭仁拥(2012年)等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齐木德道尔吉、 额尔敦白音 、张若芳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班士良 、赵东海、廉桂萍、那顺巴依尔、 白音门德 、 宝音德力根 、 阿拉坦仓 、孙忠、 王迎春 、赵志蒙、 赵吉 、 周延林 、 金海 和、 宋生贵 、赵林平、李玲君、 杨联贵 、陈贵林 |
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入选者 |
陈国庆、王万义、李树新、 李笑春 、郭晓川、班士良、李前忠、阿拉坦仓、苏海全、 博·格日勒图 、张若芳、高光来、王迎春、 王晓晶 、郭维生、 胡瑞生 、 哈斯阿古拉 、张军、刘志亮、常菲、李宏、 朱保华 、白音门德、那顺巴依尔、金海和、 照日格图 、包庆德、 张吉维 、秦志宏、 马占新 、 张志忠 、 任维德 、杜凤莲、 阿拉坦宝力格 、 葛根高娃 、 王绍东 、赵东海、 陈智 、 颉茂华 、 王光文 、达胡白乙拉、 于存海 、 李文 、侯宏旭等 |
学科体系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 、生态学、 民族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 材料科学 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草学 、公共管理、 艺术学 理论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物理电子学 、应用化学
硕士专业学位 授权类别:金融、法律、社会工作、翻译、新闻与传播、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 电子信息 、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 旅游管理 、应用统计、交通运输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动物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
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
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 、应用数学、 理论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生物物理学 、 无机化学 、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生态学、动物学、 植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民族学、民商法学、 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艺学 、艺术学、行政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
人才培养
质量工程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 一流专业 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 精品课程 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 虚拟仿真实验室 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8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 新闻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蒙古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态学、表演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实验 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统计 热力学 、普通生态学、 蒙古族 现当代文学史、 蒙古舞 、 泛函 分析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统计热力学、泛函分析、蒙古舞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数学分析选讲、热含妙理、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行星运动与常 微分方程 、古罗马文明纵横谈、走进 稀土 材料、神奇的 蒙古高原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Biology)、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TheScienceandDesignofEngineeringMaterials)
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精细化学品化学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项目: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虚拟仿真综合实训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区域新经济的软件工程专业升级探索与实践、面向新工科的 环境工程专业 实践教育与平台构建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蒙古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哲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音乐表演、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汉语言文学、日语、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汽车运输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历史学、 公共事业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自动化、应用化学、行政管理、艺术设计、表演、电子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 与工艺、 通信工程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应用物理学、环境科学、 政治学 与行政学、绘画、电子商务、俄语、旅游管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民族学、编辑出版学、 金融学 、交通运输、音乐学
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生态学
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生态学、自动化、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自治区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道桥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化工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绩
2019至2020学年,学校本科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重要学术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7项(含国家级 特等奖 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8项、优秀奖8项),自治区级奖励68项(含一等奖23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3项)。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 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验室1个、国家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自治区民委共建基地1个、自治区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创新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 2011协同创新中心 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6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15个、校级研究机构38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验室:国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蒙古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 牧草 与特色作物生物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国家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转基因高产 肉牛 新品种培育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创新团队、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
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 民族自治地方 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内蒙古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基地、蒙古国国情研究中心
自治区民委共建基地:“一带一路”沿线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基地
自治区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创新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外语教育创新研究基地
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繁殖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化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稀土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化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半导体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社会计算与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纳米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精细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河流与湖泊生态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桥梁监测与维修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地缘经济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碳资源小分子催化转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城市交通数据科学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云计算与服务软件工程实验室 大数据分析 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稀土材料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半导体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结构检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马铃薯现代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内蒙古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大数据研究中心、内蒙古土地问题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内蒙古大学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蒙古史档案文献研究中心、蒙古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蒙古史研究所、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 江格尔 》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蒙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北方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内蒙古翻译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基地、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方向)、内蒙古大学北方民族地区与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贫困与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呼和哈特社区理论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内蒙古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美 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蒙古高原动物遗传资源研究中心、内蒙古光伏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环境地质研究所
科研成就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共完成理工科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476项、新获批立项60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68项。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研项目712项、新获批848项。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35项;共获准人文社科类项目1172项,包括 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目16项、重点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政府奖 286项(其中,一等奖17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第四届 民族研究 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基于WOS统计结果,2020年学校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增长到2012年的7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本文献351.04万册(校本部309.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02个、电子图书74.78万种、全文电子期刊7.61万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是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部门工作人员的一份综合性 科学 技术类学术期刊。 学报 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电子信息、 计算机科学 、生物学、生物工程、研究简报等栏目。学报被美国《 化学文摘 》(CA)、俄罗斯《 文摘杂志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递(JICST)、《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中国数学文摘 》、《 中国物理文摘 》,《 中国生物学文摘 》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全文)、万方网络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重庆维普)等收录;是 北京大学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来源期刊(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是由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设有政治学、哲学、蒙古学研究、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语言文字学、 编辑学 、社会学、民族学等栏目。学报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 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来源期刊,被 中国社会科学 期刊精品数据库、 新华文摘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民族研究、年鉴、日本《东洋史研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万方数据库 、 维普资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等收录转载。
《 内蒙古大学学报 》蒙古文版创刊于1959年9月,是以反映内蒙古大学 蒙古语 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学术交流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中国(境)外的10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设有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设有中英企业数字实验室。学校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美国研究中心 ,呼和浩特中日交流之窗,与 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 合作建有孔子学院。
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留学生汉语预科培养基地、国家汉办来华留学生新汉语水平网考考点,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年接收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 柬埔寨 、 老挝 、 孟加拉 、泰国、印度、 越南 、 巴基斯坦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卢森堡 、 乌克兰 、西班牙、 英国 、美国、 多哥 、 津巴布韦 、 科特迪瓦 、 摩洛哥 、 尼日利亚 、 赞比亚 等32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近800人。
2022年7月24日,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文学馆签署合作协议,文学教育实习基地挂牌;同时,举办渡澜新书首发式,安宁、渡澜作品研讨会。
内蒙古大学国(境)外合作大学与机构一览表 |
|
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印第安联邦学院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 |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
美国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分院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
美国爱达荷大学 |
美国毕力维学院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 |
美国洪堡州立大学 |
美国 西华盛顿大学 |
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 |
美国 塞勒姆州立大学 |
美国夏威夷大学希洛分校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美国特洛伊大学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科尼分校 |
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 |
美国西部 研究院 |
美国贝利沃大学 |
|
美国南长大学 |
|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大学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
日本阪南大学 |
日本名城大学 |
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 |
日本北海学园 |
|
日本关西国际大学 |
日本岐阜大学 |
日本鸟取大学 |
日本国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
日本九州共立大学 |
日本科学协会 |
日本九州女子大学 |
日本北见工业大学 |
日本爱知大学 |
日本 冈山大学 |
日本 樱美林大学 |
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 |
日本神奈川大学 |
日本富山大学 |
日本大分大学 |
日本教育 株式会社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日本东京福祉大学韩国江原大学 |
韩国全南科学大学 |
|
韩国檀国大学 |
韩国 极东大学 |
韩国江原大学 |
匈牙利罗兰大学 |
意大利卡美日诺大学 |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 |
澳大利亚商会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爱恩教育中心 |
西班牙 加利西亚 自治州共同体 |
俄罗斯 乌拉尔联邦大学 |
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 |
俄罗斯叶利钦斯拉夫大学 |
|
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 |
|
蒙古国 国立教育 大学 |
|
蒙古科布多大学 |
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 |
蒙古国科学院综合和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
蒙古国政府执行机构汽车运输局 |
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 |
|
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 |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
吉尔吉斯司克良宾 农业大学 |
吉尔吉斯阿拉巴耶夫国家大学 |
吉尔吉斯卡拉萨耶夫 人文大学 |
吉尔吉斯共和国外交部 外交学院 |
台湾大学 |
|
台湾师范大学 进修推广学院 |
|
台湾铭传大学 |
台湾 彰化师范大学 |
台湾高雄大学 |
|
台湾台南大学 |
|
台湾世新大学 |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管理学院 |
台湾逢甲大学 |
台湾 义守大学 |
新西兰梅西大学 |
|
英国 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 |
|
波兰华沙大学 |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是由三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组成的圆形徽标,外圆半径是内圆半径的2倍,中圆到内圆距离是中圆到外圆距离的1/3,外圆边线最粗,中圆边线最细;内圆核心为蒙古文美术体竖排校名,中圆到外圆之间上为汉文毛泽东手写体校名,下为英文印刷体大写校名。
校旗
学校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长2.4米,宽1.6米,旗帜左上角印白色校徽,该校徽的直径为0.8米,其左侧距旗左边0.25米,其上侧距旗上边0.125米。印刷物或雕刻物上使用校旗缩影图时须按比例缩小。
精神文化
校训
求真务实
校风
团结、严谨、求实、奋进
校歌
学校校歌为《内大——文明的摇篮》,印冼尘作词, 阿拉腾奥勒 作曲。
《内大——文明的摇篮》 |
|
这里有智慧的绿树,散发着桃李的芬芳; 这里是文明的摇篮,哺育出民族的希望。 多少莘莘学子不懈追求,多少慈爱师长语重心长。 啊!啊! 我的内蒙古大学,你装点出草原科学的星空,你成长起社会未来的栋梁。 啊!啊! 未来的栋梁!未来的栋梁! |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郭以青 |
党委书记 |
1958.05.13-1965 |
武天照 |
党委书记 |
1971.12.27-1977 |
巴图 |
党委书记 |
1977.05.13-1981.09.25 |
特布信 |
代书记 |
1981.09.25-1981.12.10 |
何耀 |
代书记 |
1981.12.10-1983.12 |
郑广智 |
代书记 |
1983.02.08-1983.10.11 |
党委书记 |
1983.10.11-1985.06 |
|
云布龙 |
党委书记 |
1985.06.15-1990.08.07 |
方天祺 |
党委书记 |
1990.08.07-1992.01.08 |
吕安全 |
党委书记 |
1992.01.8-1995.09.22 |
赵育新 |
党委书记 |
1995.09.22-2003.06.13 |
刘丽华 |
党委书记 |
2003.06.13-2011.11 |
候元 |
党委书记 |
2011.11-2013.05 |
知名校友
界别 |
名单 |
||||
学术界 |
陈国庆 |
胡忠 |
刘耀 |
旭日干 |
张杰 |
赵进才 |
王春儒 |
郝时远 |
朝戈金 |
赵刚 |
|
文艺界 |
德德玛 |
拉苏荣 |
清格尔泰 |
腾格尔 |
阿拉腾奥勒 |
武春河 |
哈斯朝鲁 |
—— |
—— |
—— |
|
政界 |
乌日图 |
杨志今 |
孙寿山 |
孟苏铁 |
包俊臣 |
刘芝兰 |
张伟 |
景建华 |
赵忠 |
周秉建 |
校园环境
校园活动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涵盖了科技、文学、娱乐、体育、志愿者、艺术等方面55个社团。开展了青年科技文化艺术节、国际文化节、 运动会 等活动。
学校荣誉
2021年11月29日,入选教育部确定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
引用来源
- • 知名校友 2019-12-28
- • 冯呼和、白托娅履新 内蒙古新闻网 2020-06-02
- • 现任领导-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 2020-07-30
- • QS亚洲大学排名 2021 QS中国 2020-11-27
- • 独家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系列:文科实力排名 今日头条
- • 《2020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发布 中国日报网 2021-01-03
- • 2021中国内地大学ESI排名出炉:河南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119位!|河南师范大学_新浪新闻 新浪网 2021-01-28
- • 刘志彧任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 界面新闻 · 快讯 2021-05-02
- • 刘永斌同志任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今日头条 通辽发布 2021-11-04
- • 官宣!2020年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公布 今日头条 2021-11-14
-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1-11-29
-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武利民为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今日头条 2021-12-21
- • 擘画校地合作共赢发展新蓝图——玉泉区政府同内蒙古大学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今日头条 2022-01-11
- •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2022-02-14
- • 内蒙古文联与内蒙古大学开启文学共建新模式 今日头条 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