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 急性阑尾炎 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 妊 娠 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
病因
急性阑尾炎
引起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是阑尾管腔发生梗阻和继发细菌感染。
阑尾梗阻
引起梗阻的因素包括腔内 粪石 、淋巴组织增生、肿瘤、寄生虫、炎性狭窄或异物等,这些因素容易堵塞阑尾出口,让阑尾形成死腔,导致阑尾腔内分泌物积存、压力增高,继而出现充血水肿、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细菌感染
细菌进入阑尾管腔,阑尾发生阻塞后细菌繁殖,导致阑尾炎的发生。细菌主要通过肠道内部、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侵入阑尾。
神经反射异常
支配阑尾肌肉和血管的神经,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便秘)反射性活动增强,导致肌肉和血管痉挛,甚至形成血栓,引起阑尾缺血坏死,出现炎症。
慢性阑尾炎
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从一开始就呈慢性过程。
诱因
生冷、不洁饮食,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腹泻、便秘等,均可导致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阑尾炎。
症状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以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
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开始为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
压痛点 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用手指向深腹部按压麦氏点,突然移开手指时,原按压部位会有剧痛,即为反跳痛。
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 腹肌 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
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恶心、呕吐
腹泻、便秘
皮肤感觉过敏在早期,尤其在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 耻骨 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在此三角区的皮肤感觉过敏现象即消失。
慢性阑尾炎
右下腹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患者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阳性。
检查
当出现类似阑尾炎的症状时,医生会为你做 体格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超声、腹部X线、CT等检查,有利于医生诊断疾病,并进行治疗。
体格检查
腹部触诊是发现阑尾炎的重要方法,检查时需要患者 排尿 后低枕仰卧,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并稍分开,以尽量使腹部放松,便于医生检查。
直接按压:按压麦氏点,看是否有压痛和反跳痛,有利于医生诊断。
结肠充气试验:患者取 仰卧位 (平躺),医生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 结肠 ,结肠内气体传至盲肠和阑尾,若引起右下腹疼痛则为阳性,可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但 阴性 不能排除诊断。
腰大肌试验 :患者取 左侧卧位 ,医生缓慢抬起患者右侧大腿向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闭孔内肌试验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将患者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血常规
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炎症和贫血。
尿常规
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与阑尾炎症状相似的疾病,如输尿管结石、附件炎等。
超声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可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是诊断阑尾炎的常用方法。
腹部X线
该检查主要是为了查看阑尾有没有发生腹腔内穿孔。
CT
可以显示阑尾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特别有助于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其他检查
其他一些常规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可以评估全身状况。
诊断
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再结合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就可以做出诊断。
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等症状和体征。
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白细胞计数(10~15)×10⁹/L,甚至超过2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但是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白细胞计数不一定升高。
腹部X线平片发现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偶尔可见钙化的肠石和异物影。
超声检查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细菌性肠炎 、输尿管结石、输卵管或卵巢炎症等疾病与阑尾炎有着相似的症状,因此在出现右下腹疼痛、压痛等症状时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超声、腹部X线、CT等做出诊断。
治疗
阑尾炎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等,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为手术做准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是根治阑尾炎的最有效方法。
一般治疗
主要是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凉。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人要注意安抚患儿情绪,减轻焦虑与恐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抗感染治疗
主要是用 抗生素 来控制感染,绝大多数阑尾炎属于混合感染,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症治疗
主要是退热、止吐,必要时可以放置胃管等。
脓肿形成的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行脓肿穿刺抽液。
高热患者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可以使用物理方法降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以控制感染。常用手术方式有开放式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原则上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阑尾切除术。因为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危害
影响正常生活
阑尾炎引起的剧烈腹痛,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引起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阑尾穿孔、阑尾周围脓肿、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后
手术治疗后一般效果良好。
保守治疗的阑尾炎患者,有复发的可能。
预防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阑尾炎。
养成规律的进餐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饮食以清淡为主。
儿童、妊娠期妇女、老人要营养均衡,多吃质软、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阑尾炎。
吃饭要 细嚼慢咽 ,并且吃饭时和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剧烈活动。
禁止暴饮暴食,避免大量饮酒。
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便秘。饭后可以吃一些含纤维素高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或吃一些富含油脂的 坚果 ,如花生、核桃、 腰果 、 松子 、杏仁、 开心果 等有助于肠道蠕动。
作息规律,不要熬夜,避免劳累。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病菌侵袭的机会。可以适当进行 有氧运动 ,如竞走、慢跑、散步、登山等。身体情况允许时,可以进行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
引用来源
- • 阑尾炎-病因-治疗方法-鉴别,检查,预防,日常生活护理-注意事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55761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