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日本军衔 分为将官、 佐官 、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又包含 大佐 ,中佐,少佐。少佐的军衔相当于现在自卫队的三佐也就是目前通用的少校。
基本简介
1945年二战结束前,旧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六等十六级。所谓
准士官
即
准尉
,下士官即军士。按日文称谓其十六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
大尉
,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
中士
),
伍长
(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海军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同陆军佐官),士官(同陆军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六等十八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而兵的等级较陆军多两级,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水兵。
战后军衔
二战后,日本于1950年开始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海,空三军,称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其干部仍为将,佐,尉,三等九级,但军衔称谓与旧日军有所不同,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分别相当于上,中,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 二佐 (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 三等兵 )。1970年增设准尉,1980年又增设曹长(即 军士长 ),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六等十八级。
军衔一览
日本陆军的职务 编制军衔 :
陆军大臣 ——元帅、大将;
陆军参谋长——元帅、大将;
总军 (1945年编成,相当于 方面军群 )司令官——元帅、大将,
总军参谋长——大将、中将;
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官——大将,
方面军参谋长——中将;
军(集团军)司令官——中将,
军参谋长——少将;
师团长 (师长)——中将,
师团参谋长——少将、大佐;
旅团长( 旅长 )——少将、大佐,
旅团参谋长——大佐、中佐;
联队长(团长)——大佐、中佐,
副联队长(副团长)——中佐、少佐;
大队长(营长)——少佐、大尉;
中队长(连长)——大尉、中尉;
小队长(排长)——中尉、少尉;
司务长——准尉、曹长;
小队副(副排长)——曹长、军曹;
分队长(班长)——军曹、伍长;
组长——伍长、上等兵。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军衔的军人类别区分与陆军不同,分为士官(军官)和特务士官、准士官、下士官、兵(以上四类统称海军士兵)两类,其中后者又分成1944年以前、以后两个时期。
海军士官军衔:
将官——海军大将(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海军代将(海军大佐担任少将职务,相当于海军准将);
佐官——海军××大佐(海军上校)、海军××中佐( 海军中校 )、海军××少佐(海军少校);
尉官——海军××大尉( 海军上尉 )、海军××中尉、海军××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