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姬

人物 | 历史人物 | 后宫嫔妃 | 西汉朝皇妃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讳皆不详,齐国人, 汉景帝 刘启 的妃妾。

早年受 皇太子 刘启宠爱,为刘启生下三子: 刘荣刘德刘阏于 。栗姬年纪渐长,逐渐失宠于景帝。刘荣作为景帝长子,先是被立为太子。

后来因栗姬心胸不够宽广而被废,栗姬忧郁而死。

人物生平

早年受宠

栗姬得宠于早期。从她的生育状况来看,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栗姬很受宠爱。她可能是刘启第一个宠爱的妃子,因为刘启的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都是栗姬所生。

刘启做太子时,生有九个儿子。前三子是栗姬所生,四子刘馀、五子 刘非 、六子 刘端程姬 所生; 七子 刘彭祖 、八子 刘胜贾夫人 所生;九子 刘发唐姬 (程姬侍者)所生。当太子刘启的第十子 刘彻 还在母亲肚子里时, 汉文帝 驾崩,太子刘启即位( 公元前156年 ),即汉景帝。

立储风波

景帝的皇后 薄氏 是景帝为太子时的太子妃,是 薄太后 的族人。 薄皇后 的婚姻很不幸,她从太子妃到皇后,数年无子亦无宠。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太皇太后)病逝,薄皇后最大的靠山没了,她的皇后位置亦岌岌可危。前元四年( 公元前153年 ),景帝立栗姬所生的 庶长子 刘荣为皇太子,史称 栗太子 。同一天, 王娡 之子、 虚岁 四岁的刘彻被立为 胶东王

馆陶长公主 刘嫖 是景帝同母的亲姐姐,景帝的几位美人都是靠刘嫖而见到景帝的,十分受宠。栗姬一日比一日怨怒。而刘荣虽已年满十八岁(因前154年五皇子刘非已年满十五岁)却并无正妻,有一日,刘嫖来拜访栗姬,提出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太子刘荣做太子妃。在刘嫖看来,以自己长公主的身份,这桩门当户对的亲事肯定能成。孰料,嫉妒起来的女人是不会考虑后果的,想起刘嫖数次给景帝进献美人,栗姬干脆一口回绝了刘嫖的提亲,这让刘嫖颜面扫地。刘嫖十分恼火,决定寻找其他的人选。景帝十四子,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于都是栗姬所生; 刘余 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口吃;刘非有才却为人骄奢;刘端为人贼戾,又不能近女色;刘彭祖巧佞卑谄;刘胜沉溺声色;刘发生母身微,母子都不受宠;接来下,就是自幼聪明伶俐,母子都深受景帝喜爱的——景帝第十子,王娡之子,四岁的胶东王刘彻。王娡和刘嫖为子女定下两桩亲事,一是刘彻和刘嫖女儿 陈阿娇 (即 汉武帝 刘彻第一任皇后),二是刘嫖次子 陈蟜 和王娡三女儿 隆虑公主 。这两桩亲事,表明了两个母亲鲜明的政治企图。在王娡和刘嫖的联手操作下,栗姬和刘荣的未来被决定了。

为了让女儿成为一国之母,也为了报复栗姬,刘嫖不时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还经常夸赞刘彻,景帝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而且又有从前他母亲梦日入怀的祥兆,所以对刘彻愈发宠爱。有一次,刘嫖对景帝谗言:“栗姬和各位贵夫人及 宠姬 聚会,常常让侍从在他们背后吐口水诅咒,施用巫蛊之术。”在汉代,人们对巫蛊之术深信不疑,“媚道”即女性争宠施用的邪术,方式多种,有的十分残忍血腥,“祝唾其背”是最简单易行的巫术。景帝因此恼恨栗姬。但是因为早期对栗姬感情深厚,仍旧存有善念。且 馆陶公主 所言并无实物证据,景帝也并未将栗姬治罪。

后来景帝偶然健康不佳,心情也不好,便告诉栗姬:“我百年以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其实,景帝此言已有托孤和立栗姬为后的打算,但栗姬听完这话,反而更加暴怒起来,她非但不愿意照顾其他有宠的姬妾子女,甚至对景帝出言不逊。景帝对她的态度也相当不满,却还是忍耐下来,只差没有发作而已。懂得适时而动的王娡知道景帝恼怒栗姬,但要废掉太子,还需要加一把火,这把火必须时机合适火候得当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立太子两年后,前元六年( 公元前151年 )九月,薄皇后被废黜。

四个月后,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正月,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大臣上奏:“‘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勃然大怒:“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于是下令论罪处死大臣,又废掉太子刘荣,改封 临江王 。同年四月乙巳,得宠的王娡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四月丁巳,她的儿子刘彻立为太子。刘荣被废,景帝也不愿再见到栗姬。栗姬内心的愤恨更加难平,但她甚至连景帝的面都见不到,最终栗姬郁郁而死。

家族成员

关系

人物

备注

丈夫

汉景帝刘启

西汉 第六位皇帝。

儿子

临江闵王 刘荣

(被 废后 自杀)

河间献王刘德

临江哀王刘阏于

史籍记载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后世纪念

墓地

升子冢

景帝的 阳陵 以北只有两座陪葬墓。一为王皇后墓,另一即 栗姬墓

据清代 乾隆年间 臧应桐编撰的《咸阳县志》记载:“ 景帝后陵北一百步,废太子临江王母 。”今阳陵以北830米,泾阳县高庄村南有一大冢,覆斗形,底部东西60米、南北55米,封土高20米。当地群众形象地称此墓为“升子冢”,即形如“升”。

两条墓道

根据阳陵考古报告,栗姬墓平面形状为中字形,由墓室和东西 两条墓道 组成。墓室位于封土底部,细部结构尚不清楚。

汉武帝宠妃 李夫人墓 仅有一条墓道,而栗姬墓有两条墓道。栗姬善妒、“负罪”而死,墓规格却比李夫人墓规格还要高,可见栗姬在景帝心中的地位。

有人认为栗姬的墓葬规格是靠其“王太后”的身份(其三子皆为王),实则不然。因皇帝仍在世,皇子即便封王,其母若不得册封,皆仍为皇帝之妃妾,不称太后。终汉景帝一朝,只有刘彻被立为胶东王时,其母 王夫人 被封为“胶东王太后”。而汉武帝一朝,亦只有宠妃王夫人(齐王刘闳之母)去世时,武帝封其为齐王太后。栗姬与 李夫人 并无特殊册封,故其去世时,皆为皇帝妃妾而非王太后的身份。即便为王太后,墓葬规格也只与太后身份相对应,二人墓葬规格一致,并不因儿子数量有所改变。李夫人墓的封土可能在 霍光 追尊其为孝武皇后后得到加高,但墓道始终为一条,可见在 落葬 之时,栗姬墓葬规格高于李夫人。(皇后陵墓道为四条,李夫人墓仅一条,可见李夫人下葬时并非皇后规格)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蔡东藩 :欲海茫茫总不平,一波才逐一波生;从知谗妒终无益,色未衰时命已倾。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年代

电视剧

饰演者

1996年

《汉武帝》

郑爽

2005年

汉武大帝

简丹

2010年

美人心计

邓莎

栗姬影视形象

引用来源

中文名
栗姬
性别
出生地
齐国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西汉
主要成就
生汉景帝刘启三子刘荣
职业
西汉朝皇妃
配偶
汉景帝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