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87年-前1043年), 姬姓 ,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 珷 [wǔ]王), 周文王 姬昌与太 姒 [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 西周 王朝的开国君主。
约前1056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 周公旦 、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 周国 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 濮 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 纣王 统治下的 商朝 ,是为 牧野之战 。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 鹿台 ,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人物生平
先周崛起
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周文王姬昌时期,国力逐渐强大,“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灭商奠定了基础。 姬昌 崩逝后,其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
姬发对内重用贤良,继续以 姜太公 (即 姜尚 )为军师,并用弟弟周公旦为太宰,召公、 毕公 、 康叔 、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壮大力量。武王审时度势,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等待时机。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周武王在 沣 水东岸建立新都镐京(今西安)。
孟津观兵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省长安区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 商纣王 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因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还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 孟津之会 ”或“孟津观兵”。
武王伐纣
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们听到探子的3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 箕子 装疯,被罚为奴; 微子 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
武王即位后第四年春天,发动了空前的灭商战争。拜姜尚为帅,发兵五万渡过黄河东进。大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也率兵前来助战,武王便在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姬发左手执掌象征军队指挥权的 黄钺 ,右手握着用以发号施令的牦尾杖,在 吕尚 和叔旦的左右护卫下登上土坛,向全体将士发表了被后人称为《 牧誓 》的著名誓词:
诸位友邦君长和将士们,殷纣荒废国政,不敬神道,离弃同胞,肆暴百姓,天怒人怨。现在,上天命令我向殷国行使惩罚。众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拿起你们的盾,要像虎那样威武、如熊一般雄壮地去战斗。努力啊,将士们!
誓师典礼结束后,盟誓后,武王便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商都朝歌,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离朝歌只有70里的 牧野 ,双方军队就在牧野附近摆开了阵势进行决战。
纣王认为自己有军马70万,可周军只有5万,这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可他哪知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作战勇敢顽强,而他那70万大军中,一多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尽了纣王的压迫和虐待,对纣王恨之入骨,又有谁肯为他卖命。所以两军刚一交锋,奴隶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投降,配合周军攻打商军,纣王所谓的70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姜尚便指挥周军,乘胜追去,一直追到朝歌。
牧野战败之后,纣王逃回朝歌,感到已没有回天之力,就命人将宫里珍宝都搬到鹿台,然后放起火来,自焚而亡。朝歌的百姓闻听纣王已死,便列队欢迎周军入城。武王入城来到鹿台,看到纣王的尸体便连射三箭,并砍下纣王与 妲己 的脑袋,悬挂在宫廷外的白旗下示众。纣王的两个宠臣 恶来 、 费仲 也被斩首。群凶斩除,人心大快。从此延续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着恶贯满盈的纣王的自焚而彻底灭亡,史称武王克殷。
关于武王伐商的史实,首批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的利簋可以证明。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为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 西周青铜器 。利簋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 大意为:武王伐商, 甲子日 凌晨 岁星 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 辛未日 ,武王在当地的军队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荣耀,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纪念这件事。利簋记载的史实证实了《 尚书·牧誓 》、《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
《 诗经 》中对牧野之役歌咏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牧野之役,以武王为统帅,太公望为总指挥,可能是持着绘有鹰徽的军旗,随风飘扬,士气高昂,故曰“牧野鹰扬”。
灭商建周
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并分封诸侯。
由于过度的辛劳,姬发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了。当时,天下尚未安宁,周室大臣们都担心姬发的逝世将会带来动乱。姬发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转之后,很快又恶化了。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尚未安宁的天下。他担心自己的儿子 姬诵 年纪尚幼,缺乏政治经验,不足以担起管理天下的重任,便把辅政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了 叔旦 。 不久驾崩。
为政举措
封邦建国
牧野之战后,武王进入商都,分商的 畿 内为 邶 、 鄘 、卫 三国 ,以邶封纣子禄父(即 武庚 ),鄘、卫则由武王之弟管叔鲜、 蔡叔度 分别管理,合称三监(一说管叔监卫、蔡叔监鄘、霍叔监邶,以监视武庚)。随后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据记载征服者有99国,臣服652国。
武王四年(约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盛大典礼,正式宣告 周朝 的建立。
周王朝建立后,所面临的政治形势相当严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统治如此大的区域,担心诸侯叛乱。为了项固政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武王决定按功行赏,调整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先后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为了控制广阔的新征服区,周初沿用商的 分封制 ,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鲁、齐、燕、卫、宋、晋、 虢 等71个诸侯国。
周武王这种封建其主要的目的有三:
一、安抚殷民 :封纣子武庚于殷,并在殷的周边,设邶、墉、卫三国,封给 霍叔 、 管叔 、 蔡叔 ,用来监视武庚,此举明告天下,灭纣是吊民伐罪,无灭殷绝祀之意,以安抚东方的殷人。
二、兴废继绝 :把焦、祝、 蓟 、陈、杞这些封国,封给有功德于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后裔,表示崇德报功之意,鼓舞民心。
三、 移民实边 :齐、鲁、燕三国,为周在东方新的领域,这些封国为移民实边攻策,而寓有区域的开发,足食足兵的用意,同时在政策的运用上,也可以说在殷民族的后方,建立了牵制的力量。
由于过度的辛劳,姬发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了。当时,天尚未安宁,周室大臣们都担心姬发的逝世将会带来动乱。姬发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转之后,很快又恶化了。弥留之际,姬发还念念不忘尚未安宁的天下。
宗法制度
宗法制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统一天下后,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 贰宗 ,士有隶子弟”,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管理体系。
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权利继承制度,源于父系氏族家长制,其核心是 嫡长子继承制 ,主要用于区分嫡庶、亲疏关系,目的是在家族内部确立地位、财产的继承权,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大宗在家族内部因有财产的继承权,所以受到庶宗的敬奉,即所谓的“尊祖敬宗”。
井田制度
配合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社会组织中的宗法制,文化思想中的 礼乐制 ,周武王在经济方面实施了 井田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 周王 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以此,周王有效的控制着广大的国土,并将人民约束在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中。
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与西方的庄园制不同,伴随着相应的政治制度也不同。西方的庄园制度,大块的耕地由农民合作公耕,农民附属于土地,所以是农奴,也就是奴隶制。土地拥有者即是贵族。中国的井田制是把土地划分为井字形,农民并不附属于土地; 土地所有权 虽是贵族的,但农民并非农奴,所以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自然也不同。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奴隶社会,也没有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而是拥有短暂的封建社会。从 商鞅 废除井田制度之后,中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 郡县制 基础上的 中央集权制 。
礼乐天下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开创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伟大措施,其核心思想为“ 敬天保民 ”,从此陕西姬周成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社会组织中的宗法制,经济组织中的井田制,文化思想中的礼乐制,影响中国长达三千多年。
周代 礼制完整地讲应称之为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礼严格区分和限定了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所处的地位,从 国家制度 和宗法层面对国民予以强制性约束,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差异化社会,为了在这样的社会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统治者采用音乐,用精神和文化的感召力来作为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引起的种种对立和矛盾。
家族成员
关系 |
人物 |
备注 |
父亲 |
周文王姬昌 |
|
母亲 |
||
长兄 |
母为太姒。早卒 |
|
三弟 |
管叔鲜(姬鲜) |
|
四弟 |
周文公旦(姬旦) |
母为太姒,也称周公、周公旦 |
五弟 |
蔡叔度( 姬度 ) |
母为太姒。与管叔鲜、 霍叔处 、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流放于郭邻,卒于迁所。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继位于蔡 |
六弟 |
曹叔振铎(姬振铎) |
|
七弟 |
母为太姒 |
|
八弟 |
霍叔处(姬处) |
母为太姒。与管叔鲜、蔡叔度、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贬为庶人,周公旦命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国君主 |
九弟 |
卫康叔(姬封) |
母为太姒。平定三监之乱后,于前商朝故墟朝歌建立 卫国 ,徙封康叔于卫 |
十弟 |
||
十一弟 |
- |
|
十二弟 |
雍伯 |
- |
十三弟 |
- |
|
十四弟 |
错叔绣( 姬绣 ) |
- |
十五弟 |
毕公高 (姬高) |
- |
十六弟 |
原伯 |
- |
十七弟 |
酆侯 |
- |
十八弟 |
郇伯 |
- |
十九弟 |
- |
|
王后 |
姜姓 ,齐太公吕尚之女 |
|
长子 |
周成王姬诵 |
母邑姜。 |
次子 |
邘叔 |
母不详。 |
三子 |
母邑姜。 |
|
四子 |
应侯 |
母不详。 |
五子 |
韩侯 |
母不详。 |
长女 |
- |
轶事典故
骈齿望羊
史载周武王“骈齿,望羊(阳)”。即有双重牙齿,视野广阔。后人解释是武王灭商需要武力,多长出一重牙齿,以示刚强,望阳表示能高瞻远瞩。
武王封貔貅
姜子牙 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周武王见貔貅如此骁勇神奇,就给他封了一个官,官号为“云”。
武王与臊子面
臊子面起源于周朝。相传周武王伐商时在岐山遇到像“龙”的怪兽。杀了怪兽,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每人分吃怪兽肉。但是人太多,不够分,就煮汤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雏形。
巨桥发粟
巨桥,古桥名,位于今河北省广宗县张葛集村。周武王灭纣后,遣南宫括散发巨桥仓的粮食,赈济饥民,史称巨桥发粟。巨桥发粟表明了周王朝与殷商王朝截然不同的施政方式,即由“敬神贱民”变为“敬天保民”,是周武王实施仁政的具体体现,为周初稳定民心起到了表率作用。
后世纪念
周武王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郊五陵原,行政区划归渭城区周陵街道,距咸阳市区5千米。
由于周武王陵在 周文王陵 之北,周文王陵西南方向约1.3千米陵照村北有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陵,周文王陵东南方向约1.6千米新庄村西有周成王之子周康王陵,周成王陵西南约1.8千米还有 周康王 重孙、西周第六代国王周共王陵。因此民间用“背儿抱孙”形象总结这一带 周陵 分布形式。
周武王陵位于周文王陵北,陵前有新修水泥台阶,平台上是高大的碑楼,上书“周武王陵”4个大字,为清陕西巡抚 毕沅 所立。
人物评价
人物总评
周武王有着广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同时有着果断地处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无道,他打出了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大大的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伐纣的过程中,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亲自带领兵马直捣朝歌,打了纣王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周武王有着很杰出的个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这也是他获得人们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名人评价
《诗经·雅·文王之什·大明》:时维鹰扬,凉彼武王。
《易·革》: 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
《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尚书·君牙》: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
《议兵》:“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
商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刘禅 :是以汤、武脩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
虞世南 :四时平分,冬夏有暄寒之辩; 五常 递运,水火有刚柔之殊。至于利物成务,其道同矣。文王夷明,晦迹藏用,所以显仁;武王果毅,发扬龚行,所以静乱。然则,济世庇民,其揆一也。奚必修文为是而允武为非乎?期于至公而已矣。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明代著名作家 许仲琳 的代表作《 封神演义 》中的人物,在姜子牙的辅佐之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开启周代八百年江山。
动画形象
年份 |
片名 |
配音者 |
2003 |
《 哪吒传奇 》 |
影视形象
年份 |
剧名 |
饰演者 |
1990 |
《 封神榜 》 |
|
2000 |
《封神榜》 |
|
2001 |
《封神榜》 |
张松枝 |
2006 |
《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 》 |
周杰 |
2009 |
《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 》 |
|
2014 |
《 封神英雄榜 》 |
|
2015 |
《 封神英雄 》 |
张迪 |
2015 |
《 哪吒与杨戬 》 |
|
2017 |
《 封神之天启 》 |
|
2019 |
《封神演义》 |
|
2019 |
《 龙族的后裔 》 |
|
2021 |
《朝歌》 |
张哲瀚 |
引用来源
- • 姬发 国学网 2016-09-28
- • 周武王姬发(周朝帝王) 洛阳市西周人物专题 2021-08-20
- • 克商之证——利簋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2-1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