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 黄梅县 ,最西端是 利川市 ,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 郧西县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1年12月10日,湖北省发布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依据公报,湖北省耕地面积7152.88万亩;园地面积730.50万亩;林地面积13920.2万亩;草地面积134.08万亩;湿地面积91.86万亩。公报还披露了湖北省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情况。
总体来看,湖北土地利用结构为五分林地三分田,一分城乡一分水。
矿产资源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不含亚矿种,下同),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1%;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56%;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
列入《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有80种(石油、天然气、地热、铀、 钍 、地下水、矿泉水等未列入)。已上《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矿区956个,矿产地1287处,产地数较多的矿产有:煤、铁、磷、 石灰岩 、铜、金、硫铁矿、银、 矿盐 、 铌 、 钽 、芒硝、 白云岩 、粘土、 石煤 等。1287个矿产地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小型的矿产地占90%,大型、特大型的矿产地仅占6.9%。磷、矿盐、芒硝、 石膏 、铁、铜、金、银、石灰岩等是湖北省具有优势的矿产。化肥用 橄榄岩 、碘、溴、 石榴子石 、累脱石粘土和建筑用 辉绿岩 居全国首位。保有资源储量位于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7种。按2000年底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全国统一计算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湖北省为14728亿元,居全国第14位;人均潜在总值2.48万元,居全国第17位。
截止到2017年底,湖北省累计已发现矿种150种,累计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91种。2018年新发现矿产地共计11处,其中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8处。
水资源发展
2015年,湖北省地表水资源量991.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3.2毫米,比2014年偏多11.9%。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986.2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4.4毫米,偏多11.9%;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359.2毫米,偏多7.8%。
植物资源
湖北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湖北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水杉 、 珙桐 、 秃杉 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 香果树 、 水青树 、 连香树 、银杏、 杜仲 、 金钱松 、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 秦岭冷杉 、 垂枝云杉 、 穗花杉 、 金钱槭 、 领春木 、 红豆树 、 厚朴 等21种。 藤本植物 ,种类多且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 苦皮藤 、中华猕猴桃、 葛藤 、括娄等10多种。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
动物资源
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泽界、 华中区 ,有陆生脊椎动物687种,其中两栖类48种、鸟类456种、爬行类62种,兽类121种。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 金丝猴 、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20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湖北省下辖12个 地级市 、1个自治州 、3个省直辖县级市、1个省直辖林区 。省政府驻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7号。
名称 |
统计用区划代码 |
电话区号 |
车牌代码 |
邮政区码 |
420100000000 |
027 |
鄂A |
430000 |
|
420200000000 |
0714 |
鄂B |
435000 |
|
420300000000 |
0719 |
鄂C |
442000 |
|
420500000000 |
0717 |
443000 |
||
420600000000 |
0710 |
鄂F |
441000 |
|
420700000000 |
0711 |
鄂G |
436000 |
|
420800000000 |
0724 |
鄂H |
448000 |
|
孝感市 |
420900000000 |
0712 |
鄂K |
432000 |
荆州市 |
421000000000 |
0716 |
鄂D |
434000 |
黄冈市 |
421100000000 |
0713 |
鄂J |
438000 |
咸宁市 |
421200000000 |
0715 |
鄂L |
437000 |
随州市 |
421300000000 |
0722 |
鄂S |
441300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422800000000 |
0718 |
鄂Q |
445000 |
仙桃市(县级) |
429004000000 |
0728 |
鄂M |
433000 |
潜江市(县级) |
429005000000 |
0728 |
鄂N |
433100 |
天门市(县级) |
429006000000 |
0728 |
鄂R |
431700 |
神农架林区(省级) |
429021000000 |
0719 |
鄂P |
442400 |
人口民族
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57752557人 ,其中,城镇3615.47万人,乡村2311.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全年出生人口67.21万人,出生率为11.35‰;死亡人口41.93万人,死亡率为7.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7‰。 0—14岁人口占比16.31%,15—59岁占比63.26%,60岁及以上占比20.42%(其中65岁及以上占比14.59%)。
2021年5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发布,湖北每十万人口中大学生人口数为15502。
代表人物
约前540—前450年 |
春秋时期 楚国 大夫,忠贤典范 |
|
?—前325年 |
荆楚大儒、 儒家八派 之“仲良氏之儒”学派代表人物 |
|
约前339—约前278年 |
楚国诗人、政治家 |
|
约前298—约前222年 |
楚国辞赋家 |
|
1518—1593年 |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
|
毕升 |
?—1051年 |
北宋 著名发明家 |
1511—1562年 |
明嘉靖进士,著名御史 |
|
1525—1582年 |
明嘉靖进士,任 庶吉士 、翰林院编修 |
|
1547—1626年 |
晚明文坛盟主、礼部尚书 |
|
约前54—前19年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
庞统 |
179—214年 |
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
733—804年 |
||
?—前484年 |
春秋末期 吴国 大夫、军事家 |
|
689—740年 |
唐朝著名诗人 |
|
1051—1107年 |
北宋书法家、画家 |
|
约834—883年 |
晚唐文学家、散文家 |
|
马谡 |
190年—228年 |
蜀国 丞相参军 |
625—706年 |
唐朝名相 |
|
明代后期 |
“公安派”领袖、著名的文学家 |
|
1320—1363年 |
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 |
|
李先念 |
1909.6.23—1992.6.21 |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
董必武 |
1886—1975.4年 |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 |
张文秋 |
1903—2002年 |
中共早期党员、革命老人、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主席的“双重儿女亲家” |
1903—1986年 |
新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杂文大家、古典小说研究专家 |
|
刘华清 |
1916—2011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
徐海东 |
1900一1970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
项英 |
1898—1941年 |
中国共产党和 人民军队 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
恽代英 |
1895—1931年 |
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 |
1864—1928年 |
民国总统 |
|
施洋 |
1889—1923年 |
早期革命家 |
聂凤智 |
1914—1992年 |
军事家、上将 |
陈锡联 |
1915—1999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
李汉俊 |
1890—1927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
张难先 |
1873—1968年 |
民主革命家 |
李书城 |
1882—1965年 |
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
吴仪 |
1938.11— |
国务院原副总理 |
谢富治 |
1909—1972年 |
开国上将 |
1896—1943年 |
无产阶级革命家 |
|
韩先楚 |
1913—1986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 |
王建安 |
1907—1980年 |
军事家、上将 |
秦基伟 |
1914.11.16—1997.2.2 |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上将 |
聂海胜 |
1964.9 |
中国特级航天员、少将 |
1961.4 |
《 汉字字体鉴赏辞典 》编委会主任兼主编 |
|
吴雁泽 |
1940.3 |
武汉市文化副局长、 武汉音乐家协会 主席 |
雷军 |
1969.12 |
小米手机 创始人、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 |
1970.10 |
360公司创始人、 奇酷 CEO及知名天使投资人 |
|
1958 |
国画大师,“北势南气”学术体系创始人 |
|
1507—1567年 |
即明世宗,后世称嘉靖皇帝 |
|
宋轶 |
1989.10.31— |
演员、毕业于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本科班。 |
刘永富 |
1957.4— |
曾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
建置沿革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 江汉地区 。
商朝 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
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 统一中国(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 郡县制 ,湖北大部属 南郡 ,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 汉中 、南阳、长沙、黔中和 九江郡 ,并置若干县。
东汉 (25—220年)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 江夏郡 以及 汉中郡 、 庐江郡 等。
三国 (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 荆州 ,后魏、吴分置江夏郡、 武昌郡 、南郡、 宜都郡 、 建平郡 、 武陵郡 、 长沙郡 、 襄阳郡 、南阳郡、 南乡郡 、义阳郡、 魏兴郡 、新城郡、 上庸郡 等。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仍属荆州之 江夏 、 襄阳 、南郡、建平、 宜都 、义阳、南乡、南阳、 上庸 、新城以及 南平 、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 侨置 州、郡、县。
南北朝 (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 南朝 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隋朝 (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
隋 大业三年 (607年)又重新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 夷陵 、竞陵、沔阳、 清江 、襄阳、 舂陵 、 汉江 、安陆、永安、江夏等郡。
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 鄂州 ,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代(618—907年)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 山南东道 ,东部为 淮南道 ,东南部为 江南西道 ,西南部为 黔中道 。改江夏治鄂州,并改 京山 、 富水 置 郢州 ,另有 襄州 、 随州 、 均州 、房州、 峡州 、 复州 、全州和蕲州、安州、 黄州 以及 沔州 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州又又归 后周 。
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 荆湖北路 (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 江陵府 、 德安府 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 京西南路 ,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 襄阳府 以及 光化军 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 淮南西路 ,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 兴国军 (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 夔州路 ;鄂西南为 羁縻州 。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 中书省 、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 湖广行省 (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 武昌路 、 兴国路 、 汉阳府 与归州;长江以北属 河南行省 ,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 中兴路 、 峡州路 和 安陆府 、 沔阳府 及 荆门州 ;西北部一隅属 陕西行省 ,西部 夔 州路、羁 縻 州属 四川行省 。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面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 湖广布政使司 (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有 武昌府 、汉阳府、 黄州府 、 承天府 、德安府、 荆州府 、襄阳府、 郧阳府 。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
康熙 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 湖南布政使司 ;北为 湖北布政使司 ,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 汉阳 、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 郧阳 等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10府,共60县、6 散州 、1散厅。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查区。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行政区划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辖6个地区,1个自治州,8个省辖市,22个县级市,4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2020年5月12日,国新办举行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湖北在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考核中被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奖励3亿元。
地形地貌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
华中屋脊
"的
神农架
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市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
大别山
、
幕阜山
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
江汉平原
,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气候特征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日照
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 鄂北 、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春秋 两季因地而异。
气温
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降水
湖北省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 鄂西北 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 梅雨期 。
水文特征
河流
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4228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其中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 鳊 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千米。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 沮水 、漳水、清江、 东荆河 、陆水、滠水、倒水、 举水 、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省 郧 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
湖泊
湖北素有“ 千湖之省 ”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现有湖泊755个,湖泊水面面积合计2706.851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 洪湖 、 长湖 、 梁子湖 、斧头湖。
土壤简介
湖北省共有14个土类,32个亚类,138个土属,455个土种。
植被特征
按中国 植被分类 原则和系统,湖北省自然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水生植被;12个植被型: 寒温性针叶林 、 温性针叶林 、 暖性针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竹林 、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常绿落叶阔叶灌丛和水生植被等,30个群系组,124个群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 |
书记 |
|
副书记 |
||
其他常委 |
||
秘书长 |
||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
副主任 |
||
秘书长 |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省长 |
|
副省长 |
||
秘书长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
主席 |
|
副主席 |
||
秘书长 |
||
参考资料 |
经济发展
综述
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45828.31亿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9.0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098.62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920.60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8.5:41.8:49.7调整为8.3:41.7:50.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5.3%、8.5%、7.1%、5.6%、9.2%。
2020年1月12日, 湖北省政协 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表示,预计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8%。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人均超过1.1万美元。
2020年。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常住人口57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43443.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31.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3.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287.65亿元。
湖北省2019年GDP45828.31亿元,增速7.5%。
2020年4月21日,发布2020年一季度湖北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37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9.2%。
2021年1月19日,据 湖北省统计局 公布数据,2020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2个百分点。
2021年7月19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湖北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97元。
2021年上半年CDP总量22777.96亿元,GDP增速28.5%,两年平均增速1.8%。
2022年1月20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武汉开幕。会上介绍,湖北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总量迈上5万亿元大台阶,达到50012.94亿元,排名重回全国第7。
2022年1月,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了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湖北以30829元排名第14位。
2022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4503亿元。
2022年全年,湖北省GDP总量53734.92亿元,GDP增速4.3%。
2022年,湖北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14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湖北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0.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9%。按产业划分,全省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6%、6.2%、13.2%。全省316个省级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924.45亿元。
财税收支
2019年,湖北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786.86亿元,增长1.8%。其中,地方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3388.39亿元,增长2.5%。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530.64亿元,增长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67.73亿元,增长9.8%。
人民生活
2019年,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涨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0%,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第一产业
2018年,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33.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
种植业
2018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839.47万吨,下降0.2%,连续6年稳定在2500万吨(5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4847.01 千公顷 ,下降0.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963.94万吨,增长3.6%;茶叶产量32.98万吨,增长8.8%;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产量655.46万吨,增长5.5%。
2019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724.98万吨,下降4.0%,连续7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4608.60千公顷,下降4.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086.71万吨,增长3.1%;茶叶产量35.25万吨,增长6.9%;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产量661.04万吨,增长0.9%。
畜牧业
2018年,湖北省生猪出栏4363.50万头,下降1.9%;牛出栏108.33万头,增长0.4%;羊出栏609.23万只,增长0.8%;家禽出笼53244.82万只,增长2.5%;禽蛋产量171.53万吨,增长2.0%。
因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湖北省生猪出栏3189.24万头,下降26.9%;牛出栏109.52万头,增长1.1%;羊出栏615.93万只,增长1.1%;家禽出笼59394.01万只,增长11.5%;禽蛋产量178.75万吨,增长4.2%。
渔业
2018年,湖北省水产品总产量458.40万吨,下降1.5%。特色水产养殖产量快速增长, 小龙虾 产量81.24万吨,增长28.6%。
2019年,湖北省渔业恢复性增长,水产品总产量469.08万吨,增长2.4%。
第二产业
工业
湖北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清末(1889—1911年)是湖北早期工业化的启动及其快速发展时期。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 张之洞 督鄂起,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 汉阳铁厂 、 湖北枪炮厂 、 大冶铁矿 、汉阳铁厂机器厂、 钢轨 厂、 湖北织布局 、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化企业。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8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其中,国有及 国有控股企业 增长4.4%;集体企业下降6.7%;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3%。轻工业增长6.8%;重工业增长8.2%。制造业增长7.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7.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7.8%,产品销售率为97.2%,出口交货值下降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67.8亿元,增长4.0%。
2020年12月23日消息,2019年湖北省工业增加值为16087.33亿元。
建筑业
2019年,湖北省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979.59亿元,增长12.2%;实现利润723.24亿元,增长15.2%。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058.62万平方米,下降4.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9年,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24.23亿元,增长10.3%。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6933.99亿元,增长10.2%;乡村实现零售额3290.24亿元,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633.84亿元,增长9.0%。网上零售额达到28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84.4亿元,增长1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8%。新登记市场主体90.03万户,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25.13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2.73万户。
对外经济
2019年,湖北省货物进出口总额3943.6亿元,增长13.1%,其中,进口1458.7亿元,增长18.2%;出口2484.9亿元,增长10.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1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6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9.07亿美元,增长8.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湖北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60家,增长9.1%。
房地产业
2019年,湖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8602.04万平方米,下降3.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751.79亿元,增长2.9%。
邮电通信
2019年,湖北省邮政业务总量458.51亿元,增长32.8%。其中,快递业务量16.8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73.89亿元。全省电信业务总量3365.93亿元,增长65.4%。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08万千米;
移动电话交换机
容量达9043.5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518.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688.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04.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6.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08.32万户,比上年增加227.5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8.27亿GB,比上年增长75.3%。
旅游业
2018年,湖北省国内旅游人数7.27亿人次,增长13.8%;国内旅游收入6344.33亿元,增长15.0%。
金融业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747.70亿元,比年初增加4362.04亿元。其中, 住户存款 29804.55亿元,增加3475.4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0663.96亿元,比年初增加6094.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584.11亿元,增加2472.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4075.24亿元,增加3623.68亿元。
保险业
2019年,湖北省保费收入1728.57亿元,增长1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7.85亿元,增长13%;人身险保费收入1330.72亿元,增长18.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12.26亿元,增长9.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10.43亿元,增长15.4%;人身险赔付支出301.82亿元,增长6.2%。
交通发展
综述
201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湖北省为第一批 交通强国建设 试点地区。
公路
2016年,湖北省实现100%的县市通国道、99%的县市通一级及以上公路、100%的乡镇通国省道、98%的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 沥青 (水泥)路。2019年,湖北省公路总里程达289029.20千米,增长5.1%;高速公路里程达6860.32千米,增长7.8%。
铁路
湖北省境内的铁路线有 京广线 、 京九线 、 武九铁路 、 襄渝线 、汉丹线、 焦柳线 、 长荆线 、 宜万铁路 、 渝利铁路 ;高铁有京广高铁、 汉宜客运专线 等。
水运
截至2016年末,湖北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总计8637.95千米,其中33.5千米四级航道升为三级航道、78.2千米五级航道升为三级航道。等级航道所占比重为71%,三级及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为21.8%。全年水运建设投资完成66.5亿元,新增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110千米。汉江沙洋港、 仙桃港 、丹江口港及黄梅小池滨江综合码头等先后开港,新增 港口通过能力 2200万吨。全省 港口吞吐量 达到3.5亿吨,比2015年增长6.4%。完成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3.5亿吨、2624.5亿吨千米,增长8.9%、7.2%。全省货船平均吨位达1880载重吨,万吨船舶运力 规模以上企业 达105家。
2019年,湖北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7亿吨,增长26.7%。
航空
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是 华中地区 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200余条。省内有航线通往省内及省外和国际航线共20余条。
湖北省已启用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 襄阳刘集机场 、 恩施许家坪机场 、神农架红坪机场、 十堰武当山机场 等6座民航机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 荆州沙市机场 和鄂州花湖机场。
交通运输业
2019年,湖北省完成货物周转量7237.85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8.4%;旅客周转量1386.79亿人千米,下降2.2%。
社会发展
科技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建有22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597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36项,应用技术成果1401项,软科学成果60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951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449.6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17.2%。共有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35个;累计有14101家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企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14873张。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有91个,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234万台件。 天气雷达 观测站点有14个, 卫星云图 接受接收17个。地震 遥测台网 3个,地震台站47个。
教育
2019年,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46.0万人,在校生150.1万人,毕业生38.4万人;研究生招生5.5万人,在校研究生16.0万人,毕业生3.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9万人,在校生47.5万人,毕业生14.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1万人,在校生85.2万人,毕业生27.4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65.4万人,小学在校生376.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7.8万人。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备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海军 |
武汉市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空军 |
武汉市 |
|
火箭军 |
武汉市 |
||
武汉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985工程 ,211工程 |
华中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985工程,211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教育部 |
武汉市 |
211工程 |
武汉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211工程 |
华中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211工程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211工程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教育部 |
武汉市 |
211工程 |
中南民族大学 |
国家民委 |
武汉市 |
|
湖北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省部共建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省部共建 |
长江大学 |
湖北省 |
||
武汉工程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武汉轻工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江汉大学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师范大学 |
湖北省 |
黄石市 |
|
三峡大学 |
湖北省 |
宜昌市 |
|
黄冈师范学院 |
湖北省 |
黄冈市 |
|
湖北民族大学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
汉江师范学院 |
湖北省 |
十堰市 |
|
湖北文理学院 |
湖北省 |
襄阳市 |
|
武汉体育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美术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湖北省 |
十堰市 |
|
湖北工程学院 |
湖北省 |
孝感市 |
|
湖北理工学院 |
湖北省 |
黄石市 |
|
湖北科技学院 |
湖北省 |
咸宁市 |
|
湖北医药学院 |
湖北省 |
十堰市 |
|
湖北警官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荆楚理工学院 |
湖北省 |
荆门市 |
|
武汉音乐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经济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武汉商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教育厅 |
宜昌市 |
民办 |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教育厅 |
荆州市 |
民办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
教育厅 |
荆州市 |
民办 |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教育厅 |
黄石市 |
民办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
教育厅 |
十堰市 |
民办 |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
教育厅 |
十堰市 |
民办 |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
教育厅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民办 |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
教育厅 |
襄阳市 |
民办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
教育厅 |
孝感市 |
民办 |
武汉东湖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汉口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昌首义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昌理工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晴川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昌工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工商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湖北商贸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文华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传媒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教育厅 |
武汉市 |
民办 |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有国有 艺术表演团体 87个,群艺馆、文化馆125个,公共图书馆115个,博物馆200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103个,放映单位1837个。 广播电台 5座,电视台5座,广播电视台79座,有线电视用户1073.3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7.4亿份,各类期刊1.1亿册,图书2.8亿册。
体育
2019年,湖北省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冠军103项次、亚军66项次、季军62项次,其中 奥运会项目 最高水平比赛冠军14项次、亚军5项次、季军8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冠军230项次、亚军218项次、第三名275项次,其中, 全运会 项目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冠军46项次、亚军40项次、第三名47项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06.0亿元。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432家,其中医院102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3856家,专业 公共卫生机构 484家;共有卫生计生人员总数52.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万人,注册护士19.4万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0.4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8.9万张,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床位1.6万张,卫生院床位8.2万张。
劳动就业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就业人员354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09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2.15万人,比上年多增0.1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4%,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2021年9月1日起,湖北省执行新的 最低工资标准 ,全省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按区域划分为四档,依次为2010元、1800元、1650元、152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9.5元、18元、16.5元、15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690.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110.7万人,离退休人员58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345.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93.2万人;参加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4469.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17.3万人;参加 生育保险 57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9.5万人,年末领取 失业保险金 人数6.2万人。
社会福利
2019年,湖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1.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9.3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3万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养老(含社区)床位数41.4万张, 社区服务中心 、站共计1157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1.2亿元。
环境保护
2019年,湖北省主要河流的179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为Ⅰ~Ⅲ类的占89.4%,水质较差为Ⅳ类、Ⅴ类的占9.5%,水质污染严重为劣Ⅴ类的占1.1%。全省主要湖泊、水库的32个水域中,水质优良为Ⅰ~Ⅲ类水域占50.0%,水质较差为Ⅳ类、Ⅴ类的占50.0%,无劣Ⅴ类水域。
疫情捐赠
2020年3月27日,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湖北省政府侨务办公室)在武汉举行援助海外侨胞抗击疫情捐赠仪式。首批募集而来的112万只口罩、7万副中药制剂等爱心物资将陆续发出,援助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 马来西亚 、日本等国的侨胞等。
2020年4月15日,湖北捐赠给 黑龙江 的医用物资正在装载。这批医用物资将运送到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用于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救治。这批物资包括湖北生产的 医用防护服 5万套、N95口罩10万只、 医用外科口罩 100万只、一次性 医用口罩 200万只,医疗救治设备包括 移动DR 1台、正压呼吸器50套及配件2500套、空气消毒机300套、 有创呼吸机 5套、 心电监护仪 100台、 注射泵 121台、 输液泵 63台。
对外交流
截止2017年2月,湖北省与世界5 大洲 37个国家的24个省(州、大区、县)、66个城市,共建立90对友好城市关系。
2021年2月5日,湖北省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
2021年4月12日,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举行主题为“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创辉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这是外交部在疫情后举行的首场省区市推介活动,将为各国与湖北加强交流合作搭建新桥梁。
脱贫攻坚
在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奖励。
2020年9月14日,湖北宣布贫困县“清零”。
文化方面
方言
楚地由于位处 江汉 及汉淮之间,北方的华夏语、西方的藏缅语、南方的苗瑶语和东南的壮侗语都在楚地接触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语自然是吸收了多种语言成分而词汇丰富多彩、音声别具一格的方言。楚国语言属 华夏 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上具有较多的自身特点。 孟子 曾用 南蛮 言这个比喻,形容楚人语音的奇特难懂。
春秋以后,随着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彼此促进,楚国成为南方各族的融合中心,在语言上,楚人也起着沟通夏夷、消除隔阂的作用。在 扬雄 《方言》中,楚与魏、卫、宋、郑、韩,吴、齐、巴、秦之中的某一地区共有的方言词汇约70个,其中与吴共有者占了一半以上,反映楚、吴方言比较接近。
文物古迹
湖北省文物点有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全省有武汉、荆州、襄阳、随州、
钟祥
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的
秭归县
;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
曾侯乙编钟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和
越王勾践
剑、
商代
的盘龙城。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及武术、汉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全省还有以
荆州古城
、蒲圻赤壁、襄阳古隆中、当阳长坂坡为代表的三国文化。
武当山古建筑群 ,位于湖北省十堰武当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明成祖朱棣将武当山道场辟为皇室家庙, 永乐 历时12年,建成8宫、2观、36个庵堂、72岩庙等33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年间又大规模维修和扩建。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显陵 ,明代皇陵,位于钟祥市郢中街道办事处皇城村松林山。陵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 朱祐杬 和生母蒋氏的合葬墓。布局按帝制“三朝两宫”式和“天子五门”制式排列;四周环黄瓦朱墙,墙高6.5米,厚1.9米,周长4730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楚文化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华夏文明的先进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楚文化。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
青铜文化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铁器出现之前,铜及其合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最大的一种金属。楚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种区域文化,青铜文化成为构成楚文化的主体的支柱之一。
青铜礼器 是楚国铜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的风俗好尚、意识形态、工艺水平、文化进程”均“蕴蓄于其中”。楚国的青铜礼器有鼎、 簋 、敦、盏、壶、缶等。
漆器文化
楚人生活在一个漆的王国中,生离不开漆,死也离不开漆。其生时使用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和娱乐用品是漆品,死后丧葬用品也多用漆品。
楚国的竹胎漆器以竹编织物最为精致。楚国的竹编织物在许多楚墓中都有出土、是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如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竹器27件,其中 髹 漆竹器有 竹扇 、小型竹 笥 、圆竹筒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省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发源地。艺术表演场馆有琴台大剧院、湖北省剧院、 武汉剧院 、 洪山礼堂 等。
武汉杂技厅 于1992年建成,是中国第一座可供进行国际杂技、马戏表演的观演建筑,也是亚洲最大的杂技厅,在此举办的 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 是全球三大国际杂技节之一,被文化部列为中国“七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之一。湖北省玩灯独具特色,其中以僵狮子最为有名。
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 楚绣 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 南洋 赛会和巴拿马 国际博览会 上获得金奖。国务院公布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绣名列其中。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 武汉汉绣博物馆 ,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 道光 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孝感市 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是湖北省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汉剧 旧称楚调、 汉调 ,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省,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汉剧声腔以 西皮 、二黄为主。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双尽忠》、《 两狼山 》、《 生死板 》、《打花鼓》、《审陶大》、《 合银牌 》、《斩李虎》、《 宇宙锋 》、《闹金阶》、《 哭祖庙 》等。
荆州花鼓戏 ,曾称“ 沔 阳花鼓”,后正式命名为“天沔花鼓”。20世纪80年代初改称“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一带的地方 戏曲剧种 。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 沔阳州 ,即现今的 仙桃 、天门、潜江一带。
黄梅戏 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原名黄梅调、 采茶戏 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韵味丰厚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其中以《 天仙配 》、《女驸马》等最具代表性。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
湖北省戏剧还有湖北省渔鼓、 江汉平原皮影戏 、湖北省道情、湖北省 评书 、湖北省大鼓、湖北省 小曲 等。武汉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 京剧 谭门 谭鑫培 ”的故乡。
民风民俗
楚人以 稻米 为主食,在楚纪南城内,发现五外有火烧过的稻米遗迹,最大的一处长约3.5米,宽约1.5米,厚约5—8厘米。楚人的基本副食品有鱼类、肉类和蔬菜类。楚国的水果种植也很普及。古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的说法。
宗教信仰
湖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形成“东禅西道”的湖北省传统宗教文化格局。中国天主教第一位自选自圣主教董光清、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位女方丈 吴诚真 、以及近年圆寂的湖北省籍高僧本焕大师、净慧长老、昌明法师等均诞生于湖北省。武当山李光富道长还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首位当选全国性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的宗教人士。
湖北省信教群众约167万人,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418处,其中,佛教1891处,道教665处,其中,全国重点寺院宫观7处: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武汉归元寺、 宝通寺 ,武当山紫霄宫、 太和宫 ,武汉长春观。
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时期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最为兴盛和辉煌的时代,实现了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空前统一和繁荣,开启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早期文明,其年代约为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遗址而得名。
屈家岭文化的 彩绘艺术 和造型艺术,既是楚文化中漆木器灿烂多彩的源头,也是楚文化彩绘和造型艺术高度发展的基础。
总观纵观文明中繁荣灿烂的物质文化,即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其艺术特色与 荆楚之地 原始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屈家岭文化一脉相承。无可争议地表明,屈家岭文化即是楚文化发展的基础,是荆楚文明高度发展之源。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内涵丰富,为全国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岭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
特产美食
城市 |
特产 |
武汉 |
武昌鱼、 双柳泡菜 、李集小香葱等 |
襄阳 |
|
鄂州 |
|
荆州 |
洪湖莲子、荆州甜酸独蒜、松滋荞麦豆皮、洪湖莲藕、荆江麻鸭等 |
黄冈 |
策湖菱角、武穴菜籽油、挪园青峰茶、孔垅梅发兴酱干、太白湖藕、卢列粉丝等 |
咸宁 |
蒲圻贝母、野桂花蜂蜜、赤壁猕猴桃、羊楼洞砖茶、乌药等 |
随州 |
随州银杏、随州蜜枣、随州泡泡青、广水奎面、广水白灵菇、随州油桃等 |
恩施州 |
恩施葛仙米、大派火腿、板桥党参、贡水白柚、关口葡萄、恩施紫油厚朴等 |
特色饮食
城市 |
美食 |
武汉 |
武汉红豆沙、青山麻烘糕、八卦汤等 |
黄石 |
金牛千张皮、黄石港饼等 |
十堰 |
竹溪碗糕等 |
宜昌 |
三峡苕酥、金箍条等 |
襄阳 |
襄阳夹沙肉、襄阳夜壶油茶、襄阳玉带糕、襄阳糊辣汤等 |
鄂州 |
诸葛烤鱼、鄂州东坡饼、石锅耙泥鳅、小天池蒸南瓜等 |
荆门 |
钟祥盘龙菜、荆门八角雪枣、万寿羹、钟祥米茶等 |
孝感 |
孝感米酒、汉川荷月、云梦鱼面、宫廷烤鸡等 |
荆州 |
松滋洈水鱼、笔架鱼肚等 |
黄冈 |
珍珠果米酒等 |
咸宁 |
咸宁桂花糕、嘉鱼麻糖、鸡蛋麻花等 |
随州 |
广水滑肉等 |
恩施州 |
张关合渣、土家十大碗、洋芋粑粑、土家族油茶汤等 |
楚菜是中国传统菜系之一。 楚菜 以烹制淡水鱼鲜技艺见长,以“味”为本,讲求鲜、嫩、柔、滑、爽,自成体系,被列为全国 十大菜系 之一。
武汉菜
楚菜典型代表,以汉阳、武昌、
黄陂
等区风味为基础,吸收了省内外各种风味流派之所长,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武汉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特点。主要名菜有
清蒸武昌鱼
、豆丝、黄陂三鲜,
黄陂糖蒸肉
等。
荆宜菜
包括荆州、江汉、宜昌等地区的风味佳肴。它是鄂菜的本源,以烹调淡水鱼鲜技艺见长。诸如 蟠龙菜 、 荆沙鱼糕 、 二回头 , 鸡茸笔架鱼肚 、 八宝海参 、散烩八宝等独具特色。
襄郧菜
是湖北省菜系的北味菜,它以襄阳和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特产山珍和野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代表菜有:岘山槎头鳊鱼、汉江鲌鱼类菜肴、 武当猴头 、太和鸡、郧阳三合汤、 蜜枣羊肉 等。
鄂东南菜
特点是用油宽,火劲足,擅长大烧、油焖、干灸,口味偏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代表菜有: 黄州东坡肉 、 瓦罐鸡汤 、梅花牛掌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还有百花莼菜、薇菜烩肉丝、小米年肉等特产名菜。
旅游发展
景点
2020年2月起,湖北A级景区5年内对援鄂医护免票,可携带亲属一名。
5A级景区共11家
宜昌长阳清江画廊风景区 |
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 |
|
武汉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 |
十堰武当山风景区 |
|
武汉黄鹤楼 |
宜昌秭归 屈原故里 文化旅游区 |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
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 |
4A级景区共102家
武汉华侨城欢乐谷 |
||
武汉 蔡甸区 金龙水寨景区 |
宣恩 伍家台乡村休闲度假区 |
|
恩施州 杨梅古寨景区 |
孝感董永公园 |
武汉市黄陂区农耕年华景区 |
襄阳保康尧治河旅游区 |
襄阳凤凰温泉旅游区 |
来凤县仙佛寺景区 |
武汉东湖听涛风景区 |
武汉木兰清凉寨 |
武汉东湖落雁景区 |
咸宁温泉谷度假区 |
武汉科技馆 |
武汉市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
黄冈市李先念故居纪念园 |
始县野三河景区 |
武汉木兰天池景区 |
建黄冈市麻城五脑山 |
武汉九真山 |
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 |
房县野人谷旅游区 |
利川市龙船水乡景区 |
黄石市东方山风景区 |
宜昌石牌要塞旅游区 |
黄冈市东坡赤壁风景区 |
荆州市博物馆 |
建始县石门河景区 |
武汉东湖磨山景区 |
宜昌市玉泉寺景区 |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
武汉晴川阁 |
十堰郧西天河旅游区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博物馆 |
宜昌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 |
黄冈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 |
十堰丹江口市净乐宫 |
宜昌朝天吼漂流景区 |
孝感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
十堰五龙河风景区 |
宜昌三峡大瀑布景区 |
神农顶风景区 |
黄冈麻城龟峰山风景区 |
武汉木兰草原风景区 |
荆门绿林山风景区 |
恩施巴人河景区 |
十堰郧西龙潭河景区 |
武汉归元寺 |
宜昌柴埠溪峡谷风景区 |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
孝感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
荆州古城 |
咸宁陆水湖风景区 |
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 |
神农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 |
孝感天紫湖生态度假村 |
十堰九龙瀑风景区 |
宜昌三游洞风景区 |
荆门钟祥明显陵 |
孝感汤池温泉 |
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 |
十堰丹江口太极峡风景区 |
三国赤壁古战场 |
咸宁太乙温泉度假村 |
黄石大冶雷山风景区 |
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区 |
恩施土司城 |
襄阳古隆中风景区 |
鄂州莲花山风景区 |
神农架红坪景区 |
黄冈遗爱湖公园 |
恩施唐崖河旅游风景区 |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
武汉云雾山风景区 |
黄冈罗田天堂寨 |
十堰黄龙滩旅游度假区 |
宜昌远安凤鸣山景区 |
黄冈红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
宜昌九畹溪旅游区 |
孝感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
荆门钟祥黄仙洞 |
咸宁通山九宫山 |
保康县五道峡风景区 |
巴东县链子溪原生态文化旅游区 |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
武汉博物馆 |
武汉革命博物馆 |
麻城市烈士陵园 |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
十堰市博物馆 |
嘉鱼县山湖温泉风景区 |
龙佑赤壁温泉度假区 |
咸宁楚天瑶池温泉度假村 |
咸宁三江森林旅游区 |
随州市玉龙温泉欢乐谷 |
随州西游记漂流 |
咸丰坪坝营原生态休闲旅游区 |
利川市佛宝山大峡谷漂流景区 |
中国千年银杏谷 |
3A级景区共101家
荆门市龙泉公园 |
恩施利川朝阳洞景区 |
荆州万寿园 |
十堰郧县龙吟峡旅游景区 |
恩施巴东寇准文化公园 |
十堰市人民公园 |
十堰丹江口大坝旅游区 |
咸宁通城县黄龙山旅游区 |
宜昌泗溪生态风景区 |
十堰四方山植物园 |
咸宁赤壁中华水浒城 |
荆州张居正故居 |
宜昌当阳关陵 |
荆州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
十堰丹江口金蟾峡旅游区 |
黄冈红安七里坪长胜街景区 |
十堰郧县虎啸滩风景区 |
宜昌中华鲟园 |
襄阳南河小三峡风景区 |
襄阳南漳水镜庄风景区 |
宜昌鸣翠谷景区 |
宜昌宜都奥陶纪石林 |
十堰竹山女娲山风景区 |
十堰龙泉寺旅游区 |
宜昌兴山昭君村 |
鄂州西山风景区 |
宜昌链子崖风景区 |
襄阳枣阳白水寺风景区 |
宜都古潮音洞度假山寨 |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古门景区 |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湖北省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
2020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下发通知,确定湖北省为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0年12月28日,位居2019年 数字经济 竞争力指数榜单第11位。
城市排名
2021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了31省份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湖北省排第16位。
引用来源
- • 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0-01-12
- • 湖北概况 2020-01-12
- • 地理位置与面积 2020-01-12
- • 地貌 2020-01-12
- • 气候 2020-01-12
- • 湖北省去年常住人口5927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 2020-03-23
- • 湖北 2020-03-21
- • 湖北去年GDP突破4万亿元,预计同比增长7.8% 2020-01-12
- • 湖北各市州去年经济数据披露:武汉GDP16223.2亿元 2020-03-21
- •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 2020-01-12
- • 湖北捐赠物资支援海外侨胞抗击疫情 2020-03-28
- • 湖北向黑龙江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及医疗救治设备 2020-04-15
- • 湖北A级景区5年内对援鄂医护免票,可携带亲属一名 2020-02-20
- • 湖北一季度GDP为6379.35亿元,同比下降39.2% 澎湃网 2020-04-21
- • 奖金3个亿!四川这项工作获国务院点赞 凤凰网 2020-05-13
- •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监利县设立县级监利市公告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0-07-06
- • 12省市入选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知识产权--人民网 人民网 2020-08-14
- • 中国十大工业省份:广东第一,福建超东三省之和 第一财经
- • 中国哪些城市数字经济竞争力排名靠前?这份报告首次发布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 澎湃新闻-The Paper 2020-12-29
- • 13省份已公布2020经济数据:贵州增速暂居第一_新浪新闻 新浪新闻 2021-01-21
- • 2020年居民收入榜: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1-01-21
- • 2019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 湖北日报网 2021-01-27
- • 王忠林已任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 今日头条 2021-05-01
-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 国家统计局 2021-05-11
-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国家统计局 2021-05-11
-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 2021-05-11
- •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湖北省 国家统计局 2021-05-15
- •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湖北省直辖县级市和林区 国家统计局 2021-05-15
- • 湖北省委常委名单和简历 中国经济网 2021-06-14
- • 最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名单+简历 中国经济网 2021-06-14
- • 王玲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图|简历) 中国经济网 2021-06-14
- • 省政府领导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1-06-14
- • 湖北省政协主席、副主席名单+简历 中国经济网 2021-06-14
- • 2019年湖北省行政区划变更情况发布:13个地级行政区 103个县级行政区_湖北频道_凤凰网 凤凰网 2021-07-07
- • 政协领导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2021-07-07
- • 主任名单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07-07
- • 上半年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首破4万 湖北增超21% 今日头条 2021-07-20
- • 31个省区市经济半年报:京沪人均GDP超8万_京报网 京报网 2021-08-04
- • 湖北:今起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1520元 今日头条 2021-09-01
- • 谢东辉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_人事风向_澎湃新闻-The Paper 澎湃新闻-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1-09-03
- • 董卫民任湖北省委常委_人事风向_ 澎湃新闻+董卫民任湖北省委常委 2021-10-18
- • 湖北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出炉 这些分布在荆州等地 今日头条+·荆州新闻网 2021-12-11
- • 由国家部委赴湖北任副省长一年后,70后张文兵跻身省委常委 澎湃新闻 2021-12-25
- • 省政府领导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1-12-25
- • 湖北党政领导人物库 中国经济网 2021-12-25
- • 王立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今日头条 环球网 2021-12-29
- • 胡衡华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唐良智另有任用 新京报政事儿_凤凰网 2021-12-29
- • 湖北2021年GDP总量超5万亿元 界面新闻 2022-01-20
- • 2021年居民收入榜出炉:上海第一,达到78027元 今日头条-延安检察 2022-01-21
- • 李荣灿同志任湖北省委副书记 - 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 湖北日报 2022-03-06
- • 政协领导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2022-03-09
- • 阮成发 人民网 2022-03-14
- • 董卫民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界面新闻 · 快讯 界面新闻 2022-03-31
- • 应勇 简历 人民网 2022-03-31
- • 王建军 简历 - 人民网 地方领导资料库 人民网 2022-03-31
- • 王永康 简历 - 人民网 地方领导资料库 人民网 2022-03-31
- • 湖北等3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澎湃新闻 2022-04-02
- • 王蒙徽当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界面新闻 2022-06-21
- • 31省份上半年GDP数据公布 今日头条·环球网 2022-07-15
- • 湖北省委原副书记李荣灿已任海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今日头条——澎湃新闻 2023-01-09
- • 盛阅春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环球网-今日头条 2023-01-10
- • 孙伟当选湖北省政协主席 尔肯江·吐拉洪等9人当选副主席 今日头条-长江日报 2023-01-16
- • 王蒙徽当选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当选省长 今日头条——界面快讯 2023-01-17
- • 31省份2022年GDP出炉:16地跑赢全国 ,福建江西增速最快 今日头条-环球网 2023-01-23
- • 周月星任湖北省委常委 新京报 2023-01-28
- • 超20省份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 今日头条-环球网 2023-01-29
- • 新一届湖北省委常委名单(简历、照片) 闽南网-今日头条 2023-02-09
- • 诸葛宇杰同志任湖北省委副书记 快讯-今日头条 2023-03-02
- • 琚朝晖同志任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今日头条-环球网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