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 二氧化硅 ,化学式为 SiO₂ ,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Al、Fe等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紫色、黄色、茶色、粉色等。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之为 包裹体水晶 ,如发晶、 绿幽灵 等,内包物为 金红石 、 电气石 、 阳起石 、云母、 绿泥石 等。
名词解释
基本解释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是贵重矿石,宝石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含伴生矿:铬、锰、铜、铁等离子而造成折射产生多种颜色。
【作品】:水晶观赏石、水晶雕刻、水晶首饰、水晶球等等,用于摆陈观赏、收藏、镇宅辟邪。
详细解释
(1)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宝石的一种,产量较少。古称“
水玉
”、“水精”。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闽 主作 紫微宫 ,饰以水晶。”《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器皿皆是玻璃、水晶、 琥珀 、 玛瑙 为之,曲尽巧妙,非人间所有。”《<艾青诗选>自序》:“凝思花露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
(2)借指晶莹透明的物体。
《 全唐诗 》卷七八五载《白雪歌》:“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檐溜水晶折。”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 菡萏 含冰脑,樱桃滴水晶。”
(3)喻皎洁的月光。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凉蟾正当高阁升,帘卷薰风映水晶。”清 陈维崧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作用介绍
一、
天然水晶
具有特殊的“压电效应”。无缺陷的水晶单晶经加工成饰品佩戴人体后,与人体摩擦可以产生微弱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具有稳定情绪,促使
人体能量
集中,减轻病人痛苦和紧张,加快痊愈速度等功能。如美国研究中心所推崇的“水晶疗法”,就是将水晶按压在病人伤患处起辅助治疗作用的。
二、从水晶的光学特性看,水晶居三方晶系的一轴晶正光性结晶体,有三个方向的光轴,当按方位精工切削琢磨后,光轴方向往往会产生一定聚光、放光功能,当其刺激到人体某一穴位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理疗作用。国外报道的用水晶治疗少儿骨折、 乳腺癌 等均基于这一道理。
三、从生物地球化学观点来看,水晶同其它宝石一样,形成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含有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钦、锌、 镍 、钻、 硒 等, 烟水晶 由于形成时受到地下放射性照射而保留有少量放射性元素(含量极微,不会对人体有害,反而类似放射疗法),这些微量元素通过与人体的经常摩擦而会沿毛细孔汗腺等浸入到人体内而促进体内微量元素平衡,使身体备部分更加协调。
具体形式
理化性质
水晶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结晶不完美的就是石英: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
蛋白石
;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
燧石
、
次生石英岩
。
1、化学成分:二氧化硅,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而呈现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 Fe2+ )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
2、 伴生矿物 成分: 针铁矿 、 赤铁矿 、金红石、 磁铁矿 、 石榴石 、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 紫水晶 ;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 黄水晶 ;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 蔷薇石英 ,即粉水晶;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 墨晶 。
3、结构形态: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三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 晶簇 ,美丽而壮观。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
4、水晶比重:2.56-2.66克/ 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5、水晶条痕色:无色。矿物粉末的颜色叫条痕。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留自色,是比矿物的颜色更为可靠的鉴定特征之一。
6、水晶的硬度:硬度7,为 摩氏硬度 ,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
7、透明标准: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果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是半透明。
8、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 星光蓝宝石 和 星光宝石 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9、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折射率,是当光由真空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 入射角 正弦与 折射角 正弦之比值。
10、水晶 重折射率 :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11、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12、水晶色散:0.013。——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13、熔点:水晶熔点为1713℃。——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
14、解理:无解理。——所谓解理是指矿物被打击时,沿一定方向有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根据解理的程度可以分为五类: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和无解理,水晶属于无解理。
15、断口:贝壳状。——断口也叫破口。它是指矿物被打击后产生不规则的破裂,破裂裂面凹凸不平称为断口。根据断口的形状可分为贝壳状和锯齿状。
外貌形态
水晶属于三方晶系,但很多人误认为水晶是 六方晶系 ,因为水晶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水晶的晶体通常较大,从数毫米到数米不等,若干水晶晶体生长在一起,就是所谓的 水晶簇 了,美丽而壮观。
保养
因长期佩戴就涉及到了水晶净化。净化这个词在拉丁语和消磁近似,所以也叫做消磁。《
占事略决
》中记载:需要1到3个月净化一次。即便是水晶的也需定时净化。科学上讲,人的死皮组织附着在水晶上会滋生真菌,长期不洗容易得皮肤病。标准的净化方法是用
御守盐
清洗因为所以对天然水晶无影响,不像海盐
粗盐
有腐蚀性。操作方法:
1:取出水晶。
2:按照每块水晶10克御守盐500克水配置。如果是多个水晶一起净化就增加御守盐量不增加水的量。
3:把御守盐放在过滤工具里,之后把过滤工具放入水中。等待24小时就可以净化完毕。等待时间可以超过24小时,但是不能短于24小时。
4:将净化用过的水倒掉,将御守盐焚烧就结束了。净化一次可以连续带1到3个月。
结构形态
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当你到中国水晶城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评价标准
水晶的评价标准和高端宝石有所不同。多数高端宝石把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净度(水晶行业称作晶体)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1、颜色:对任何宝石来说,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体是有颜色的,如粉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其颜色评价的最高标准则是明艳动人,不带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调。如粉水晶,颜色以粉红为佳;紫水晶,要求颜色为鲜紫,纯净不发黑;黄水晶,要求颜色不含绿色、柠檬色调,以金橘色为佳。对于发晶来说,晶体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发丝的 金发晶 ,晶体完全无色( 白水晶 )和晶体略偏茶色,肉眼的视觉观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前者的价格会高于后者。
2、净度:水晶与高档宝石的净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档宝石稀少罕见,所以一般人们普遍对高档宝石的净度不会过于苛求。而水晶的产量着实大得惊人,所以通常人们会要求水晶净度越高越好,尽量避免有较明显的内含物的水晶。
3、杂质:如果水晶内部杂质中有传说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价值可能要高于同等颜色和净度的水晶。
产地分布
紫水晶的重要出产国有巴西、乌拉圭、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印度、马达加斯加、美国和墨西哥,这些国家也都出产无色透明的水晶。中国的山西、山东、新疆、内蒙古、广东等省区均有紫水晶产出。出产无色水晶的省份则更多,但其中最著名的为下列两处:
(1)海南省的羊角岭:在仅0.2km2的面积和150m的深度范围内,共产出 压电水晶 近百吨.熔炼水晶2000t以上,被誉为全世界优质水晶最富集的矿区。
(2)江苏省东海县:据探明在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水晶储量达几百万吨。
分类介绍
在介绍过水晶的科学分析及验证之后,我们来看看水晶的分类,水晶的分类是五花八门,通常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Crystalline Varieties 显晶类
平时我们观赏到由多条六角形 水晶柱 (六方晶系)生成一簇的水晶簇,便是属于Crystalline Varieties显晶类,如白水晶、紫水晶、黄水晶、粉晶、 发晶 、 虎眼石 等皆属此类。
Crypto crystalline Varieties 隐晶类
隐晶类水晶外观是一块块的,不是成六角水晶簇状,但他们却也是属六方晶系的。但我们不能以肉眼观察到他们的六角形结晶,因为结晶的体积极为细小,需以显微镜协助下才能看到六角开结晶。而此类水晶非常平滑,因为结晶之间有“水化硅石”填补,玛瑙便属于此类。
Special Varieties 特别类
这类水晶和一般水晶分别很大,难以归为显晶类或隐晶类,所以归为特别类,例如结晶古怪嶙峋的Skeeton Crystal( 骨干水晶 )、水晶内的山水星像图案的Phantom Crystal( 幻影水晶 )等皆归纳为此类。
区别
天然水晶遍布全世界,多产自巴西及乌拉圭等南美地区,亦有产自青藏高原,他们生长在地底或洞穴深处,气压需要约
地面气压
的2至3倍,并且要有含饱和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源源不绝供应,温度需在500-600°C间,经过数万百年甚至过千万年的时间,二氧化硅便结成水晶,等待人们去勘探发掘,这是天然水晶昂贵的原因。但现在科技发达,而且对水晶的需求量又更加的与日俱增。
所以,我们就在工厂中模仿真石英的生长环境,大量生产水晶切割成芯片,以满足工业用途,这就是 人造水晶 ,俗称养晶。在工厂生产的水晶生长速度相当惊人,可达到每天0.8mm,一般工业用途的3cm厚石英,大约38日便可生成,所以价值远不及天然水晶。人造水晶价值偏低,生长速度快,一块要磨成水晶球的石英,不用半年便能生成,而其他水晶链子生长时间则更短,但天然水晶却要用上数千万年的时间。
成因分类
天然水晶:天然水晶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等剧烈的地壳运动才能形成。天然水晶属于矿产资源,非常稀有和珍贵,属于宝石之一。
合成水晶 :合成水晶是也叫再生水晶是一种单晶体,亦称合成水晶、压电水晶。 再生水晶 是采用水热结晶法“模仿天然水晶的生长过程”,把天然硅矿石和一些化学物质放在 高压釜 内,经过1-3个月时间(对不同晶体而言)逐渐培养而成。它在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光学性能、机械、电气性质方面与天然水晶完全相同,而双折射及 偏振性 等方面,再生水晶比天然水晶更纯净,色泽性更好。经过加工(割、磨、抛)后得到各种形状的颗粒晶莹透亮,光彩夺目,并且耐磨,耐腐蚀。
熔融水晶:市场上有很多人把熔炼水晶也叫做合成水晶,那是不准确的,一般都是以水晶废料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熔炼出来的,而不是结晶成的,不具备水晶的晶体特性,所以不能把 熔炼水晶 与合成水晶混为一谈;但是熔炼水晶耐高温,用优质二氧化硅熔炼成的熔炼水晶可以做成实用产品比如 水晶杯 、烤盘、茶具等。
K9玻璃 仿水晶:还有人把K9玻璃也叫做合成水晶,那就更不对了,K9玻璃虽然有是用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熔炼而成的,但是熔炼过程中加进了24%的铅,实际上就是 铅玻璃 ;为什么要加铅呢?一般玻璃发蓝或者发绿,看起来不象水晶,但是加铅之后玻璃的白度很高,看起来非常象水晶,尤其含24%的K9玻璃最象水晶,所以称K9玻璃为仿水晶比较恰当。
等级划分
虽然说天然水晶等级划分不像钻石一样是要分级别的,但是在实际购买中,天然水晶可以根据人们的习惯来定一个等级划分标准,这个不是行业通用的划分标准,只是在购买水晶的时候做一个参考标准。
不像 翡翠等级 划分那样分A B C,C为假,B为染色,A为天然,天然水晶来的比较干脆,要么真要么假,所以无级别。天然水晶不分等级,所以请大家小心,不要因为家商家标了级别故提升价格销售而上了当。
AA级:整个水晶里外通透无瑕疵,表面没有可见的人为瑕疵。
A级:有极细微的瑕疵,或细小的天然内含物,不超过3毫米的云雾或絮。
AB级:有轻微瑕疵,肉眼很容易看得见云雾或棉絮。
B级:有大块的云雾内含物,有小冰裂痕,表面有细小划痕。
C级:整颗水晶中一半以上都是云雾和内含物,大块的冰裂痕,表面有较小裂痕。
D级:最低一级,整体呈云雾状,冰裂痕迹很明显,表面也有明显裂痕,好像随时会碎。
文化介绍
悠久文化
水晶文化
历史悠久,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等。
水晶文化美学的发展兴起于1991年,由现任 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 常务副会长朱景强先生提出。于1990年收藏一块水晶取名哈雷彗星开始,由此开创了水晶文化的先河和水晶观赏石的审美先河。这也是水晶行业的两大突破。从此人们开始收藏水晶,并开始赋予水晶一个古称,一则典故,一种美誉,一段异趣。
1、水玉。中国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 。唐代诗人 温庭筠 《 题李处士幽居 》写道:“ 水玉簪 头白角巾, 瑶琴 寂历拂轻尘”。水玉一词最早频繁出于《 山海经 》:“又东三百里,日 堂庭之山 …… 多水玉”;“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 洛水 ,其中多水玉”;“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司马相如 《 上林赋 》曰: “水玉磊河” 。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其莹如水,其坚如玉”的质地。
2、水碧。《山海经》中,水晶又被称作水碧: “又南三百里,日耿山,无草木,多水碧” , 郭璞 注: “亦水玉类”。这种称谓常被文人所引用,晋代 郭景纯 《璞江赋》道: “瑰,水碧潜” 。水晶又有人称它叫玉瑛。《符瑞图》载“美石似玉,水精谓之玉瑛也。 ”
3、水精。水晶为何称为水精?《 广雅 》有巧解:“水之精灵也”; 李时珍 则说:“莹洁晶光,如水之精英”。细加考究,此称还蕴含浓厚的宗教意味呢!水精一名,最初见于佛书,后汉 支曜 翻译的《具光明定意经》说:“其所行道,色如水精” 。
4、佛家七宝。在 安世高 翻译的阿那邸化《七子经》中,水精被列为四大宝崐藏之一,支娄迦谶译成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称,水精为七宝之一。佛家弟子确信,水晶会闪射神奇的灵光,可普度众生。于是水晶被尊崇为菩萨石。《谈苑》说:“嘉州峨眉山有菩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而明澈,若泰山狼牙上饶水晶之类” 。
5、石英。《广雅》称水晶叫石英,色白如莹者又叫白。为附的异形字。司马相如《 子虚赋 》就有“雌黄白”之句。苏林解释:“白, 白石英 也”。
6、其它描述。《庶物异名疏》中说: “水精出大秦国,一名黎难” 。结晶完整的水晶晶体,就如参差交错的马齿,所以人们又叫它马牙石。先民们最早用它研磨成 眼镜片 ,因而送它一个 眼镜石 的绰号。水晶有通称,也有俗称。广州一带称水晶叫晶玉,又名 鱼脑冻 ;江苏东海县山民发现水晶会“窜火苗” ,于是给它起个放光石的俗名。世间一物多名,不足为奇,而像水晶拥有这么多的别称,实不多见。瞧,从水玉、水碧、白玉、玉瑛、水精石英、黎难、晶玉到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放光石、千年冰、高山冻、鱼脑冻等等,简直构成一部奇石鉴赏史。
诗词选赏
韦应物 【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王建 【水精】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等量红缕贯晶荧,尽道匀圆别未胜。
凿断玉潭盈尺水,琢成金地两条冰。
轮时只恐星侵佛,挂处常疑露滴僧。
几度夜深寻不着,琉璃为殿月为灯。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 斫 成。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徐 铉 【 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 】
请以端溪润,酬君水玉明。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巾箱各珍重,所贵在交情。
产生介绍
生长环境
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 二氧化矽 ,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 大气压力 下的二倍至三倍左 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三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为控制的理想环境中,即是物理、化学条件都符合上述条件的状况下,水晶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天0.8毫米(mm)。这也是许多人造水晶的实验室、工厂的标准生产速度。由此所培养出来的水晶,就是所谓的「人造水晶」(synthetic quartz),通常多切割为 晶片 (chips)供作电子、电脑、通讯工业用途;也有人称为「养晶」(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虽是使用不同的名词,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厘米左右,即30mm,需要约40 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厘米(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 天也就够了。但是,这都是在人为控制下最理想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有这种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没有这么乐观,因为原料、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通常都需要数万倍、或是数百万倍的时间,才能达到相同的成长。这也是为什么「地质年龄」动则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还有,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复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请不要视为「瑕疵」。
颜色分类
白水晶(White Crystal)
紫水晶(Amethyst)
黄水晶(Citrine)
茶晶 (Smoky Quartz)
粉晶( 芙蓉晶 Rose Quartz)
乳白水晶(Milky Quartz)
发晶(Rutilated Quartz)
石英猫眼 (Cats Eyes)
红水晶 (Red Quartz)等.
隐晶石英(Cryptocrystalline quartz)
结晶的形状非常细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清楚,外观上看起来是平滑、块状。常见最多的是各式玛瑙
如条纹玛瑙(Stripped Agate )
苔癣玛瑙(Moss Agate)
蓝纹玛瑙 (Blue Lace Agate)
水玛瑙 (Agate with Water)
红玛瑙 (Carnelian)等.
世界大王
世界水晶大王产自巴西
材质:单晶体水晶 规格:高260cm 153cm
此晶体重28.6吨,纯单晶体二氧化硅,且形状为六棱。
工艺介绍
生产工序
开料、压胚、粗抛光、细抛光、打孔、雕刻、喷砂、粘胶、质检、包装。
成品分类
刻面、平面、刻面加平面及手工雕刻四种。
加工工艺
①、开料:是将整块材料以大锯片高速锯出压胚所需之形状和大小。
②、压胚:以模具制作出成品所需尺寸及形状,再将原料加高温至900℃以上熔化,流入模具,压铸而成。
③、粗抛光:是将模具压出之毛胚,以金刚石盘直接磨出成品之刻线。
④、细抛光:在粗抛光之后,以 抛光粉 来磨成品至晶莹剔透为止。
⑤、打孔:是在水晶成品未完成前,根据其所需打孔之尺寸及位置,以钻头加工,如制表件、笔筒、瓶孔等。
⑥、丝印:水晶表面附有不同的色料进行效果处理,颜色层面较厚,着力后方可脱落。
⑦、镀彩:运用类似电镀的手法在水晶表面以不同的色彩,层面较薄,经摩擦可划伤, ;出现划痕,由于镀彩经常位于底部,因此在镀彩底部经常采用其它对象附着,如生肖文镇。
⑧、雕刻:立体感强,工艺高,做工精细,成本高。分手工雕刻图形、机器雕刻文字。
⑨、喷砂:立体感弱,较平整,无凹凸感,机器雕刻文字、图形等后进行效果处理。本低制作快。
⑩、雷射内雕:以计算机辅助 激光设备 在水晶对象中进行三维图案的成型,艺术效果好,可以任意表达各类图案,图形,达到逼真效果
鉴别介绍
鉴别
用手去触摸水晶,天然水晶通常温度要比人造水晶的要凉的多。用眼观察,天然水晶通常有棉絮状的包裹体,这个是人造水晶所没有的。
对于紫水晶黄水晶这样的单色水晶,通常要观察它的二色性,即使是最顶级的紫水晶黄水晶也是有色差的,通过这个方法可以鉴别是否加色。
这些是最简单的方法,简单易懂。
眼观法:天然的水晶一般都会有絮状(绵绺),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瑕疵,这是液体水落石出和二氧化碳的小孔穴,而人工合成的水晶就不会有这样的特征。
水晶是有成色等级之分,影响水晶价位的因素很多,不像钻石以4C就可以判定,所以大家要多听多看多比较才能真正辨别出来。一般的标准是水晶石越大越好,越透越好,颜色越娇嫩越好,形状越典型越好。不过最重要还是自己喜欢,而选购时辨识真伪的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
(2)舌舔:即使在炎热夏季的三伏天,用舌头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凉爽的感觉。假的水晶,则无凉爽的感觉。
(3)光照: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丽的光彩。假水晶则不能。
(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饰品上轻轻划一下,不会留痕迹;若留有条痕,则是假水晶。
(5)用 偏光镜 检查: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 四明四暗 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
(6)用二色检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
(7)用放大镜检查: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
(8)用头发丝检查:仅限于正圆形水晶球。将水晶球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双影的,则为水晶球。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性。但是这样无法把天然水晶,养晶和 熔炼晶 区分开来。只能区分玻璃等其他物质。
(9)用 热导仪 检测: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黄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当面积大时上升至黄色一格
与玻璃的区别
玻璃含 氧化铅 的比例达到了24%以上、折射度达到1.545的话,就可以称之为水晶。
品种 |
晶形 |
天然水晶 |
六方柱、菱面体、聚光、锥面有横纹、有双晶以水滴其晶面呈保持圆珠状 |
压电水晶 |
棒状、晶面的特殊的鱼鳞生长纹、无双晶或扭曲、晶体中心有一平行柱面之晶芽 |
玻璃 |
无规则形状,水滴其表面立即扩散 |
品种 |
光泽 |
硬度 |
解理断口 |
天然水晶 |
明如清水 |
摩氏7级 |
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平行,脊面明显 |
压电水晶 |
光泽发白 |
6.8-7 |
贝壳状断口不完全 |
玻璃 |
烟色者色发红 |
5.5-6 |
断中平行,脊面不平行 |
与玉髓的区别
玉髓与水晶都是二氧化硅的化合物,二氧化硅的化合物既可以以良好的结晶体出现,也可以以隐晶质非结晶的形式出现。当石英呈结晶状态时,就被人们称为水晶;当石英呈非结晶体时,则叫为玉髓类矿物,玉髓类矿物又可继续分为:玉髓、玛瑙以及 碧石 等。因此,水晶与玉髓的区别是:是否呈结晶状态,结晶的二氧化硅化合物是水晶。
天然与合成
时尚的收藏爱好者喜欢收藏天然水晶,却常常因为在市场上面对大量的合成水晶看走了眼。市面上的水晶:
熔炼水晶(合成水晶):多采用 石英粉 ,玻璃渣,水晶边角料等制作。熔炼水晶的硬度一般在5.5-6之间,所以它的硬度比水晶低。(水晶是7)
养殖晶:养殖晶是指,用天然水晶做种子,然后赋予天然水晶生长的高压条件,养殖器中有富含二氧化硅的分子。然后二氧化硅分子围绕天然水晶种生长,这样的水晶成分(分子式)与天然水晶是一摸一样的,唯一有差别的是,这样的水晶磁场作用没有天然水晶强。
PS:所谓的 奥地利水晶 其实往往就是铅化玻璃,一般在玻璃里添加铅元素,玻璃的色泽会更好,剔透程度也会更好。
人造水晶分为熔炼水晶与养殖晶:
据水晶专家 汪毅 的阐述,随着水晶的价值提高,喜欢的人增多,水晶也引起了作伪者的兴趣,现阶段中国水晶市场常见的造假方法为:
象形水晶:有的水晶里面的风景栩栩如生,别光顾着看水晶里面的象形风景,现在很多人已经能把 AB胶 运用的出神入化了,把水晶割开,自个在中间添进去个风景(小树,小动物造型的居多),然后再粘起来。拿到手上一看,很漂亮,买了,觉得有投资和收藏价值,可惜的是这东西是人造的。
钛晶树: 钛晶 是水晶里价格最昂贵的,造假者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产品。天然的环境下,在水晶里能生长个像树一样的钛晶,完全是可能的,只是这样的货很少,那我们的造假专家是如何做的呢?白水晶底下打个洞,激光打点成板状的钛晶进去,就这样这块水晶的身价就能飙升几十倍。往往有的钛晶 戒面 ,会采用将钛晶部位割成板状,与圆面的水晶粘合的方法来制作。
如何挑选水晶制品?
①看原料:选料精良的水晶制品,应看不到胶口及棉絮;质地纯净、光润、晶莹为 好。
②看做工:水晶制品加工过程分为两种,即磨工和雕工。如水晶项链、手链、耳环等属于研磨品;观音像、 内画鼻烟壶 等属于雕刻品。
③看抛光:抛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晶制品的身价。抛光分为软抛光与硬抛光。
④看孔眼:对于缀穿水晶制品(如项链、手链、佛珠),要看孔眼是否平直,孔的粗细是否均匀,有无细小裂纹。孔壁必须清澈透明,无“白痕”。
⑤看颜色:即使在同一种类的水晶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纹理、色泽也各式各有千秋。属于单色的,要色度均匀;在同一块水晶上有深浅的,则要求其色调纹路美观大方。
看文化:水晶里面的包裹体象形,能与文化、宗教及历史有所牵连的话,价格往往会比水晶本身的价值高出几倍甚至几百倍。
购买保养
购买须知
100%完美的天然水晶是没有的,所谓完美也是相对而言的完美。在此简单地介绍常见天然水晶的瑕疵,供大家参考。
1、冰裂纹:这是对于通透形的水晶来说的,就是其内部视觉上象是有裂痕,有花花的感觉(有时还会有 变彩效应 );天然水晶的结晶过程是不会产生冰裂纹的,据推测,应该是水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是遇到地震或是地层的挤压(地球内应力)而产生在其内部的一些“痕迹”而已(原子排列发生错位),并不是裂痕。比如粉晶、紫水晶、白水晶球、柱等都很常见。
2、棉或云雾:这也是对于通透形的水晶来说的,就是其内部本来是应该通透的但看上去却不通透,有雾蒙蒙的感觉或是感觉里面象有棉絮状物质一样,最常见的就是在钛晶、金发晶里面最多了,通常佩戴一段时间后会逐步散开而越来越通透。(不可能散开,只有可能由于人体分泌的 体液 将水晶表面的光泽和透明度提高,看上去透明度提高
行业标准
女生推荐10-12mm 男生推荐12以上12-18mm 指单个圆珠的直径
1.尺寸大小和粒子关系(8mm 指单个圆珠的直径)
a.8mm 22粒 周长 17.6cm
.10mm 18米 周长18cm
c.12mm 16粒 周长19.2cm
d.14mm 14粒 周长19.6cm
e.16mm 13粒 周长20.8cm
f.18mm 12粒 周长23.6cm
g.20cm 12粒 周长24cm
注:所有的长度都是中间线的长度,内径的话还要减掉相应的圆珠的小半径。
保养方法
1. 水晶其保养方法和 一般宝石 类无异,注意不要和其它饰品一起放置,避免碰撞,造成刮痕。
2. 泡温泉、持家务、化妆、游泳时,应将水晶卸除,以免化学药剂造成侵蚀性永久伤害。
3. 因其表面洁亮如镜,未免汗渍、油垢沾染,而失去光泽,建议每回佩戴后,皆需用软布擦拭之。
4. 要强调水晶对人体的各种影响与疗效,也建议不妨经常佩戴身上,感受水晶无形中的神奇魔力。
5. 无论佩戴任何饰品,返家后、洗澡时均应卸除并妥善收藏,延长饰品生命与开运能量。
观赏石介绍
简介
水晶观赏石是天然水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具有其他宝石都不具备的观赏性。不论是玉石翡翠还是都要经过雕琢后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和观赏性,而
水晶观赏石
只需要将表面进行抛光,即展现出晶体内所包裹的物质,包裹物会与一些画面或是物十分相似。因其独特的观赏性和无穷的韵味,深得爱石友人和收藏家的喜爱。
水晶观赏石发现于1991年,发现者朱景强,现任石来运好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于当年收藏一块水晶取名哈雷彗星,由此开创了水晶文化的先河和水晶观赏石的审美先河,这是水晶行业的两大突破,从此人们开始收藏水晶、观赏水晶。
概念
水晶观赏石,指天然形成的、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水晶矿物和稍加打磨的包裹体水晶。
特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水晶观赏石种类丰富的包裹体、变幻莫测的艺术造型、内涵丰富的意境。
1、天然性
天然性是水晶观赏石的基本特性。通常整体造型水晶矿物不饰雕琢就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包裹体水晶观赏石经常需要适当打磨抛光,这样更方便观赏水晶内部的包裹体。
2、奇特性
水晶观赏石在形态、质地、内部特征等方面往往十分奇异。大自然有无限风光,都可以在包裹体水晶种找到缩影。
3、稀有性
天然水晶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发的深入,天然水晶存量已越来越少,为了可持续发展,东海县政府早就制定了保护本地资源,鼓励开发海外水晶资源的政策,但是,海外资源也越来越少,很多国家都提高了开采和出口天然水晶的门槛,进入东海市场的外国水晶价格连年暴涨,其中观赏水晶比普通水晶涨价更快。
4、耐久性
水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水晶的化学稳定性相当好;水晶的硬度很大,其摩氏(莫斯)硬度为7。这些决定了水晶不会腐烂变质,具有耐久性,容易保存,非常适合收藏。
种类
水晶观赏石的分为三大类:一是水晶晶簇,二是 水晶洞 ,三是包裹体水晶。
1、水晶晶簇这种水晶观赏石特指水晶晶簇,它是众多单晶体集中生长在一起的晶体组合。晶簇以其晶莹剔透、独特造型而享誉水晶赏石界.
对这类水晶晶簇观赏石的欣赏与评价,主要是强调晶体的完整、品种的名贵(如紫水晶、烟晶、发晶等)、造型奇特、含有名贵晶体(如 辰砂 、 辉锑矿 等)伴生等。晶簇产于矿床晶洞中,长相完美的并不多见,要完整无损地采集下来,又比较困难,故而采集起来代价较大,精品晶簇价值也就昂贵了。
2、水晶洞水晶洞包括 紫晶洞 和聚宝盆两大类,一般内部含有 石英晶体 或玉髓沉积。
地质学家目前为止对 晶洞 形成还没有广泛认同的理论,但相信晶洞可以在任何埋藏的空腔内形成。这些空腔可以是 火成岩 中的气泡、树根下的空穴,甚至动物挖的地洞。经过漫长时间,空腔的外壁变硬,溶解的矽酸盐或 方解石 沉积到内壁。再经过漫长的时间,缓慢渗入的矿物使得晶体在空腔内部结晶。
3、包裹体水晶水晶内部有多种矿物包裹体,形成的各种景观可以肉眼观测,这样的水晶就是包裹体水晶观赏石。由于水晶本身就是宝石,因此人们称誉包裹体水晶为“宝石级的观赏石”。包裹体水晶观赏石都具有独特性,具有极高欣赏和收藏价值。
包裹体水晶观赏石按其包裹体形成的先后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全包裹体”,在水晶结晶的时候把这些物质包裹在晶体里面,这类包裹体所形成的各种景象,大多保持了水晶结晶时的原状,也就是说保存了几亿年的原状,极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种是“半包裹体”,在水晶结晶以后,由于受到 地球引力 的影响而产生的裂隙,晶体外的一些物质通过水晶的裂隙渗透到水晶内部,一部分包裹于水晶之中另一部分露于水晶之外。我们可以看到物质渗进水晶的裂迹,常被称为“通道”,这种包裹体所形成的景象相对地较受自然环境和时间的影响,相应的价值也比较低。
第三种是“皮景”,因某些其他的矿物与水晶体共生,或由于其他的物质侵蚀而依附于水晶表面,或者是水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水晶表面出现 蚀象 ,形成了一些景象或图案,这种景观存在于水晶表面。
水晶包裹体丰富多彩,从气体、液体到各种矿物质,甚至宝石,均可被包含于水晶内,各种包裹体所形成的景象更是变化万千。按照包裹体的内容,常把包裹体水晶分为一下八类:
1)猫眼水晶,常见钛晶猫眼,铜顺发 猫眼 ,石英猫眼, 绿发晶 猫眼。
2)星光猫眼,可见星光钛晶, 星光粉晶 ,星光石英。
3)钛晶花,由三组在一个平面内交叉排列的钛晶组成,极其美丽和罕见。
4) 水胆水晶 ,包括气态,液态,固态,有时候可以同时多态并存,无色居多,个别情况下可见红色,绿色,黄色,蓝色,黑色等。
5)发晶,包括钛晶,铜顺发,绿发晶, 黑发晶 , 银发晶 ,杂色发晶,其中钛晶最珍贵,少数钛晶价值可比钻石,红宝石和蓝宝石以及 祖母绿 。
6) 兔毛水晶 ,有红,黄,白等颜色,主要由细微发丝状结构组成。
7) 幽灵水晶 ,分绿幽灵, 红幽灵 ,白幽灵等,主要组成为绿泥石,其中绿幽灵属于珍贵品种。
8)景观水晶,就是包裹体组成各种造型特异的水晶,有的似山水,有的似人物,有些像文字,有些像动物,植物,器物等等。
观赏性
根据水晶观赏石的不同类型,水晶观赏石有不同的体现方式。
1、水晶晶簇观赏石:保持完整。
2、水晶晶洞观赏石:合理切割抛光,通常一分为二,多数纵切。
3、包裹体水晶观赏石,包裹体水晶观赏石的美通常需要进行表面打磨才能反映出来的,一般打磨成平面和素面,但是素面不可以弧度过大,否则景观容易变形。
顺发一定要打磨成素面,使之出现 猫眼效应 。
雕刻技艺与包裹体水晶的艺术结合,称为 俏色雕 ,将极大升华其观赏价值。比如将红色石榴石包裹体调在观音额头、将水胆雕刻在动物双眼等特殊部位,将包裹体雕在水晶球中,用大素面展示各种景观,或者用磨砂工艺,让无色水晶跟周边产生对比,掩盖质地差一些的地方。
星座介绍
幸运宝石 gemstones 红发晶。 紫黄晶
金牛座 TAURUS 4月20日- 5月20日)
幸运宝石 gemstones 绿幽灵。虎眼石
双子座 GEMINI 5月21日- 6月21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黄水晶。珍珠
巨蟹座 CANCER 6月22日- 7月22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白水晶。红玛瑙
狮子座 LEO 7月23日- 8月22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发晶。橄榄石
处女座 VIRGO 8月23日- 9月22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绿发晶。蓝玛瑙
天秤座LIBRA 9月23日- 10月23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金发晶。绿玛瑙
天蝎座 SCORPIO 10月24日- 11月22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钛晶。 心彩玉
射手座 SAGITTARIUS 11月23日- 12月22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紫水晶。 绿松石
魔羯座 CAPRICORN 12月23日- 1月19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茶晶。 黑玛瑙
水瓶座 AQUARIUS 1月20日- 2月19日
双鱼座 PISCES 2月20日- 3月20日
幸运宝石(gemstones):粉晶。石榴石
色彩搭配
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
2、黑色水晶
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
3、红色水晶
与浅黄色最为匹配,大红色与绿色、橙色、蓝色(尤其是深一点的蓝色)相斥,与奶黄色、灰色为中性搭配。
4、橙色水晶
与浅绿色和浅蓝色相配,可以构成最响亮、最欢乐的色彩。橙色与淡黄色相配有一种很舒服的过渡感,但是橙色一般不宜与紫色或深蓝色相配。
5、淡色水晶
几乎能与所有的颜色相配,但如果要醒目,不能放在其它的浅色上,尤其是白色,因为它将是你什么也看不见。深黄色一般不能与深红色及深紫色相配,也不适合与黑色相配,因为它会使人感到晦涩和垃圾箱的感觉。
6、 紫色水晶
不能容纳许多色彩,但它可以容纳许多淡化的层次,一个暗的纯紫色只要加入少量的白色,就会成为一种十分优美、柔和的色彩。随着白色的不断加入,产生出许多层次的淡紫色,而每一层次的淡紫色,都显得那样柔美、动人。
7、蓝色水晶
与白色相配,表现出明朗、清爽与洁净;蓝色与黄色相配,对比度大,较为明快;大块的蓝色一般不与绿色相配,它们只能互相渗入,变成蓝绿色、 湖蓝色 或青色,这也是令人陶醉的颜色;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得庄重、老成、有修养。深蓝色不能与深红色、紫红色、深棕色与黑色相配,因为这样既无对比度,也无明快度,只有一种赃兮兮、乱糟糟的感觉。
8、黄色水晶
在黑色和紫色的衬托下可以达到力量的无限扩大,淡淡的粉红色也可以像少女一样将黄色这骄傲的王子征服。黄色与绿色相配,显得很有朝气,有活力;黄色与蓝色相配,显得美丽、清新;淡黄色与深黄色相配显得最为高雅。
9、绿色水晶
因其中渗入黄色为黄绿色,它单纯、年轻;绿色中渗入蓝色为蓝绿色,它清秀、豁达。含灰的绿色,仍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田野。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配有一种和谐、安宁的感觉;绿色与白色相配,显得很年轻;浅绿色与黑色相配,显得美丽、大方。绿色与浅红色相配,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深绿色一般不与深红色及紫红色相配,那样会有杂乱、不洁之感。
引用来源
- • 文武. 夏季的宝石——水晶[J]. 中国宝石, 2006, 15(2) 159-160. 2020-03-24
- • 李娟. 天然宝石矿物鉴赏与收藏(自然科学丛书--揭开水晶.宝玉石的奥秘)[M]. 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4.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