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尔多瓦语 :Republica Moldova,英语:Republic of Moldova),简称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的 内陆国 ,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东、南、北被乌克兰环绕,西与罗马尼亚为邻。摩尔多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摩尔多瓦祖先为达契亚人,1359年建立 摩尔多瓦公国 ,1487年沦为 奥斯曼帝国 附庸,1812年部分领土( 比萨拉比亚 地区)被 俄罗斯帝国 吞并。1918年1月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将其再次吞并,成立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成为 苏联加盟共和国 之一。1991年5月改为摩尔多瓦共和国,8月27日宣布独立。现为 独联体 成员国。
摩尔多瓦是传统农业国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发达 。摩尔多瓦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缺少能源资源和大宗矿物。全国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富矿,主要有 大理石 、 石膏 、沙 土、 硅藻土 、 陶土 等。摩尔多瓦土地肥沃, 农业自然条件 、 土地资源优越 。
摩尔多瓦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坚持政治多元化条件下的民主,实行 总统制 、三权分立,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制度 。该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
历史沿革
13世纪至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 匈牙利人 入侵,达契亚人逐渐分为三支: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古代的摩尔多瓦的国名为 达契亚 -图拉真国,它后来又形成了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 特兰西瓦尼亚 三国 。
1359年 波格丹一世 创立了独立的封建公国。
1487年后沦为奥斯曼帝国附庸。
1600年至1601年,摩尔多瓦、 瓦拉几亚 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曾短暂统一。
1812年俄国将摩领土(比萨拉比亚)划入其版图。
1859年1月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合并,称罗马尼亚。
1878年,比萨拉比亚再次隶属俄罗斯。
1918年1月摩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
1940年6月,苏联将比萨拉比亚再次划入其版图,并将比萨拉比亚大部分领土与 德涅斯特河 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15个 加盟共和国 之一,比萨拉比亚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被划入乌克兰。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罗马尼亚为德国盟友。德国将比萨拉比亚划归罗马尼亚。
1944年9月,苏罗停战协定规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
1990年6月改称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5月23日改称为“摩尔多瓦共和国”。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共和国宣布独立。
1994年3月,公民投票以压倒性的票数支持维持独立国家的地位,反对与罗马尼亚再统一。
2009年7月,摩尔多瓦把融入欧洲作为重中之重,国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围绕这个目标推进。
2013年11月,摩尔多瓦与欧盟草签了包含深度广泛 自由贸易协定 在内的联系国协定。
2014年6月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 巴尔干半岛 东北部 多瑙河 下游, 东欧平原 南部边缘地区,绝大部分国土介于 普鲁特河 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东南部遥望 黑海 。
摩尔多瓦曾是苏联西部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全国面积为33800平方公里,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150公里,形如倒挂的葡萄串,是欧洲小国。
地形地貌
摩尔多瓦共和国3/4的国土位于罗斯陆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晶体岩层。在德涅斯特河沿岸,从索罗基向北地区都可以开采到许多古老的岩石:花岗岩、 辉长岩 、 苏长岩 ,也可以开采到含沙粘土。在 西南地区 ,这些矿石深藏在海洋生物沉积层下面2000米处。在 基希讷乌 附近,这些矿藏的厚度达到1000-1500米。在南部城市 科托夫斯克 ,岩层厚达2000米。摩尔多瓦南方属于另一类地质结构。它的主要物质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的褶皱岩层。岩层板块的对接处是 侏罗纪 盆地。在这些岩层的上面覆盖着新生的 沉积岩 - 石灰岩 、粘土、粘土质的 页岩 、沙土、砂石、硅藻土。在摩尔多瓦最南部地区还存在着另一种地质结构──块状结晶蕴藏带。摩尔多瓦厚层沉积岩的蕴藏量不大。
摩尔多瓦地质构造复杂,大面积的地质结构被分割成许多单元。一些区域的地形隆起,另一些区域的地形下陷。屡次发生的地震均是由位于罗马尼亚境内的 喀尔巴阡山 南部发生强烈地壳运动所致。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和其它城市的建筑均采用可抵御震中心为6-7级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设。
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突出的地貌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境内有丘陵、平原、草原和森林。全国可以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域:森林区、 森林草原 区和草原区。
摩尔多瓦平均海拔高度为147米。境内中部的科德雷地区地势最高,全国的最高点是位于科德雷尼斯波林的巴拉涅什特山,它的海拔高度是429米。这里,有4/5的地方是峭壁陡坡。在科德雷,高度落差明显。流经此地的贝克河上游的谷地仅比
海平面
高出50-60米,而与之仅相隔5-8公里处的河岸却高出海平面近400米。这种状况造就了科德雷的“山国”地貌,风景十分迷人。科德雷地区的中部是森林区,周边是辽阔的草原。自然林区只占总面积的10-20%,主要是橡树-榉树林和橡树-榆树林。高地上的天然梯地十分醒目。
摩尔多瓦有3个丘陵地区。一个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最高点海拔高度为335米,平均海拔高度为250-300米。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从索罗基伸展至列乌特河口。丘陵西部地区是一溜漫坡,东部的尽头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峭壁。精致的季格丘陵,是摩尔多瓦的第二个丘陵地区。它的最高点为301米,从雅尔科雷村与普鲁特河平行绵延至卡古尔市。摩尔多瓦的第3个丘陵区是波多尔丘陵区。
摩尔多瓦北部是辽阔的伯利兹多岗平原,亦称摩尔多瓦北部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不超过100-200米。平原四周是连续不绝的山冈,其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
摩尔多瓦国土的35%是河流纵横的平原及斜坡不超过2度的河边阶地。这些土地是肥沃的良田。坡地(坡度在2-6度之间)占国土面积的37%,20%的国土面积是陡坡和峭壁(坡度超过6度)。河滩地占国土面积的8%。
气候特征
摩尔多瓦共和国地处
俄罗斯平原
与喀尔巴阡山交接地带,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西洋气旋向摩尔多瓦吹来大量湿润、温暖的空气,但有时也会送来充满水气的地中海热浪,以至生成摩尔多瓦的夏季暴雨。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大量干燥气流又常常会引起干旱,而能够造成早秋或晚秋寒流的北极冷空气很少入侵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日照充足,有“阳光之国”的美誉。持续日照时间北方为2060小时,南方为2330小时,植物生长期超过210天。
摩尔多瓦冬季少雪,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只是在1月份开始刮 东北风 时,天气才开始转冷、降雪。雪天一般持续2-3天,最长为2-3个星期。2月份,气候开始转暖,有时又会寒流肆虐。3月份,摩尔多瓦常常会降落冬季少有的大雪。4月份,树木挂绿。摩尔多瓦的夏季气候干燥,也是摩尔多瓦的雨季。摩尔多瓦的秋季温暖,这种气候可持续到11月初。
摩尔多瓦 北方地区 和 南方地区 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不同:北方年平均气温为8℃,南方为10℃。1月份平均气温北方为-5℃,南方为-3℃;7月份北方为20℃,南方为25℃。年平均最低气温通常是在12月至2月之间。
摩尔多瓦大部分国土处于雨量不充沛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00-550毫米。丘陵地区年降水量500-560毫米,平原地区450-400毫米。雨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摩尔多瓦的地形条件是造成这种雨量分布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比 东部地区 的年均降水量大约多50-100毫米。科德雷地区年均降水量是500-550毫米。在夏季,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发生暴雨(一昼夜的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形成水灾。水灾在摩尔多瓦是常见的自然灾害。暴雨又时常侵蚀土壤,冲刷出许多沟谷,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资源
摩尔多瓦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缺少 硬煤 、铁矿、石油和天然气。但全国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富矿,主要有大理石、石膏、玻璃沙土、石灰岩、沙土、硅藻土、陶土等。其中硅藻土是摩尔多瓦的一种宝贵矿物资源。摩尔多瓦还盛产高品质的粘土,有绿色、黄色和红褐色,是制砖、制陶、瓷器不可缺少的原料。
行政区划
区划
2003年6月,摩实行新行政区划,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乌、 伯尔兹 、本德尔)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
辖区详情 |
||||
新阿内尼 |
巴萨拉比亚斯卡 |
布里切尼 |
卡胡尔 |
冈代米尔 |
格勒拉什 |
格乌舍尼 |
奇米什利亚 |
克柳列尼 |
敦杜舍尼 |
德罗恰 |
杜伯萨里 |
埃迪奈茨 |
弗洛列什蒂 |
弗列什蒂 |
格洛代尼 |
亨切什蒂 |
亚洛维尼 |
辽瓦 |
尼斯波列尼 |
奥克尼察 |
奥尔海 |
雷齐纳 |
勒什坎尼 |
森杰雷 |
索洛卡 |
斯特勒舍尼 |
绍尔德奈什蒂 |
什特凡大公 |
塔拉克里亚 |
泰莱奈什蒂 |
温杰尼 |
|
|
首都
摩尔多瓦共和国的首都是基希讷乌(Chisinau, Кишинёв)。
基希讷乌位于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面积为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中心,现有城市人口80万(2019年1月)。 从高空鸟瞰,基希讷乌市好似一朵盛开的石头花,城市建筑构成了 石头花 的5个花瓣。基希讷乌市区内的大多数建筑是用纯白色的花岗岩石料建成。基希讷乌因此获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誉。
国家象征
国名
摩尔多瓦共和国在苏联时期曾先后称为“ 摩尔达维亚 自治共和国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6月改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5月23日改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宣布独立。
国旗
摩尔多瓦国旗 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蓝黄红三条纵旗,中央配上国徽。蓝黄红三色源自罗马尼亚国旗,代表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是同一个民族。 国徽 中金色的雄鹰口衔十字架,左爪持一根象征权威的权杖,右爪拿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黄色的牛头象征正义,牛头上方的黄色 八角星 代表国家主权。
国徽
摩尔多瓦国徽 为一只像鹰一样的白颧。白颧嘴叼着金色十字架,两爪握着橄榄枝和权杖。白颧胸前的盾面上红、下蓝,绘有一个黄色的公牛头。国徽颜色由蓝、黄、红三色组成。公牛头上端为一颗八角星,公牛头左右侧分别为一朵五瓣鲜花和一弯新月。
国歌
《我们的语言》
歌词大意:生动的语言是我们的财富,从过去的阴影深处,在我们古老的国土,珍贵的宝石遍布。我们的语言是燃烧的火焰,我们当中有人从沉睡中醒悟,就像故事里勇敢的人物。我们的语言创造了歌声,它打从我们灵魂的最深处,擦亮火光多么迅速,穿越蓝色地平线和黑雾。
国鸟
摩尔多瓦的国鸟是嘴里衔着一串葡萄的白颧。传说,很久以前,摩尔多瓦的一个城堡被 土耳其人 包围,守城的战士英勇抗击侵略者,直到弹尽粮绝,侵略者就要攻克城堡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铺天盖地的白颧从天而降,刮起一股狂风,迫使敌人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数以百计的白颧向城堡飞来,它们嘴里衔着葡萄送给城堡的保卫者。战士们吃到神鸟送来的葡萄以后,情绪高涨,士气大增,击退了来犯的敌人。从这以后,白颧就成为摩尔多瓦人心中的吉祥鸟,象征着幸福和健康。
人口民族
摩尔多瓦全国总人口355.09万(截至2019年1月), 其中摩尔多瓦族占75.8%, 乌克兰族 8.4%, 俄罗斯族 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 保加利亚族 1.9%,其他民族1.4%。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俄语为通用语。多数人信奉 希腊 正教。
政治
政体
自2000年实行议会制。2010年11月28日摩举行议会选举,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 、 自由民主党 、民主党和 自由党 进入议会。自由民主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组成 执政联盟 “与欧洲一体化联盟”。民主党主席卢普当选议长,并 代理总统 一职至2012年3月22日;自由民主党主席菲拉特任总理。2012年3月23日,执政联盟推选的无党派人士蒂莫夫蒂出任新一届总统。2013年2月13日,摩总理菲拉特宣布自由民主党退出执政联盟;3月5日,摩议会通过对菲拉特政府的 不信任案 ;3月8日,菲拉特辞去总理职务。4月25日,议会罢免议长卢普职务。5月30日,自由民主党、民主党、自由党改革派组成新一届执政联盟。自由民主党副主席良格出任总理,民主党副主席科尔曼当选议长。2014年11月30日举行独立以来第八次议会选举,社会党人党、自由民主党、共产党人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等5个政党进入议会。2015年1月23日,自由民主党和民主党组成少数派执政联盟“与欧洲一体化联盟”,民主党副主席坎杜当选议长。因发生3家银行约10亿美元资金不翼而飞的丑闻,2015年首都基希讷乌发生上万人参加的示威抗议活动,导致政府两次倒台。2016年1月新政府组成,摩民众抗议活动仍在持续。3月4日,摩宪法法院宣布 修宪 ,将总统产生方式由议会选举改为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伊戈尔·多东于2016年11月14日当选总统,12月23日宣誓就职。
宪法
1994年7月29日,摩尔多瓦正式颁布独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摩尔多瓦以建立法制国家、公民社会、民主和以人为本为最高价值观。宪法对新国家政体的指导原则做出如下规定。
(一)三权分立原则。即立法、司法和执法分立,三大机构之间责权划分明确,同时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根据2000年7月5日通过的国家宪法修正案,议会和政府拥有立法动议权,总统不再享有这一权利。
(二)民主制原则。摩尔多瓦实行民主和政治多元化原则,任何意识形态均不得被规定为国家官方意识形态。议会民主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摩尔多瓦议会 是全国人民的最高代表机构,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权力机构。
(三)宪法至上原则。摩尔多瓦宪法为本国最高法律,凡是与宪法条款相抵触的任何一项法律或其它法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中立原则。摩尔多瓦独立以后,一方面不断重申摩尔多瓦是享有主权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独立国家,其领土不可割让,同时宣布,摩尔多瓦共和国永久性中立,不允许其它国家的 武装力量 在本土驻扎。
(五)公民权利至上原则。摩尔多瓦视公民和睦、民主、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公正的政治多元化是摩尔多瓦国家的最高价值。国家主权属于摩尔多瓦公民,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人民的意志是国家权力的基础,这种意志在自由选举中得到体现,自由选举定期举行。摩尔多瓦公民在法律和权力面前人人平等,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迁移自由、创作自由、集会自由等。
议会
实行一院制,共有101个议席,议员任期4年,选举采用单一选区 比例代表制 。2014年11月30日举行独立以来第八次议会选举,社会主义者党、自由民主党、共产党人党、民主党和自由党进入议会。现任议长为民主党副主席安德里安·坎杜(Andrian Candu, Андриан Канду)。2017年7月摩修改选举法,议会选举方式改为混合选举制,其中51名议员在全国及海外51个选区选举产生,50名议员通过比例制选举产生。
政府
现任政府于2016年1月产生,总理帕维尔·菲利普(Pavel Filip, Павел Филип)。主要政府官员有:外交和 欧洲一体化 部长图多尔·乌里扬诺夫斯基(Tudor Ulianovschi, Тудор Ульяновский),经济与基础设施部长基里尔·加布里奇(Chiri Gaburici, Кирилл Габурич),国防部长叶甫盖尼·斯图尔扎(Eugene Sturza, Евгений Стурза),内务部长亚历山德鲁·吉兹坦(Alexandru Jizdan, Александр Жиздан)等。
司法
宪法法院院长亚历山德鲁·特纳塞(Alexandru Tanase,2011年10月就任)、最高法院院长米哈伊·波阿莱伦吉(Mihai Poalelungi,2012年2月就任)、最高检察院代理总检察长安德烈·佩恩嘉(Andrei Pantea,2013年1月13日起开始代理)。
政要
总统
伊戈尔·多东
。41岁的多东是经济学博士,2009年当选议员,曾担任经济和贸易部长、政府第一副总理等职。
议长 马里安·卢普 (Marian Lupu)。1966年6月20日生于伯尔兹市。经济学博士。1987年毕业于摩国立大学经贸系,1991年起在摩经济部工作。1997年任经济和改革部对外关系司司长。2001年5月任经济部副部长,2003年8月任部长。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任议长。2010年12月30日再次当选议长,兼任代总统至2012年3月22日。已婚,有一子一女。
代总理弗拉迪米尔·菲拉特(Vladimir Filat)。1969年5月6日生于摩尔多瓦亨切什蒂区。1994年毕业于罗马尼亚雅西库扎大学法律系。曾任摩尔多瓦 私有化 和国有财产管理局局长、国务部长等职。1997年加入摩自由民主党,2000年出任该党副主席、主席。2005年当选议员。2009年9月出任政府总理。2011年1月再次任总理。2013年3月8日,总统蒂莫夫蒂批准菲提交的辞呈,菲暂时任代总理。已婚,有两子。
2021年8月6日,摩尔多瓦议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前财政部长 纳塔利娅·加夫里利策 担任总理的提名。
政党
2007年12月,摩尔多瓦议会通过政党法。新法规定,从国家预算中拨款0.05%作为政党活动经费,在中央和地方权力机构占有20%以上席位的政党按其所占比例获得经费。摩尔多瓦主要政党有:
(1)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 :成立于1993年10月23日。截止2014年有党员3万多人,全国共有基层党组织1670个。2001年,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三个通过议会民主方式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另两个是 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 和尼泊尔联合共产党)之一。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主席 弗拉迪米尔·沃罗宁 当选为总统。2005年3月,摩共再次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沃罗宁再次当选为摩总统。2007年加入 欧洲左翼党 。2009年7月,摩共产党人党败选。
(2) 摩尔多瓦自由民主党 :成立于2007年12月8日,截止2014年现有党员4.3万人。主张巩固民主制度、发展经济、加入欧盟和北约。
(3)摩尔多瓦民主党 :前身为成立于1997年2月8日的“为了民主与繁荣的摩尔多瓦”社会政治运动,2000年4月15日更名为摩尔多瓦民主党。截止2014年现有党员5万人。以欧洲民主为目标,主张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复兴摩尔多瓦,消除贫困与失业,促进出口,支持本地生产者和中小企业,打击腐败。
(4)摩尔多瓦自由党 :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的 改革党 ,2005年更名为自由党。截止2014年现有党员1.2万人。该党主张创造新就业,提高社会福利,通过发展经济吸引左岸。
世界排名
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了以“谁为创新出资?”为主题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摩尔多瓦共和国排名第59位。
经济
综述
2017年,摩国内生产总值约91亿美元,同比增长4.5%。2017年对外贸易总额为7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其中进口48.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出口2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2018年1-9月,摩国内生产总值为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7%。2018年1-8月,摩 对外贸易总额 为54.5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其中进口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出口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
农牧业
摩尔多瓦国土面积的80%是
黑土
高产田,适宜农作物生长,盛产葡萄、食糖、食油和烟草等,曾是苏联水果和浆果、玉米、
向日葵
和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播种面积约185万公顷,谷类占播种面积的50%,经济作物占22%。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冬小麦、大麦、
裸麦
;主要经济作物有烟草、
甜菜
、大豆、向日葵、亚麻和大麻。向日葵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境均有种植,尤以东南部为多。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0%。葡萄种植业和园艺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葡萄种植面积为25.3万公顷,占苏联葡萄种植面积的30%以上,水果种植面积为17.2万公顷。葡萄园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果园主要在北部和东南部。葡萄和烟草产量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居首位,水果和甜菜产量居第3位。另外,摩尔多瓦的草药、香精、
玫瑰油
、
母菊
油、熏衣草油、鼠尾草油等享誉国际市场。农作物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占65.7%,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约占34.3%,为肉有兼用畜牧业。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部门是摩尔多瓦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全国有46%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
工业
摩尔多瓦的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时期,摩尔多瓦工业的发展速度首次超过农业。到80年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已比农业产值高出1.3倍。在工业产值中,食品加工工业的产值居第一位,重工业居第二位,轻工业居第三位。各工业部门在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电力23.5%、机器制造业和冶金加工工业13.7%、木材和木材加工工业3%、建材业8.5%、轻工业9.6%、食品工业36.7%。
摩尔多瓦工业的致命弱点是完全依赖于外部提供原料、能源和技术联系。
摩尔多瓦的冶金工厂21世纪初仍被认为是欧洲最好的企业。它生产的高质量产品被挑剔的顾客购买。但是本土原料只能满足该企业所需的15-20%。
通信业
摩自独立以来,始终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21世纪初,在电信和信息传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固定业务
主要由国有企业摩电经营。摩固定电话普及率约为21.7%,在首都达到50%;1995年前以模拟电话为主,每年的固定电话用户以2倍速度增长,其中数字电话增长迅速,21世纪初已达固定电话的50%以上,但电话的普及在城乡间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电话普及率很低。
移动业务
移动通讯业务是摩电信业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21世纪初移动电话用户约有85万,占全国人口的约25%,有两家 移动电话业务 运营商: Voxtel 和Moldecell,服务区域覆盖摩全国领土面积的约80%。
IT业
IT业在摩发展最为迅速,每年几乎以100%以上的速度递增,21世纪初因特网服务业务占整个摩电信服务业务的市场分额约10%,因特网用户超过10万户,其中宽带用户约有2万。
文化
语言
历史上摩尔多瓦共和国曾分属于罗马尼亚和苏联。在苏联时期,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通用俄语,只有少数人会使用摩尔多瓦语。摩尔多瓦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东部语支。
宗教
苏联时期,国家不倡导居民信教,许多教堂被关闭。摩尔多瓦独立以后,宗教活动再度活跃,许多村办教堂重新启用。但是,国家长久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广大群众生活贫困,许多教徒连进教堂买香火的钱都没有,去做礼拜的人有所减少,从而制约了教会的发展。
摩尔多瓦的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希腊正教。早在摩尔多瓦公国时期,希腊正教的影响就已深入人心。当时,摩尔多瓦的希腊正教教会隶属于康斯坦丁堡(拜占廷)大 牧首 管辖的教区。最初,摩尔多瓦希腊正教界的神职人员均由相邻的斯拉夫国家派出。后来,摩尔多瓦公国的统治阶层为巩固自己对宗教事务的统治权,不顾希腊正教大牧首的反对,1387年由彼得·穆沙特大公自立摩尔多瓦公国希腊正教主教,这导致了摩尔多瓦教会与拜占廷教会之间的尖锐冲突。
21世纪初,摩尔多瓦希腊正教的领袖是弗拉迪卡·弗拉吉米尔。
希腊正教组织主要有:俄罗斯希腊正教教堂摩尔多瓦辖区、俄罗斯希腊正教教堂、莫罗勘教派、 亚美尼亚 -格里商里教堂。
其它宗教组织有:犹太教协会、黑间(指印度教中的第8个守护神)意识国际协会等。
节日
1月1日新年是摩尔多瓦人民最隆重的盛大节日。过新年的民俗仍旧保留至今。新年前的夜晚,家家户户的房门都要留一条缝,人们企盼旧的岁月从门缝里悄悄溜走,新的希望随之而来。新年之夜,绝大部分人彻夜不眠,走上街头举行新年大联欢。小伙子们则要扛着祖传的犁挨门挨户祝贺节日,祝愿人人幸福 如意 ,五谷丰登。这项活动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才结束。新年期间的另一项重大活动是表演形式多样的民间新年剧。年轻人头戴面具,穿上剧装扮演剧中的马、熊、羊等动物。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玛朗卡》、《布诺拉》、《日亚那》、《阿尔纳乌特人》和《老人们》。新年诗歌演唱会在40-50年代曾一度中断,70年代这一文化传统开始复兴,保留至今。
洗礼节 是摩尔多瓦希腊正教的重要节日,在公历1月19日。这一天往往举行入教仪式和新生儿的命名日受洗。主持人口诵经文,给受洗人额上或头上点水,有时也将受洗人全身浸入水中,然后给受洗人带上十字架项链。新生儿接受洗礼时,父母不能在场,为受洗人选定的 监护人 称“教父”、“教母”。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到教堂接受洗礼外,还要到江河里取“圣水”。健康人要跳到 冰窟窿 里洗一洗。
另外,复活节和狂欢节也是摩尔多瓦民间十分重视的宗教节日。复活节每年从4月底至5月初的第一个星期日开始,历时7天。复活节前的第8周是狂欢节,历时7天。
3月1日是摩尔多瓦人迎接春天来临的节日,称三一节。这一天,人人都在胸前戴上红、白绸线编织的小花。白色象征心灵美好、纯洁,能给人带来爱与和平,红色代表太阳和大自然的复活,带给人类健康和力量。
8月27日为摩尔多瓦共和国的独立日,也是重要节日之一。
风俗
摩尔多瓦婚俗
婚庆是摩尔多瓦人家庭中的盛大节日。持续数天的婚礼仪式内容丰富,独具一格。秋季是摩尔多瓦人举行婚礼的季节。婚礼前要进行求婚、定婚、答谢等仪式。婚礼通常在男女双方家同时举行,然后新郎携带礼物到丈母娘家接新娘。新娘的父母向新人表示祝福以后,取出嫁妆,送新娘到婆家。然后在新郎家举行非常隆重的酒宴(玛萨玛雷)。这时,一对新人须手持蜡烛从“
长明火
”房中取来象征生命、光明和吉祥如意的“爱之火”,向双方父母行礼,以示感谢和尊敬。整个婚礼过程中充满了诗歌朗诵、舞蹈和唱歌。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尽情地狂欢,直到天明。黎明时,大家蹲坐片刻,让新娘抱上一个婴儿,以此祝福她多生贵子,然后丈夫携着妻子走向屋门。在新人跨过门坎之前,众人向他们头上、身上撒粮食,祝他们年年有余。
民族特色
摩尔多瓦人能歌善舞。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要走上街头跳舞唱歌。“舞蹈是摩尔多瓦人的灵魂”,这一说法一点不为过。摩尔多瓦的 民族舞蹈 热情奔放,富有诗意,又略显忧郁,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民族舞蹈“霍拉舞”、“若克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摩尔多瓦的民间诗歌丰富,充满了浓浓的民族特色,抒情歌曲“多依纳”是民间诗歌的精华,广泛传唱。
服饰
每逢节日,摩尔多瓦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几个世纪以来,摩尔多瓦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成年男子穿白长衫和白裤子,外套呢制的西装背心,入冬穿皮坎肩或毛坎肩,着短羊皮袄,头戴小羊皮帽,脚登自制皮靴,腰间束红色的、绿色的、或是蓝色的宽腰带。腰带长度一般为3米。男用腰带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妇女头扎大方巾,上身穿白底彩绣衫衣,外套过膝宽下摆裙,裙外扎毛料或亚麻布的围裙。摩尔多瓦妇女的裙子一般用深色的纯毛面料制成。裙子上面绣有五彩几何图案。裙腰部配有窄腰带。冬季,男女均穿上自制的皮毛外套。21世纪初,民族服饰在农村的老年人中仍有保留,年青人已很少穿着,大多在电影和舞台上使用,已逐渐成为摩尔多瓦民族的艺术象征。
禁忌
摩尔多瓦人非常好客,常用葡萄酒当饮料招待客人。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不应拒绝主人的盛情,而应与主人干杯,一饮而尽,以示对主人的友好和尊重。同桌进餐时,主人忌讳别人玩弄 刀叉 或磕碰餐具,端起盘子吃菜喝汤也是很不雅观的。在别人家里坐客,不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闯入主人的卧室或坐在床上,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摩尔多瓦人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这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却喜欢7这个数字,认为7能带来成功和幸福。
军事
摩尔多瓦建军时间为1992年9月3日。现役军人共计6500人。摩总统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即武装力量总司令。武装力量由国防军、边防军和警察部队组成。摩宪法规定摩为中立国家,不容许外国在摩领土上驻军,也不容许利用摩领土进攻其他国家,摩不首先对他国发动军事行动。
交通
概况
前苏联时期的摩尔多瓦基础设施较好,独立后,因缺乏维修、缺乏新的投入而显得陈旧落后,这已经成为吸引外资的一个瓶颈。摩尔多瓦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了对铁路、公路、桥梁和港口的建设力度,但资金匮乏仍是制约其发展基础设施的主要障碍。
公路
截止2014年摩尔多瓦公路总里程为16800公里,其中3666公里为国道,其余为区道。67%的国道和75%的区道处于损坏待维修状态。
铁路
铁路在全国的交通运输中占主导地位。摩尔多瓦72%的货物运输依靠铁路。截止2014年全国铁路运营线总长1318公里,年运出货物能力为1380万吨,占外运货物运输量的95%。
空运
摩尔多瓦于1992年2月组建 国家航空公司 并加入国际航空联盟,2012年7月摩尔多瓦与欧盟正式签署了互相开放空域的协议。有飞往 法兰克福 、巴黎、伦敦、莫斯科、巴塞罗那、布达佩斯、迪拜、 维也纳 和 布加勒斯特 的国际航班。
水运
摩尔多瓦主要有两条河流: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普鲁特河全长953公里,在摩尔多瓦境内716公里;德涅斯特河全长1411公里,摩尔多瓦境内640公里。内河航线全长1356公里,全程实现航运。连接摩尔多瓦的许多城市和乡村。
社会
媒体
截止2014年全国共发行报刊杂志187种,其中半数为 罗马尼亚文 版,其余为俄文版或罗俄两种文字版。主要报纸有:《主权摩尔多瓦》(每周出4期罗马尼亚文版、1期俄文版)、《独立摩尔多瓦》(政府报、俄文版)、《经济评论》(俄文)、《潮流报》(罗马尼亚文)、《信使报》、《星期周报》、《自由报》、《时刻报》、《基希讷乌新闻》(俄文)、《摩尔多瓦共青团真理报》(俄文)。主要刊物有《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妇女》、《摩尔多瓦与世界》、《摩尔多瓦文学》。
通讯社、 广播电台 有摩尔多瓦通讯社(国家)、巴萨通讯社(私营)、因佛达格通讯社(私营)、摩尔多瓦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下设的摩尔多瓦电台和电视台。
此外,还有4家私营、地方广播电台,3家私营、地方电视台。
教育
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结构分为:学龄前教育、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高等院校有摩国立大学、摩国立农业大学、基希讷乌国立教育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摩尔多瓦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如下几所:
摩尔多瓦国立大学 |
摩尔多瓦经济学院 |
摩尔多瓦理工大学 |
摩尔多瓦国立农业大学 |
国家艺术大学 |
“尼古拉·泰斯提米仓努”国立医科大学 |
中国留学生在摩主要集中在
国立大学
、经济学院等院校学习。学生学费、食宿费用相比其它国家并不算高,但学生基本没有打工的机会,所需各项费用完全靠家庭资助。中摩两国至今未签署相互承认学历的协定。上述院校各专业绝大部分课程用俄语授课。
科技
摩尔多瓦独立后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但由于前苏联时期的基础较好,在一些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自2009年摩尔多瓦每年申请的创新型专利数量基本在300个左右,其中2013年的专利数量为309个。
医疗
摩尔多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医疗保障覆盖较广,人民享有基本的医疗服务保障。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摩尔多瓦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11.4%,按照 购买力平价 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436美元。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62张。
移民
摩尔多瓦本身是移民净出口国家,尽管全国总人口只有四百万人左右,但据较为保守的估计,约有一百多万青壮年在国外合法或非法滞留、打工、定居。多年来,摩尔多瓦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对外来移民实行非常严格的限制政策。通常,通过投资创办企业或与摩公民通婚可以获得稳定、长期的合法居留身份。如父母一方为摩尔多瓦公民则其子女可以获得摩尔多瓦国籍。摩尔多瓦国籍法规定:10年或更长一直在摩正常、合法定居,或与摩公民结婚3年以上,承认并遵守宪法,掌握相当程度的官方语言以融入当地社会生活,有合法的生活来源,丧失或放弃外国国籍者可以申请 入籍 。申请入籍者了解宪法和掌握官方语言的情况以政府规定的形式进行考查。
国籍
在符合特定条件下,摩尔多瓦允许公民具有 多重国籍 ,例如:
(1)儿童出生时自动获得摩尔多瓦和外国国籍;
(2)摩尔多瓦公民结婚时自动获得外国国籍;
(3)由摩尔多瓦系缔约国的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而允许申请获得的多重国籍,21世纪初,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缔结有类似双边条约。
旅游
凯旋门:神圣门,也称“基希讷乌凯旋门”,位于市中心广场,是基希讷乌二战中为数不多没有毁于战火的古代遗迹。
斯特凡大公园(Stefan cel Mare Park):位于基希讷乌市中心广场西侧,公园门口矗立着斯特凡大公的铜像,是基希讷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克利科瓦酒窖: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窖之一。
外交
外交政策
摩尔多瓦将融入欧洲、加入欧盟作为外交优先目标,积极发展与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关系,重视发展同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摩尔多瓦已加入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洲委员会、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北约合作委员会等组织。1994年5月,摩与北约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001年5月8日,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6月29日,摩加入“ 东南欧稳定公约 ”。2003年6月16日,摩加入 国际移民组织 (OIM)。2004年10月,摩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东南欧合作进程”。
奉行务实外交政策。视融入欧洲为优先方向,重视发展同欧美关系,2014年4月,获欧盟免签待遇,同年6月,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议和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发展同乌克兰、罗马尼亚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俄罗斯关系微妙,国内各派对俄态度存在分歧;注重发展同其他独联体国家传统联系。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99年8月,中摩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在摩首都基希讷乌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双方签署《中摩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工作条例》。2002年9月,中摩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基希讷乌举行。2006年12月,中摩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例会在北京召开,摩经贸部长多顿来华与会。2008年3月,中摩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摩首都基希讷乌举行。2010年9月,中摩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992年11月,中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摩尔多瓦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此后,两国文化部一直签有文化合作计划。2000年5月、2001年4月,摩体育舞蹈团、音乐家小组分别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相约北京”演出。2004年3月,中国青少年民乐团参加摩“迎春花”国际音乐节。2004年9月,摩国家“ 笛子 ”民族歌舞团来华参加中国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2010年9月,文化部副部长杨至今访摩,两国民间文化交流逐年增多。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中国分派文艺团体和个人参加摩“迎春花”国际艺术节。
2000年6月,中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摩尔多瓦共和国政府卫生和医学科学合作协定》。2003年2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摩尔多瓦共和国卫生部关于提高卫生专业人员技能合作的议定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摩尔多瓦共和国卫生部传统医药合作谅解备忘录》。2004年5月,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代表团访摩。2011年3月,中国援摩中医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同俄罗斯的关系
1992年3月,俄与摩尔多瓦建交。
2012年3月,俄时任总统 梅德韦杰夫 任命副总理 罗戈津 为俄总统“ 德左 ”问题特别代表。4月,俄副总理、总统“德左”问题特别代表、摩俄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罗戈津对摩进行工作访问。7月,摩副外长波波夫与俄副外长卡拉辛在基希讷乌举行两国外交部磋商。9月,摩总理菲拉特访俄。11月,俄副总理、总统“德左”问题特别代表、摩俄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罗戈津访摩并举行摩俄政府间经济合作委员会第13次会议。
同其它 独联体国家 的关系
2012年1月,摩总理菲拉特访问 阿塞拜疆 。同月, 乌克兰总统 亚努科维奇 访摩。摩总检察长祖布科访问格鲁吉亚。2月,摩总理菲拉特对乌克兰进行工作访问。5月,摩总统蒂莫夫蒂访问乌克兰。同月,摩总统蒂莫夫蒂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国家元首非正式会晤。乌克兰调解“德左”问题特别代表哈尔琴科访摩。7月,摩总理菲拉特对格鲁吉亚进行正式访问。同月,摩卫生部长乌萨特伊访问格鲁吉亚。9月,摩总理菲拉特出席在乌克兰雅尔塔举行的独联体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同美国的关系
1991年12月25日建交。
2012年2月,摩总理菲拉特在摩召开“美国千年挑战-摩尔多瓦”基金监督委员会会议。3月,应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邀请,摩副总理兼外长良格对美进行工作访问。9月,摩副议长、民主党第一副主席普拉霍特纽克访美。
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关系
2000年2月10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访摩。摩总统鲁钦斯基、议长迪亚科夫、总理布拉基什、外长特伯卡鲁和国防部长加穆拉里分别与罗伯逊会晤。2003年2月,摩外长杜德乌访问 布鲁塞尔 ,同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举行会谈。2004年3月,北约议会代表团访摩。6月,摩总统沃罗宁出席北约 伊斯坦布尔 峰会。9月,北约秘书长 夏侯雅伯 访摩。
同 联合国 的关系
2000年9月5日,鲁钦斯基总统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2年3月,摩总理塔尔列夫赴墨西哥出席联合国主持的“发展集资”国际会议。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访摩。2003年3月,摩外长杜德乌出席联合国第59次人权高级会议。9月,摩总统沃罗宁出席 联大 第58届大会。
同其它组织的关系
2012年1月,摩副总理兼外长良格在 维尔纽斯 出席由 欧安组织 举行的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外长第16次会议。3月,摩欧联系国协议第10轮谈判在基希讷乌举行。4月,摩总统蒂莫夫蒂访问欧盟总部布鲁塞尔。6月,摩总理菲拉特对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和 卢森堡 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欧盟合作委员会关于摩与欧盟合作伙伴关系的第14次会议。
2013年11月29日,为期两天的欧盟 东部伙伴关系 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闭幕,欧盟在峰会上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草签了联系国协定,以加强双方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疫情事件
2020年3月,摩尔多瓦将从17日起暂停所有国际航班,同时将关闭国境。除随货物运输人员外,禁止所有外国人从陆路进入摩尔多瓦。
引用来源
- • 摩尔多瓦17日起将暂停所有国际航班并关闭国境 2020-03-15
- • 桑杜当选摩尔多瓦首位女总统|基希讷乌|选举委员会|宪法法院 新浪新闻 2020-11-21
- • 摩尔多瓦新当选总统:俄罗斯维和部队应完全撤出摩领土_澎湃国际_澎湃新闻-The Paper 澎湃 2020-11-27
- • 摩尔多瓦共和国 央视新闻 2020-12-11
- • 加夫里利策出任摩尔多瓦总理|摩尔多瓦总理|摩尔多瓦|议会选举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新浪财经 2021-08-06
- • 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10-20
-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