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

地点 | 城市建设 | 桥 |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石拱桥

赵州桥(Zhaozhou Bridge),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 洨河石拱桥 ,由 隋朝 匠师 李春建造,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 公元595年 —605年)。隋朝统一中原后,就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当时的 赵县 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 涿郡 (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 洨 河所阻断,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 李春 受命负责设计和大桥的施工,并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李春他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创下许多技术成就,把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 赵州桥景区 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400余年历史。

唐贞元八年(792年)七月,赵州桥第一次修缮。据刘超然《新修石桥记》载:建桥200年,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 金刚墙 ,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 欹 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恢复了原状,并复制栏板望柱,以还原貌,桥工坚固。

宋治平三年(1066年),赵州桥第二次修缮。《宋史》载:宋治平三年(1066年),因凿铁腐蚀脱落,被盗使外侧拱出现侧倾现象,于是众工扶正复原。

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1562年—1563年),赵州桥第三次修缮。此次修葺因 桥面 石经车辆长期碾轧,“辙迹”很深,凹凸不平,不便行车。新铺了桥面石,完成此役。

明嘉靖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赵州桥第四次修缮。主要修缮了南北码头及栏槛柱脚,并仿照原来栏板、望柱上的龙兽图案雕刻,另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展象。同年,赵州桥第五次修缮。因停息桥下的船民生火煮食所致,修复桥石缝隙,加固了腰铁。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秋,赵州桥第六次修缮。多年车辆滚轧,致使桥面破损,秋天动工,冬天完成。

清道光元年(1821年),赵州桥第七次修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春,中国营造学社桥梁专家梁思成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考察、测绘,并写成《赵州大石桥即安济桥》一文。

1952年冬、1953年冬、1954年夏和1955年2月份,国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先后派出专家、学者四次对赵州桥进行发掘勘测工作。

1955年,赵州桥修缮工程开始施工。

1958年,赵州桥修缮工程全部竣工,为赵州桥第八次修缮。此次修缮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测量和修整,整个工程采用原来的 护拱 石、钩石、腰铁、铁 拉杆 和收分五种做法,还在桥面上下加设了二粘三油 防水层 (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 沥青 ),防止漏水腐蚀现象发生。桥面的所有栏板、望术按早期式样新制。

建筑特色

选址特点

赵州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 粗砂 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现代勘测表明,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 粉质粘土 为主,中间有 粉土 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根据化验分析,这种土层基本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粘土层压缩性小,地震时不会产生 砂土液化 ,属良好 天然地基 。其稳定的地基基础是这座古老的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赵州桥的桥台为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并在此基础上用5层石条砌成桥台,每层较上一层都稍出台。

桥梁位置

赵州桥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南部的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因此得名赵州桥,又因大桥用石头砌造而成,故当地俗称大石桥。

桥梁设计

桥梁结构

一、敞肩拱: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增加排水面积16.5%,节省石料。

二、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圆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低。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

三、两端宽中间窄。

四、纵向并列砌筑法。

设计理念

单孔技艺

赵州桥[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桥梁] 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拱形技艺

赵州桥的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 脚手架 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3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敞肩

“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纪念碑 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拱可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古代洨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 土石材料 ,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0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 拱圈 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设计参数

赵州桥为一座上承式拱桥,全长50.82米,桥宽9.6米,桥高7.23米,主孔跨径37.02米;主拱券等厚1.03米,上部有护拱石;主拱券两侧各有两个净跨分别为3.8米和2.85米的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桥梁重2800吨。

铁拉杆 赵州桥为一座单跨石拱桥,其设计兼具美学与科学;全桥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相融,桥上的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全桥设有1个大拱和4个小拱;大拱弧形桥洞如一张弓,由28道拱圈拼成,各道窄券的石块间加有铁钉、相互连成整体,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方重量,避免一道拱圈受损影响其它拱圈;大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可节约石料、减轻桥重、宣泄洪水以及增强美观;桥面栏槛望柱,雕刻有细致的龙兽;路面平缓,按“中间行车马、两旁走行人”的理念设计。

赵州桥采用敞肩拱设计,增强泄洪能力;可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和主拱圈的变形,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文物遗存

赵州桥是一座单孔割圆式敞肩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故又称敞肩桥。

桥台

赵州桥桥台长约5米,宽为9.6米。基础宽度为9.6—10米左右,长度约5.5米。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为2—2.5米;桥台厚度1.549米,拱脚下为5层平铺条石, 灰缝 很薄,无裂缝,每层略有出台,石料下层较上层稍厚。

桥身

赵州桥桥身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拱脚宽9.6米,跨径37.02米,拱矢7.23米。主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小拱净跨为2.85米和3.81米。桥体由28道并列券拱砌筑,并用勾石、收分、蜂腰、伏石“腰铁”连结加固,提高了整体性。桥面两侧有42块栏板和望柱,雕刻精美,栏板上雕的“斗子卷叶”和“行龙”,半圆雕刻,比例适度,线条流畅。

出土文物

1952年冬、1953年冬、1954年夏和1955年2月份,国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先后挖掘出土大小桥石1500传余块。经选择可拼成较完整且有雕栏和铭记的石块。其中有栏板20余块,包括较古的隋代饕餮栏板2块,各式隋代雕龙栏板7块,走马栏板1块,斗子卷叶栏板16块, 凤凰 栏板1块;石刻狮子两个; 仰天石 52块,唐代修桥记、铭刻各1块;明代修桥记石碑2块;有题刻的残石6块;印有“仙迹”的桥面石1块等。在拆除桥面时,在桥身砌石内发现故事栏板3块、 金代 “布施”栏板5块、仰天石2块等。 赵州桥

文化特色

年代考证

《赵州桥建造年代考》一文说:“一块隋代碑石上的一些有关赵州桥的刻字,保存在宋代 陈思 编撰的《 宝刻丛编 》(《宝刻丛编》)一书中。

‘欒(今栾字)州使君江夏徐公碑

郝士威撰侯彦直分书大业二年丙寅七月十五日

立在汶州石桥前’。”

可以断定隋大业二年七月十五日(606年8月23日)或稍前一些时日,赵州桥建成。

宋《 文苑英华 》所载唐代张 彧 《赵郡南石桥铭并序》(《赵郡南石桥铭并序》)一文中,有“穷琛莫等盈纪方就”之句。“琛”,珍宝,这里借指钱财;“算”,同算;“纪”是我国古代纪年的单位,一纪为 岁星 一周,12年。这句话是说,用尽了不可胜数的钱财,满12年才建成这座桥。据此可知,赵州桥始建于建成年隋大业二年(606年)前12年的隋开皇十四年(594年)。

综上所述,赵州桥建造时间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至大业二年(606年)。

名字由来

赵州桥有它的初名、俗名和改名的历史。

赵州桥建成后,始名(初名)为赵郡河石桥。唐中书令 张嘉贞开元十三年 (725年)撰文的《赵州大石桥铭》曰:“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它以当时的地名、水名命名,初名始见于此。

赵州大石桥,为当地人的俗称。因为赵州城西门外冶河(清水河)上建有 永通桥 ,它晚于赵郡河石桥,建筑结构、艺术风格与其相似,只是形体较小,且与赵郡河石桥相距仅2.5公里,为区别南北二桥,冠以大小,故称赵州大石桥(永通桥则称赵州小石桥)。

赵州桥,是根据地名命名的。自北齐天宝二年(551年)改殷州为赵州,赵州之名始于此。40年以后建成赵郡河石桥,至民国二年(1913年)赵州,更名赵县,1100多年,历尽隋、唐、宋、元、明、清代,期间曾设置 赵郡 、栾州、殷州、 庆源府 (军)、沃州、永安州等,历史上只存在290年;而赵州之名则经历了近千年,历史最久远。故以地名为桥名,俗呼赵州桥,或曰赵州石桥。

安济桥是以后的改名。赵郡河石桥建成590年后,由北宋哲宗皇帝 赵煦 赐名,并以此为正名。据考, 北宋 周辉《北辕录》载:“未至城(赵州)五里渡河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致,南北长十三丈,阔四之一,实隋人李春所造。元 祜 间赐名安济,有 张果老 驴迹”。乃取“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渡过,万民以福”之意。

文艺作品

《水龙吟·萧公 弼 生朝》(元代:李庭)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

《朝野 佥 载》卷五(唐代: 张鷟

赵州石桥甚工,磨 砻 密致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

河北民歌小放牛 》里的: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对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 推车轧了一道沟......

唐代中书令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元代诗人刘百熙曾写对联盛赞它:“水从 碧玉 环中过,人在 苍龙 背上行”。

宋代杜德源在《安济桥》中称赵州桥为“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 惊蛰 背磨空”。

历史人物

李春

赵州桥

李春系隋代匠师,赵郡(今赵县)人。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591—599年)他担任总设计师,率能工巧匠李通等建造赵州桥,宋代改名安济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户拱学派。

从 谂

从谂(778年—897年),俗姓郝,唐代曹州(今山东曹县)郝乡人。武宗 会昌 六年(846年)年届80岁的从谂禅师驻锡赵州观音院(今赵州柏林禅寺)传禅弘法40载。在从谂的禅理中有关赵州桥的故事颇多,对弘扬远播赵州桥的知名度起到了一定作用。

张居敬、张居仁

张居敬、张居仁,明代赵州棘蒲社大石桥村张时泰之子。居敬,字伯简,号可斋。明隆庆元年(1567年)举人。居仁,时泰次子,字叔广,号育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因卖柴者在赵州大石桥下烤火至桥体受损,居敬兄弟二人为修缮赵州桥捐助、倡导,负责施工和管理,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秋,修复竣工。

王元治

王元治,清代人,赵州 庠 生。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赵州大石桥,知州李景梅让他负责修缮工程,他率先捐资数十缗,在他的带动下,州内众多村民纷纷出资。工竣后,知州赐“急公好义”匾额表彰他的事迹。

陶冶

陶冶(1909年—1992年),赵县东杨村人。原名安庆梅,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后化名陶冶。1957年任赵县文物保管所长。1966年9月,有人以破“ 四旧 ”为名,要捣毁赵州桥。身为所长的陶冶以理服人,保护赵州桥不受破坏。陶冶还向赵县党史办公室、赵县地方志编委员会办公室和赵县文化志编辑办公室提供了许多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传说轶事

[Module:1evtu35ad2hv8]

传说中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1)张果老倒骑 毛驴 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2)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 膝盖 跪下的膝盖印;(3) 鲁班 为救自己用绵羊(传说鲁班会点石术)做的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

文化活动

2005年,赵州桥景区新建赵州民俗博物馆和赵州民俗购物一条街,举办赵州桥建成1400年庆典活动。

2017年6月10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石家庄市文物局主办,赵县文广新局承办的“探秘赵州桥”遗产日宣传活动在赵县举行。

文物价值

据世界桥梁考证,赵州桥敞肩拱结构,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赵州桥的设计施工符合力学原理,结构合理,选址科学,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巨大成就。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物保护

1955年4—6月,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赵县在赵州桥侧下游,建造木结构便桥引道,石桥从此禁止车辆通行。

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

198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赵州桥为中心建成 赵州桥公园 ,用以保护赵州桥。赵州桥景区

1986年,河北省的管理部门在赵州桥旁边按原貌新建了一座拱桥,以满足通行汽车的需要。

赵州桥

1991年,赵州桥被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送铜牌立碑纪念。这标志着赵州桥已与埃及金字塔、 巴拿马运河 、法国埃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历史古迹齐名。

1993年,河北省政府决定进行赵州桥污水治理,制定了“污水绕流、建坝蓄清、保护古桥”的治污方案。

1995年3月底,赵州桥污水治理工程完工。

2014年,“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修复隋二龙交颈栏板、清饕餮栏板等栏板和构件30件。2017年修复工程结束。

运营情况

据2013年8月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报道显示,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赵州桥[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桥梁] 赵州桥选址洨河两岸较平坦处,选用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采用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赵州桥所在地层表面为水流冲击形成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区域能承受4.5至6.6公斤压力,满足赵州桥的建设要求。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全桥均采用顺桥方向砌置方法,由多道相对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尺寸统一,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法既可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又利于桥的维修;当一道拱券石块损坏后,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即可。

赵州桥景观 为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1.每一拱券采用”下宽上窄、略有收分“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少量收分“方法,从桥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桥宽度,加强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使相邻拱石紧密贴合,在主孔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设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设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每块拱石的侧面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获得荣誉

1961年3月4日,赵州桥纳入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

1999年,赵州桥被评为 石家庄市 十佳景点。

2009年,赵州桥被评为“河北最美30景”   。

2010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河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文物景观”   。

2012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河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信息

  • 地理位置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县城南部的洨河之上。

  • 开放时间

赵州桥

09:00—18:00。

  • 门票价格

40元。

  • 交通信息

石家庄火车站 乘坐215路公交到 南焦客运站 下车,然后从南焦客运站坐到赵县的大客车,下车向西走,在 柏林禅寺 西侧的红绿灯处的站牌乘坐赵县2路公交,终点站赵州桥站下车即到。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了致敬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 医务工作者 们,石家庄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持有医师证、 护士证 的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游览。(第一门票免费,景区内的温泉、索道、演艺、 电瓶车 等消费项目除外)。

引用来源

中文名
赵州桥
外文名
Zhaozhou Bridge
别名
安济桥
所属地区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跨度
64.40米
类型
石拱桥
建造时期
隋朝(公元595年—605年)
景区等级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保护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
1-0058-3-011
开放时间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