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九世(法语:Louis IX,1214年4月25日—1270年8月25日),被尊为“圣路易”,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1226年—1270年在位)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人送绰号“完美怪物”。
概述
路易九世(1214—1270年),被尊为“圣路易”,法国
卡佩王朝
第九任国王(1226—1270年在位)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绰号“完美怪物”。在中世纪的欧洲,要成为一个模范君主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参加
十字军东征
,执法公正等,而他具备了以上的全部。
简介
路易九世生于公元1214年,曾两次亲率十字军东征,第一次在1249年登陆埃及,但在进军亚力山大港时遭到惨败,其本人被穆斯林军队俘虏,在埃及被囚禁了多年之后,于1254年回国。第二次在1270年,他又率军登陆北非突尼斯,同年8月在当地因病去世。
经历
1228年英王 亨利三世 在布列塔尼登陆,路易九世亲自率兵出征。他下令重建昂热(Angers)的城堡,并进逼亨利三世的基地南特。亨利未获任何成果随即引军撤离。1234年5月29日路易九世与普罗旺斯 伯爵 雷蒙·贝伦加尔四世(Raymond Berenger IV)之女玛格丽特结婚。1244年12月他决定前去解放圣地。当时圣地正处在危急之中︰耶路撒冷已于同年8月23日落入穆斯林之手,埃及苏丹军已经攻占大马士革,如果西方国家不立即出兵,东方的基督教王国便会迅速崩溃。因此,法国的贵族们同意随国王进行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路易九世将摄政权交给母后,于1248年8月25日从艾格穆尔特(Aigues-Mortes)携带妻儿启程。他的舰队约有兵船100艘,共载士兵35,000名。他打算在埃及登陆,攻占埃及的主要城镇,并以这些城镇交换 叙利亚 的城市。他的远征军在 塞浦路斯 过冬,1249年6月在埃及达米埃塔(Damietta)附近登陆。路易九世率第一批人员离船上岸,在穆斯林土地上竖起圣但尼军旗。6月6日进入达米埃塔城,然后直逼开罗。然而,由于 尼罗河 涨水,使他耽搁了几个月。1250年2月8日开始攻占曼苏拉(al-Mansurah)要塞。这时法国远征军已经精疲力竭,几千具阵亡者的尸体漂在尼罗河上,那些没有丧命的人又遭到瘟疫的袭击。路易九世只好下令撤至达米埃塔。随后他本人也染上了疫疾。埃及的军队乘胜追击,1250年4月7日将路易九世俘获。经过长期谈判,路易九世在交付大量赎金之后获释,在阿卡与王后重新团聚。后因母后去世,他返回法国。他在西方的基督教世界享有很大威望。他开始与英王亨利三世谈判,1258年5月28日在巴黎签订和约,英王向他称臣。他对文学艺术非常关心,在他的鼓励下,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撰写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大镜》(Speculum majus)。他在位期间外国学生和学者云集 巴黎大学 。他对圣地念念不忘,1269年再次决定远征 非洲 。1270年7月初法国远征军在 突尼斯 登陆,最初势如破竹,连连获胜,并占领了 迦太基 。但是瘟疫再度袭击他们,路易九世也死于 鼠疫 。
成就
他是卡佩王朝的第九任王,在他的祖父
腓力二世
等前辈的努力下,法国王室已经结束了困守“法兰西岛”的尴尬处境,虽然还没有在整个
法兰西
建立起中央集权,但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最有实力的人。他的父亲、骁勇善战的
路易八世
没有为卡佩王朝增加多少产业,年纪轻轻就到上帝那里报告去了,留下了12岁的路易九世及其母布朗歇这对孤儿寡母。路易九世在位的前10年由太后布朗歇摄政。在路易九世的
早期教育
中,布朗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母亲的引导下,从小基督教精神已经成为他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后来的行为充分显示了这一点,他每天坐两次祢撒,就寝前念50遍《
圣母经
》,午夜起身参加神甫在教堂举行的晨铸。他毫不吝惜地捐钱给修会,并成为圣芳济修会的一员。有时,他甚至还效法耶稣给门徒洗脚,而亲自给济贫院的盲人洗脚。但他的虔诚也给法兰西带来过损害,他严禁异教的流传,设立火刑场和
异端裁判所
,对待犹太人尤其苛刻,烧毁他们的经书,强迫他们带犹太人的标志等。
他的虔诚也表现在他对十字军东征的狂热上。他参加了第七次和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成为十字军东征史的尾段。前一次从1248年延续到1250年,年轻气盛的路易以倾国之力出击,据说有14万大军,1800多军舰,目标是
萨拉丁
后人统治下的埃及。但在占领了达米埃塔港之后,就遇上瘟疫袭击,使得元气大伤。十字军进攻开罗途中,前来迎战的埃及苏丹萨利赫突然在军中病死,形势似乎大好,但由奴隶组成的埃及近卫军在萨利赫的爱妾
珍珠小枝
率领下仍然打败了疲惫的十字军,御弟阿图瓦伯爵捐躯,圣路易本人也“光荣地”沦为阶下囚,交纳了80万
金币
的罚金后才获释。此战对埃及的历史影响更大,
阿尤布王朝
因此覆没,开始了“奴隶王朝”的统治。
后一次从1269年到1270年,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圣路易不顾国内大多数贵族的反对,带领6000骑士和3万步兵进攻突尼斯。开始时势如破竹,但瘟疫总爱跟他作对,这一次,他病死于诡异多变的北非沙漠中。按今天的观点,他的东征是失败的,但按那个时代欧洲的骑士精神,无论被俘还是死于征途都是一种很大的荣誉,正因为如此,在他病死27年后,他被罗马教廷追认为圣徒,赢得了“圣路易”的尊号。
路易九世的马上战绩还不止于此,早在少年时代,就曾御驾亲征击败过英王亨利三世精心策划的入侵,后来同亨利三世签订《 巴黎条约 》,互相交换领地,亨利三世作为封臣对路易九世行臣服礼。后来又同 西班牙 的 阿拉贡 国王 海梅一世 签订《科尔贝条约》,基本上奠定了两国以 比利牛斯山 为界的局面。总的来说,路易九世在欧洲基督教国家中实行睦邻政策,不主动挑起战争,以公正和宽大为原则处理彼此的争端,使他的时代成为中世纪西欧地区少有的橄榄枝飘舞的时代,这也是他获得很高声誉的原因之一。
他对法国影响更大的还在于他的司法改革,于同时代英国的司法改革方向相反,法国的改革是将司法权收归王室法庭所有,规定叛逆、矫诏、铸假币等重要案件均必须在王室法庭审理。他还在王室领地之外实行“国王40日”制度,即地方诸侯在遭受侵害后,40日内不得实施报复,只能上诉王室法庭,由国王裁决,这就剥夺了诸侯“先斩后奏”的权力。圣路易还禁止
司法决斗
、
血亲复仇
等落后的风俗。与司法改革同时的是币值改革,规定王室领地只能流通王室的铸币。
圣路易不愧是世界史上少见的亲民国王,他每次做完祢撒之后,会坐在樊尚森林中接受任何国民的申诉,并亲自审理案件。如上所述,他会亲自给穷人洗脚。他自己掏钱或利用公款建立医院、救济院、招待所、盲人院及赎身妓女的住所,每次视察时,每天总要供给120个穷人的饭,其中3人可以和他一同进餐。他还服侍过麻风病人吃饭。
统治时期
他还鼓励文学、艺术,对巴黎大学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在他的时代,外国留学生云集巴黎。巴黎出现的大量
哥特式建筑
是他的时代繁荣的见证。路易九世赞助艺术,使
哥德式艺术
及哥德建筑获得很大的创新与改革。他宫廷的艺术风格通过巴黎美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王室联姻传播到欧洲各地。路易九世在巴黎的个人附属礼拜堂Sainte-Chapelle的样式也多次被他的后裔所模仿。路易九世的作品Morgan Bible,是中世纪的绘画杰作。
圣路易的统治时期, 法兰西王国 的政治及经济称霸欧洲,被称作“圣路易的黄金世纪(golden century of Saint Louis)”。法国国王在欧洲的国王及统治者当中被视为“同辈中年纪最长者(primus inter pares)”。他统率欧洲最大的军队、治理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当时法国是欧洲艺术及知识的中心,他被认为是La Sorbonne(按:可能是指 巴黎索邦大学 )的创始人。在很多方面,路易九世建立了“基督教国家”,也在其依然在生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神圣、公正的声望,路易在许多场合都被选为仲裁者。(on many occasions he was chosen as an arbiter in the quarrels opposing the rulers of Europe.)
社会评价
欧洲对路易九世的声望及敬重主要由于他仁厚的个人特质的吸引力大过于他所拥有的军事权力。在他的时代,他是基督教国君的典范。
他的司法和币值改革是法国在迈向中央集权国家道路上的坚实一步。另外,他作为“完美怪物”留给后世君主的模范作用,也应该加上去。而由他促成的火刑场和异端裁判所,则是他的重要影响中令人不安的一部分。
命名之地
密苏里州、塞内加尔Saint-Louis du Sénégal、阿尔萨斯Saint-Louis、魁北克圣路易湖、加州Mission San Luis Rey de Francia等地都以这位国王的命字来命名
法国凡尔赛圣路易大教堂、 Basilica of St. Louis、King of France in St. Louis、Missouri、the Cathedral-Basilica of St. Louis in St. Louis、Missouri、及法国圣路易皇家Order(1693–1790 and 1814–30) were also created after the king、纽奥良的 圣路易大教堂 也是以这位国君来命名。
许多巴西的葡萄牙文地名叫做São Luís也是以圣路易来命名的。突尼西亚以Sidi Bou Said来称这位 法国天主教 国王。突尼西亚的传说,路易九世与一位柏柏公主相恋,路易九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Abou Said ibn Khalef ibn Yahia Ettamini el Beji(绰号是Sidi Bou Said),突尼西亚西岸的奇特小镇便以此命名。
根据这个传说,路易九世后来成为伊斯兰的圣人,这个故事的根据虽然不可靠,不过这位国君很明显特别地狂热于宗教,而且曾与伊斯兰国家为敌。
婚姻子女
1234年路易九世与普罗旺斯的玛格丽特结婚,玛格丽特是一位拥有黑色长发和一双令人观之可亲眼睛的美貌贵女,路易与玛格丽特的关系十分和睦。据玛格丽特在法国的忏悔神甫 威廉 的记载,在一些寒冷的夜晚,玛格丽特会依偎在路易的肩上。玛格丽特与她的妹妹英格兰王后 埃莉诺 的关系很好,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英法两国的关系亦十分融洽。婚后两人育有六子五女,其中五子四女活至成年:
布兰奇(1240-1243),夭折。
伊莎贝拉 (1241-1271),纳瓦尔王后。1255年与纳瓦尔国王特奥巴尔德二世结婚,无子女。
路易(1243/44-1260),1255年与 卡斯蒂利亚 的伯伦加莉亚公主订婚。
腓力三世 (1245-1285),法兰西国王。1262年与阿拉贡的伊莎贝拉结婚,有四子(次子为 腓力四世 );1274年与 布拉班特 的玛丽亚结婚,有一子二女。
约翰(1246/47-1248),夭折。
约翰·特里斯坦(1250-1270),瓦卢瓦伯爵。1266年与勃艮第的约兰德(内维尔女伯爵约兰德二世)结婚,无子女。
彼得(1251-1284),阿朗松伯爵。1272年与波洛伊斯的乔安妮结婚,有两子。
布兰奇(1253-1323),卡斯蒂利亚王妃。1268年与卡斯蒂利亚王子费迪南德结婚,有两子。
玛格丽特(1254-1271),布拉班特公爵夫人。1270年与 布拉班特公爵 约翰一世 结婚,死于难产。
罗伯特(1256-1317),克莱蒙伯爵。1272年与勃艮第的比阿特丽丝结婚,有三子三女。
阿冈丝(1260-1327),1279年与勃艮第公爵罗伯特二世结婚,有四子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