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是虚构的仙境之地,可以指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 东海仙山 。
仙山简介
瀛洲,是虚构的仙境之地。最早见于《 列子 》。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 战国 。战国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
传说海上有五山:岱屿、 员峤 、方壶、瀛洲、蓬莱。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
传说瀛洲在会稽海外70万里的地方,方圆4000里,上有神芝仙草。有高千丈的玉石山,叫青玉膏山,山中有泉水叫玉 醴 泉,泉水像酒一样,味道甘甜,喝几升就会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瀛洲上有 仙人 ,风俗类似吴地的人,地理风貌则和中原很像。
《 十洲记 》记载 汉武帝 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 祖洲 ﹑瀛洲﹑玄洲﹑炎洲﹑ 长洲 ﹑ 元洲 ﹑ 流洲 ﹑生洲﹑ 凤麟洲 ﹑聚窟洲等 十洲 ﹐便召见 东方朔 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 沧海岛 ﹑ 方丈洲 ﹑扶桑﹑ 蓬丘 ﹑ 昆仑 五条。
文献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 吴人 ,山川如中国也。
《 史记·孝武本纪 》:“其北治 大池 , 渐台 高二十馀丈,名曰 泰液池 ,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人事部一百三十八·酣醉》引《十洲记》曰:瀛洲者, 玉膏 如酒味,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令人长生。
《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七·道部十九·几案》引《十洲记》曰:瀛洲金峦观中,有青离玉几,覆以纨之素,刻水碧为倒龙之床。
《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五·饮食部三·酒下》引《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味,名曰玉酒,饮数斗辄醉,令人长生。
《太平御览·卷八百五·珍宝部四·玉下》引《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之令人长生。
《太平御览·卷七十·地部三十五·泉水》引《十洲记》曰:瀛洲青玉膏山,泉如酒味,名之为 玉泉 也。
《 艺文类聚 》引《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味,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乃令人长生。
《 初学记 》引《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如酒,名曰玉酒,饮数升辄醉,令人长生。
《艺文类聚》引《十洲记》曰:瀛洲有玉膏,山出泉如酒味,名为玉酒。神鬼人三界连接之处,瀛洲是指连接神界与人间地点的结合部。
诗词
以下是一些写到“瀛洲”的唐诗、宋词,它们都与仙境联系,表达出了诗人、词人的飘渺,神话般的愿望。
瀛洲十景- 济州岛 风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 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 吴越 ,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 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瀛洲十景-济州岛风光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瀛洲十景-济州岛风光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登天坛夜见海日 》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八鸾 五凤 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 羡门子 。
《南隐游泉山诗》 孔德绍
名山狎招隐。俗外远相求。还如倒景望。忽似阆风游。临崖俯大壑。披雾仰飞流。岁积松方偃。年深椿欲秋。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何须问方士。此处即瀛洲。
《拟四愁诗四首》 张平子
我所思兮在瀛洲。愿为双鹄戏中流。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愍予不遘婴殷忧。佳人贻我 明月珠 。何以要之 比目鱼 。海广无舟怅劳劬。寄言飞龙天马驹。风起云披飞龙逝。惊波滔 天马 不厉。何为多念心忧泄。
《游仙诗十首》
三山罗如粟。巨壑不容刀。白龙腾子明。朱鳞运琴高。轻举观沧海。 眇 邈去瀛洲。玉泉出 灵凫 。琼草被神丘。
《 轻举篇 》
天地能长久。神仙寿不穷。白玉东华检。方诸西岳童。俄瞻少 海北 。暂别扶桑东。俯观云似盖。低望月如弓。看棋城邑改。辞家 墟巷 空。 流珠 馀旧灶。种杏发新业。 酒酿 瀛洲玉。剑铸昆吾铜。谁能揽六博。还当访井公。
《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李白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
新莺飞绕 上林苑 ,愿入箫韶杂凤笙。
《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李白
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 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 大圣 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 赋咏得神仙诗 》
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
海静天高景气殊, 鲸睛 失彩蚌潜珠。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 题马迹山 》文鉴
瀛洲西望 沃洲山 ,山在 平湖 缥缈间。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
《 津亭 》胡宿
津亭欲 阕 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
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
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 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槐花点御沟。
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钱起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 浮丘 袂,乘云别旧乡。
《题一作送刘炼师归山》唐球
风急云轻鹤背寒,洞天谁道却归难。千山万水瀛洲路,何处烟飞是 醮 坛。
《 赠上都紫极宫刘日新先生 》李中
道德吾君重,含贞本去华。
因知炼神骨,何必在烟霞。
棋散庭花落,诗成海月斜。
瀛洲旧仙侣,应许寄 丹砂 。
《水调歌头》 崔敦礼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 冰壶 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定风波》 叶梦得
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螭头。付与诗人都总领。风景。更逢仙客下瀛洲。
浪萍风梗,寄人间,倦为客。梦里瀛洲,姓名误题仙籍。敛翅归来,爱小园、蜕箨篔筜碧。新种幽花,戒儿童休摘。放怀随分,各逍遥,飞鷃等鹏翼。舍此萧闲,问君携杖安适。诸彦群英,诗酒皆 勍 敌。太平时,向花前,不醉如何休得。
嫋嫋凉风。吹汗漫。平岸。遥空新卷 绛 河收。却怪 姮娥 真好事。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
《蝶恋花》 石耆翁
半夜六龙飞海峤。
滉 漾鳌波,露出珊瑚小。
玉粉枝头春意早。
东风未绿瀛洲草。
姑射仙人真窈窕。
净练明妆,如伴商岩老。
梦入水云闲缥缈。
一楼明月千山晓。
《念奴娇》 吴儆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
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
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发。
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
最是有子宜家,兰阶方竞,珠履延佳客。
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
玉井开莲,金茎承露,莫惜金尊侧。
试占弧兆,祥光已映南极。
《临江仙》(望庐山)
迢递关山身历遍,烟霞胜处曾游。 九江 江畔系孤舟。 匡庐 如画里,南望插天浮。
瀑布香炉齐五老,层层爽气陵秋。何须魂梦觅瀛洲。云松终可卜,我与谪仙俦。
引用来源
- • 南隐游泉山 查字典 20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