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

概念 | 法律术语

法定继承人,又称“无嘱继承人”。是指依法律规定的继承范围、 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 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人。从各国继承制度的历史来看,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一般以血缘关系远近和婚姻关系确定。但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民族特点的不同,各国对法定继承人范围的规定很不一致。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资本主义国家 ,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出发;为使被继承人的财产不致因其死亡而分散、外流,确保资本家的私有财产的存在和发展,总是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规定得很宽,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更是如此。

基本介绍

如德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包括直系 卑亲属 、父母及其卑亲属,祖父母及其直系卑亲属,直至曾祖父母及其 直系亲属 都有继承权。意大利民法典中规定了10等亲的亲属内都有继承权, 法国民法典 规定12等亲以内亲属都有继承权。社会主义国家继承法对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规定的较窄。在中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中文名
法定继承人
别名
无嘱继承人
术语类别
法律术语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