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容移植到佛教中,从而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一种思潮。佛教社会主义认为,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对待某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态度是相似的。
佛教社会主义起源
佛教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容移植到佛教中,从而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一种思潮。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东南亚,以 缅甸 、斯里兰卡为典型代表。
佛教社会主义认为,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对待某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态度是相似的。它在佛教徒中灌输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宣传宿命论、无常、轮回等思想;要求人们安分守己,贫富相济;乐善好施、财产公有;与人为善,修身养性。以此来求得来世幸福,并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佛教社会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佛教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当世的事务,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求;而佛教理论是处理和解决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和困惑,其目的就是要把人们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求得到来世幸福。
佛教简介
世界三大宗教 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 迦毗罗卫国 (今 尼泊尔 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 悉达多
(S.Siddhā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
释迦牟尼
,意思是
释迦族
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东汉
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
佛陀
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社会主义来源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 欧文 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 空想社会主义 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 恩格斯 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期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期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期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 封建社会主义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 加藤弘之 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 西周 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 福地源一郎 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我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 万国公报 》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 新民丛报 》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些,“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