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卫

人物 | 行业人物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机构航天员

毛利卫是一位科学家,也是日本第一位宇航员。他曾于1992年9月和2000年2月两次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 国际空间站 ,在那里进行了科学实验。曾任 日本科学未来馆 馆长,现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航天员。

人物简介

毛利卫,1948年生于日本北海道,1975年至1985年在北海道大学核工程系从事 核聚变 项目研究。1985年他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为候补航天员,1992年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成为日本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2000年2月,毛利卫再次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两次太空飞行的经历让毛利卫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曾任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 他现在的职务,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航天员。作为日本第一位并两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毛利卫同时还担任着内阁府、文部科学省专业委员会委员和 东京工业大学 合作教授等职。

太空亲身体验

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宇航员的生活与地球完全不同,如饮食就与在地球时差别很大。他说,在宇宙飞船窄小的空间进食,食物残渣飞溅非常危险,严重的会被宇航员吸入气管导致无法呼吸,因此进食必须格外小心。在地球上,西方式的刀叉餐具利用地球重力作用可以很方便地把食物放到嘴里,而进入无重力的太空, 刀叉 失去重力就无法控制食品,但中国的筷子能轻易地夹住食品,非常容易控制。

虽然太空飞行有很多危险,但也有地球上体验不到的非常享受。他说,在无重力环境下,宇航员睡觉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像享受温泉一样舒适。在地球上由于重力作用会形成空气对流,而在失重的 宇宙空间 中就没有热对流现象,睡觉时体温会一直停留在皮肤周围,感觉非常温暖舒适,身着薄薄的衣服睡觉,就像没穿衣服的感觉一样。

由于没有重力压迫,在太空中,宇航员肌肉衰弱速度要比在地球时快得多,所以要不断加强运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骨头变软等现象。由于在太空中只要很小的心跳就能带动血液循环,因此还存在心脏功能减弱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容易出现面部浮肿,只有靠运动才能恢复紧绷的原状。

儿时太空梦想

电视看到 加加林 立志上太空

“小时候,我就非常喜爱科学,这对于成长为宇航员是非常重要的。”毛利卫回忆40年前那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毛利卫给观众看一幅旧照片,13岁的他站在一台黑白电视机旁边,满脸兴奋。那是人类首次登上太空的电视转播。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 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说‘地球是蓝色的’。”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兴奋,还请哥哥给自己在电视机旁照了相。“当时我就想去太空了,太空是充满未知的世界。”他说。

引用来源

中文名
毛利卫
外文名
もうり まもる
国籍
日本
出生日期
籍贯
日本北海道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