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

概念 | 中国粤语词汇

古惑仔,在北方是指小混混、二流子、痞子、茬子、癞子、流氓;粤语本意是指狡猾精明,后来引申为对具有某类怪异行为的不良青少年的称谓。

行为特点

古惑仔是粤语中独有的词,本意是指狡猾精明,后来引申为对具有某类怪异行为的青少年的称谓。在广东和香港比较流行,就是那些混混,干黑社会的,先是由一部电影而走红的,在年轻人中尤为流行。

经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青少年:他们不爱读书,喜欢奇装异服,耳上钻孔,纹身,裤子挖洞,讲“义气”,爱打架,外表古里古怪,脾气喜怒无常。这样一群行为有些“另类”的青少年,在广州和香港一般被称为“古惑仔”,在其它地方被称为“问题青少年”,

古惑仔在人们的言谈之中多少带有些贬义,被当作是‘另类’的代名词。 古惑仔

学术界定

对于‘古惑仔”,学术上并没有具体的界定,但是总结有关调查研究就可以发现,这个群体具有以下这些特点: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出人意表的行为举止,引人侧目的着装打扮,张扬出位的率直个性,游戏人生的享乐精神。他们中的很多人抽烟、喝酒、打架、泡吧、 蹦迪 ,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很头痛的一个群体。

中文名
古惑仔
词性
贬义词
地区
广东和香港
相关电影
《人在江湖》《只手遮天》
别名
意义
特点
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