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婴

人物 | 历史人物 | 贵族 | 汉宣帝的玄孙世称“孺子婴”

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即汉孺子,是汉宣帝的玄孙、 楚孝王 刘嚣的曾孙、广戚侯 刘显 的儿子。

居摄元年三月 己丑日 (公元6年4月17日)— 始建国 元年正月癸卯日(公元9年1月10日)居 西汉 皇太子 位,没有当上皇帝, 王莽 呼之为“孺子”,世称“孺子婴”。四岁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

更始 三年(公元25年)2月,在 临泾 被李松杀死。

人物生平

立为太子

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 汉平帝 刘衎 病死。外戚权臣王莽决定再立一个傀儡。于是王莽就从 宣帝 玄孙中,选择最年幼的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为继承人。

太皇太后 王政君 虽然重用娘家的人,但本心还是想守住刘家的社稷江山,不禁气愤至极,给予严厉斥责。这时,王莽的叔伯兄弟、太保 王舜 却告诉老太后:“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王政君被逼得无可奈何,只好同意。

傀儡生涯

汉平帝驾崩后第二年(公元6年)正月,王莽正式就任“ 假皇帝 ”。

三月己丑日,尊年仅17岁的平帝皇后( 孝平皇后 王嬿),即他的女儿为皇太后,立刘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

反者四起

王莽三月立孺子婴为太子,立刻引起固守刘氏 汉室 “正统”观念的朝臣和宗室子弟的不满,他们彻底识破王莽假仁假义的面具,有70多位朝臣和地方官吏,表示忠于刘汉而不为王氏朝官。

居摄二年(公元7年)月,东郡(今河南濮阳南)太守 翟义 再次发难,举起反王莽的大旗。面对起义军的壮大, 摄皇帝 王莽寝食不安,昼夜抱着年幼的孺子刘婴哭泣,并祈求神灵保佑,宣布等孺子长大成人后,就主动辞职回家休养。王莽一面担惊害怕,一面派兵镇压。在王莽军的镇压之下,起义军失败了。胜利让王莽有恃无恐,加快了当真皇帝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王莽的毁灭。

禅位王莽

王莽假托“符命”,提出要把“摄皇帝”中的“摄”字去掉;把 居摄三年 改为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拜受,表示听从天神命令,接受禅位。回去坐在 未央宫 的前殿,即真皇帝位,改国号为“新”,把公元8年十二月初一作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

王莽称帝建新,尊王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皇太后(后来又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降刘婴为定安公(也作安定公),将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阴、鬲、 重丘 等5个县,民万户,地方百里,作为 定安公国 (或作 安定公国 ),在 西汉银盒 国中立汉祖宗之庙,世代祭祀;改王太后(王嬿)尊号为定安公太后。至此,立国210年的 西汉帝国 灭亡。

遭囚被杀

王莽封了刘婴,但不准他回到封国(定安公国,也作安定公国),把京城的大鸿胪府改建为“安定公第”。王莽将年幼的刘婴养在安定公第之中,与外界隔绝任何联系,甚至乳母也不被允许和他讲话,导致刘婴成人后不识六畜,知识面与幼儿无异。王莽将自己的孙女、王宇的女儿王氏嫁给他做妻子。

更始二年(24年),王莽为 更始帝 刘玄 所败,刘婴当时身在长安。平陵人方望等人依据天象认为刘玄必败,而刘婴才是天子正统,便起兵将刘婴迎至临泾,“欲立为天子”。

更始三年(25年),刘玄派遣丞相李松将其击破,刘婴被乱兵所杀,时年21岁,不知葬所。

轶事典故

复辟

据野史记载:更始二年( 公元24年 ),刘玄征调 隗嚣 及其叔父隗崔、隗义等,嚣将去长安,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所以劝阻,让其别去长安,隗嚣不听,方望以书辞谢而去。

东汉光武帝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正月,弃离隗嚣的方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便对安陵人 弓林 等说:“前分封安定公的孺子婴,是汉平帝的后代,因王莽代政而没有做汉主,如今天下人皆言,刘氏当受命,我等何不立他为王,谋取大功?”弓林等人都很赞成。于是,赴长安求得了孺子婴回来,“聚党数千人”在临泾城(今甘肃镇原)被立为皇帝。方望做了总理庶务(辅佐君王的丞相),弓林当了掌管四方兵事和赏罚的 大司马 。孺子婴临泾立帝,遭到了同姓复辟王朝刘玄的竭力反对。不久,更始政权遣丞相李松入安定,摧毁了这个复辟势力。孺子婴、方望、弓林等人都被诛杀。

家族成员

高祖父

汉宣帝刘询

高祖母

婕妤卫氏

曾祖父

楚孝王刘嚣

祖父

广戚炀侯 刘勋

父亲

广戚侯刘显

史籍记载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六十八》

《汉书·卷八十·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资治通鉴·卷三七·汉纪二十九》

中文名
刘婴
别名
孺子婴
出生日期
5年
去世日期
25年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西汉
职业
皇太子
在位时长
6年-8年为西汉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