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 ,一指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位在 侯爵 之上;二指英国 贵族等级 最高的爵位。。
爵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公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
中国
自中国
先秦时代
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公爵,是
周朝
封建五等爵的第一等。《
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禄爵,
公
侯伯子男,凡五等”。
西周
时的公国有四:宋国、虢国、州国、
虞国
。
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 周公 之国 鲁国 只是侯爵国( 鲁周公 本人由于是三公之一也可称“公”,但仅限其本人,而不世袭。)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按照周朝的礼法,前朝后裔宋公、虢公、 虞公 等像周天子行宾礼,而 齐侯 、徐侯、黄侯等行臣礼。在实际上周朝与宋国等仍是君臣关系,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不过将第一级在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侯国。所以在本质上周朝公爵和侯爵可以视为一级,只不过公爵的地位和待遇优越一些,正如在现代社会中相同等级的官员中有排名前后的划分。
秦、
汉朝
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只有汉末有魏公
曹操
。以后魏晋置五等爵,有郡公、县公,隋唐宋有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
明朝
有国公爵,
清朝
有公爵。
欧洲
欧洲国家
贵族爵位
中,从最低级贵族爵位以上的第五级一般在中文里译作“公爵”,在王或亲王之下,在侯爵之上。是爵位中最高一级。
欧洲诸国近代的“公爵”称号比较统一,大多可以归为三类:从拉丁文 dux 衍生出的爵位名(例如法语 Duc 和英语 Duke' ),此词源原义是“领袖”;与德语 Herzog 同源的称号,词源是日耳曼语,“领军”的意思;此外部分斯拉夫国家有 Voivode (或类似)称号,是相似的“战士领袖”的意思。一般欧洲国王死后大部分是近亲的 伯爵 即位。
三组称号都源自于对于军队首领的称号。在古罗马时代,由日耳曼或凯尔特蛮族出身而作为 雇佣军 为罗马军队所用的将帅,由于没有正式的罗马军衔而统称为 Dux ,也因此 Dux 被认为等同于日尔曼人旧有的军事领袖称号, Herzog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各部族的军事领袖成为欧洲各独立小国的国君,其中许多就以 Dux 或 Herzog (或相似的当地名称)为称号。直到近代,意大利和德国统一之前的很多小国都以此为称号,为与拥有相似称号而不是国君的贵族有所区别,中文一般称作“大公”,欧洲现存的独立 大公国 是 卢森堡 和安道尔公国。
历史上的其它大公国经过合并和并吞,逐渐演变成了由国王授予的爵位。在欧洲各国,公爵都是最高爵位之一,在一些国家公爵以上还有 亲王 ,另一些国家的公爵级别比亲王要高。
欧洲公爵是很高的爵位,不过封建社会晚期,俄罗斯等国家公爵变得相当普遍。
引用来源
- • 公爵的解释|公爵的意思|汉典“公爵”词语的解释 汉典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