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上的慘案》是由 約翰·古勒米 執導、彼德·烏斯蒂諾夫、 簡·伯金 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癡情的神槍手 Jackie(Mia Farrow 飾)將貧窮的未婚夫 Simon Doyle(Simon MacCorkindale 飾)介紹到朋友 Linnet Ridgeway(Lois Chiles 飾)的莊園工作。誰知不久后 Simon 與 Linnet 結了婚,兩人還如膠似漆地去埃及度蜜月。憤怒的 Jackie 跟到埃及,時時騷擾糾纏。在 尼羅河 游船上,Linnet 發現除了 Jackie 之外,船上很多游客都不懷好意。上岸參觀 卡納克神廟 時,一塊巨石從高高的柱子上掉落,下面的 Simon 與 Linnet 差點喪命。可是,針對 Linnet 的謀殺并未停止。Linnet 躲過了一劫,卻沒躲過第二劫。除了 Linnet 慘死床上,Linnet 的女仆 Louise(Jane Birkin 飾)、聲稱目擊到兇手的 Salome Otterbourne 夫人(Angela Lansbury 飾)都被滅口。經過調查,偵探 Hercule Poirot(Peter Ustinov 飾)發現,除了 Jackie 和 Simon,幾乎每個游客都有充分的作案動機和時間。那么,兇手究竟是誰?他是如何實施犯罪的?而之前推下巨石的又是誰?
該片于1978年9月29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擁有巨大財富的林內特小姐
(
洛伊絲·奇利斯
飾)
同新婚丈夫西蒙
(
西蒙·麥克金代爾
飾)
一起登上了“卡納克號”游艇,繼續她的蜜月旅行。但是當游船在迷人的尼羅河溯江而上的時候,在一個不平靜的夜晚,年輕、美麗又有錢的林內特在睡夢中遭到槍殺,她的頭部中了一槍,而且是致命的一槍,桌上那條價值五萬英鎊的項鏈同時也不翼而飛了。
船上的人陷入了恐慌之中,因為誰都有嫌疑。正在船上度假的 比利時 偵探波洛先生 ( 彼德·烏斯蒂諾夫 飾) 立即在為了金錢而聚集在船上的游客中間進行調查。
航行于尼羅河上的豪華游輪里,在一件精心策劃的謀殺案發生之后,接著又出現了第二個、第三個死者。謀殺案都發生在一個相當封閉的空間中。看上去,游船上的每個人好像都有殺死美麗的女繼承人林內特·里奇韋以及其他受害者的動機,其中有一個人的嫌疑特別強烈,那就是林內特的情敵—— 杰奎琳 (昵稱杰基)·德·貝爾福特 ( 米亞·法羅 飾) 。唯一沒有兇嫌的,是死者的新婚丈夫——西蒙·道爾。而最終的結局出人意料。
演員表
演員名 |
角色名 |
配音 |
備注 |
彼得·烏斯蒂諾夫 |
赫爾克里·波洛 |
畢克 |
|
簡·伯金 |
女仆路易斯·波爾熱 |
丁建華 |
|
護士鮑爾斯小姐 |
潘我源 |
||
洛伊絲·奇利斯 |
林內特·里奇威 |
||
貝蒂 ·戴維斯 |
范斯凱勒太太 |
趙慎之 |
|
米亞·法羅 |
杰奎琳·德·貝爾福特 |
劉廣寧 |
|
Jon Finch |
福格森先生 |
童自榮 |
|
奧麗維婭·赫西 |
羅莎莉·奧特伯恩 |
程曉樺 |
|
I.S. Johar |
Manager Of The Karnak |
||
喬治·肯尼迪 |
安德魯·潘寧頓 |
胡平智 |
|
安吉拉·蘭斯伯瑞 |
小說家莎樂美·奧特伯恩太太 |
蘇秀 |
|
西蒙·麥克金代爾 |
西蒙·道爾 |
喬榛 |
|
杰克·瓦爾登 |
貝斯納醫生 |
于鼎 |
|
Harry Andrews |
Barnstaple |
||
Sam Wanamaker |
Rockford |
||
François Guillaume |
Doublure lumière |
||
Barbara Hicks |
Schoolteacher |
||
西莉亞·伊姆瑞 |
Maid |
||
Andrew Manson |
Egyptian |
||
大衛·尼文 |
雷斯上校 |
邱岳峰 |
職員表
制作人 |
John Brabourne Richard B. Goodwin Norton Knatchbull |
剪輯 |
Malcolm Cooke |
原著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選角導演 |
Dyson Lovell |
導演 |
約翰·古勒米 |
配音導演 |
伍經緯 衛禹平 |
副導演(助理) |
Chris Carreras Steve Lanning Ted Sturgis Peter Waller |
藝術指導 |
Peter Murton |
編劇 |
安東尼·沙弗尼 |
美術設計 |
Brian Ackland-Snow Terry Ackland-Snow |
攝影 |
杰克·卡迪夫 |
服裝設計 |
Anthony Powell |
配樂 |
尼諾·羅塔 |
參考資料
[Module:1euv0u6nd2vjm]音樂原聲
曲目 |
其他信息 |
|
Main Titles |
Journey on the Nile |
|
Arrival at Wode Hall |
The Temple of Karnak |
|
The Steamboat Departs |
The Carriage Ride |
|
Camels and Donkeys |
Jackie's Theme |
|
Duet (Main Love Theme) |
Fox Trot -- Don't Say No to the Rain |
|
The Great Pyramids |
Linnet's Pearls |
|
I Love My Baby (My Baby Loves Me) |
Waltz -- The White Nile |
藝人: Nino Rota |
The Statues of Rameses |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
發行時間: 2006年07月11日 |
Jalousie |
End Titles |
專輯類別:原聲帶、影視音樂 |
幕后制作
因為最高溫度將近5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劇組每天中午都必須停止拍攝。
在船上拍攝的時候,因為空間有限,沒有演員有單獨的化妝間,所以 貝蒂·戴維斯 、瑪吉·史密斯和 安吉拉·蘭斯伯瑞 三個人共用一個房間。
影片是在一艘名為Memnon(片中命名為Karnak)的 明輪船 上拍攝的,這是在尼羅河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明輪船之一。
1.因為最高溫度將近5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劇組每天中午都必須停止拍攝。
2.在船上拍攝的時候,因為空間有限,沒有演員有單獨的化妝間,所以貝蒂·戴維斯、瑪吉·史密斯和安吉拉·蘭斯伯瑞三個人共用一個房間。
3.影片是在一艘名為Memnon(片中命名為Karnak)的明輪船上拍攝的,這是在尼羅河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明輪船之一。
4.片中出現的尸體總數為5具。
播出信息
制作公司
Mersham Productions Ltd. (英國) |
G.W. Films |
EMI Films Ltd. (英國) |
國家 |
日期 |
國家 |
日期 |
美國 |
1978年9月29日 |
1978年11月6日 |
|
中國香港 |
1979年6月1日 |
意大利 |
1978年11月16日 |
1978年10月13日 |
日本 |
1978年12月9日 |
|
法國 |
1978年10月27日 |
芬蘭 |
1979年2月9日 |
瑞典 |
1978年10月30日 |
菲律賓 |
1979年10月9日 |
參考資料
獲得榮譽
年份 |
獎項名稱 |
單項獎 名稱 |
獲獎結果 |
獲獎方 |
1979年 |
第51屆美國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服裝設計 |
獲獎 |
Anthony Powell |
1979年 |
第36屆美國金球獎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尼羅河上的慘案》 |
1979年 |
第32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服裝設計 |
獲獎 |
Anthony Powell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彼德·烏斯蒂諾夫 |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安吉拉·蘭斯伯瑞 |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瑪吉·史密斯 |
||
1978年 |
第50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最佳女配角 |
獲獎 |
安吉拉·蘭斯伯瑞 |
作品評價
該片在結構上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使表面上看上去可能發生的事成為不可能,而不可能發生的事卻真實地發生了。這對于片中人物而言,是一種形象塑造的必然,而從引申的意義上看,則是對人類邪惡意識的一種嘲諷。作為偵破片,編導者并沒有一味地鋪陳情節,而是注意到了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影片中的波洛機敏、深沉、幽默,其個性相當有特色。特別是影片最后,他從被灑的酒、有槍眼的
披肩
、留有紅墨水的指甲等細節入手,通過一些特殊語言,探幽發微找出其內在聯系的剖析,精確得當,顯示出神通廣大的大偵探的魅力。
該片人物眾多,主要人物的關系變化十分迅速、劇烈,但是影片將各種人物的性格、動作編寫得井井有條,將復雜的案情交代得清清楚楚。
該片揭示了西方社會日益嚴重的犯罪問題。正值青春年華的林內特小姐自從繼承了父親的巨額財產以后,實際上已經陷入一個危機四伏、生命隨時都會遭人暗算的險惡環境。 資本主義社會 中財富的極度不均,和人們對財富不擇手段的追求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是林內特小姐送命的原因,也是這部影片所反映出來的嚴峻的社會現實。
引用来源
- • 尼羅河上的慘案-演職員表 時光網 2016-06-05
- • 尼羅河上的慘案-更多資料 時光網 2016-06-07
- • 尼羅河上的慘案 (豆瓣) 豆瓣網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