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Marvel's The Avengers)是由 漫威影業 出品, 喬斯·韋登 執導,喬斯·韋登、 扎克·佩恩 編劇, 小羅伯特·唐尼 、 克里斯·埃文斯 、 馬克·魯法洛 、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 斯嘉麗·約翰遜 等聯袂出演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于2012年5月4日在美國上映,2012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取材自 漫威 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六部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階段的收官作品,講述了 神盾局 指揮官 尼克·弗瑞 為了對付《雷神》中被流放的 洛基 ,積極奔走尋找最強者,將鋼鐵俠、 美國隊長 、雷神托爾、 綠巨人 、 黑寡婦 和鷹眼俠六位超級英雄集結在一起,組成了復仇者聯盟,共同攜手應對邪神洛基 。
劇情簡介
一股突如其來的強大邪惡勢力對地球造成致命威脅,沒有任何一個超級英雄能夠單獨抵擋。長期致力于保護全球安危的神盾局感到措手不及,其指揮官“
獨眼俠
”尼克·弗瑞(
塞繆爾·杰克遜
飾)意識到他必須創建一個“史上最強”的聯盟組織,云集各方超級英雄一起發威,才能拯救世界于水深火熱,抵御黑暗勢力的侵襲。
于是由六大超級英雄——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 飾)、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 飾)、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飾)、綠巨人( 馬克·魯弗洛 飾)、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 飾)和鷹眼俠( 杰瑞米·雷納 飾)組成的“復仇者聯盟”應運而生。他們各顯神通,團結一心,終于戰勝了邪惡勢力,保證了地球的安全。
角色介紹
[Module:1etjferqp2021]音樂原聲
電影《復仇者聯盟》的原聲唱片集于2012年3月1日發行。
編號 |
曲目名稱 |
藝術家 |
時長 |
1 |
Live To Rise |
4:41 |
|
2 |
I’m Alive |
3:41 |
|
3 |
Dirt & Roses |
Rise Against |
3:16 |
4 |
Even If I Could |
Papa Roach |
3:17 |
5 |
Black Veil Brides |
3:29 |
|
6 |
Breath |
Scott Weiland |
3:19 |
7 |
Comeback |
Redlight King |
3:41 |
8 |
Into The Blue |
Bush |
4:20 |
9 |
A New Way To Bleed |
4:00 |
|
10 |
Count Me Out |
Pusherjones |
4:38 |
11 |
Wherever I Go |
Buckcherry |
4:15 |
12 |
From Out Of Nowhere |
3:25 |
|
13 |
Shake The Ground |
Cherri Bomb |
2:40 |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①鋼鐵俠在片中總是把自己這群盟友稱為“地球最強”。這句話來源于1963年《復仇者聯盟》漫畫出版時的標語。而這句話也成為了2010年動畫版的標題:《復仇者:超級英雄聯盟》。
②這是綠巨人和雷神第二次同時出現在同一部影視作品中。他們第一次同臺亮相是在1988年的電視電影《綠巨人歸來》(The Incredible Hulk Returns)之中。影片采用了 表演捕捉技術 ,所以馬克·魯法洛可以自己既扮演綠巨人又扮演變身前的布魯斯·班納。在以往的電影中,綠巨人和布魯斯·班納要么是由兩個演員扮演的,要么綠巨人是完全的CG產物。
③曾經扮演過綠巨人的 愛德華·諾頓 原本是本片中綠巨人的扮演者,但是他和漫威漫畫之間并沒有就此達成協議,從而沒能再次扮演這個角色。在諾頓之后, 杰昆·菲尼克斯 曾是扮演綠巨人的候選人。 盧·費里諾 在影片中為綠巨人配音,自從1978年以來,他幾乎聲演了所有真人版的綠巨人影片。
④美國的科學與娛樂交流協會(Science and Entertainment Exchange)為影片提供了科普性的指導。
⑤小羅伯特·唐尼在片場總是喜歡穿一件黑色安息日樂隊的T恤。而該樂隊的歌曲也出現在了《鋼鐵俠》之中。為了扮演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進行了大量的身體訓練和飲食控制。影片演員陣容中,獲得過 奧斯卡獎 的,足足有9位之多。這足以創下 漫畫電影 的記錄了。
⑥《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在英國的片名更改為"Avengers Assemble",對此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為了不讓觀眾把影片與英國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劇集《 復仇者 》以及1998年的同名電影版《復仇者》相混淆。
⑦影片預告片中并未出現負責影片發行的迪士尼的標志性城堡,取而代之的則是百年派拉蒙的山峰。這變化源于2010年十月兩家所簽訂的一份協議,作為失去《復仇者聯盟》和《 鋼鐵俠3 》全球發行權的補償,派拉蒙將會獲得迪士尼發行《復仇者》影片收入的8%、《鋼鐵俠3》收入的9%(兩者至少1.15億美元);派拉蒙還享有關于這兩部影片任何市場推廣的唯一署名權,雖然迪士尼擁有兩部影片全球唯一的發行權,卻無法將自己的Logo加到片中。
⑧該片導演喬斯·韋登是著名的《X戰警》的粉絲。早在1990年代,他就撰寫了《X戰警》的劇本。不過這個版本的《X戰警》未能開拍。在這部電影里,有兩句臺詞出自他撰寫的《X戰警》的劇本。
創作背景
《復仇者聯盟》是一部眾多漫畫迷和超級英雄迷們翹首以待的電影,但是在其創作者們看來,由于影片中存在著太多的英雄、太多不同的超級能力,以至于影片的故事情節難以雜糅在一起。電影首先邀請開創了《鋼鐵俠》的大導演 喬恩·費儒 來執導本片,但是由于元素太多難以雜糅最終選擇退出,之后制片方找到了曾經拍攝過電視劇和電影版《螢火蟲》的喬斯·韋登。而喬斯·韋登在創作劇本時,極力在影片中表現出親情的內容,而畫面和特效方面,并不想拍攝成超級大片,一定要有喬斯·韋登的風格和特點,以此來贏取廣大動漫迷的喜愛。
后期制作
2011年12月,迪士尼電影公司宣布《復仇者聯盟》將制成3D電影。將電影制作成3D,影片的畫面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不是讓影片采用長鏡頭拍攝,使電影到處都充滿對白情節。采用3D制作,不僅符合了導演喬斯·韋登的審美傾向,還滿足了一定量觀眾的觀影需求。
[Module:1etj6n3hv1p10]播出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美國 |
2012年4月11日(好萊塢世界首映)、28日( 翠貝卡電影節 ),5月4日 |
中國 |
2012年4月25日(臺灣)、26日(香港),5月5日(大陸) |
2012年4月25日 |
|
韓國、 阿根廷 、丹麥、 玻利維亞 、南非、 馬來西亞 、奧地利、 多米尼克 、 秘魯 、英國、 匈牙利 、德國、 希臘 、 愛爾蘭 、智利 |
2012年4月26日 |
越南、印度、 西班牙 、哥斯達黎加、瑞典、厄瓜多爾、 委內瑞拉 、挪威、烏拉圭、 冰島 、 巴拉圭 、巴拿馬、 危地馬拉 、墨西哥、 哥倫比亞 、巴西 |
2012年4月27日 |
2012年5月1日 |
|
埃及 |
2012年5月2日 |
塞爾維亞 |
2012年5月2日、3日 |
哈薩克斯坦、烏克蘭、斯洛伐克、巴林、黎巴嫩、阿聯酋、科威特、斯洛文尼亞、俄羅斯、捷克、克羅地亞 |
2012年5月3日 |
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加納、土耳其、羅馬尼亞、愛沙尼亞、加拿大、立陶宛 |
2012年5月4日 |
亞美尼亞、以色列 |
2012年5月10日 |
馬其頓、波蘭、巴基斯坦 |
2012年5月11日 |
柬埔寨 |
2012年5月17日 |
格魯吉亞 |
2012年5月31日 |
孟加拉國 |
2012年8月3日 |
日本 |
2012年8月14日 |
票房成績
類別 |
成績(以美元為單位) |
開映票房 |
207,438,408 |
美國國內票房 |
623,357,910 |
海外票房 |
895,455,078 |
總票房 |
1,518,812,988 |
碟片發行
2012年9月6日,影片《復仇者聯盟》發行了3D藍光鐵盒版、藍光+DVD雙碟版和DVD單碟版,其中3D鐵盒版本封面設計獨特讓影迷愛不釋手,英語、中文、葡萄牙語等多種字幕滿足不同的需求,DTS-HD MA7.1原聲無損音效還原紐約街道時爆炸效果。
獲得榮譽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13年 |
Daniel Sudick、Janek Sirrs |
最佳視覺效果 |
提名 |
||
2013年 |
第6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Daniel Sudick、Janek Sirrs |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
提名 |
|
2013年 |
John Sigurdson |
最佳真人電影動畫特效 |
獲獎 |
||
Scott Benza |
最佳真人電影角色動畫 |
提名 |
|||
2013年 |
MTV電影獎 |
第22屆MTV電影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年度影片 |
獲獎 |
斯嘉麗·約翰遜、克里斯·埃文斯 |
最佳打斗場面 |
||||
最佳反派 |
|||||
小羅伯特·唐尼 |
最佳英雄角色 |
提名 |
|||
馬克·魯法洛 |
最佳英雄角色 |
||||
小羅伯特·唐尼 馬克·魯法洛 |
最佳銀幕搭檔 |
||||
2013年 |
土星獎 Saturn Awards |
第39屆土星獎 Saturn Awards |
全體劇組 |
最佳科幻電影 |
獲獎 |
最佳男配角 |
|||||
喬斯·韋登 |
最佳導演 |
||||
Daniel Sudick、Janek Sirrs |
最佳特效 |
||||
喬斯·韋登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
2012年 |
青少年選擇獎 Teen Choice Awards |
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 Teen Choice Awards |
全體劇組 |
最佳夏日電影-動作冒險類 |
獲獎 |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
最佳夏日電影男演員 |
||||
全體劇組 |
最佳科幻/奇幻電影 |
提名 |
|||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
最佳科幻/奇幻電影男演員 |
||||
小羅伯特·唐尼 |
最佳科幻/奇幻電影男演員 |
||||
斯嘉麗·約翰遜 |
最佳科幻/奇幻電影女演員 |
||||
馬克·魯法洛 |
最佳電影怒火戲 |
||||
湯姆·希德勒斯頓 |
最佳電影反派 |
||||
克里斯·埃文斯 |
最佳搶戲電影男演員 |
||||
小羅伯特 ·唐尼 |
最佳夏日電影男演員 |
||||
斯嘉麗·約翰遜 |
最佳夏日電影女演員 |
作品評價
中國媒體
滿足大眾
《復仇者聯盟》的導演喬斯·韋登了解每一種類型觀眾的心態。在電影的劇情上滿足大眾需求:對于熱血少年,電影里有的是豪邁劇情、英雄氣概;對于挑剔的資深影迷,井井有條的敘述和,不動聲色的鏡頭突顯出多年拍攝科幻電影題材的實力;對于來看打斗戲和大爆炸的觀眾,劇情足夠緊張,場面足夠狗血;對于控大塊肌肉的男女,超級英雄們的身材完全對胃口;對于只想看點兒喜劇取點兒樂子的觀眾們,密集的段子可以保證從開場爆笑到燈亮。即使對以上內容都不感興趣的觀眾,也能從愛犯賤的鋼鐵俠和愛賣萌的壞蛋洛基身上得到樂趣。 (網易娛樂評)
過多植入廣告
《復仇者聯盟》存在著過多的廣告植入,影片中贊助商老總不僅把品牌產品植入到了鋼鐵俠 托尼·史塔克 的手腕上,甚至還把全家老小都帶到了大銀幕上。各種商業廣告植入,從汽車到內褲,從銀行到保險公司,各式品牌層出不窮。這些品牌全部出現在電影后半段幾位超能英雄聯盟大戰外星人的紐約大戰街頭,那些被毀滅的高樓大廈和街景里,廣告牌、商業LOGO不時閃現,外星人對紐約城的轟炸伴隨著贊助品牌對觀眾的轟炸呈現。 ( 成都商報 評)
世界媒體
好評
• 包含了真誠的傷感、幽默和驚喜;在作為一部標準的漫畫電影大片以外,本片還充滿了導演所特有的那種筆觸,讓本片的一切都顯得臻于完美。(《舊金紀事報》評)
• 影片最不可思議的一點就是讓超級英雄影片居然又煥發出了新意,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紐約每日新聞》評)
• 既體現出了漫畫迷的熱情,又展現出了他對這一類型影片深刻的了解。(《 亞利桑那共和報 》評)
• 本片擁有了一切,甚至更多。這是用一張電影票就能看到六個超級英雄的機會,這也是我想像中的集合漫威漫畫中的眾多偶像在一起時所應該有的樣子;這是一部有大腦、有心血還有合格的幽默感的《 變形金剛 》。(《滾石》評)
• 這部2.2億成本的怪獸級電影能夠如此精彩而生動的關鍵;如此紛繁復雜的內容使得觀眾幾乎不會注意到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洛杉磯時報》評)
• 復仇者們已經集合,而且多數時候他們融合得十分出色。英雄主義與幽默細胞恰到好處的結合使得影片在保持了每個英雄獨自的成功特點的同時,還讓影片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帝國》雜志評)
• 該片成功地滿足了超級粉絲幾乎所有的要求;依靠著足夠的自我解嘲式的幽默,那些穿著奇裝異服的成年人們顯得真實可信了起來。(《 華盛頓郵報 》評)
• 韋登讓每個角色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雖然他們的出場時間也許并不完全相等,但觀眾們卻都得到了滿足的感覺。這確實是非常聰明的做法。(《今日美國》評)
差評
• 影片中每到要進入一些更深層次的內涵時,韋登就用一句笑話把這個時刻毀掉;導演講述一個故事的 大局觀 被他急于取悅觀眾的小聰明完全的破壞了。(《村之聲》評)
• 本片有一個全壘打式的最后30分鐘、充分利用了IMAX和3D的各種動作場面,但《變形金剛》也是這樣的。(邁阿密先驅報》評)
• 本片擁有稍嫌緩慢的開場,唯一出色的表演被更多了無生趣的明星們包圍著,肆無忌憚的電腦特效場面包括了從《變形金剛》里的一切和遍布曼哈頓上空的怪異物體等等內容。(《華爾街日報》評)
• 那些輕松、逗樂的小笑話掩蓋不了這部影片的喧鬧與空洞,這不是影片本身的缺點,而更是這種類型影片的一大特色。(《紐約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