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是由UFO電影人制作有限公司、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制作的愛情片,由 陳可辛 執導, 張曼玉 、黎明、 曾志偉 、 楊恭如 主演 。
該片借助 香港回歸 前夕、 鄧麗君 逝世翌年的時代背景,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從中國內地來香港討生活的黎小軍和李翹結識,兩個孤獨異鄉人產生出了真愛的故事 。
該片于1996年11月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3年修復版入選第七十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經典單元展映 ,2015年2月13日修復版在中國內地公映 。
電影獲得 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九項大獎、 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獎項。1997年被美國《 時代周刊 》評為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2009年為慶賀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 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 特設影展,詳細剖析了電影《甜蜜蜜》。
劇情簡介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黎明飾)告別了女友方小婷(楊恭如飾),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賺到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在香港,他認識了在
麥當勞
工作的李翹(張曼玉飾),兩個孤獨的人終于成了朋友。偶然間,他們發現彼此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對方并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于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于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混黑社會的豹哥(曾志偉飾)。
日子仿佛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終于發現自己一直深愛著對方。緊接著的一場變故(豹哥意外身亡)使兩人再次相遇,時間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 紐約唐人街 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看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一同唱過的《甜蜜蜜》。
[Module:1fa00gv8ka6i]音樂原聲
曲目名稱 |
演唱者 |
《甜蜜蜜》 |
鄧麗君 |
《 淚的小雨 》 |
鄧麗君 |
《 再見我的愛人 》 |
鄧麗君 |
《 月亮代表我的心 》 |
鄧麗君 |
《 愛在我心中 》 |
鄧麗君 |
幕后制作
創作背景
《甜蜜蜜》基于的華人移民歷史三個大背景:
1.1978年中國施行改革開放后的內地移民潮——內地人因國門開放、放眼世界而外走。
2.1985年《中英聯合聲明》生效后的香港移民潮——香港人因香港前途未卜而外走。
3.1996年香港回歸中國前夕的回流潮——香港人對香港前景改觀而出現第一波回流。
確立主題
陳可辛回憶,劇本寫到一半時鄧麗君去世了,忽然想到鄧麗君很契合電影“漂”的主題。《甜蜜蜜》講的是中國人的漂泊,而香港這座城市也是與祖國分分合合。這種狀態鄧麗君恰好表現得出來,她是第一個真正屬于“兩岸三地”的人,是中國人的John Lennon(
約翰·列儂
)。
陳可辛一直想拍個移民題材的故事來反映香港人“無根的狀態”。他認為一個人那么愛一片土地,有時反而是因為不在這片土地。拍《甜蜜蜜》的時候是1996年,也是香港人最彷徨的時候,港人特別能體會“漂”的含義。比如:1987年香港股票大跌、1995年鄧麗君驟逝,觀眾看電影時會想到那一天的感覺是什么,和戲里人物產生一種共鳴,即使不用思考也能明白。
選角過程
陳可辛表示,演員方面最初曾想找黎明和 王菲 ,因為只有他倆來自內地,但是王菲連劇本都沒看就推了。后來突然想起張曼玉,那時她已短暫息影兩年。張曼玉是個很好的演員,真正用演技把人物給演活。開始的時候設計李翹是從上海來到香港的女孩子,講普通話,但由于張曼玉國語差,拍了幾天只好把李翹改成說粵語的廣州人,這樣就有了假香港人的感覺,效果反而更好了。
《甜蜜蜜》留給編劇 岸西 最深的印象是張曼玉,“我一直覺得應該向她道歉。因為當時陳可辛說找她演女主角李翹,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她那么洋化一個人,怎么能演我寫的那個'大陸妹'?但看了電影后,我發覺自己大錯特錯。她比我寫的更像李翹。”
曾志偉則表示看劇本時就很喜歡豹哥角色,但最初卻不好意思開口,因為自己外形不好,難以讓觀眾信服“張曼玉沒跟黎明卻跟了曾志偉”。直到開機后兩周,陳可辛才決定讓曾志偉參演。《甜蜜蜜》放映后,曾志偉的角色受到眾多女孩子的喜愛,他說自己這才安心了:“既然女孩子們都喜歡,那張曼玉也是有可能放棄黎明而跟我的。”此外著名攝影師 杜可風 客串英語外教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電影修復
2013年,我們制作有限公司與 華納兄弟 聯手,邀請意大利電影拷貝修復公司L'Immagine Ritrovata對該片的膠片拷貝進行修復,修復過程中沒有重拍或刪改鏡頭,只是黎明和張曼玉進行了重新配音。同年9月,經過修復版的《甜蜜蜜》在威尼斯電影節“經典”單元放映 。
因張曼玉的中文說得不好,原版“李翹”的中文對白是臺灣的一個配音演員來完成的,但陳可辛認為和“李翹”的性格不搭調。借電影重映修復機會,陳可辛花了半年多時間,輾轉中國內地、香港、臺灣、 馬來西亞 尋找合適的人選,最終從數百人當中挑出了最心儀的“好聲音” 。
獲得榮譽
獎項
時間 |
獎項名稱 |
所獲獎項 |
結果 |
1997 |
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藝術指導 |
獲獎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
最佳原創配樂 |
|||
最佳攝影 |
|||
最佳男配角 |
|||
最佳女主角 |
|||
最佳劇本 |
|||
最佳導演 |
|||
最佳影片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
最佳新演員 |
|||
最佳女主角 |
獲獎 |
||
最佳劇情片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
最佳原創劇本 |
|||
最佳攝影 |
|||
最佳造型設計 |
|||
第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
最佳女演員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獲獎 |
||
最佳電影 |
獲獎 |
||
第42屆亞太電影節 |
最佳女演員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獲獎 |
||
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
最佳影片(金太空針獎) |
獲獎 |
|
美國《時代周刊》 |
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二位 |
獲獎 |
作品評價
《甜蜜蜜》里的每一個角色都重情重義,每一個人都面對自己的處境并作出了選擇,承擔了后果。該片并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它讓觀眾看見了個體在異鄉漂泊,在時代變遷里的浮沉與選擇。但更因為如此,《甜蜜蜜》又是一部優秀的愛情電影 。( 澎湃新聞 評)
《甜蜜蜜》有一種懷舊的模樣,懷念鄧麗君,懷念“最初”的移民風景,懷念一點一滴的情事,懷念歲月的顛沛流離,懷念大時代中飄落下來的微小情愫,在任何時間空間的一對男女,都有一種看不見的情絲牽著,它就喚作緣分,沒有人看得見,也沒有人可以預見 。該片不僅結合了中國20世紀80、90年代的國情且時間空間跨度之大使愛情在其中醞釀成一顆又酸又甜的果實。情人節看這種電影有憶苦思甜之感,這也是部催人淚下之作 。(《金羊網-新快報》、《 南方都市報 》評)
引用来源
- • 甜蜜蜜 (豆瓣) 豆瓣電影 2020-08-18
- • 甜蜜蜜_劇情_1905電影網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