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是一種油炸、水煮的食品,主要用料有豬肉。
引證解釋
1.彈丸。唐 韓愈 《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 》:“不知挾丸子,心默有所歸。彈汝枝葉間,汝翅不覺摧。”
2.圓粒形的丹藥。《 西游記 》第六九回:“﹝國王﹞看了道;‘此是甚么丸子?’多官道:‘神僧說是烏金丹。’”
3.食品。將魚、肉剁成泥狀,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狀物。如肉丸子、
魚丸子
。
4.泛指小球形的物體。 張天翼 《仇恨》:“血沿著大腿滴到地上,在 黃土 里滾成一粒粒 黑丸子 。”
制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 |
用量 |
冬瓜 |
500克 |
豬五花肉 |
300克 |
雞蛋 |
1個 |
蔥 |
20克左右 |
姜 |
20克左右 |
香菜 |
1棵 |
雞精 |
3克 |
香油 |
5克 |
15克 |
|
十三香粉 |
適量 |
鹽 |
適量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豬五花肉剁碎成肉糜。 |
|
步驟二 |
蔥姜切末。 |
|
步驟三 |
將蔥姜末加入肉糜。 |
|
步驟四 |
加適量的味極鮮醬油,鹽,雞精,十三香粉。 |
|
步驟五 |
在磕入一個雞蛋。 |
|
步驟六 |
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攪上勁兒(筷子能立在肉餡中不倒)。可根據肉糜的干濕程度適當打水。 |
|
步驟七 |
香菜洗凈切末。 |
|
步驟八 |
冬瓜洗凈去皮切成厚5毫米左右的片。 |
|
步驟九 |
鍋中適量水(或者高湯),煮至微開(鍋底剛開始冒小氣泡),用勺子將肉糜挖圓入鍋。 |
|
步驟十 |
小火微開狀態 汆丸子 。 |
|
步驟十一 |
待丸子煮定型后下入冬瓜片。 |
|
步驟十二 |
中火煮至冬瓜片變得透明狀時加適量的鹽,雞精,喜歡吃胡椒粉的可以再適量加入胡椒粉調味。 |
|
步驟十三 |
起鍋前淋入一點香油。 |
|
步驟十四 |
上桌前撒適量香菜末。 |
|
步驟十五 |
上桌。 |
|
步驟十六 |
成品。 |
做法二
用料
食材 |
用量 |
豬肉 |
500克 |
雞蛋 |
1個 |
馬蹄( 荸薺 ) |
100克 |
鹽 |
2克 |
五香粉 |
2克 |
味事達味極鮮醬油 |
30克 |
味事達醬香鮮醬油 |
10克 |
料酒 |
10克 |
蠔油 |
10克 |
胡椒粉 |
2克 |
香蔥 |
2棵 |
姜 |
10克 |
香油 |
10克 |
500克 |
|
淀粉 |
10克 |
水淀粉 |
20克 |
糖 |
3克 |
水 |
適量 |
詳細步驟
步驟 |
圖片 |
說明 |
步驟一 |
準備材料,豬肉洗凈、馬蹄去皮 |
|
步驟二 |
蔥姜切末、馬蹄剁碎 |
|
步驟三 |
豬肉切小塊剁成泥 |
|
步驟四 |
豬肉餡放個小盆里,加入雞蛋、淀粉、味極鮮醬油10克、胡椒粉、料酒、香油、五香粉、鹽、5克蠔油順時針拌勻 |
|
步驟五 |
加入蔥姜末、馬蹄末順時針攪上勁 |
|
步驟六 |
稱4份重量相等的餡料,兩手沾水,在兩手中間來回摔打10下以上,整圓 |
|
步驟七 |
油燒八成熱下入肉丸炸至表面金黃色撈出 |
|
步驟八 |
另起鍋倒入10克油,放入蔥姜爆香倒入味極鮮醬油20克、醬香鮮醬油10克、蠔油5克炒至冒泡 |
|
步驟九 |
加入水,沒過肉丸三分之二,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25分鐘,此時湯汁剩下不到一半,嘗下味道加入適量鹽、糖3克 |
|
步驟十 |
撈出肉丸,加入水淀粉勾芡湯汁 |
|
步驟十一 |
湯汁濃稠關火 |
|
步驟十二 |
把湯汁澆在丸子上, 四喜丸子 就好了 |
|
步驟十三 |
成品圖 |
|
步驟十四 |
成品圖 |
|
步驟十五 |
成品圖 |
|
步驟十六 |
成品圖 |
功效
豬肉:
1.補充蛋白質和 脂肪酸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 半胱氨酸 ,能改善 缺鐵性貧血 。
2.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3.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 干咳 、便秘和難產。
姜:
1.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壓升高。 姜辣素 對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進 消化液 分泌,增進食欲。可使腸道 張力 、節律和蠕動增加。
2.鎮吐,有末梢性鎮吐作用,有效成分為 姜酮 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外出旅游,出發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貼一片在 肚臍 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聞,有防暈車暈船之效。故民間有“出門帶塊姜,時時保健康”的說法。生姜為止嘔用藥,可單獨應用,治療 胃寒嘔吐 。也可治 胃熱嘔吐 ,配合半夏、 竹茹 、 黃連 等同用。生姜能解魚蟹毒,單用或配 紫蘇 同用。
3.活血驅寒,對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用生姜、紅糖熬制的 姜湯 可活血驅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 風寒感冒 的食療良藥。生姜用于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治感冒輕癥,煎湯,加紅糖乘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生姜發汗作用較弱,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作為 發汗解表 輔助的藥品,能增強發汗力量。
4.殺菌,體外實驗表明,姜對 傷寒桿菌 、霍亂弧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5.助陽,按中醫理論,生姜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 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之語。宋代詩人 蘇軾 在《 東坡雜記 》中記述杭州錢塘凈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傳說白娘子 盜仙草 救 許仙 ,此 仙草 就是生姜芽。生姜還有個別名叫“ 還魂草 ”,而姜湯也叫“ 還魂湯 ”。
6.解毒,生姜又能解 生半夏 、 生南星 之毒,煎湯飲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啞舌腫麻木等癥。因此在炮制半夏、 南星 的時候,常用生姜同制,以減除它們的毒性。
引用来源
- • 資料 漢典 201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