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突厥

朝代 | 原突厥汗國西面可汗

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國西面可汗,583年突厥汗國被 隋朝 分裂成西突厥、東突厥兩部后,西突厥稱霸 西域 ,并控制 絲綢之路 ,極盛勢力范圍,東起敦煌,西盡 里海

民族歷史

西突厥作戰圖 突厥 興起時,土門可汗弟室點密西征,役屬西域 鐵勒 各部、 葛邏祿拔悉密 等諸部。室點密先是聯合 波斯 消滅了 白匈奴 ,以后又同拜占庭結盟,進攻波斯。583年 東西突厥分裂 ,西突厥 射匱可汗 廣開疆土,東起今山西到西海諸國都在他的統治之下,汗庭建在 龜茲 北面的三彌山。弟統葉護可汗把汗庭遷到 石國 (今烏茲別克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派吐屯駐西域各國,收斂征賦。這是西突厥最強盛的時期。

貞觀初年, 統葉護 被伯父所殺,西突厥內部變亂迭起,貴族爭立。651年, 阿史那賀魯 自立為沙缽羅可汗,建牙帳在雙河(今新疆博樂、溫泉一帶)和千泉,總領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國,進攻唐朝的庭州等地。657年,唐朝派 蘇定方 等征討西域,俘獲 賀魯 ,西突厥滅亡。部分西突厥部落因不服唐朝的管制,舉族西遷,爾后他們和他們的后裔繼續活躍于西亞的歷史舞臺上。

記載

587年

西突厥汗國立國于6世紀中期,強盛時疆域囊括整個中亞,7世紀后期被中國唐朝所滅。

587年(隋開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邏便被 葉護可汗 處羅侯生擒。西突厥立達頭可汗一后裔為 泥利可汗 繼其位。泥利妻向氏為“中國”人,生子達曼。泥利死后,達曼繼位為 泥撅處羅可汗 。向氏再嫁泥利可汗弟婆實特勤可汗。

600年

西突厥雙面粟特文錢 600年(隋朝開皇末年),婆實和向氏至隋京朝覲,因突厥內亂,留在京師鴻 臚 寺居住。 達頭可汗 敗亡以后, 處羅可汗 成為西突厥最高統治者。處羅治國無道,臣民多叛。605年(隋大業元年),他發兵襲擊鐵勒諸部,搜括他們的財物,又猜疑 薛延陀 部生變,殺其酋長數百人。因此鐵勒各部都起來反對處羅,多次打敗他。隋朝 黃門侍郎 裴矩 聞處羅可汗國亂,并思念其母向氏,建議朝廷招撫他。608年( 大業四年 ), 隋煬帝 派遣司朝謁者崔君肅至西突厥慰諭。處羅受詔,遣使貢汗血馬。

609年

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西巡,召處羅可汗會于 大斗拔谷 (今甘肅省民樂縣東南扁都口),處羅托故不至。煬帝大怒,用裴矩計,誘使西突厥西面的射匱可汗(達頭可汗孫)發兵襲擊處羅可汗。處羅大敗,逃至高昌境內。煬帝遣向氏前往說服其子入朝。這年十二月,處羅至隋京朝覲。第二年正月,煬帝分處羅可汗內附部眾為三部分:其弟闕度設率領老弱萬余人,至會寧(治所在今甘肅省永登東南)居住;特勤 阿史那大奈 領余眾居樓煩(治所在今山西省靜樂縣);封處羅為 曷 薩那可汗,領五百騎常從皇帝巡幸。處羅曾從征 高麗

614年

信義公主 614年(大業十年)正月,隋皇室嫁 信義公主 與處羅結為夫婦,并賜錦彩袍千件、彩色絲綢萬匹。后隨煬帝至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反賊 宇文化及 弒逆煬帝后,處羅從宇文化及至河北。618年(唐武德元年)十二月處羅歸長安, 唐高祖 降榻歡迎,與他同坐,封之為歸義郡王。后被東突厥 始畢可汗 派人殺死。

泥撅處羅可汗歸隋以后,西突厥立其叔射匱可汗為主。射匱可汗開拓疆域,東至金山(今阿爾泰山),西至海(今 咸海 ), 玉門關 以西諸國都附屬于他。其王庭設于龜茲北三彌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北依契克巴什河一帶之山)。射匱可汗與東突厥可汗為敵。他約死于619年(唐武德二年)或稍前。其弟統葉護可汗繼位。

統葉護可汗 智勇雙全,擅長指揮作戰,率控弦之士數十萬人,北并鐵勒,西拒波斯,南接 罽賓 ,稱霸西域。遷王庭于石國北千泉(今中亞塔什干北庫馬雷克至滅爾基一帶)。他授予西域諸國之王“ 頡利發 ”稱號,給每國派吐屯一人進行監督,征收貢賦。

619-628

619年秋七月,統葉護可汗向唐朝遣使入貢。第二年又貢條支巨卵。唐高祖與統葉護密切聯系,準備聯合進攻東突厥。 頡利可汗 聞訊非常害怕,趕緊與統葉護和好。

625年夏,統葉護可汗遣使向唐皇室請婚。唐高祖聽從裴矩“遠交而近攻”的建議,派侄高平王 李道立 至西突厥表示允婚。

627年( 貞觀元年 )統葉護派真珠統俟斤向 唐太宗 獻萬釘寶鈿金帶和馬五千匹,以迎娶公主。但因東突厥頡利可汗連年入寇唐朝邊境,唐與西突厥往來的道路梗阻,頡利又威脅統葉護不讓與唐和親,這樁婚姻未能結成。

西突厥強盛以后,統葉護很自負,作威作福,欺凌百姓,引起部眾怨恨,葛邏祿部大都叛離了他。

628年(貞觀二年)他被伯父殺死。他的伯父自立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莫賀咄原先僅為一小可汗,他自稱大可汗后國人不服。弩失畢部共同推舉泥孰莫賀設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統葉護可汗子咥力特勤,是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肆葉護和莫賀咄互相攻擊,戰斗不止。他們各向唐皇室求婚。唐太宗答道:“汝國擾亂,君臣未定,戰爭不息,何得言婚”,并命他們各守轄境,停止彼此征伐。由于西突厥內亂,原先役屬的西域諸國和鐵勒各部紛紛叛離。

由于肆葉護是前可汗之子,所以西突厥部眾大都擁護他。西面的都陸可汗以及莫賀咄部的酋長多數歸附肆 葉護

630-639

630年(貞觀四年),莫賀咄兵敗,逃往金山,被泥孰殺死。諸部共推肆葉護為西突厥大可汗。肆葉護北征鐵勒,被薛延陀打敗。他為人多疑狠毒,殺功臣乙利小可汗,并誅滅其宗族,引起部下人人自危。他又陰謀殺害泥孰,泥孰逃往 焉耆

632年(貞觀六年)秋,肆葉護遭設卑達干與弩失畢部攻擊,逃往 康居 ,不久死亡。西突厥迎立泥孰,是為咄陸可汗。

泥孰在 武德 (618—626)年間,曾至長安。當時 李世民 為了同各民族人士友好,曾與泥孰結為盟兄弟。泥孰被推舉為西突厥可汗后,即派遣使臣至唐朝表示內附。第二年(貞觀七年),唐朝的代表 鴻臚少卿 劉善因抵達西突厥,冊封泥孰為奚利 邲 咄陸可汗。634年(貞觀八年),泥孰病死。其弟同娥設繼位,是為沙缽羅咥利失可汗。

635年(貞觀九年),咥利失可汗獻馬五百匹于唐,上表請婚。唐朝厚加撫慰,但未同意他締結婚姻的要求。咥利失喪失民心,西突厥曾發生內亂。

638年(貞觀十二年),欲谷設被立為 乙毗咄陸可汗 ,與咥利失大戰,未分勝負。于是,以 伊列河 (今 伊犁河 )為界,雙方分地而治。

639年(貞觀十三年),咥利失之臣 俟利發 吐屯勾結欲谷設作亂,咥利失逃往 拔汗那 (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在那里死亡。弩失畢部立其弟之子薄布恃勤為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

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稱南庭。其轄境東以伊列河為界。龜茲、都善、 且末 、吐火羅、焉耆、石國、 史國何國穆國康國 等皆受其節度。他屢次向唐遣使朝貢。641年(貞觀十五年)秋七月,唐太宗命左 領軍將軍 張大師 往授璽書,冊立他為可汗,并賜給鼓 纛 。

當時乙毗咄陸可汗欲谷設建牙鏃曷山西,稱 北庭 ,其轄境西以伊列河為界。厥越失、拔悉彌、駁馬、結骨、觸木昆等部附屬于他。乙毗咄陸可汗與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互相攻戰。乙毗咄陸也遣使朝唐。唐太宗勸諭他們停兵休戰,彼此和睦相處。乙毗咄陸可汗兵力漸強,西域諸國紛紛歸附。不久,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被乙毗咄陸殺死。

乙毗咄陸可汗兼并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部眾,西破吐火羅。他自恃強大,扣留唐朝使者,進攻 伊州 (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

642- 649

642年(貞觀十六年)九月,唐安西都護 郭孝恪 連續擊敗乙毗咄陸軍。西突厥屬部處密降唐。乙毗咄陸攻破 米國 (位于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爾罕南),奪取了大量人口與財富,不分給部下。部將泥熟啜擅取俘虜與鹵獲物,被乙毗咄陸處死,因此引起部眾怨恨。泥熟啜的部屬在胡祿屋領導下襲擊乙毗咄陸可汗。乙毗咄陸部眾離散,他退守白水胡城(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錫臘姆)。五弩失畢及乙毗咄陸所部屋利啜等派代表至長安,請唐朝廢黜乙毗咄陸,另立西突厥可汗。唐太宗遣使冊立前莫賀咄侯 屈利俟毗可汗 之子為 乙毗射匱可汗 。乙毗射匱將原被乙毗咄陸扣留的唐朝使者全部禮送回長安。乙毗咄陸派人招引他原來的部落。部落中的人都說:即使我們一千個人都戰死,只剩下一個人,也決不會跟從你。乙毗咄陸看到自己眾叛親離,大勢已去,于是逃往吐火羅。

646年(貞觀二十年)六月,乙毗射匱可汗遣使朝貢,請婚。

649年(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逝世以后,唐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叛變,乙毗射匱所部被賀魯并吞。三、西突厥的衰亡。唐設安西、北庭兩都護府

西突厥汗國由于內部分裂,不斷內訌,而逐漸走向衰亡。西突厥末主阿史那賀魯為 室點密可汗 五世孫,曳步利設射匱特勤劫越之子。起先,乙毗咄陸可汗任命他為葉護,駐扎在多邏斯川(今 額爾齊斯河 ),統轄處密、 處月 、姑蘇(或作 哥舒 )、歌羅祿、弩失畢等部。當乙毗咄陸可汗逃往吐火羅后,乙毗射匱可汗派兵驅逐賀魯,其部落大多離散。

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四月,賀魯率領余部數千帳(戶)內屬于唐。唐太宗安排他們住在庭州(治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北破城子)莫賀城(今吉木薩爾西北三臺),授予他左驍衛將軍之職。賀魯聽說唐軍將討伐龜茲,于是率隨從數十人至長安朝覲,要求擔任大軍的向導。唐太宗任命他為昆丘道行軍總管,在嘉壽殿設宴款待,給予很多賞賜,并且將自己穿的衣服送給他。唐朝大將阿史那社爾平龜茲以后,648年冬十二月,唐朝晉封阿史那賀魯為泥伏沙缽羅葉護,賜給他唐朝的鼓纛,派他去招撫尚未服從的其它西突厥部落。第二年春二月,唐朝在 安西部護府 下設置 瑤池都督府 ,任命阿史那賀魯為都督。這年夏六月 唐高宗 繼位后,賀魯又被晉升為左驍衛大將軍。

阿史那賀魯招集離散的西突厥部落后勢力逐漸強大。他聽說唐太宗已經逝世,即陰謀奪取西州(治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東南高昌古城)和庭州。唐高宗聞訊,派遣通事舍人喬寶明撫慰賀魯。

651-657

651年( 永徽 二年)春,擔任唐朝右驍衛 中郎將 的賀魯之子咥運竟勸說其父率部反唐西走,擊破乙毗射匱可汗,兼并其部眾。賀魯設牙帳干雙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 溫泉縣 境內)及千泉,自稱沙缽羅可汗。咄陸五啜、弩失畢五俟斤、處月、處密及西域諸國都歸附于他。賀魯以咥運為莫賀咄葉護。

是年秋七月,賀魯入寇庭州,攻陷金嶺城及蒲類縣,殺掠數千人。唐高宗任命 左武衛大將軍 梁建方右驍衛大將軍 契苾何力 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發諸府兵三萬人和回紇騎兵五萬,西征。652年(永徽三年)春正月,梁建方等大破賀魯所部處月而還。

653年(永徽四年),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死,其子頡苾達度設稱 真珠葉護 。他與賀魯發生矛盾,聯合五弩失畢,擊敗賀魯。

655年(永徽六年)夏五月,唐朝任命右屯衛大將軍 程知節 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討伐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這一年,頡苾達度設曾幾次請求唐朝發兵征討賀魯。唐朝派豐州都督元禮臣前去冊封頡苾達度設為可汗,至 碎葉城 被賀魯派兵阻攔,未能抵達。

656年(顯慶元年)冬,程知節軍至鷹娑川,前軍總管蘇定方擊敗西突厥騎兵四萬人。唐軍至怛篤城后班師。

657年(唐顯慶二年)春。唐朝派出兩路人馬向西突厥進發。一路由左屯衛將軍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領燕然都護 任雅相 、副都護 蕭嗣業 、左驍衛大將軍瀚海都督回紇首領婆閏等,為主力部隊。另一路由早先歸附唐太宗那步真為流沙道安撫大使,招集其舊部。

是年冬十二月,蘇定方軍抵達金山(今阿爾泰山)西,擊敗五咄陸之一處木昆部,該部俟斤歸降。在這以前,五弩失畢之一泥孰部不服從賀魯的統治,被賀魯攻破,其首領的家屬被俘。這時,唐軍從賀魯的一部分敗兵中找到泥孰部首領的妻子。右領軍郎將 薛仁貴 建議:應該將這些家屬歸還泥孰部,并且贈予財物加以撫慰,使他們明白“賀魯為賊而大唐為之父母”。這樣的話,他們必將不遺余力地反對賀魯。唐軍按此實行。泥孰部接到獲救的家屬后非常感激,要求跟隨唐軍一起進攻賀魯。

蘇定方率軍至 曳咥河 (今喀喇額爾齊斯河)西,賀魯舉西突厥十萬騎兵來拒。蘇定方以唐及回紇萬余騎兵迎敵。賀魯見唐軍少,進兵包圍,定方命步兵據守南面的高地,持長矛向外;自己領騎兵列陣于北坡。賀魯的騎兵三次沖擊唐步兵,未能動搖唐軍陣腳。蘇定方趁勢縱騎兵反攻,賀魯大敗。第二天唐軍繼續追擊,五弩失畢全部投唐。五咄陸得知賀魯兵敗,奔南道歸附唐安撫大使 阿史那步真

蘇定方命令蕭嗣業和回紇婆閏追擊賀魯。當時天下大雪,眾將要求雪停以后進兵。蘇定方認為正可趁天雪之機,攻敵不備。于是唐軍冒雪晝夜兼程前進。至金牙山,縱兵破賀魯牙帳,俘敵數萬人。賀魯渡伊麗水西逃。蘇定方追至 碎葉水 ,盡奪賀魯部眾。賀魯及子咥運逃至石國(今 塔什干 )蘇咄城,城主伊涅達干將他們逮捕,送往石國。石國王將賀昏父子交給唐將蕭嗣業和阿史那元爽。至此,西突厥國亡。

蘇定方安排西突厥各部落分別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開通道路,設立驛站,掩埋死者骸骨,慰問民間疾苦,劃分牧場,恢復畜牧業生產。并將賀魯所掠奪的人口,以及牲畜等財物發還各部。從此,西突厥十姓部落在久經內訌和戰亂以后,開始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賀魯被擒以后對蕭嗣業說:過去太宗皇帝待我很好,我卻背叛了他,我愿在太宗昭陵受死,以謝罪于先帝。唐高宗聽說以后,產生了憐憫之心,特赦賀魯,免其一死。后來賀魯病死,唐朝將他葬在頡利可汗墓旁。

657年(唐顯慶二年)唐平賀魯以后,在五咄陸部設置昆陵都護府,以 阿史那彌射 為興昔亡可汗,兼 驃騎大將軍 ,昆陵都護。在五咄陸的處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祿屋闕部落置鹽泊都督府,攝舍提墩部落置雙河都督府,鼠尼施處半部落置 鷹娑都督府 ,突騎施索葛莫賀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騎施阿利施部落置潔山都督府。658年(顯慶三年),又在葛邏祿三部置三府:謀落部落置陰山州都督府,踏實部落置玄池州都督府,熾俟部落置大漠州都督府。后來又從大漠州中劃分出一部分另置 金附州都督府

在五弩失畢部置蒙池都護府,以阿史那步真為繼往絕可汗,兼驃騎大將軍,蒙池都護。當時蒙池和昆陵兩都護府都隸屬于安西都護府。

658年(顯慶三年),移治龜茲(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南至于 闐 (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都隸屬安西。

661年

661年( 龍朔 元年)西域吐火羅款塞來附。唐朝任命“王名遠為吐火羅道置州縣使,自 于闐 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以其王都為都督府,以其屬部為州縣。凡州八十八,縣百一十,軍、府百二十六”。這十六個新設立的都督府,也隸屬安西大部護府。這些地方早先屬于西突厥的勢力范圍,此時轉歸唐朝。

702年

安西都護府 702年(長安二年),增設北庭大都護府,統轄昆陵、蒙池兩個都護府。據《新唐書》記載,除上述昆陵都護府下屬十個都督府外,北庭大都護府還管轄輪 臺州 等十三個都督府。北庭大都護府的治所在庭州金滿縣,其遺址為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唐朝在西域,除北庭大都護府外,在北庭的南面還設有安西大都護府(又稱都護府)。640年(貞觀十四年),唐朝平 高昌 的漢族 麴氏 政權后,置安西都護府,治所設在西州(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故城)。

行政區劃

資治通鑒 》記載,貞觀十二年,西突厥咥利失可汗分其國為十部。每部命一人統轄,賜箭一支,號為十箭。亦稱“十設”、“十姓部落”。所謂 十姓 也。

十姓分為左廂五啜和右廂五俟斤。

左廂五啜

其中處木昆、突騎施、鼠尼施最強, 天寶 以后,皆降附于 吐蕃

汗王世系

西突厥

君主

姓名及另名

在位時間

葉護可汗

阿史那 室點密

552年—575年

達頭可汗

阿史那玷厥

575年—602年

泥利可汗

587年

泥厥處羅可汗

阿史那達曼

604年—611年

射匱可汗

610年—617年

統葉護可汗

617年—630年

莫賀咄可汗 /莫賀設可汗

630年

肆葉護可汗

阿史那咥力 特勒

630年—632年

吞阿婁拔奚利咄陸可汗

阿史那泥孰

632年—634年

沙缽羅咥利失可汗

阿史那同俄

634年—639年

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

阿史那薄布特勒

639年—641年

乙毗咄陸可汗

阿史那欲谷

638年—653年

乙毗射匱可汗

642年—653年

沙缽羅可汗

阿史那賀魯

650年—658年

史料記載

西突厥本突厥西部也。隋開皇中,部酋阿波浸強,與突厥相攻,既被擒,國人立其族鞅素特勒之子,為泥利可汗。死,子達漫為處羅可汗,居 烏孫 故地。大業六年,裴矩以計離其族射匱襲攻處羅,處羅敗走,因諷諭入朝。明年,分處羅之眾為三:一處 會寧 ,一處樓煩,而處羅常從車駕。唐武德二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入貢。統葉護者,射匱之子,射匱即 達頭 之孫。先是處羅既入朝,國人立其叔射匱,射匱拓地,東至金山,西至海,遂與北突厥為敵,建牙于龜茲北三彌山。及統葉護立,北并鐵勒,據烏孫故地,又移庭于石國北千泉,西域諸國皆臣之。貞觀三年,國亂,西域諸國及敕勒先臣屬者皆叛。六年,泥熟立,遣使內附。十三年,其國復中分為二:一居伊列以東,一居伊列以西。十五年,東部為西部所并。永徽初,西突厥阿史那賀魯據其地。 顯慶 二年,遣蘇定方討擒之,更立部長,自是部眾離貳。長安二年,西突厥衰,突騎施最強,并有西突厥地,十姓皆屬焉。開元二年,突騎施為突厥嘿啜所敗散。嘿啜昏虐,不能撫有十姓,于是胡祿屋、鼠尼施諸部,皆詣北庭降。《唐史》:貞觀十二年,西突厥利失可汗分其國為十部,左廂號五咄陸,置五大啜。五啜者:一曰處木昆律,二曰胡陸屋闕,三曰攝舍提敦,四曰突騎施賀魯施,五曰鼠尼施處半。右廂號五弩失畢,置五大俟斤。五俟斤者:一曰阿悉結闕,二曰哥施闕,三曰 拔塞干 敦沙缽,四曰 阿悉結 泥孰,五曰阿舒虛半。所謂十姓也。十姓中,處木昆、突騎施、鼠尼施最強,天寶以后,皆降附于吐蕃。烏孫、龜茲及伊列河、千泉諸處,俱見陜西西域諸國。○白服突厥,西突厥別種也。與葛邏祿相近,唐貞元初,降于 回鶻 ,既而數為回 鶻 所侵掠,因附于吐蕃。服,一作眼。

引用来源

中文名
西突厥
外文名
Western Turkic Khaganate
都城
西突厥王庭
民族
突厥人
貨幣
粟特文錢
官方語言
突厥語
面積
319萬平方公里
起止時間
583年—657年
所屬地區
亞洲
立國君主
達頭可汗
亡國君主
沙缽羅(即阿史那賀魯)
國土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