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中國清朝第六位皇帝,其年號始于1736年(乾隆元年),至1796年(乾隆六十年),共六十年。乾隆年號是全中國范圍內使用時間第二長的年號,僅次于 康熙 。在1796年2月9日,乾隆帝將 清朝 皇位 內禪 予嘉慶帝,自此全中國范圍內改用嘉慶年號。但乾隆帝仍繼續執掌朝政,北京紫禁城內仍保留“乾隆”年號,直至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帝駕崩、嘉慶帝親政為止。因此,“乾隆”是中國皇宮內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共64年。
在位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名 弘歷 ,愛新覺羅氏。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愛新覺羅·弘歷 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鐘愛,養之宮中。 雍正 元年(1723年),清世宗即密建其為皇儲,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為 和碩寶親王 , 雍正十三年 (1735年)登基,年號乾隆。
乾隆皇帝登基初,屢次用兵湘、黔,推行"改土歸流",限制土司勢力。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十四年春,平定了
大小金川
。乾隆二十年平定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內訌,剪除達瓦齊割據勢力。二十二年,平定衛拉特蒙古輝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叛亂。乾隆二十三年,平大小和卓叛亂。乾隆二十四年事平后,設伊犁將軍,統轄天山南北兩路軍政事務,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統治。乾隆二十九年,遣副都統
扎拉豐阿
率兵拆毀
沙俄
先前于準噶爾地所筑的全部設施,消除其威脅。規定每年派兵至格爾必齊(今屬俄羅斯)及
額爾古訥河
(在今黑龍江省與俄羅斯交界處)一帶邊界巡邏。
乾隆三十二年,派軍入緬,乾隆三十四年,遣大學士傅恒督師1.3萬余人再入 緬甸 ,交戰數月,迫緬王猛駁請和。三十六年,命伊犁將軍 伊勒圖 接待安置自俄羅斯額濟勒河( 伏爾加河 )回歸的 土爾扈特部 。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春事平后,遂命廢兩金川土司制,設廳委官管轄。
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二年,派兵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五十三年,應 安南 (今越南北部)國王 黎維祁 之請,入安南平定內訌。同年, 廓爾喀 (今 尼泊爾 )軍進攻中國西藏,命理藩院侍郎巴忠等率軍援藏。五十六年,廓爾喀軍再次進攻 西藏 ,命 福康安 為大將軍統兵1.3萬余抗擊,次年將廓爾喀軍逐出藏境,乘勝追入廓境,迫廓爾喀言和。
乾隆皇帝與前代一樣,重視農業發展,他鼓勵開荒,擴大種植面積,而且通過人口遷移,開發了邊疆地區。乾隆帝重視發展商業并給予寬松政策,他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金融機構(經營匯兌和存款、信貸的票號)在乾隆朝也開始出現。此時高產經濟作物大量流入,人口數量暴漲。“康乾盛世”步入頂峰。
乾隆皇帝儒雅風流,一生著文吟詩,其詩作竟達四萬二千余首,幾與《 全唐詩 》相埒。又重視文物典籍的收藏與整理,令將內府珍藏編成《 石渠寶笈 》、《 西清古鑒 》等。乾隆皇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圖書,編纂巨帙《 四庫全書 》。
在位年號
乾隆年號 |
||||||||||
乾隆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公元 |
1736年 |
1737年 |
1738年 |
1739年 |
1740年 |
1741年 |
1742年 |
1743年 |
1744年 |
1745年 |
干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
乾隆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公元 |
1746年 |
1747年 |
1748年 |
1749年 |
1750年 |
1751年 |
1752年 |
1753年 |
1754年 |
1755年 |
干支 |
丙寅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
乾隆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公元 |
1756年 |
1757年 |
1758年 |
1759年 |
1760年 |
1761年 |
1762年 |
1763年 |
1764年 |
1765年 |
干支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乾隆 |
三十一年 |
三十二年 |
三十三年 |
三十四年 |
三十五年 |
三十六年 |
三十七年 |
三十八年 |
三十九年 |
四十年 |
公元 |
1766年 |
1767年 |
1768年 |
1769年 |
1770年 |
1771年 |
1772年 |
1773年 |
1774年 |
1775年 |
干支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乾隆 |
四十一年 |
四十二年 |
四十三年 |
四十四年 |
四十五年 |
四十六年 |
四十七年 |
四十八年 |
四十九年 |
五十年 |
公元 |
1776年 |
1777年 |
1778年 |
1779年 |
1780年 |
1781年 |
1782年 |
1783年 |
1784年 |
1785年 |
干支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乾隆 |
五十一年 |
五十二年 |
五十三年 |
五十四年 |
五十五年 |
五十六年 |
五十七年 |
五十八年 |
五十九年 |
六十年 |
公元 |
1786年 |
1787年 |
1788年 |
1789年 |
1790年 |
1791年 |
1792年 |
1793年 |
1794年 |
1795年 |
干支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己酉 |
庚戌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大事年表
乾隆元年(1736年)二十五歲
二月,定清世宗山陵名曰 清泰陵 。達賴喇嘛遣使朝貢。
三月,釋 汪景祺 、 查嗣庭 親族回籍。免廣東歸善等四縣加增 漁稅 及通省逋賦。
四月,賜 金德瑛 等三百三十四名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七月,宣諭密書建儲諭旨,以皇二子 愛新覺羅·永璉 為 皇太子 。
九月,大學士朱軾卒,親臨賜奠。御試博學鴻詞一百七十六人于 保和殿 ,取中十五人,各授官職。
十月,送清世宗梓宮于清泰陵。
乾隆二年(1737年)二十六歲
四月,疏浚清口并江南運河。
七月,命 顧琮 勘察永定河沖決各工。
八月,命 鄂爾泰 詳勘直隸河道水利。
十一月,恢復 軍機處 ,以大學士鄂爾泰、 張廷玉 ,尚書訥親、 海望 ,侍郎納延泰、班弟為軍機大臣。
十二月,冊立嫡妃 富察氏 為皇后。
乾隆三年(1738年)二十七歲
二月,始舉經筵,自是每季 仲月 舉行一次。
四月,停督撫貢獻。
五月, 張廣泗 討平貴州苗亂。
七月,免福建、浙江等地額賦及漕欠。
九月,賑臺灣旱災。
十月,皇儲愛新覺羅·永璉病歿,謚端慧皇太子。添設八旗養育兵一萬余名。賑陜西、山東、直隸、江蘇、安徽、江西、河南等地災區,并免其額賦、漕欠等。
十二月,準噶爾部酋長噶爾丹策零之使哈柳等,隨侍郎阿克敦至北京,召見哈柳等。
乾隆四年(1739年)二十八歲
正月,皇四子 愛新覺羅·永珹 生,母金氏。
二月, 噶爾丹策零 請以阿爾泰山為界,為議和成功奠定了基礎。
三月,賑甘肅、江蘇、直隸、 滄州 、湖南、湖北等地災荒,并免其額賦及鹽課。
四月,西藏巴勒布部庫庫木、顏布、葉楞三汗入貢。
七月, 額駙 策凌奏率兵駐鄂爾海西拉烏蘇,并分兵駐 鄂爾坤河 、齊齊爾里克、 額爾德尼昭 、塔密爾及 烏里雅蘇臺 ,防范準噶爾叛亂。
八月,以張湄奏諸大臣堵塞言路召滿漢大臣,意廣開言路。張廣泗經理苗疆有功,授三等輕車都尉。江蘇金壇縣貢生蔣振生向乾隆帝進獻手抄 十三經 ,賜其國子監學正銜。
十月,莊親王允祿、理親王弘皙結黨營私案發,革允祿 議政大臣 、理藩院尚書職,弘皙削爵圈禁,貝勒弘昌等革降、停俸有差。
十二月,晉西藏貝勒頗羅鼐為 郡王 。
乾隆五年(1740年)二十九歲
二月,與準噶爾部議和成功。
四月,御史禇泰以受賄罪論斬。禮部尚書 任蘭枝 、太常寺卿陶正靖等坐朋黨罪,下部嚴議,不久被革職。
六月,福州將軍隆升因受賄罪剝奪職務。
七月,禁售旗地,令全國開墾閑曠地土。
十二月,張廣泗率軍徹底平定廣西、湖南苗叛。
乾隆六年(1741年)三十歲
正月,命參贊大臣阿岱駐烏里雅蘇臺。下詔征求遺書。
三月,命侍郎楊嗣璟審理山西學政喀爾欽賄賣生員一案。
四月,議政大臣、步軍統領鄂善因受賄處死。
六月,命 王安國 調查廣東征糧積弊。
七月,首次舉行秋狝典禮。 奉皇太后至避暑山莊,免除所經過地區額賦之十分之三,減行圍所經過州縣額賦,歲以為常。
八月,木蘭行圍。此后大約隔年一次。
十一月,御史李源因陳奏甘肅饑災不實革職。慶祝皇太后五十歲壽辰,舉行盛典。
十二月, 左都御史 劉統勛 請停張廷玉近屬升轉,減訥親所管事務。
是年,全國人口達一億四千三百一十萬。
乾隆七年(1742年)三十一歲
正月,挑蒙古兵約一萬五千名援應北路軍營,并于額爾德尼昭沿途置
駝馬
備用。
準噶爾
入貢。
三月,以旱求言,并飭 九卿 大臣體國盡職。噶爾丹策零遣吹納木喀進貢。
四月,準噶爾貢使吹納木喀入見。諭八旗漢軍可 出旗為民 ,以廣謀生之路。
五月,定移駐滿兵屯墾 拉林 、 阿勒楚喀 事宜,設副都統,以 巴靈阿 為之。禁奏章稱蒙古為“ 夷人 ”。
六月,諭地方官實心辦理買賣糧食。
七月,命資送日本遭風難民歸國。禁販米出洋。
十月,對 朝鮮 金時宗等越境犯法寬大處理,以表“柔遠之恩”。
十二月,左副都御史 仲永檀 與鄂容安以泄漏機密,逮交內務府慎刑司。命莊親王鞫治。命寬鄂爾泰 黨庇 仲永檀罪。
乾隆八年(1743年)三十二歲
正月,免鄂容安發 軍臺 ,仍在上書房行走,仲永檀死于獄中。
四月,命試行 區田法 。
七月,自熱河首次詣 盛京 謁陵,沿路行圍,免經過之直隸、 奉天 等地錢糧。謁永陵、 福陵 、 昭陵 。
十月,免盛京、 興京 等十五處旗地本年額賦。作《 盛京賦 》,返京。
乾隆九年(1744年)三十三歲
正月,以準噶爾部噶爾丹策零恭順,賜使臣圖爾都宴。
三月,訥親奏報查閱江南、河南營伍廢弛,為表示防止外省大吏所欺,必“懲一警百”。
九月,山東登州鎮總兵 馬世龍 以科派兵丁論絞。允準噶爾貢使哈柳等隨帶牛羊等物在 肅州 貿易。
乾隆十年(1745年)三十四歲
四月,發江南 帑銀 五十六萬兩濬河道。大學士鄂爾泰逝世。
六月,首次普免全國錢糧。以訥親為首席軍機大臣。
七月,至 多倫諾爾 ,免經過州縣額賦十分之四。開始進剿四川瞻對地區的叛亂。
九月,收復上瞻對,進剿下瞻對。
十一月,噶爾丹策零死,子策旺多爾濟那木札勒襲為準噶爾臺吉。命西北兩路籌備邊防。
乾隆十一年(1746年)三十五歲
二月,賜宴策旺多爾濟那木札勒之使臣哈柳。
四月,戒軍機處漏泄軍機。 佛誕 之日皇 七子 永琮 生,母皇后富察氏。
五月,顧琮查明 南河 虛糜之款,令白鐘山賠補。 瞻對之役 結束。
六月,命送還俄羅斯逃人于恰克圖。
七月, 高斌 赴江蘇察看黃、運工程。劉于義署直隸 河道總督 。清查云、貴、川、楚 白蓮教 。宥被撲之天主教二千余人。皇八子 永璇 生。
九月,巡幸五臺山,免五臺縣次年額賦十分之三。
十一月,河南學政汪士鍠考試徇私革職。
十二月,準噶爾部使 瑪木特 入覲,召見。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十六歲
正月,命 玉保 辦理準噶爾使赴藏事務。賜準噶爾臺吉策旺多爾濟那木札勒敕書,允許所遣西藏念經人在哈集爾得卜特爾之地過冬及貿易。
二月,大、 小金川 騷動,申諭整飭守備。
三月,召慶復入閣辦事,調張廣泗為川陜總督。西藏郡王 頗羅鼐 逝世,次子 珠爾默特那木札勒 襲爵。 命張廣泗進剿大金川土司 莎羅奔 。給訥親欽差大臣關防,往山西同愛必達審議 安邑 、萬泉二縣民人反對欠糧一事。
四月,同意大學士等議清理乾隆元年以來江蘇積欠錢糧。
五月,命刑部清理庶獄,減徒以下罪。以福建、山東、江南、廣東、山西迭出民眾抗拒地方官案,諭各地督撫諄切化導,使民有所敬畏。
六月,小金川土司澤旺率眾降。清軍進攻 大金川 。
七月,命高斌等疏濬江蘇六塘等河道。張廣泗進駐小金川美諾寨,定小金川。
九月,江蘇崇明潮災,淹死一萬二千余口人,免明年額賦,并賑之。
十二月,皇七子愛新覺羅·永琮殤,年二歲。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十七歲
正月,命訥親赴浙江會同高斌審理常安貪污案。
二月,東巡,駐曲阜,詣闕里,謁 孔林 ,祭 少昊 、 周公 ,登泰山。福建甌寧老官齋會起義,旋被鎮壓。
三月,減直隸、山東監候、緩決及軍流以下罪。至 德州 登舟,皇后富察氏于舟中逝世。命訥親經略四川軍務。以 岳鐘琪 為征四川提督。
六月,御試翰林、詹事等官,擢齊召南等三人為一等。諭禁廷臣請立皇太子,并責皇長子 愛新覺羅·永璜 、皇三子 愛新覺羅·永璋 于皇后之喪無“哀慕之誠”,不得級承大統。
七月,諭訥親速奏進兵方略。皇九子生。
閏七月 ,江南河道總督 周學健 、湖廣總督塞楞額以皇后喪期剃發,被逮下獄,旋皆處死。
八月,諭撫恤四川打箭爐地震災民。
九月,簡親王神保住以凌虐兄女,奪爵位。添設八旗健銳營。諭責訥親、張廣泗貽誤軍機,飭訥親交經略印,以傅恒代之。
十月,調滿洲兵五千名赴金川軍營。命各省巡撫皆兼右副都御史銜。以用兵金川勞費,密諭傅恒息事寧人。
十二月,定 內閣大學士 滿、漢各二員, 協辦大學士 滿、漢一員或二員,改所兼 四殿二閣 為 三殿三閣 。親審張廣泗,處斬。命于軍前斬訥親。
乾隆十四年(1749年)三十八歲
正月,以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土舍郎卡投降,命傅恒班師,特封忠勇公。
二月,以岳鐘琪親赴勒烏圍,招莎羅奔來降,諭特嘉獎之。
三月,封岳鐘琪為三等公,加 兵部尚書 銜。
四月,御 太和殿 ,冊封嫻貴妃 輝發那拉氏 為 皇貴妃 ,攝六宮事。
七月,命傅恒、 陳大受 譯西洋等國番書。
八月,行圍巴顏溝,蒙古諸王設宴。
九月,瞻對土司班滾降,原大學士慶復以奏班滾自焚不實罪,賜死。
十月,賞傅清都統銜,同紀山駐藏,掌欽差大臣關防。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九歲
正月,諭全免直隸、山西、河南、浙江未完
耗羨
。免江蘇、安徽、山東耗羨十分之六。
二月,西巡五臺,免經過地方額賦三分之一。
三月,皇長子愛新覺羅·永璜逝世,追封定安親王。準噶爾內亂,喇嘛達爾札弒 策妄多爾濟那木札勒 自立。
四月,命班弟駐西藏,紀山駐青海。
五月,諭九卿 科道 直陳得失。
六月,以喀爾喀親王成袞札布為定邊左副將軍。
七月,命劉統勛赴廣東查核折米收倉積弊。
八月,冊立皇貴妃輝發那拉氏為皇后。巡幸嵩、洛。
九月,免河南經過地方額賦十分之三。準噶爾臺吉策旺多爾濟那木札勒被部人所殺,立其兄喇嘛達爾札為首領。
十一月,西藏郡王珠爾默特那木札勒準備發動叛亂,駐藏都統傅清、左都御史 拉布敦 誘誅之。其黨卓呢羅卜藏札什叛亂,傅清、拉布敦遇害。命 策楞 、岳鐘琪率兵入藏,調尹繼善赴四川經理糧餉,叛亂旋被平定。
十二月,命舒赫德察勘 浙江海塘 。以寶德為駐烏里雅蘇臺參贊。
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十歲
正月,首途南巡。免江蘇、安徽、浙江等地逋賦、額賦。
二月,閱河工閘堰。
三月,諭浙江士庶崇實敦讓,子弟力田。命班弟掌駐藏大臣關防。定西藏善后章程。
四月,賑江南各省州縣水災,免江南及河南州縣多年逋賦及額賦。
五月,結束南巡返京。 皇十子生。
七月,秋狝木蘭。河南陽武十三堡黃河決口。
八月,以 碩色 舉發偽撰 孫嘉淦 奏稿,假造朱批一案發,諭 方觀承 等密緝之。命高斌赴河南辦陽武河工。
十一月,河南陽武黃河決口合龍。為 崇慶皇太后 六旬萬壽舉行慶典,上徽號,率王公大臣行慶賀禮。命高斌、 汪由敦 堪視天津河工。
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十一歲
正月,以準噶爾部達瓦齊、 阿睦爾撒納 內訌,增兵阿爾泰邊隘。
二月,皇十一子 愛新覺羅·永瑆 生。母金氏。
三月,以浙東災重,諭地方官加賑,毋令流移。
四月,皇十二子 愛新覺羅·永璂 生。母輝發那拉氏。
六月,御試滿洲由部院改入翰林、詹事等官,擢汪挺玙等三人為一等,其余各有升降。
七月,秋狝木蘭。免所過州縣錢糧十分之三。
八月,順天鄉試內簾御史蔡時田、舉人曹詠祖作弊,處斬。
九月,岳鐘琪平定四川雜谷土司蒼旺之亂。
十二月,諭福建巡撫 陳宏謀 不許究捕天主教民。
乾隆十八年(1753年)四十二歲
正月,鄂昌等革職,逮問。
二月,命 兆惠 赴藏辦事。閱永定河工。
五月,減秋審、朝審緩決三次以上罪。準噶爾臺吉喇嘛達爾札與達瓦齊互相仇殺被執,達瓦齊自立臺吉。
六月,浙江上虞人丁文彬以 衍圣公 孔昭煥 揭發其制造逆書,審實,磔之。
七月,停各省分巡道兼布政司參政、參議,按察使司副使、僉事等銜,及升用 鴻臚寺 少卿。
八月,秋狝木蘭。南河侵虧案起,命策楞同劉統勛查辦。撥江西、湖北米各十萬石賑江南災。高斌因河工案被革職。
九月,舒赫德協辦江南河工。
十一月,江西生員劉震宇以所著《治平新策》中有“更易衣服制度”等語,處斬。
十二月,命歸降杜爾伯特臺吉車凌等移居 呼倫貝爾 。以準噶爾臺吉達瓦齊未遣使來京,諭暫停貿易。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歲
正月,準噶爾臺吉 車凌 入覲。
二月,準噶爾烏梁海庫本來降。
三月,四川提督岳鐘琪逝世。準各地駐防漢軍出旗為民。
閏四月 ,蒙古色布騰入覲,命大學士傅恒至 張家口 迎接,封貝勒。
五月,以準噶爾內亂,命兩路進兵取 伊犁 。再謁盛京祖陵。封準噶爾臺吉車凌為 親王 , 車凌烏巴什 為郡王。
七月,輝特部臺吉阿睦爾撒納率部來降,封親王。
八月,駐蹕吉林。詣溫德亨山,望祭長白山、 松花江 。賑 齊齊哈爾 三城水災,閱輝發城。以車凌孟克及車凌烏巴什、訥默庫為西路參贊大臣;以達勒黨阿、兆惠為北路參贊大臣;西路以薩喇勒、 阿蘭泰 、玉保為參贊大臣。
九月,謁清永陵、 清昭陵 、 清福陵 。免 奉天府 本年丁賦。自山海關外及 寧古塔 等處,已結、未結死罪均減等,軍流以下悉免之。停本年秋決。謁 文廟 ,御大政殿。盛京宗室、覺羅、將軍等進御膳。
十月,移京城滿洲兵三千駐阿勒楚喀等處屯墾,增副都統、協領各一名。
十一月,至避暑山莊,召見輝特臺吉阿睦爾撒納、杜爾伯特臺吉納默庫等,分別封為親王、郡王以及貝勒、 貝子 等。
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十四歲
正月,命定邊左副將軍阿睦爾撒納、
定邊
右副將軍薩喇勒各率參贊大臣,分別由北路、西路進征準噶爾。
二月,命兆惠留烏里雅蘇臺協辦軍務。
三月,駐蹕 吳家莊 ,閱視永定河堤。 胡中藻 《堅磨生詩抄》案發,處斬, 張泰開 刊刻、鄂昌唱和并獲罪逮問,賜鄂昌自盡。鄂爾泰撤出 賢良祠 。
四月,致仕太保大學士張廷玉逝世,命遵雍正遺詔配享太廟。
五月,清軍定伊犁,封賞有功大臣。
六月,獲達瓦齊,準噶爾叛亂平。 羅卜藏丹津 等被解至京師,行 獻俘禮 ,御 午門 受俘。
八月,木蘭行圍。封準噶爾臺吉伯什阿噶什為親王。
九月,阿睦爾撒納入覲,途中叛亂,掠額爾齊斯臺站,并進攻伊犁,頒諭招撫之。封噶勒藏多爾濟為綽羅斯汗,車凌為杜爾伯特汗,沙克都爾曼濟為和碩特汗, 巴雅爾 為輝特汗。
十月,達瓦齊等解至京,行獻俘禮,御門樓受俘,釋之。命進剿阿睦爾撒納,將軍班弟、尚書鄂容安敗于烏蘭庫圖肋,死之,副將軍薩喇勒被執。
十一月,宥達瓦齊罪,封親王,賜第京師。
十二月,免伊犁貢賦。賑 索倫 、 達呼爾 水災、霜災。皇十三子 愛新覺羅·永璟 生,母輝發那拉氏。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四十五歲
正月,以額駙科爾沁親王 色布騰巴勒珠爾 貽誤軍機,奪爵禁錮。喀爾喀親王額琳沁多爾濟縱容阿睦爾撒納,處斬。
二月,起程東巡。以奏報獲阿睦爾撒納(實為誤傳)改謁 泰陵 ,再巡山東,謁孔林。
三月,至曲阜,謁 孔子廟 。清軍收復伊犁,阿睦爾撒納逃往哈薩克。
四月,命西路、北路進征哈薩克。命大學士傅恒赴額林哈畢爾噶整飭軍務。
五月,免甘肅甘州等三府本年民屯額賦,賑甘肅皋蘭等二十廳州縣上年霜雹災。
七月,喀爾喀蒙古郡王青袞雜卜叛亂,命 舒明 、成袞扎布等撲剿之。
八月,秋狝木蘭,行圍。杜爾伯特臺吉伯什阿噶什入覲,召見行殿。
九月,土爾扈特部臺吉敦多布達什遣使臣吹扎布入貢,召見并賜宴。免甘肅乾隆元年至十五年積年欠賦。
十月,回部霍集占叛亂,遣阿敏道進兵討伐。輝特臺吉巴雅爾叛掠,命 寧夏 將軍和起討之。
十二月,青袞雜卜就擒,叛亂平定,賞 成袞 扎布黃帶,封一子為 世子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十六歲
正月,二次南巡,免江蘇、安徽、浙江累年逋賦。
二月,兆惠全師至 烏魯木齊 ,封一等伯,世襲。免江南乾隆十年以前漕項積欠。免兩淮灶戶乾隆十七年至十九年未完折價銀兩。
三月,噶勒藏多爾濟占領伊犁,命成袞扎布進兵討之。
四月,以 夏邑 生員段昌緒藏匿 吳三桂 偽檄,命方觀承赴河南查辦。以前布政使 彭家屏 私藏明末野史,革職逮問,旋皆處死。命劉統勛督修徐州石工, 夢麟 督修六塘以下河工, 嵇璜 督修昭關滾壩支河。
五月,阿睦爾撒納從哈薩克逃往俄羅斯,旋出痘死,準噶爾叛亂平定。
六月,英商 洪任輝 赴津以榷政之弊告狀。
七月,巡幸木蘭,行圍。皇十四子 愛新覺羅·永璐 生,母魏氏。
九月,命劉統勛赴山東、江南辦理河工。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四十七歲
正月,命兆惠、雅爾哈善等進征回部,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命 永貴 、 定長 以欽差大臣關防辦理屯田事務。
三月,御試翰林、詹事等官,擢 王鳴盛 等三人為一等,其余各有升降。
四月,免直隸 霸州 等三十三州縣廳乾隆十年至二十年逋賦。
七月,雅爾哈善擊敗 霍集占 于 庫車 。 木蘭秋狝 ,并行圍。
九月,提督馬得勝以攻庫車失機,處死。命駐防伊犁大臣兼理回部事務。烏什城降。
十月,兆惠軍孤軍陷葉爾羌,即所謂黑水營之圍。
十一月,以 富德 為定邊右副將軍,阿里袞、 愛隆阿 、福祿、舒赫德為參贊大臣增援兆惠。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四十八歲
正月,免甘肅通省明年額賦及積年各項積欠。
二月,富德、阿里袞等與霍集占大戰呼爾璊,大敗之,解黑水營之圍。
四月,以 阿桂 為富德軍營參贊大臣,以農田望雨,步行祈禱。
五月,詔諸臣修省,直言得失,素服至 社稷壇 祈雨,由 景運門 步行祭 方澤 。
六月,以久旱,步行至圜丘行大 雩 禮。命兆惠進兵喀什噶爾,富德進兵葉而羌,收復之。諭 李侍堯 傳集外商,頒布禁約。
閏六月,布拉呢敦棄喀什噶爾逃遁。霍集占棄葉爾羌逃遁。
七月,清軍攻克喀什噶爾、葉爾羌,大、小和卓木逃至巴達克山部被殺,回疆叛亂平定。以捕蝗成效不佳,奪陳宏謀總督銜。
八月,申禁英商船逗留 寧波 。
九月,論剿叛軍功。命阿桂駐 阿克蘇 辦事,除回城霍集占等苛斂。
十月,頒給阿桂欽差大臣關防,禁止各地捕蝗派累百姓。
十一月,命各回城首領輪班入覲。
正月,命烏魯木齊屯田。以西師凱旋,免來歲甘肅額賦。
二月,至良鄉歡迎兆惠凱旋。
三月,御太和殿,受凱旋朝賀。大興 西域 屯田,如伊犁海努克、烏魯木齊至羅克倫設屯田村莊。阿桂駐伊犁。獎勵移民屯墾。
七月,以俄羅斯駐兵和寧嶺等四路,聲言分界,諭阿桂、車布登扎布以兵逐之。
八月,木蘭秋狝。以阿桂總理伊犁事務,授為都統。
十月,皇十五子 愛新覺羅·颙琰 (即后來的嘉慶皇帝)生。
十二月,西安將軍松阿哩受屬員饋贈,革職論絞。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五十歲
正月,浙江提督 馬龍圖 以挪用公項,解任問罪。西巡五臺,免所過州縣逋賦十分之三。
九月,明瑞代阿桂駐伊犁。山東曹縣黃河及運河各漫口均合龍。
十月,貴州巡撫周人驥奏仁懷等處試織繭紬,得到嘉獎。
十一月,以皇太后七旬慶典,率 王大臣 行慶賀禮。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五十一歲
正月,第三次南巡,免江蘇、安徽、浙江逋賦。命清查俄羅斯疆界。
二月,渡河,過江,閱視清口東壩、惠濟閘。
三月,至海寧閱海塘。與皇太后臨視織造機房。命濬筑直隸各河堤, 以工代賑 。
四月,閱 高家堰 ,諭濟運壩至運口接建磚工。回程,太后由水路,自走陸路,由徐州閱河。祭孟子廟,謁 先師廟 及孔林。
八月,在伊犁建二城,賜名綏定、安遠。
九月,在烏魯木齊建城堡,賜城名寧邊、輯懷,堡名宣仁、懷義、樂全、寶昌、惠 徠 、屢豐。
十月,命筑 科布多城 。奉天府府尹通 福壽 縱容屬員高錦勒索商人,解職逮治。
十一月,設伊犁參贊大臣。諭方觀承仿河南浚道路溝 洫 。皇十六子生,母魏氏。
是年全國人口二億四十七萬二千四百六十一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十二歲
正月,御紫光閣,賜愛烏罕、 巴達克山 、霍罕、哈薩克各部使臣宴。命方觀承赴河南勘漳河工程,裁西寧辦事大臣。改烏魯木齊副將為總兵。
五月,命阿桂、 裘曰修 等往直隸霸州督辦水利。果親王弘瞻因干預朝政削王爵為貝勒,和親王弘晝因儀節僭妄,罰俸三年。秋狝木蘭。
八月,賜烏魯木齊城名為 迪化 ,特訥格爾城名為 阜康 。木蘭行圍。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五十三歲
五月,諭粵海關官員貢不許進獻 珍珠 等物。
七月,木蘭秋狝。
九月,命刑部侍郎阿永阿等審理湖南新寧縣民傳帖罷市案。
十月,湖南巡撫 喬光烈 因新寧縣罷市案,革職。
十一月,在 塔爾巴哈臺 筑瑚圖畢城,賜名景化。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十四歲
正月,第四次南巡,免江蘇、安徽、浙江歷年因災未完丁漕及所過州縣額賦十分之三。
閏二月 ,烏什回族人民起義,殺辦事大臣素誠,明瑞鎮壓之。賜伊犁新筑駐防城名曰惠遠,哈什回城曰懷順。
三月,追論素誠貪淫激變罪,籍沒家產,戍其子于伊犁。
五月,和闐辦事大臣和誠索勒回疆百姓,奪職逮問,正法。
六月,晉封 令貴妃 魏氏為皇貴妃。
八月,減朝審、秋審緩決三次以上刑。木蘭行圍。
十一月,封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為榮親王。
十二月,緬甸大舉入犯,逼近思弟內地,云貴總督 劉藻 御之。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十五歲
二月,陜甘總督和其衷以彌補段成功虧空罪,奪職逮問。
三月,云貴總督劉藻御緬無方,被革職,后畏罪自殺。
四月,和其衷論斬,段成功處死。
五月,皇十七子 愛新覺羅·永璘 生,母魏氏。
六月,予故西洋人郎世寧侍郎銜。
七月,皇后輝發那拉氏逝世,命喪儀照皇貴妃例。
八月,木蘭行圍。
十一月,云貴總督 楊應琚 奏報緬甸各部頭人內附。以楊應琚病,命 楊廷璋 赴 永昌 接辦抵御緬軍。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十六歲
正月,清軍征緬失利,諭楊廷璋回廣東。
二月,底瓦江之戰,清軍征緬失利,提督 李時升 下獄。巡幸天津。
三月,閱子牙河堤。免直隸全省逋賦。閱天津駐防滿洲兵及綠營兵。以緬軍入寇,宣示楊應琚貽誤罪狀,革職。
四月,因云南邊境瘴盛,暫停進兵。
五月,清軍征緬在木邦失利。諭舉人 蔡顯 以刊刻逆書,處以斬決。
七月,秋狝木蘭。
閏七月,賜楊應琚自盡。緬軍入寇云南。
九月,諭明瑞率師征緬。
十二月,清軍渡大疊江攻錫箔,波龍等處土司頭人內附。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十七歲
二月,諭用兵緬甸,輕敵致敗,引為己過,令明瑞班師。明瑞敗于猛育,陣亡。令傅恒赴云南,經略征緬事宜。
四月,御試翰林、詹事等官,擢 吳省欽 等三人為一等,余各有升降。
五月,因兩淮鹽務積弊匿而不報,尹繼善、 高晉 均下刑部嚴議。
七月,秋狝木蘭。 紀昀 因泄漏籍沒前運使盧見曾諭旨,革職,謫戍烏魯木齊。
八月,允俄羅斯于 恰克圖 通商。木蘭行圍。
十一月,以緬甸貢使所帶敕書不遜,諭阿里袞備剿。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五十八歲
正月,命阿桂、阿里袞協助傅恒剿緬。敗緬軍于南底壩。
三月,命伊爾圖為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命阿桂署云貴總督。
八月,木蘭行圍。
十一月,副將軍、戶部尚書阿里袞死于軍中。傅恒督師征緬,以緬甸地煙 瘴 ,清軍損失大半。緬酋乞降,命班師,緬酋猛駁稱臣納貢。
十二月,巡幸天津,免經過州縣乾隆三十五年錢糧十分之三。
正月,因六十壽辰,明年皇太后八十萬壽,下詔普免全國額征地丁錢糧。
三月,巡幸天津,免經過州縣及 天津府 屬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積欠地丁銀,常借、災借谷石,直隸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積欠地丁銀及折色銀兩。
閏五月,命裘曰修赴薊州、寶坻一帶捕蝗,旋以撲蝗不力免刑部尚書職。
六月,發帑銀二萬兩撫恤古北口地水災,并開倉賑糶。
七月,小金川與沃克什土司相勾結挑釁,命 阿爾泰 勸諭小金川。和親王弘晝、大學士傅恒相繼逝世。至 木蘭圍場 。
十一月,土爾扈特蒙古脫離俄國羈絆,返回祖國。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十歲
正月,免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等部分地區額賦。
二月,阿貴率軍大舉征緬。東巡,登泰山,至曲阜,謁 孔廟 、孔林。
六月,直隸北運河決口。土爾扈特部進入中國境內,命巴圖濟爾噶勒赴伊犁辦理安置事宜。
七月,諭四川總督阿爾泰督兵進攻小金川。永定河決口。巡幸木蘭,沿途武職懈忽,有關官員下部嚴議。
八月,命 兩江總督 高晉查勘永定河工,旋合龍。木蘭行圍。
九月,土爾扈特渥巴錫等于 熱河 入覲,封 渥巴錫 為汗,以下封親王、郡王等爵。
十月,命高晉等查勘 南運河 。
十一月,舉行皇太后八旬萬壽慶典。
十二月, 溫福 進駐大金川日隆宗之地, 董天弼 收復沃克什土司各寨。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六十一歲
正月,征求天下遺書。建烏魯木齊城,駐兵屯田。命尚書裘曰修協同 直隸總督 周元理浚永定河、 北運河 。
三月,河南羅山縣在籍知縣查世柱因藏匿《明史輯要》,處死。溫福、阿桂連克大小金川諸寨。
十二月,以溫福為定邊將軍,阿桂、 豐升額 俱為副將軍,分路占小金川全境,驅師大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二歲
正月,以小金川平定,免四川額賦。以阿爾泰貪贓,賜死。
三月,開館纂修《四庫全書》。
閏三月 ,命劉統勛充辦理《四庫全書》總裁。
六月,清軍大敗于木果木,溫福等主要將領俱死,以阿桂為定邊將軍,洗劫小金川。
八月,任阿桂為 定西 將軍。木蘭行圍。
九月,充戶部開金川軍需捐例。
十一月,阿桂克復小金川全境,再攻大金川。軍機大臣劉統勛逝世。 再次秘密建儲,以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颙琰為儲君。
正月,免奉天、直隸、安徽、湖南、廣東逋賦。諭達賴喇嘛停止私同廓爾喀議和。
閏四月,諭臺灣及沿海各省詳審命盜各案。
五月,定安南國兩年一貢,六年遣使一朝。
六月,福康安敗廓爾喀軍,出境作戰。
八月,命 孫士毅 駐 前藏 督糧運。廓爾喀戰敗乞降,福康安班師。
九月,令福康安、孫士毅等定西藏善后事宜。定金奔巴瓶抽簽制度。
十月,《十全武功記》寫成。
是年,與俄簽訂《 恰克圖市約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十二歲
正月,改杭州織造為鹽政兼管織造事,改鹽道為運司,定南北兩關稅務歸巡撫管理。定西藏善后章程。
三月,通諭設 金奔巴瓶 于北京雍和宮,飭 理藩院 堂官、掌印 札薩克 喇嘛等共同掣出蒙古所出之呼畢勒罕。
六月,英使馬戛爾尼來華。
七月,命和琳稽核藏商出入。
八月,于熱河接受馬戛爾尼使團入覲。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八十三歲
七月,停木蘭行圍。
八月,以御宇周甲,普免各省漕糧。諭各省捕拿白蓮教徒起義群眾。
十月,荷蘭入貢。
十二月,普免各省積年欠賦。
是年,全國人口達到三億一千三百萬。
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四歲
正月,湘黔苗民起義爆發,至嘉慶二年平定。
五月,閩浙總督 伍拉納 、福建巡撫 浦霖 以辦理災賑不善,革職審問,旋處死。以 于敏中 營私玷職,革輕車都尉世職。
九月三日,御 勤政殿 ,宣示建儲密旨,立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颙琰為皇太子,定明年歸政,改為嘉慶元年。
十月,頒嘉慶元年 時憲書 。普免明年地丁錢糧。
嘉慶元年(1796年)八十五歲
正月,舉行歸政大典,自為太上皇帝,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舉
千叟宴
以太上皇蒞之。
白蓮教起義
爆發,數月間遍及川、陜、楚、豫、甘五省,至嘉慶七年平定。
嘉慶二年(1797年)八十六歲
八月,阿桂逝世, 和珅 為首席軍機大臣。
嘉慶三年( 1798年 )八十七歲
八月,得知農民起義領袖 王三槐 被擒,侈談“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慶四年(1799年)八十八歲
正月,駕崩,終年八十八歲,嘉慶皇帝親政。逮和 珅 于刑部獄,旋賜死。以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為軍機大臣。
三月,赦乾隆間文字獄各案涉及人員。
四月,上尊謚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圣純皇帝”。廟號清高宗。
九月,葬于 清裕陵 。
引用来源
- • 乾隆帝的解釋|乾隆帝的意思|漢典“乾隆帝”詞語的解釋 2022-06-15 09:34:12
- • 《乾隆南巡圖》中的江南圖景 2022-06-15 09:37:01
- • 乾隆南巡與“馬背上的朝廷” 2022-06-15 10:23:39
- • 東西問|班瑪更珠:雪域高原“大學者”,如何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 2022-06-15 13:36:20
- • 乾隆的解釋|乾隆的意思|漢典“乾隆”詞語的解釋 2022-06-15 13:38:34
- • 乾隆帝的解釋|乾隆帝的意思|漢典“乾隆帝”詞語的解釋 2022-06-15 13:42:42
- • 他死后,乾隆伏棺痛哭! 2022-06-15 13: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