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墓”為 周武王 所封。位于今河南省衛輝市東北7.5公里比干廟村處。
歷史沿革
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個墳丘式墓葬。墓立銅盤銘文:“左可想而知右泉,前崗后道,萬世之寧,茲馬是寶。”墓前立有 孔子 手跡劍刻:“殷比干墓”四字碑。
比干為國為民,不畏犧牲,他的忠烈精神,名垂千古。歷史上人們都稱他為中國古代第一位大忠臣。
墓地修建及維護
因墓而立于同地的“
比干廟
”是中華林氏的第一家廟,廟最早建于
北魏
孝(公元494年)時,有吊文刻碑1800字。
唐太宗
(公元645年)追贈詔封比干為殷太師,并寫祭文。著名唐代詩人李白撰殷太師墓志銘。后來,
宋仁宗
皇帝題了“忠孝”二字。
元仁宗
等歷代皇帝都下詔書對比干廟進行過大規模維修。
明孝宗
(1494年)時,又進行重修。清代
康熙
、
乾隆
二皇帝
,都是謁墓廟詩文。歷代文人雅士,也高度評價
比干
是亙古雅士。解放后,政府也對比干墓、廟進行了整修。1963年被列為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引用来源
- • 比干廟-新鄉市衛輝市比干廟旅游指南 博雅旅游網 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