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文化 | 出版物 | 書籍 | 羅貫中所著的歷史演義小說

《三國演義(青少版名著)》是2010年 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羅貫中 。本書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也是我國最偉大的長篇歷史小說。它以其宏大的敘事結構、豐富的思想意蘊、壯麗的戰爭畫卷、復雜的權謀智慧,以及杰出的藝術手法,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奠定了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代民間說書中已有專說“三分”的專門科目和專門藝人。金元時期出現了大量的 三國戲 ,據記載,當時扮演的 三國 劇目達60多種。三國故事的講史話本,有元代至治年間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和近年在日本發現的《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以上兩書的故事輪廓與《三國演義》大體相同。元末明初,偉大作家羅貫中以《 三國志平話 》為框架,結合 陳壽三國志 》和 裴松之 注的史料,綜合民間傳說、戲曲和話本,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彪炳千秋的煌煌巨著。《三國演義》描寫了從 東漢末年西晉 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起自 黃巾起義 ,終于西晉統一。小說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集中描繪了三國時期以 曹操劉備孫權 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漢末的社會動亂和政治集團的相互爭奪,曹操集團的崛起和壯大;第二部分,主要寫劉備集團的崛起和壯大, 三國鼎立 ,互相爭雄的局面;第三部分,主要寫三國的衰落,并最終為司馬氏所統一。 三國演義

精彩書摘

第三回,議溫明 董卓丁原 ,饋金珠 李肅呂布

且說曹操當日對何進曰:“ 宦官之禍 ,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何進怒曰:“ 孟德 亦懷私意耶?”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進乃暗差使命, 赍 密詔星夜往各鎮去。

卻說前將軍、鰲鄉侯、西涼刺史董卓,先為破黃巾無功,朝議將治其罪,因賄賂 十常侍 幸免;后又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是時得詔大喜,點起軍馬,陸續便行;使其婿 中郎將 牛輔 ;守住陜西,自己卻帶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 等提兵望洛陽進發。

卓婿謀士 李儒 曰:“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 張讓 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 癰 雖痛,勝于養毒。臣敢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進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鄭泰諫曰:“董卓乃 豺狼 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進曰:“汝多疑,不足謀大事。” 盧植 亦諫曰:“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進不聽, 鄭泰 、盧植皆棄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進使人迎董卓于 澠 池,卓按兵不動。

張讓等知外兵到,共議曰:“此何進之謀也;我等不先下手,皆滅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長樂宮嘉德門內,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太后曰:“汝等可詣 大將軍府 謝罪。”讓曰:“若到相府,骨肉 齏 粉矣。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諭止之。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請死。”太后乃降詔宣進。

進得詔便行。主簿 陳琳 諫曰:“太后此詔,必是十常侍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進曰:“太后詔我,有何禍事?” 袁紹 曰:“今謀已泄,事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耶?”曹操曰:“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進笑曰:“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十常侍敢待如何?”紹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護從,以防不測。”于是袁紹、曹操各選精兵五百,命袁紹之弟 袁術 領之。袁術全身披掛,引兵布列青瑣門外。紹與操帶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黃門傳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將軍,余人不許輒入。”將袁紹、曹操等都阻住宮門外。

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 段珪 迎出,左右圍住,進大驚。讓厲聲責進曰:“董后何罪,妄以 鴆 死?國母喪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輩,我等薦之天子,以致榮貴;不思報效,欲相謀害,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是誰?”進慌急,欲尋出路,宮門盡閉,伏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后人有詩嘆之曰;“ 漢室 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第二章 謀董卓曹操獻寶刀

第三章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第四章 王司徒 巧施 連環計

第五章 陶恭祖三讓徐州郡

第六章 曹孟德 許都稱雄

第七章 呂溫侯 轅門射戟

第八章 曹孟德敗師 洧 水

第九章 青梅 煮酒論英雄

第十章 禰正平 擊鼓罵曹

第十一章 關云長 千里走單騎

第十二章 孫仲謀 坐領江東

第十三章 戰官渡袁紹敗績

第十四章 徐庶 回馬薦諸葛

第十五章 劉皇叔三顧茅廬

第十六章 諸葛亮 火燒新野

第十七章 趙子龍大戰長坂坡

第十八章 共抗曹孫劉聯盟

第十九章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二十章 用奇計孔明借箭

第二十一章 苦肉計 黃蓋 詐降

第二十二章 周公瑾 火燒赤壁

第二十三章 曹孟德敗走 華容道

第二十四章 甘露寺 劉備招親

第二十五章 諸葛亮三氣周瑜

第二十六章 臥龍吊喪薦鳳雛

第二十七章 曹孟德割須棄袍

第二十八章 猛張飛計擒 嚴顏

第二十九章 馬超 大戰 葭萌關

第三十章 關云長單刀赴會

第三十一章 張遼 威震逍遙津

第三十二章 甘寧 百騎劫魏營

第三十三章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第三十四章 老黃忠計奪 天蕩山

第三十五章 諸葛亮智取漢中

第三十六章 關云長水淹七軍

第三十七章 關羽 大意失荊州

第三十八章 關云長兵敗走麥城

第三十九章 傳遺命曹操壽終

第四十章 曹丕 廢帝建 魏國

第四十一章 急兄仇 張飛 遇害

第四十二章 陸伯言 火燒連營

第四十三章 劉皇叔托孤自帝城

第四十四章 諸葛亮七擒孟獲

第四十五章 姜伯約 歸降 孔明

第四十六章 司馬懿 克日擒孟達

第四十七章 馬謖 拒諫失街亭

第四十八章 空城 撫琴退 仲達

第四十九章 諸葛亮伐魏出祁山

第五十章 木牛流馬建奇功

第五十一章 上方谷 智困司馬懿

第五十二章 諸葛亮病逝 五丈原

第五十三章 魏主政歸司馬氏

第五十四章 承遺志 姜維 伐魏

第五十五章 曹髦 驅車死南闕

第五十六章 走陰平 鄧艾 滅蜀

第五十七章 假投降姜維捐軀

第五十八章 再受禪 司馬炎 建西晉

第五十九章 滅吳國三分歸一統

中文名
定價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頁數
ISBN
作者
羅貫中
出版時間
2010年
版權方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