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of Argentina,西班牙語:República Argentina),簡稱阿根廷(Argentina),是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 總統制 聯邦共和制 國家,位于 南美洲 東南部,東臨 大西洋 ,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智利,北與 玻利維亞 、 巴拉圭 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
十六世紀前為 印第安人 居住地,十六世紀中葉淪為 西班牙 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發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 五月革命 ,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1812年圣馬丁率領阿根廷人民抗擊西班牙殖民軍,并于1816年7月9日宣布獨立。1853年建立聯邦共和國,1994年第四次修改后的憲法規定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
20世紀初,阿根廷經濟總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80年代因債務危機,經濟大幅衰退。1991年起實施以 私有化 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經濟重新步入增長軌道。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銅、金、鈾、粘土等。水力、漁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廣泛。工業較發達,門類齊全。農牧業發達,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和出口國。旅游業發達,是南美主要旅游國家。
歷史沿革
16世紀前,阿居住著土著印第安人。
16世紀中葉,阿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810年5月25日,阿爆發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
1812年,民族英雄圣馬丁率領人民抗擊西班牙殖民軍,于1816年7月9日宣布獨立。此后阿長期處于動亂和分裂狀態。
1853年,烏爾基薩將軍制定了第一部憲法,建立聯邦共和國,烏成為阿制憲后第一任總統。
1860年,阿改為共和國。
20世紀30年代,出現軍、文人交替執政局面。70年代中后期,軍政府曾對左翼反對派人士進行殘酷鎮壓。
1982年,阿同英國因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爭端爆發戰爭,后戰敗,軍政府倒臺。
1983年,激進黨的阿方辛民選政府上臺,恢復并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民主政體逐漸鞏固。正義黨領袖梅內姆自1989年起,正義黨領袖梅內姆連續執政十年,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阿經濟一度有較大發展。梅執政后期,阿經濟轉入衰退,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1999年,激進黨人德拉魯阿當選總統后,未能遏止持續三年的經濟衰退。
2001年12月,阿爆發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德被迫辭職。此后阿形勢嚴重動蕩,十日之內數易總統。
2002年1月1日,正義黨人杜阿爾德被國會推舉為總統。
2003年5月,正義黨人基什內爾就任總統后,阿經濟快速復蘇,政局穩定,民生改善,國際和地區影響力回升。
2007年10月,基什內爾總統夫人克里斯蒂娜作為中左翼跨 黨派聯盟 “ 勝利陣線 ”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阿歷史上首位民選女性總統。克執政后,基本承襲基什內爾政府各項內外政策,并于2011年10月成功連任。
2021年3月24日,阿根廷外交部發布公告,宣布阿政府正式退出“ 利馬集團 ”。
2021年10月14日,第76屆聯合國大會選舉產生18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其中包括阿根廷。任期將于2022年1月1日開始,為期3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于南美洲東南部,面積2780400平方千米(不包括與英國有主權爭議的 馬爾維納斯群島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以及南極地區,下同),領土居世界第八位,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國,僅次于巴西。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陸上邊界線長25728公里,海岸線長4725公里。
地形地貌
阿根廷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的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約占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 潘帕斯草原 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 阿空加瓜山 海拔6,959米,為 南半球 和西半球最高峰。
氣候特征
阿根廷氣候多樣,四季分明。除南部屬寒帶外,大部分為溫帶和亞熱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1.6攝氏度,南部6.3攝氏度,首都17.7攝氏度。年降水量很不均勻,東北角高達1000毫米以上,中部和北部為500-1000毫米,西部在200毫米以下,巴塔哥尼亞地區也在200毫米以下。
區域位置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面積次于巴西,是拉美第二大國。東瀕大西洋,西同智利以
安第斯山脈
為界,北部和東部與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接壤。邊界線總長25728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為3693.8公里;東西最大距離146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米,是安第斯山脈最高峰,也是南美第一高峰。山地面積占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號稱“世界糧倉”,集中了全國70%的人口、80%的農業和85%的工業;北部查科平原,多沼澤洼地,有大面積森林;南部是有名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海岸線5000多公里,大陸架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是拉普拉塔河(最寬處達220公里)及其上游的巴拉那河和
烏拉圭河
、
巴拉圭河
。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比北京晚11個小時。
水系分布
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長558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烏拉圭河等國際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區多冰蝕湖。主要湖泊有 奇基塔湖 、 阿根廷湖 和別德馬湖。
自然資源
概述
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是拉美主要礦業國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銅、金、鈾、鉛、鋅、 硼酸鹽 、粘土等,大部分位于與智利、玻利維亞交界的安第斯山脈附近。但礦產開發水平較低,預計約有75%的資源尚未得到勘探開發。現已探明蘊藏量:石油3.94億立方米,天然氣3325.11億立方米,可開采頁巖氣22.71萬億立方米,可開采 頁巖油 270億桶,煤炭8.25億噸,鐵3億噸,鈾7080噸。水力、漁業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25.3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5.06%。
礦產
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和天然氣是阿根廷較豐富的能源礦產之一。2015年阿根廷石油儲量為3.26億噸(23.9億桶),占全球儲量0.14%,2015年石油產量為2660萬噸(1.9億桶),占全球產量0.68%。現已探明的四大油田是:丘布特省的里瓦達維亞海軍準將城油田(ComodoroRivadavia)、內烏肯省的普拉薩溫庫爾油田(PlazaHuincul)、門多薩的圖蓬加托油田(Tupungato)以及胡胡伊省和薩爾塔省交界地區的油田。
天然氣資源70%分布在北部薩爾塔省,15%在南部 火地島省 。2015年阿根廷天然氣探明儲量為3500億立方米,潛在儲量3190億立方米,年產量為428億立方米。
除此之外,阿根廷還有十分巨大的非常規油氣儲量。據美國能源署2013年公布的全球 頁巖 資源綜合評估,阿根廷頁巖氣儲量居全球第二,頁巖油儲量全球第四,頁巖氣儲量占全球總儲量10%以上。阿根廷最大的頁巖油氣儲藏在內烏肯盆地,其中,巴卡穆埃爾塔(VacaMuerta)地區最為豐富,擁有6610億桶石油和33.4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
銅礦
阿根廷銅礦主要分布在沿智利-阿根廷邊境的安第斯山成礦帶,該帶北起薩爾塔省,南至內烏肯省,綿延1000多公里,帶內有礦床數十個,礦床類型主要為 斑巖 型,常伴有金銀和 鉬礦 。該地區也是鉛、鋅、金、銀、鐵、鉀、錳、錫、銻等礦產產區。主要 銅礦床 有巴霍德拉阿倫布雷拉(BajodeLaAlumbrera)、帕瓊(ElPachón)、阿瓜里卡(AguaRica)。
巴霍德拉阿倫布雷拉(BajodeLaAlumbrera)銅-金礦位于阿根廷西北部的卡塔馬卡省,海拔2560米。該礦是阿根廷唯一生產的銅礦山,2009年產42.5萬 盎司 的金和14.3萬噸銅。已探明的銅儲量為391萬噸,銅品位為1.51%,金儲量為491噸,金品位為0.64克/噸。
帕瓊(ElPachón)銅- 鉬 礦位于圣胡安省,是阿根廷最大的銅礦,該礦資源量為3280萬噸 金屬銅 ,銅品位0.55%;探明儲量超530萬噸,平均品位0.69%。帕瓊銅礦目前正在進行礦山建設,預計于2018年投產,年產 銅精礦 將為20萬噸。
阿瓜里卡(AguaRica)銅-鉬-金礦是目前世界上尚未開發的重要銅金鉬礦床之一,位于卡塔馬卡省。該礦儲量為814萬噸銅金屬、414噸的金和63萬噸的鉬,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阿瓜里卡與另外兩個潛在的大型銅礦項目如LosAzules、TacaTaca均無確切投產日期。
金銀礦
阿根廷已發現金礦和礦化點337個,分布于21個成礦帶。2015年阿根廷黃金產量為57.6噸,銀產量為768噸,主要大型金礦有貝拉德羅(Valadero)、帕斯庫埃-拉瑪(Pascua-Lama)。
貝拉德羅(Valadero)淺成低溫熱液金礦位于圣胡安省,主要礦石礦物有 自然金 、金銀礦、 黃鐵礦 、 黃銅礦 、 明礬石 和黏土等。1999年公布的礦石儲量為1.18億噸,平均品位為1.4克金/噸、21.8克銀/噸。
同樣位于圣胡安省的帕斯庫埃-拉瑪(Pascua-Lama)淺成低溫熱液金礦是智利帕斯庫埃(Pascua)礦延長至阿根廷境內部分,其中智利占80%,阿根廷占20%,目前雙方正在聯合開采。估算礦石儲量為3.25億噸,平均品位是1.4克金/噸、59克銀/噸。
鋰硼礦
南美地區是世界上 鹵水 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約占世界鹵水鋰資源的85%,主要分布在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三國交界的普納高原地區,被稱為“鋰三角”地帶。該區幾乎所有的 鹽礦 都存在富含鋰、鉀、硼離子的鹵水,其鋰鎂比值低,伴生有可綜合利用的鉀和硼等,資源賦存狀態好,開采條件優越。
阿根廷鋰資源總儲量約735萬噸,其中探明儲量為650萬噸,是全球第三大鋰金屬儲量國,主要類型為鹽湖鹵水礦床;2015年阿鋰金屬開采總量近4000噸,是世界上第四大鋰生產國。阿根廷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卡塔馬卡省和薩爾塔省之間普納高原的翁布雷·穆埃爾托鹽湖(SalardelHombreMuerto)和林孔 鹽湖 (SalardelRincón)、胡胡伊省、門多薩省、內烏肯省等 鹽沼 地區。
阿根廷硼資源儲量200萬噸,2013年硼產量為70萬噸,是拉美地區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硼生產國。主要的硼礦產區位于薩爾塔省、胡胡伊省和卡塔馬卡省。
鈾是阿根廷相對較豐富的礦產之一,2015年鈾礦儲量2.94萬噸,蘊藏地區主要在薩爾塔省、科爾多瓦省、門多薩省和丘布特省。
阿根廷鉛鋅礦主要分布于胡胡伊省阿吉拉爾(MinaAguilar)、圣胡安省的卡斯塔諾努埃沃(CastañoNuevo)地區。其中,阿吉拉爾礦床蘊含鉛鋅礦石儲量6600萬噸,含鉛6.2%,鋅7.6%,并伴生有金銀。
鐵礦
阿根廷鐵礦儲量約為11億噸,主要鐵礦有胡胡伊省薩普拉鐵礦(Zapla)、黑河省希拉格蘭德鐵礦(SierraGrande)。薩普拉鐵礦據估計鐵礦砂蘊藏量為1.1億噸, 礦石品位 為35-45%;希拉格蘭德鐵礦鐵礦砂蘊含量為1億多噸,礦石品位為55%-60%。
除以上所列礦產之外,阿根廷還有煤炭、鉀、鈹、鋁、錫、鉬、銻、 綠柱石 、 石膏 、 硫磺 、 瓷土 、 石英 等礦產資源。總的來說,阿根廷礦種豐富、成礦條件良好、未開發礦產多,是一個礦產資源開發潛力較大的國家。
行政區劃
政區
阿根廷被分成23個省和1個聯邦首都區(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括號內為首府。
23個省分別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卡塔馬卡省、查科省、丘布特省、科爾多瓦省、科連特斯省、恩特雷里奧斯省、福爾摩沙省、胡胡伊省、拉潘帕省、拉里奧哈省、門多薩省、米西奧內斯省、內烏肯省、里奧內格羅省、薩爾塔省、圣胡安省、圣路易斯省、圣克魯斯省、圣菲省、圣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火地島省、圖庫曼省。
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位于阿根廷東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全市分1個聯邦區、19個城郊區,總面積達3885平方公里,是南美洲第二大城市(僅次于巴西圣保羅)。布宜諾斯艾利斯作為西班牙殖民中心近300年之久,1816年阿根廷獨立時被定為首都,處處顯露出歐洲風情,頗似巴黎凱旋門的街道布局。建于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外的“兒童共和國”,精巧的建筑和街道富有濃郁的歐洲和東南亞情調,建筑內陳列著一些國家的繪畫、木刻等工藝品。
國家象征
國名
阿根廷全稱阿根廷共和國,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后,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佩戴著很多銀制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產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后來又將拉普拉塔區改為省。
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布獨立,并將國名正式定為阿根廷。阿根廷一詞源于拉丁文,不僅是指具體意義上的白銀,同時寓意“貨幣”、“財富”。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雖不產白銀,但有著肥沃的土壤,豐茂的草原,良好的氣候,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糧倉和肉庫”,財富滾滾而來。
國旗
阿根廷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自上而下由淺藍、白、淺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是一輪“五月的太陽”。太陽本體酷似一張人臉,是阿根廷發行的第一枚硬幣的圖案,沿太陽本體圓周等距離分布著32根彎直相間的光芒線。淺藍色象征正義,白色象征信念、純潔、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陽”象征自由和黎明。
每年6月20日為 阿根廷國旗日 ——1810年,阿根廷爆發了著名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總督,開始了偉大的獨立戰爭。為了鼓舞士氣,指引部隊作戰,領導獨立戰爭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親自設計并指導制作了一面淺藍色和白色相間的旗幟。這兩種顏色分別象征著純潔和虔誠。1816年7月9日,阿根廷共和國宣布成立時,升起的就是這面旗幟。從此,它被正式確定為阿根廷國旗。
國徽
阿根廷國徽為橢圓形。橢圓面上藍下白,為國旗色,上端有一輪“五月的太陽”,寓意同國旗。橢圓形中有兩只緊握著的手,象征團結;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征權利、法令、尊嚴和主權;竿頂為紅色的“
自由之帽
”。橢圓形圖案由綠色的月桂樹葉環繞,綠色象征忠誠和友誼,月桂樹葉象征勝利和光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底,全國人口約為4145萬人,人口數量排在世界第31位。其中女性占比為51.06%,男性占比為48.93%。人口密度較低,約為15人/平方公里。
旅居阿根廷的華人數量約12萬人,主要集中在首都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圣塔菲省、科爾多瓦省等地區,主要從事零售、批發、餐飲等行業,其中尤以超市行業的發展最為引人矚目。據統計,阿根廷全國華人超市數量已超過1萬家,成為該國中小規模零售業的主力軍。
民族
白人占95%,多屬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印第安人口60.03萬,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為 馬普切人 (Mapuche)。 阿拉伯人 和猶太人亦占一定比例。最具阿根廷特色的當屬由歐洲人和南美印第安人結合而成的 高喬人 ,為在潘帕斯草原、 格蘭查科 和巴塔哥尼亞高原的居民,屬混血人種,保留較多印第安傳統,語言為西班牙語。76.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9%的居民信奉新教。
阿根廷是一個獨特的民族,由歐洲人和南美印第安人完美結合的種族——高喬,成為追求自由、平等、崇尚自然、不畏強權的代名詞,而阿根廷的民族文化更是以高喬文化而聞名于世。阿根廷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其他語言包括英語,意大利語,德語,法語。阿北部也有少數地區使用瓜拉尼語,南部少數地區使用馬布切語。阿根廷91.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5%信奉新教,2.4%信奉 猶太教 ,其他3.5%。
政治
政體
阿根廷為聯邦制的共和國,實行總統制代議制民主,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
憲法
1853年制定第一部憲法。1994年8月22日,憲法經第四次修改后實施。修改后的憲法規定:阿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任武裝部隊統帥。總統通過直選產生,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憲法還規定設內閣總理一職。總理、部長和 總統府 各國務秘書均由總統任命。
議會
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擁有聯邦立法權。參、眾議員均由直選產生,可連選連任。參議院72席,全國24個省區各3席。 參議員 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院257席,由各省區按人口比例分配。眾議員任期4年,每兩年改選1/2。本屆議會于2015年12月成立。
阿憲法規定,參議長由副總統兼任。現任副總統兼參議長加夫列拉·米切蒂(GabrielaMichetti),2015年12月10日就職,任期4年。另常設臨時參議長一名,在副總統空缺或代行總統之職時,代行參議長職責。現任臨時參議長費德里科·皮內多(FedericoPinedo),2015年12月10就職。眾議長每年改選一次,現任眾議長埃米利奧·蒙索(EmilioMonzó),2015年12月10日就任。眾議長每年改選一次,現任眾議長埃米利奧·蒙索(EmilioMonzó),2015年12月10日就任。
2017年10月,執政聯盟贏得國會 中期選舉 ,躍居阿國會第一大政治力量。
政府
本屆政府于2015年12月10日成立。2018年9月5日,阿根廷政府調整內閣。目前主要閣員如下:內閣首席部長馬科斯·培尼亞(MarcosPeña),經濟部長尼古拉斯·杜霍夫內(NicolásDujovne),衛生和社會發展部長卡羅列娜·斯坦利(CarolinaStanley,女),內政、公共工程和住宅部長羅赫利奧·弗里赫里奧(RogelioFrigerio),外交和宗教事務部長豪爾赫·馬塞洛·福列(JorgeMarceloFaurie),國防部長奧斯卡·阿瓜德(OscarAguard),生產和勞工部長丹特·西卡(DanteEnriqueSica),交通部長吉列爾莫·迪特里希(GuillermoDietrich),安全部長帕特麗西亞·布爾里希(PatriciaBullrich,女),司法和人權部長赫爾曼·加拉瓦諾(GermánGaravano),教育、文化和科技部長亞厲杭德羅·菲諾基亞羅(AlejandroFinochiaro)。
司法
由最高法院和各聯邦法院組成。最高法院由正副院長和5名大法官組成,院長和法官由總統提名后經參議院批準任命,任期三年,可連選連任。另設法官理事會,負責挑選聯邦法院法官并管理全國司法事務。
基什內爾總統上任后,對最高法院進行了大規模改組,彈劾濫用職權的大法官,并首次任用女性擔當大法官職位。2006年11月,阿議會通過決議,決定不再對空缺的2名大法官席位進行補缺,在現任大法官退休或辭職后亦不再任命新的大法官,以逐步將大法官人數由原來的9名縮減為5名。現任最高法院院長卡洛斯·羅森克蘭 茨 (CarlosRosenkrants),2018年10月就任。副院長埃萊娜·海頓·德諾拉斯科(ElenaHightondeNolasco)。阿憲法中還規定設護民官一職,以保障人權及弱勢群體權益。現任總護民官由秘書長卡洛斯·哈基姆(CarlosHaquim)代理。
政黨
實行多黨制,截至2019年有全國性政黨57個,主要有:
(1)“我們改變”:執政聯盟,2015年3月成立,由共和國方案聯盟、激進公民聯盟等政黨組成,現為阿第一大政治力量。
—共和國方案聯盟(PropuestaRepublicana):新興中右派。2005年由變革承諾黨和發展重建黨聯合成立。主張減少 國家干預 ,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現有黨員2萬余人,影響力主要集中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周邊省份。
—激進公民聯盟(UniónCívicaRadical):亦稱激進黨,社會黨國際成員。1891年成立,是阿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曾六次執政。現有黨員250萬人。信奉人道主義,主張政治多元化和社會改良。
(2)正義黨(PartidoJusticialista):反對黨。又名庇隆主義黨,基督教民主黨國際成員。1945年由庇隆創建,黨員主要來自中低收入階層,以工會力量為支柱。曾8次執政。現有黨員350萬人。政治民主、經濟獨立、社會公正是 庇隆主義 的三大支柱。強調資本為民族經濟服務,追求社會福利,主張勞資調和,維護勞工權益。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黨內派系林立,組織松散。
2003年基什內爾總統執政后,以正義黨內本派力量為主、聯合激進黨內異見派和部分地方中左政黨組建中左跨黨派競選聯盟——勝利陣線。勝利陣線強調變革與團結,倡導社會公正、消除貧富分化。
(3)廣泛進步陣線:反對黨聯盟,新興中左派。2011年成立,由社會黨、南方自由黨、團結與平等黨等主張 進步主義 和社民主義的政黨組成。主張發展可持續經濟和建立福利國家。在參、眾兩院分別占4席和22席。主席為埃梅斯·胡安·賓內爾。
(4)公民聯盟:反對黨聯盟,新興中左派。2007年由鞏固平等共和國黨、造就全國團結黨、為了大眾聯盟黨等聯合組建,在眾議院占7席。主張懲治腐敗和進行政治改革。領袖為埃莉薩·卡里奧。
政要
毛里西奧·馬克里于2015年11月22日當選總統。1959年2月8日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丹提爾市,畢業于阿天主教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并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
進修。其父親為阿根廷著名企業家。1995年至2007年擔任阿根廷博卡青年足球俱樂部主席。2003年創建變革承諾黨,2005年更名為共和國方案聯盟。2005年至2007年任全國眾議員。2007年當選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市長,2011年連選連任。2015年11月22日在總統選第二輪投票中成功當選。已婚,有1子3女。
2019年10月27日晚,據阿根廷國家選舉委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左翼反對派總統候選人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在當日舉行的大選投票中得票率超過45%,當選下一任總統。
經濟
概況
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得益于豐富的自然資源、高文化修養的人民、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工業體系。它有著“極高”等級的 人類發展指數 和較接近發達水平的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具有規模相當大的國內市場和增長中的高科技產業份額。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大國,阿根廷加入了20國集團。然而,隨著經濟高度增長和嚴重下挫的交替,其跌宕起伏的經濟史中也有著收入分配不均和貧困加劇的問題。20世紀早期,阿根廷一度發展成為世界第七富有的國家。直到20世紀中葉它仍是第十五大經濟體,但不穩定的經濟政策、過低的儲蓄率和落后的國際競爭力將它拖入中上收入國家的行列中。
阿是拉美地區綜合國力較強的國家。工業門類較齊全,農牧業發達。
20世紀初,阿經濟總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80年代因債務危機,經濟大幅衰退。1991年起實施以私有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實行 比索 兌美元1:1 固定匯率制 ,阿經濟重新步入增長軌道,1991年至1998年 年均增長率 達6%。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動蕩沖擊,阿經濟自1998年下半年開始滑坡,國家風險指數飚升,外債壓力加劇,財政與金融崩潰,最終于2001年底爆發嚴重經濟危機。
2001年經濟危機以來,阿歷屆政府把償還外債作為核心工作,由于國際融資艱難,被迫立足國內,強化政府干預,實施 進口替代 ,通過刺激出口、限制進口確保外貿盈余,同時嚴格 外匯管制 ,形成“阿根廷模式”,一度取得較好成效。2003年至2011年,阿根廷經濟實現較快增長。
自2012年以來,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等影響,阿根廷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通貨膨脹 高企, 本幣貶值 , 外匯儲備 下降。2014年年初以來,阿政府采取放松外匯管制、提高利率、減少財政補貼等舉措,宏觀經濟形勢好轉。2014年7月,阿政府與“ 禿鷲基金 ”債務談判失敗,阿陷入技術性 債務違約 。馬克里上臺后,出臺取消外匯管制、放松進出口管制等舉措,并解決“禿鷲基金”債務糾紛,重返國際資本市場。2018年,阿經濟金融形勢多次劇烈波動。政府大力實施緊縮政策,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貸款支持。2019年8月,阿金融形勢再次劇烈波動。費爾南德斯總統執政后,出臺系列改革舉措,將解決債務問題作為優先任務。2020年8月,阿根廷政府就662億美元外債重組同主要債權人達成一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阿 經濟下行壓力 加大,2020年經濟衰退11.8%(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54% |
|
失業率 |
11.7%(2020年第三季度) |
外匯儲備 |
393.77億美元(2021年2月) |
2728.52億美元(2020年第三季度) |
|
外貿總額 |
972.40億美元 |
出口額 |
548.84億美元 |
進口額 |
423.56億美元 |
匯率 |
1美元約為96.69比索(2021年3月) |
工業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最大的單一部門,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并實現了與農業的兼容。基于20世紀上半葉建立的食品與紡織工業,阿根廷已經形成了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產值領先的行業為食品飲料加工業、機動車及其零配件制造業、煉油與生物柴油行業、化學與醫藥工業、煉鋼與煉鋁業、工農業機械制造業,以及電子元器件與家用電器制造業。家電制造以廚房電器和移動電話頗為重要。
2009年,阿根廷生產電力1,220億 千瓦時 。很大程度上由良好發展的天然氣與水力發電貢獻。該國還是核能的主要生產國與出口國之一。
阿根廷工業較發達,主要有鋼鐵、汽車、石油、化工、紡織、機械、食品加工等,門類齊全。工業地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和科爾多瓦省,內地省份工業基礎薄弱。核工業發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現擁有三座運行中的核電站。目前,正在籌建第四座核電站。食品加工業較先進,主要有肉類加工、乳制品、糧食加工、水果加工、釀酒等行業。
2016年阿工業生產下降4.9%。
農牧魚業
阿根廷農牧業發達,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和出口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全國大部分地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適于農牧業發展。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業區。全國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272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9.8%。長期牧場面積1421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1.2%。灌溉面積169萬公頃,占可耕地面積的6.8%。農業人口428.7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0.7%(2010年)。人均耕地面積0.77公頃,居世界前列。
阿根廷還是世界上最大的 馬黛茶 生產國。2016年共產馬黛茶69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阿根廷畜牧業歷史悠久,牲畜品種及畜牧水平在世界均占先進地位。畜牧業占農牧業總產值的40%。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以牛羊為主。阿是注射疫苗非口蹄疫區和非 瘋牛病 疫區,牛肉生產、出口和消費居世界前列。2014年全國牛存欄5164.7萬頭,牛肉產量269萬噸,出口量19.3萬噸。
阿根廷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生產60%在南部,近50%集中在馬德普拉塔港口。主要漁產品為 鱈魚 、 魷魚 、對蝦等。2017年捕魚量為70.03萬噸,同比下降8.81%;其中出口46.6萬噸,出口額14.8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0.3%和8.1%。2020年捕魚量為77.13萬噸,同比增長13.0%;2019年出口47.98萬噸,出口額18.6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3.3%和1.9%。
財政金融
阿政府財政收入曾長期赤字。2002年開始厲行增收節支,連續多年實現初級 財政盈余 。受政府公共服務補貼和債務支付等開支增加的影響,近年來阿財政出現赤字。2017年,阿政府初級財政赤字4041.42億比索。
截至2012年底,阿全國共有各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80家,其中國有銀行12家,私有銀行52家,非銀行金融機構16家,總資產達7903.75億比索。
阿政府財政曾長期赤字。2018年以來,阿政府裁撤政府機構,下調公共投資、財政開支和社會補貼,對出口商品和服務加征稅,致力于2019年實現 財政收支平衡 。2019年阿政府初級財政赤字951.22億比索,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0.44%。截至2019年底,阿外債余額2766.8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阿全國共有各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76家,其中國有銀行13家,私有銀行48家,非銀行金融機構15家。
2020年6月1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將與國際債權人關于近700億美元 債務重組 談判的期限從6月2日延至6月12日。這是阿政府第三次延長債務重組談判的最后期限。
對外貿易
阿根廷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阿政府大力促進出口,積極推動產品出口結構和出口市場多元化,加之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高,阿外貿連續多年保持順差。主要出口產品為油料作物、石油、天然氣、汽車、谷物、牛肉、皮革、奶制品、鋼鐵、漁產品和林產品等;進口 核反應堆 及機械設備、汽車、電子產品、燃料、有機化學品、塑料及其制成品、鋼鐵、醫藥產品等。主要貿易伙伴為歐盟、巴西、中國、美國、智利、墨西哥、日本等。2017年,阿 對外貿易總額 為1253.2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584.28億美元,進口額668.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0.1%、0.9%和19.7%, 逆差 84.71億美元。2020年,阿對外貿易總額為972.40億美元,其中出口額548.84億美元,同比下降15.7%,進口額423.5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順差125.28億美元。
外國資本
阿吸引外資的歷史始于19世紀上半葉。二次大戰前,英國資本占半數以上。戰后,美資后來居上。1990~1999年,外國投資總額達1210億美元,其中主要來源于西班牙、美國、法國、智利等國家。外國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氣、汽車制造、醫藥、化工、金融、民航、電信、服務業等部門。2001年經濟危機后,阿外資流入大幅下降,2004年起開始回升。
文化
特產
牛肉
阿根廷是世界著名的畜牧業大國,牛、羊數量卻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皮革出口國,阿根廷的皮制品,質地柔軟細膩,而且價格也比歐美低得多,是旅游者喜愛的特產之一。
阿根廷牛肉也與別處不同,它采取露天圍欄放牧,這種自然方式產生的牛肉,肉質鮮嫩,與大多數國家工業化牛棚育肥的牛不可同日出語。像巴西式烤肉,在巴西也只有用阿根廷牛肉才算上品。
國寶石
紅紋石又稱阿根廷石或
菱錳礦
。是一種粉紅顏色、嬌嫩、可愛而又稀有的寶石,是阿根廷的國寶石,對應心輪,是一種類似粉晶,能量卻比粉晶更為精純。紅紋石的能量與心輪對應,可使佩戴者開心、愉快,尤其當心情感覺郁悶、煩躁時,還能消除心中的負性能量。
羊皮制品
阿根廷的特產有皮革及羊皮制品,尤其以皮鞋聞名。首都內的多家商店因游客眾多而生意興隆,有些商店還可以殺價。巴里洛切市的棉質衣料是世界聞名的,手工藝品琳瑯滿目。
藝術
“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 阿根廷人 視為國粹。 阿根廷探戈 發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區。
節日
阿根廷節日 |
|||
節日名稱 |
時間 |
節日名稱 |
時間 |
1月1日 |
獨立日 |
7月9日 |
|
馬島戰爭老戰士日 |
4月2日 |
圣馬丁逝世紀念日 |
8月17日 |
圣徒星期四 |
4月13日 |
民族日 |
10月12日 |
國際勞工節 |
5月1日 |
圣母無原罪節 |
12月8日 |
國慶日(五月革命日) |
5月25日 |
圣誕節 |
12月25日 |
6月20日 |
飲食
阿根廷是一個移民國家,85%以上的居民來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所以它的飲食文化也攙雜了歐陸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雞、驢為主,甚少吃豬,而炭燒烤肉是當地的特色。
馬黛茶也是阿根廷的特色,據說這種茶是被阿根廷譽為“國寶”、“國茶”,在當地語言中“馬黛茶”就是“ 仙草 ”、“天賜神茶”。
習俗
由于阿根廷人多為西班牙和意大利人的后裔,在一定程度上受歐洲文化影響。在社交場合,當地男士之間要一一握手,而與女士見面則是貼面禮。阿根廷人見面的稱謂與問候較講究,通常需在姓氏前冠以先生、小姐、夫人和頭銜等尊稱,而在親密的朋友之間則用名字相稱或昵稱。阿根廷人守時觀念不強。在阿根廷,人們交談忌諱打探個人收入、年齡、宗教信仰、情感等隱私。阿根廷人飲食習慣以西餐為主,尤其喜歡各式各樣的烤肉,也喜歡吃中餐(不喜歡吃辣)。
禁忌
適于談論的話題:足球及其他體育項目、烹飪技巧、家庭陳設等等。拜訪阿根廷人時,可贈送一些小禮品。但是送菊花、手帕、領帶、襯衫等是不適當的。
軍事
總統擁有阿根廷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的頭銜,憲法將國防與內部安保系統嚴格區分:
國防系統為聯邦政府獨家負責,隸屬國防部調度,由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國會通過國防委員會負責授權與監督,正當防衛是軍隊的基本原則:擊退任何外來軍事侵略以保障人民自由、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它的次要任務是在 聯合國 框架內履行多國軍事行動、參與國內支援任務、協助友好國家和建立次區域防御系統。
阿根廷實行志愿役,服役年齡限制在18歲至24歲之間,無 征兵制 。阿根廷軍隊的歷來是區域內裝備最精良的國家之一,管理著自己的武器研究設施、造船廠、軍械庫,以及彈藥、坦克與飛機制造廠。
國內安保系統由聯邦及其各省政府共同管理。在聯邦一級它由內政部、安全部和司法部協調,由國會監督。執行方是聯邦警察、履行海岸巡防隊職責的海軍署,執行邊境管制任務的國家憲兵隊和機場安全警察。各聯邦省擁有其自己的安全部門和警察部門,聯邦首都擁有首都警察,它們會在跨聯邦地區的犯罪事件中與聯邦警察合作。根據憲法,阿根廷軍隊不能在國內進行軍事行動,所以國家憲兵隊和海軍署負責介入國內的嚴重紛爭,如大選的安保工作、鄉間的治安維護和打擊走私、毒品和國內恐怖主義。
國家情報系統 負責情報工作,第一級情報部門為情報秘書處,其前身為庇隆總統所設立著名的國家情報處(SIDE),負責國內外情報工作,由總統直接管轄,其下轄的國家情報學校負責招募和培訓情報人員,司法監控局負責通訊監聽。第二級情報部門為國家犯罪情報局,由安全部管轄,負責國內情報工作,為聯邦警察、國家憲兵和 海岸警衛隊 提供情報服務;國家戰略軍情局由軍方直接管轄,負責獲取和分析軍事戰略情報,為軍事行動提供戰略和戰術情報分析和方案。
機構
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設國防委員會和危機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由副總統、內政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經濟部長組成,協助總統制定和評估 國防政策 和 國防戰略 。危機委員會由國防部長、武裝力量聯合參謀長和陸、海、空軍參謀長組成,協助總統進行軍事行動和軍事戰略評估和決策。國防部長全面主持國防事務,并直接對總統負責。2006年6月,阿將聯合參謀部提升為高于軍種參謀部的領導機構,并在該機構下新設聯合作戰司令部,負責指揮全軍的聯合作戰行動。
兵役
自1995年起由
義務兵役制
改為
志愿兵役制
,18至24周歲公民可根據協議期限志愿服兵役,最高服役年齡至28周歲。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
準軍事部隊
組成,其中正規軍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現有三軍總兵力7.89萬人。準軍事部隊3.7萬人,此外還有預備役部隊37.5萬人。阿是南美地區軍費開支最低的國家之一。2017年
國防預算
為940.32億比索,占全年預算支出的4.0%。
交通
概況
阿根廷交通運輸在拉美諸國中最為發達,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均以首都為中心,向外輻射,形成扇形交通網絡。國內交通運輸以陸運為主,外貿貨物的90%通過水路運輸。上世紀90年代,阿政府將交通運輸服務業全部實行了私有化。
鐵路
總長34059公里,為拉美之最。但鐵路部門長期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加之缺乏投資,許多設備及三分之二的線路老化,大部分路段已停運。當前,政府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形式募集資金建設高速公路、鐵路、能源等項目,大力推行“鐵路復興”計劃,重點修理改建老舊的貨運鐵路線。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最早修建地鐵的南美城市,地鐵網絡發達,共有7條線路,總長68.7公里。
公路
總里程超過50萬公里。2011年國道總長39518公里,有 鋪裝路面 所占比重為89.11%。當年中央政府用于道路基礎設施建設127.41億比索,同比增長38.06%。2012年國家級公路收費站通過車輛1.5億輛次,收費5.2億比索。2012年新車上牌數量為84.54萬輛,其中 國產汽車 35.38萬輛,進口汽車49.16萬輛。2016年全年生產汽車47.28萬輛。
水運
全國有海港38個,內河港口25個。2010年 港口吞吐量 約1.4億噸。重要港口有 布宜諾斯艾利斯港 、 布蘭卡港 和 羅薩里奧港 等。巴拉圭— 巴拉那 河道是阿主要內河航線,全長3302公里。
空運
全國有機場53個。各省省會、主要城市及重要旅游點每天均有航班往來,國際航線超過50條。2014年國內航線客運量910.0萬人次,國際航線客運量1174.5萬人次,貨運量23.8萬噸。首都埃塞伊薩(Ezeiza)國際機場是全國最大的航空港。阿根廷航空公司(AerolíneasArgentinas)是阿最大航空公司,1991年被西班牙公司收購,2008年7月阿政府將其重新國有化。
社會
教育
教育水平居拉美國家前列。1884年通過的《普通教育法》是阿全國教育體系的基石。2006年頒布的《國家教育法》規定,全國實行13年制義務教育,包括學前1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小學 入學年齡 為6歲。規定中央及各省市教育專項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得低于6%。其他主要教育法規還有:1995年頒布的《高等教育法》、2005年頒布的《職業技術教育法》、2006年頒布的《教育融資法》等。每年9月11日為教師節。
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阿全國文盲64.18萬人,文盲率為1.9%。2015年教育和體育預算1309.51億比索,占全年預算支出的5.5%。
至2005年底,全國完成大學學業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為12.6%,其中男性占11%,女性占14%。2010年全國18~24歲青年中大學生比例為50.5%。著名大學有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 、拉普拉塔國立大學、科爾多瓦國立大學等。其中科爾多瓦國立大學成立于1613年,是阿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2015年全年預算支出中約385.33億比索將用于發展國立大學教育,占國內生產總值0.8%。
體育
受益于一個多元化文化的人口和大體上的氣候溫和,阿根廷人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足球、籃球、馬球并稱為“阿根廷三大運動”。在阿根廷,最被看重的體育項目是足球。阿根廷國家男子足球隊曾兩度奪得世界杯冠軍,擁有 迭戈·馬拉多納 、 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 、里奧·梅西等眾多世界知名的球員。 阿根廷國家男子籃球隊 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金牌得主。
其他職業化的蓬勃發展的運動則有橄欖球、網球,曲棍球、拳擊、排球、賽車、高爾夫球、田徑、游泳、登山、滑雪、自行車、 冰上曲棍球 、槳式網球和釣魚等。
阿根廷是南美洲最重要的體育大國之一,自1978年以來,在 南美運動會 上除2002年,金牌總數名列前茅。
新聞出版
出版
2004年全國有出版社8745家,其中62%集中在首都。2006年全國報紙日發行量周一至周六為108.83萬份,周日為183.86萬份。2012年全年雜志發行9.65萬本,2013年全國發行圖書8817.2萬冊。
主要報紙有:《號角報》(Clarín):1945年創刊,標榜中立,反映“ 發展主義 ”的經濟觀點,發行量27.43萬份;《 國民報 》(LaNación):1870年創刊,主要反映大農牧主的觀點,發行量17.79萬份;《金融界報》(AmbitoFinanciero):1976年創刊,金融類報紙,發行量8萬份;《新聞報》(LaPrensa):1869年創刊,反映右翼保守勢力的立場,發行量3千份;《紀事報》(ElCronista):1963年創刊,以社會新聞為主,發行量8千份。目前各大報均已推出網絡版。重要周刊有《市場》(Mercado)、《索莫斯》(Somos)、《人物》(Gente)等。
通訊社
美洲通訊社(Télam)為阿國家通訊社,成立于1945年,屬總統府新聞國務秘書處領導,設28處國內記者站,無國外記者站。目前有員工450名,300余家用戶,日發稿量560條。報聯社(DyN)為私人通訊社,是阿最大新聞社,1982年成立,用戶為阿全國大多數報社、電臺、電視臺及一些企業、國家機構和政黨。
電臺電視
阿第一家 廣播電臺 成立于1920年。全國有調幅電臺260個,調頻電臺1150余個(大部分無許可證), 短波電臺 6個。 公共廣播電臺 1臺(LRA1)是阿唯一一家全國性國家電臺,成立于1937年,有一套調幅節目和三套調頻節目。阿根廷對外廣播電臺成立于1958年,現用7種語言進行對外廣播。收聽率最高的 調幅電臺 主要有米特雷電臺(RadioMitre,1925年成立,綜合電臺)、網絡電臺(RadioLaRed,1929年成立,原名“細刨花電臺”,1991年更改為現名,主要播放體育、時事新聞類節目)、大陸電臺(RadioContinental,1969年成立,主要播放文藝類節目)和美洲電臺(RadioAmérica,1948年成立,綜合電臺)等。
2011年阿全國有線電視公司共8家,有線電視用戶580萬人,有線電視覆蓋率75%,衛星電視覆蓋率4%。阿根廷有線電視集團(CableVisión)成立于1981年,擁有用戶152萬人,是阿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2012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臺依次為TELEFE電視臺(收視率11.2%)、電視13臺(Canal13,收視率9.5%)、電視9臺(Canal9,收視率4.7%)、美洲電視臺(América,收視率4.3%)和電視7臺(Canal7,國有電視臺,收視率2.7%)。
科研
科研水平位居拉美前列。在科技領域至今共有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分別獲得1947年和1984年醫學獎和1970年化學獎。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統計,阿每1百萬人中有713名科學家或工程師,每1千名經濟活動人口中有1.9名研究人員,均居拉美前列。全國重要的科研機構包括國家原子能委員會(CNEA,1950年成立)、國家農牧業技術研究院( INTA ,1956年成立)、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INTI,1958年成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CONICET,1958年成立)等。
2017年政府科技經費預算為139.57億比索,占全年預算支出的0.6%%;全國科研人員為46884人。
人民生活
阿根廷原來貧富差距相對較小,中產階級所占比重大。受2001年經濟危機影響,阿貧困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從1994年的16%升至2003年的51.7%。2003年以來,阿政府重視擴大就業和增加對社會事業的投入,隨著經濟持續復蘇,阿貧困人口有所減少。截至2016年上半年,貧困率和赤貧率分別為32.2%和6.3%。
據聯合國開發署2013年報告,阿人類發展指數為0.811,超過拉美地區0.741的平均水平。營養不良人口比率小于5%(2006年)。人均預期壽命75歲,其中男性72歲,女性78歲(2008年)。出生率18.7‰,死亡率7.9‰,新生兒死亡率為11.9‰(2010年)。2001年—2010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為11.4‰。阿人均擁有醫生比例及醫療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人均醫療支出為1665美元(2006年)。全國共有醫療機構8000所,共設床位78057個(2004年)。2017年衛生預算為462.68億比索,占全年預算支出的2.0%。
旅游
世界遺產
阿根廷旅游業發達,是南美主要旅游國家。近年來,受經濟復蘇和比索貶值的影響,赴阿游客大幅增加。旅游業成為阿第三大創匯產業。2016年共接待外國游客約570萬人次。全國有自然保護區39個,總面積366.41萬公頃。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8處,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探戈舞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旅游點有 巴里洛切風景區 、 伊瓜蘇大瀑布 、 莫雷諾冰川 等。
伊瓜蘇瀑布
南美洲的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該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兩國邊境。1934年,阿根廷在伊瓜蘇瀑布區建立了670平方公里的 國家公園 。1982年,伊瓜蘇瀑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1541年,一位西班牙傳教士在南美巴拉那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伊瓜蘇大瀑布。
阿根廷湖
阿根廷南部圣克魯斯省的湖泊。位于 巴塔哥尼亞山脈 東 麓 。 冰川湖 。湖面海拔215米,深187米,最深處324米,面積1414平方公里。湖水經東岸的 圣克魯斯河 注入大西洋。有莫雷諾、烏普薩拉等冰川伸入湖中,冰舌斷裂成無數冰山飄浮于湖面。附近雪峰環抱,山坡森林茂密,景色雄偉壯麗,已建成國家冰川公園,為著名的旅游勝地。
科隆大劇院
科隆大劇院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鬧市中心,是僅次于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 和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劇院。劇院于1889年始建,由名建筑師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設計,1908年建成。 科隆大劇院 在街頭濃密的 月桂樹 的掩映下,既顯出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建筑風格,又具有 德國建筑 宏偉堅固和法國建筑裝飾優美的特征。
阿根廷火地島國家公園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島上的動植物資源保存較好,有不怕人的 海豹 和企鵝,有優良品種的羊和眾多的野兔,茂盛的 山毛櫸樹 則構成了森林的主體。在島南面的 比格爾海峽 一帶,還時常有巨大、珍貴的 藍鯨 出沒。另外, 火地島 的土著奧那族人的流浪式生活和風俗也獨具特色。他們在地上插幾根木棍,再搭上幾張駱馬皮,就搭成了自己的房子。
特殊的地域、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來此觀光。為此,阿根廷于1960年在島上建立了國家公園。火地島國家公園是世界最南端的國家公園,是世界最南部的一個自然保護區,雪峰、湖泊、山脈、森林點綴其間,極地風光無限,景色迷人,到處充滿著奇妙色彩。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魯斯省卡拉法鐵城西80公里,從 巴里洛切 往南直到南美大陸的尖端。這里已經接近南極,到了 麥哲倫海峽 。當地最有特色的旅游點要數莫雷諾大冰川。
莫雷諾大冰川是經過幾十萬年的冰雪堆積而形成的活冰川,形成于2萬年前 冰川時期 。整個冰川高達60多米,面積有200多平方公里,每隔幾十分鐘就會崩潰一次。
外交
外交政策
馬克里總統上臺后,提出“智慧融入世界”理念,奉行獨立自主的多元化外交政策,主張 多邊主義 和 國際關系民主化 ,奉行保護人權和恪守國際法等原則。實行多元務實均衡的外交路線,積極修復同美歐國家傳統關系,重視發展同巴西等新興大國關系,調整同 委內瑞拉 等 激進左翼 國家關系。大力推進南美一體化,密切南方共同市場同拉美“ 太平洋聯盟 ”經貿合作。致力于恢復行使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等領土的主權。同184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七十七國集團、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 南美國家聯盟 、南方共同市場等國際和地區組織及多邊機制成員。2018年二十國集團主席國。
2022年4月9日報道,本周四7日,阿根廷和玻利維亞達成天然氣供應協議,玻利維亞將每天向阿根廷提供1400萬立方米天然氣。
中阿關系
政治關系
1972年2月19日,中國與阿根廷建交。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各領域互利合作日益深化,兩國在國際事務中保持著良好合作。阿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阿根廷進行國事訪問,中阿宣布建立 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
經貿關系
中阿建交以來,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經貿合作日益深化。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雙邊貿易額為138.09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90.67億美元,進口47.4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1%、25.9%、–7.4%。2018年1-11月雙邊貿易額110.7億美元。目前阿是我國在拉美第五大貿易伙伴,我國是阿全球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主要出口機械設備、電器和電子產品、計算機和通訊設備、摩托車、紡織服裝等商品,主要進口大豆、原油、皮革等商品。
2004年11月,阿根廷宣布承認中國的 市場經濟地位 。201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阿根廷央行簽署人民幣/比索雙邊本幣互換 補充協議 ,本幣互換額度從700億人民幣擴大到1300億人民幣。
2020年12月11日,阿根廷交通部和鐵路運營公司11日在阿根廷總統府與3家中國企業簽署4項鐵路合作協議,總金額達46.95億美元。
交流與合作
中阿簽有科技、文化、教育、新聞等合作協議,在相關領域的合作不斷增強。雙方迄已簽署10個雙邊文化交流執行計劃。雙方迄已舉行了7次科技合作混委會會議。2007年1月,中國公民組團赴阿根廷旅游方案正式實施。2015年2月,雙方簽署便利旅游人員簽證協議,并于6月正式實施。2017年6月,雙方互發十年多次旅游和商務簽證協議正式實施。2018年11月,在雙方外交、 公務護照 互免簽證基礎上,阿方宣布對我國 公務普通護照 實行免簽。
2020年12月11日,阿根廷交通部和鐵路運營公司在阿根廷總統府與3家中國企業簽署4項鐵路合作協議,總金額達46.95億美元。
2021年5月3日,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發布的消息,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鄒肖力當天同阿根廷衛生部長維佐蒂、阿總統顧問尼科里妮及阿駐華大使牛望道,與中國國藥集團和阿根廷制藥企業負責人舉行視頻會議,就在新形勢下擴大和深化兩國抗疫合作進行交流。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消息,2022年2月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與阿根廷外交、國際貿易和宗教事務部長卡菲耶羅代表兩國政府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阿根廷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同拉美國家關系
奉行睦鄰友好政策,將發展同拉美國家、尤其是地區大國的關系作為外交優先目標。重視南方共同市場一體化,認為同巴西的戰略聯盟關系是南共市“戰略軸心”。與智利、墨西哥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馬克里總統上臺后,加強同巴西、墨西哥等地區大國互動,積極推動南共市對外開放,圍繞委內瑞拉人權狀況、委擔任南共市輪值主席等問題同委 齟 齬不斷,關系惡化。阿根廷積極推動南共市同歐盟等自貿談判,大力推進同太平洋聯盟經貿關系,促進南共市一體化進程。
當地時間2022年1月7日下午,阿根廷當選拉共體2022年度輪值主席國。
同美國關系
將發展同美國關系放在對外政策的重要位置。2003年基什內爾政府上臺后,不斷加強同委內瑞拉等左翼國家關系,阿美關系相對冷淡。克里斯蒂娜政府執政以來,重視改善與美關系,兩國高層互動增加,關系較前改善。2012年以來,阿與美“禿鷲基金”和有關法院圍繞拖欠債務問題摩擦不斷,阿美關系受到一定影響。馬克里總統上臺后,積極修復同美國關系。2016年3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阿。特朗普當選美總統后,阿方表示希延續同美合作。2017年2月,馬克里總統同特朗普通電話。2017年4月,馬克里總統訪美。8月,美國副總統彭斯訪阿。2018年2月,時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阿。
同歐洲國家關系
歐盟是阿主要經貿伙伴和農牧產品傳統出口市場。阿與西歐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宗教信仰和血緣關系,歷屆政府均重視同歐洲的傳統關系,積極推動南共市與歐盟合作。2014年以來,阿政府先后就國有化補償問題、債務問題同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 巴黎俱樂部 ”達成協議。馬克里總統上臺后,積極推動南共市同歐盟商簽 自貿協定 。2016年以來,意大利總理倫齊、法國總統奧朗德、 德國總理 默克爾等先后訪阿。馬克里總統先后訪問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德國、西班牙、荷蘭、俄羅斯等國并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同亞太國家關系
重視拓展與亞太國家關系,看重該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市場容量和潛力。把發展同亞太國家關系,特別是同中國的關系置于其外交政策的重要位置,積極尋求擴大與該地區的政治和經貿聯系。2011年,作為東亞-拉美合作論壇拉美協調國,阿成功舉辦論壇第五屆外長會。2013年1月,克里斯蒂娜總統先后訪問阿聯酋、 印尼 、越南。馬克里總統重視亞太地區政治經濟影響力,表示將加大戰略投入。2016年5月,阿根廷副總統米切蒂訪問韓國。1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阿根廷。2017年5月,馬克里總統訪問中國和日本。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10日,該城市在2020年 全球創新指數 (GII)榜單中排名第80位。
疫情影響
2020年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龐星火 介紹了目前境外疫情的具體情況。截至3月17日,全球已有35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包括阿根廷。 當地時間4月17日,阿根廷政府向阿根廷 主權債券 債權人提出 債務置換 方案。古斯曼當日指出,在給私人債券持有人的提案中,政府已經尋求“本金和利息扣除的最佳組合”,未來三年內阿根廷不會償還任何債務,但在2023年會支付0.5%的息票。按照紐約法律,這筆息票相當于3億美元;4月19日,阿根廷經濟部長古斯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所以才會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他在講話中強調,阿根廷已經在已經在執行一項“假設沒有外部信貸的計劃”。
引用来源
- • 全球35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88個國家已形成本地傳播 2020-03-18
- • 首個受疫情沖擊而倒下的國家 阿根廷提出全面債務重組 中華網 2020-04-22
- • 阿根廷政府第三次延長債務重組談判期限 人民網 2020-06-02
- • WIPO 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0-12-12
- • 阿根廷與中企簽署多項鐵路合作協議 新華網 2020-12-12
- • 阿根廷退出“利馬集團” 今日頭條 2021-03-26
- • 中國將與阿根廷合作!_ 京報網 2021-05-04
- • 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1-10-11
- • 聯合國大會選出美國等18個人權理事會成員 新京報 2021-10-15
- • 中國政府與阿根廷共和國政府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界面新聞 2022-02-06
- • 阿根廷與玻利維亞達成天然氣供應協議,雙方還將聯手提升鋰礦技術 今日頭條 界面快訊 20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