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肖克利

人物 | 行業人物 | 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創辦者

1955年在硅谷創辦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擔任主任。在 貝爾實驗室 期間與人共同發明晶體管,被媒體和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和另兩位同事榮獲1956年度的 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率先引導“硅谷”走向電子產業新時代。他獲得了90多項發明專利。

個人信息

威廉·肖克利 機構與職務

1955年在硅谷創辦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擔任主任

教育背景

1936年,麻省理工(MIT)獲 固體物理學 博士學位

1932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學士學位

職業背景

1963年開始,擔任斯坦福大學教授

1936-1955年,貝爾實驗室晶體管物理部主任

1955-1963年,在硅谷創辦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職業經歷

威廉·肖克利 1963年開始,擔任斯坦福大學教授1955-1963年,在硅谷創辦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1936-1955年,貝爾實驗室晶體管物理部主任。

30年代的HP是硅谷的源頭。但真正使這塊土地燃起電子之火,還要等另一位大人物駕到,這就是物理學家威廉·肖克利博士。是博士非凡的商業眼光,創造了硅谷;也是博士拙劣的企業才能,成就了硅谷。他是硅谷的第一公民,也是硅谷的第一棄兒。

肖克利,1910年生于倫敦。3歲隨父母舉家遷往加州。從事礦業的雙親從小灌輸科學,加上中學教師斯拉特的熏陶,他考入了加州理工學院,后進入麻省理工(MIT),修成博士后留校任教。不久,貝爾實驗室來"挖角",其中就有他。1947年,肖克利與另兩位物理學家共同發明了晶體管。這個用來代替 真空管 的電子信號放大元件,成為電子工業的強大引擎,被媒體和科學界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

肖克利很想成為百萬富翁。1955年,他回到老家圣克拉拉谷。這里,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看上去都是開辦晶體管工廠的風水寶地。肖克利在硅谷瞭望山安營扎寨,建立了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他殺回人氣旺盛的美國東岸,發布招聘信息。美國電子研究領域精英們的應聘信紛紛涌來。他聘用了八位優秀人才。這是從未有過的偉大天才的集合,所有的人都在30歲以下,正處于才能噴涌的頂峰。大伙都是慕大名而來,摩拳擦掌要干一番大事業。但他們初到實驗室,都大吃一驚:所謂的實驗室是光禿禿的白墻、水泥地和裸露在外的屋櫞。

1956年1月,肖克利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那天早晨7點鐘,他接到了電話,將手下的年輕科學家帶到該市豪華的“黛娜木屋”餐館,舉行香檳 早餐會 。大伙異常興奮,覺得自己多么不同凡響。因為有哪家公司是由諾貝爾獎得主領導的呢?他們覺得自己已到了改變整個世界的邊緣。可惜歡樂是如此短促。肖克利,這位20世紀最具才華的人物,也是最讓人難以捉摸的人物。對管理技巧一竅不通,甚至跟人打交道的能力都沒有,卻偏偏十分自以為是。一位硅谷經理人員說他是“一位天才,又是一位十足的廢物”。

肖克利曾說,在1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精神病人。所以,現在有兩個精神病患者在為他工作。為這個原因,他要求所有雇員去接受心理測驗。他不相信任何人。"如果我們在實驗室搞出什么名堂,他需要打電話給貝爾實驗室的老朋友,問這是不是真的,這對提高士氣沒有任何積極影響"。肖克利跟人說話,總象對待小孩子一樣,態度日趨傲慢。他的門徒們提議研究集成電路,但肖克利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到1957年,8人中有7人產生跳槽的想法。

肖克利立志超過像HP的休利特和 帕卡德 這樣的企業貴族。但他的千里馬們很快密謀策反。肖克利大發雷霆,把他們稱作叛徒,時稱"叛逆八人幫",成了硅谷最著名的典故之一。他們創辦了具有傳奇色彩的仙童公司。

肖克利的夢想破滅了。1960年,肖克利實驗室賣給了克萊維特實驗室,1965年又轉賣給了AT&T。1968年,它永遠地關閉了。但他的"叛逆八人幫"成了硅谷最重要的火種。幾年后,他們發明了集成電路,改變了整個世界。

肖克利以自己慘痛的失敗成全了硅谷的繁榮。但也有人說,肖克利對硅谷來說是一種報應。因為在肖克利之后,原先由HP創立的標準從此走向消亡,肖克利留下的東西彌漫在硅谷上空:貪婪、天才、忠誠瓦解、野心、悲劇和突然的毀滅,正是這些構成了未來硅谷周期性的特征。

8個人如此決斷地離去,是肖克利一生中最大的打擊,他永遠不會原諒他們。但是三年后,在一次商業宴會上,他偶遇 諾伊斯 ,肖克利還是率先打招呼:"你好,羅伯特",然后便走開了。從那以后,他們有近20年時間沒再說過話。

這位老科學家發財夢徹底破滅,被迫棄商就教,于1963年到斯坦福大學做教授。70年代,肖克利公開宣稱: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遺傳上都是在同等水平的,也不是在同等的基礎上進化的。他承認自己為"諾貝爾精液庫"作了貢獻。這些極具爭議的活動,經過宣傳媒體的廣泛報道,不幸地掩去了肖克利的科學成就和他對硅谷所做的貢獻。

人物生平

威廉·肖克利 肖克利在英國倫敦出生,父母是美國人。他在加利福尼亞州長大并于1932年本科畢業于加州理工學院。1936年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題目為計算氯化鈉晶體內的電子密度函數。1936-1955年期間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曾任晶體管物理部主任。1938年獲第一個專利“電子倍增放電器”。1947年與他人合作發明了晶體管。1951年他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55年,他在加州芒廷維尤創立了「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聘用了很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但很快肖克利個人的管理方法因其公司內部不合,八名主要員工( 八叛逆 )于1957年集體跳槽成立了 仙童半導體公司 ,后來開發了第一塊集成電路。而肖克利實驗室則每況愈下,兩次被轉賣后于1968年永久關閉。肖克利于1963年開始任斯坦福大學教授。他在晚年認為各種族的遺傳水準有高有低,并支持鼓動智力低下者自愿絕育,因而在科學界和媒體界引起了爭議。他于1989年因 前列腺癌 去世。

主要成就

二戰結束后,貝爾實驗室開始研制新一代的 電子管 ,具體由肖克利負責。1947年圣誕節前兩天的一個中午,肖克利的兩位同事沃爾特·布萊登(Walter Brattain)和約翰· 巴丁( John Bardeen ),用幾條金箔片,一片 半導體材料 和一個彎紙架制成一個小模型,可以傳導、放大和開關電流。他們把這一發明稱為“點接晶體管放大器”(Point-Contact Transistor Amplifier)。

不過,肖克利雖然是巴丁和布萊登兩個人的上司,但是他卻并不能夠自動的列名為點接觸晶體管的發明人。點接觸晶體管的專利和發表的論文都只有巴丁和布萊登兩個人的名字。對此,肖克利大為失望,也激發了他發明的潛力。1948年1月23日,也就是點接觸晶體管發明整整一個月的時候,肖克利想到了結型晶體管的方法。結型晶體管所有的作用都是在半導體內部完成的,這就可靠的多了。結型晶體管為固態電子指出了道路,也成了真正有用的晶體管。1950年11月,肖克利出版了“半導體中的電子和 電洞 ”一書,這是基于他在貝爾實驗室所給的一系列演講寫成的,成為這個專業的經典著作。1951年,他領導研究小組研制出第一個可靠的結型晶體管,這項發明證實了肖克利作為研究室主任的天賦。他知道如何找到問題的根本。以他精練的風格,不論是以文字還是口頭表述,他都能把實驗導向一個新的、通常是正確的方向。

于是,世界上有了晶體管。由于它的放大原理,它可以完成快速計算機操作的本質。晶體管具有很大的潛力,它與電子管不同,不需要預熱時間,不會產生熱量,不會燒壞,它也不會漏氣和爆烈。電子管需要1瓦特的功率,與之相比,晶體管只要百萬分之一瓦特。晶體管比電子管更快、更小,為小型計算機奠定了基礎。60年代初,肖克利寫道:“能用晶體管實現的功能用電子管同樣可以做到,但它卻沒有同樣的容量、能量和可靠性――雖然花了很長時間研制的晶體管才達到這種可靠性。”

晶體管將引發電話工業、通訊和計算機等各個方面的革命。有一個工程師評論道,“要求我們預言晶體管將能做什么,就象問誰首先能把車輪放在一頭 公牛 上一樣預見汽車,手表,或高速 發電機 。”

利用電子的流動性,像真空試管一樣,結合硅的特殊特征,晶體管放大并交換信號。設備體積變小了,而可靠性增加了。 助聽器 、收音機、唱機、計算機、交換設備、衛星和 月球火箭 都因為晶體管的應用而有了新的突破。晶體管意為傳輸電阻器,是發明人人臨時取的名字,卻一直延用至今。這些半導體如 三極管 ,控制把電壓用于第3終端在2個終端之間流動的電流。過去常用于交換呼叫的笨重繼電器,被晶體管代替。像第一部電話一樣,第一支晶體管看起來很粗糙。

個人評價

HP無疑是硅谷最早的電子公司。這家成立于30年代的著名公司成了硅谷歷史的源頭。但是真正點燃硅谷之火,使這塊土地燃起壯觀的電子之光的還要等到五十年代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駕到,這就是威廉·肖克利。是物理學家肖克利博士非凡的商業眼光,成就了硅谷,也是肖克利博士拙劣的企業才能創造了硅谷。他是硅谷的第一公民。

威廉·肖克利,既是20世紀最具才華的人物之一,也是最讓人難以捉摸的人物之一。他的個性和才能注定了他只能充當硅谷一小段故事的主角,雖然十分精采、重要,但依然讓后人感到一股濃郁的悲劇氣息。

引用来源

中文名
威廉·肖克利
外文名
William Shockley
國籍
美國
性別
出生地
英國倫敦
出生日期
1910年2月13日
去世日期
1989年8月12日
民族
英格蘭人
職業
科學,物理學家和發明家
畢業院校
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
發明晶體管
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