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戎

民族 | 活躍于商朝末期和周朝的游牧民族

燕京戎,簡稱為燕。活躍于商朝末期和 周朝 的游牧民族。“從今山西靜樂周圍,南下沿 汾水 兩岸,直到 祁縣 以西鄔縣以北,兩百多里都是燕京戎所在地區。”( 楊寬西周史 》)。

基本簡介

燕京戎見于 竹書紀年 殷紀。《后漢書·西羌傳》注引:“《竹書紀年》曰: 太丁 (輯證:當以作“ 文丁 ”為是)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 《 通鑒外紀 》卷二引:“《紀年》曰:太丁二年,( 周公 季伐燕京之戎,周師大敗)。”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案: 雷學淇 《竹書紀年義證》卷一四云:“《淮南子·墜形訓》曰:‘汾出燕京。’ 高誘 注云:‘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陽,水所出。’《 十三州志 》曰:‘汾出武州之 燕京山 。’(《水經注》六)《水經》曰:‘汾水出太原汾縣北管涔山。’酈注云:‘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據此,是燕京之山當殷末政衰為戎所據。”

燕京戎又見于《 國語·鄭語 》:“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 鮮虞 、潞、洛、泉、徐、蒲。”此處燕就是指燕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