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邑,夏代 商國 及 商朝 城邑。夏代商國、商朝時期指今河南商丘。商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商族 的發源地,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 商丘 因此被譽為“ 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
商邑的由來源于 閼伯 , 閼 伯為 帝嚳 高辛氏 之子,相傳為帝 嚳 后妃 簡狄 吞燕卵而生,故《詩經商頌》云:“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后代便稱為“商族”。
歷史背景
商丘市 位于河南省最東部,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業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據史料記載, 夏朝 諸侯國商國國君王亥,當年曾率領商部族的先民用牛載著貨物到其他部落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這是歷史文獻中所記載最早的商貿行為。其部族的人也被稱為“商人”,這是中華民族商人、商業最初的來源。 王亥 也被尊稱為“華商始祖”。
從夏至 北宋 ,商丘一直是重要的商業都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商丘在各朝代商業貿易活動中都居于重要地位,成為全國水陸貨物的集散地與物流中心。《詩經·商頌》中的“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描繪的正是商丘在夏朝時期繁榮的景象。
商丘還是商朝的第一個建都地。當年,商族人在 黃河 中下游平原上建立 商湯 王朝,其都城“ 大邑商 ”即為現在的商丘。4000年來,商丘這片土地承載著太多的古代文明與輝煌。
文獻記載
晉 杜預 《春秋釋地》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梁國睢陽縣也。”唐 張守節 《 史記正義 》以及《路史·國名紀》、《 括地志 》等書,均承襲此說。
《辭海》:“商,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商始祖契所居。”
陳夢家 《殷墟卜辭綜述》:“甲骨文中的商、丘商,是在今商丘附近。”
郭沫若《中國史稿》:“商,在今河南商丘縣,商朝就是從這里發展起來的”。
引用来源
- • “三商之源”——商丘 中國廣播網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