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是中國古代王爵封號,基本上封建王朝都會分封周王這個封號。
唐朝
李元方
李元方(?-629年),唐高祖李淵第九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二十七日(621年5月23日),封為周王。 唐太宗 貞觀三年(629年)薨。
李顯
唐中宗
李顯(656年-710年),漢族,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原名
李哲
,
唐高宗
李治
第七子,
武則天
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
猝死
,終年55歲,葬于定陵(今陜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鳳凰山)。
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寧夷州突厥人,居營州柳城,其貌不揚,懂六蕃語。與 安祿山 為同鄉里。 天寶 初年,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從安祿山討契丹,表任平盧兵馬使。祿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萬人。及 安慶緒 殺祿山自立為帝,他為唐師所敗,退保 鄴城 ,降唐,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肅宗恐其再反,計謀殺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稱 大圣 周王 ,年號 應天 。后進兵解安慶緒鄴城(今河南安陽)之圍,殺慶緒,還范陽,稱帝,更國號大燕,建元順天。
后漢
劉承祐, 沙陀族 ,五代十國時期后漢的最后一位皇帝,后漢高祖 劉知遠 之子。948年-950年在位,后漢高祖 乾祐元年 (948年),劉知遠死后,他即位,沿用后漢高祖年號 乾祐 ,派 郭威 鎮壓起義,但郭威聯合起義,后漢隱帝乾祐二年(950年),攻開封,劉承祐被殺,后漢亡,時年21歲。
乾佑元年(948年)封周王,旋即即位。
宋朝
曹彬
曹彬(931—999) 北宋 初年大將。字國華,真定 靈壽 (今屬河北)人,以敗契丹、 北漢 功,任樞密承旨,滅 后蜀 任都監。 雍熙 三年(986)率軍攻遼,因諸將不服指揮,敗于 涿州 ,降為右驍衛上將軍。后復任樞密使。死后追封周王。
趙元儼
周恭肅王趙元儼(985~1044) 宋太宗 第八子。徽宗時改追封為周王。
趙祐
悼獻太子 趙佑, 宋真宗 次子,母曰 章穆皇后 。 咸平 初,封信國公。生九年而薨,追封周王,賜謚悼獻。仁宗即位,贈太尉、中書令。 明道 二年,追冊 皇太子 。
趙汝愚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余干人,宋漢恭憲王 趙元佐 七世孫。卒于 宋寧宗 慶元二年。宋建炎間(1127-1130),遷居崇德縣洲錢(今桐鄉市洲泉鎮)。父應善,字彥遠,性孝悌,工詩翰,官至江南西路 兵馬都監 。早有大志。擢進士第一,簽書寧國事節度判官。召試職館,除秘書省正字。歷遷集英殿修撰,帥福建。 紹熙 二年(1191年)召為吏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辭不拜。寧宗慶元二年(1196)正月,行至 衡州 ,得病,為守臣錢鍪所窘,暴卒(《慶元黨案》什遂服藥而卒)。寧宗 開禧 三年(1207),侂胄被誅,黨禁漸解,盡復汝愚原官,賜謚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 理宗 詔配享寧宗廟庭,追封 福王 ,其后進封周王。
向傳亮
向傳亮,丞相 向敏中 之子。由于他的兒子向經之女是宋神宗的欽圣憲肅皇后,所以向敏中追封 燕王 、向傳亮追封周王、向經追封 吳王 。
遼國
耶律胡都古
耶律胡都古,據《遼史第六十六卷 表第四》所載,出自遼太宗系。《 遼史 》:“太平四年(1024年)六月庚辰,以遼興軍節度使周王胡都古為臨海軍節度使,漆水郡王 敵烈 南院大王 。”
元朝
孛兒只斤·和世琜
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琜(1300年農歷十一月—1329年農歷八月),1329年正月—1329年八月在位半年。元武宗長子,母仁獻章圣皇后,亦乞烈氏,元朝第十三位皇帝。1329年農歷正月在和林北部即位,廟號明宗,年號“
天歷
”。是時,
元文宗
遜位,與孛兒只斤·燕帖木兒前去迎接,農歷八月,正式在位29天,被文宗毒死,文宗復即帝位。賜孛兒只斤·和世琜謚號為翼獻景孝皇帝,蒙古語謚號忽都篤可汗。葬
起輦谷
。皇后
乃馬真八不沙
,1326年生子懿璘質班(
元寧宗
)時年約20歲,明宗繼位后立為皇后,1330年被元文宗賜死。
延佑二年(1315年)至即位前(1329年)為周王。
周子旺(?-1338),元代 江西農民起義 首領,從其師彭瑩以 白蓮教 名義組織農民起義。1338年(順帝妥懽帖睦爾后 至元 四年)攻 袁州 (今江西省宜春市),從者數達五千人,背心皆書以“佛”字,認為有“佛”字可以刀槍不入,號稱“周王”,并改年號。不久為元軍所鎮壓,他被俘犧牲。
明朝
明朝 周國 諸王 |
||||
洪武三年(1370年)封吳王,封于浙江杭州府。 洪武 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十四年封于河南開封府 |
||||
周定王 |
朱元璋 、嫡五子 |
1370年─1425年 |
辛丑年 (元 至正 二十一年)九月九日生,母䂵妃。洪武三年四月初七封吳王。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十月就藩河南開封府。洪武二十二年棄國來 鳳陽 ,遂遷云南,未行,還國。 建文 元年削爵竄云南,尋錮京師, 永樂 元年復國。洪熙元年閏七月二十日薨,在位五十六年,壽六十三。葬于河南鈞州明山。妃馮氏, 宋國公 馮勝之女。 |
|
周憲王 |
朱橚、嫡一子 |
1436年 ─1439年 |
洪熙元年襲封。正統四年薨,在位十四年,壽五十一。無子。 |
|
朱橚、庶四子 |
1439年─1452年 |
洪武三十五年封祥符王。正統四年進封。 景泰 三年薨,在位十四年,壽六十一。郡封例不襲。 |
||
朱有爝、庶一子 |
1455年─1456年 |
景泰六年襲封。景泰七年薨,在位二年,壽三十五。無子。 |
||
朱有爝、庶二子 |
1457年─1485年 |
|||
周惠王 |
朱子埅、庶一子 |
1487年─1498年 |
天順三年封睢陽王。成化二十三年襲封。 弘治 十一年薨,在位十二年,壽五十一。 |
|
周悼王 |
朱安㶇 |
朱同鑣、庶二子 |
成化二十三年封世子。弘治二年薨,壽二十一。謚曰榮悼。以子朱睦㰂襲封。追封王,改謚曰悼。 |
|
周恭王 |
朱睦㰂 |
朱安㶇、庶一子 |
1501年─1538年 |
初封 鎮國將軍 。弘治十四年襲封。嘉靖十七年薨,在位三十八年,壽五十一。 |
朱勤熄 |
朱睦㰂、嫡一子 |
正德十一年封世子。嘉靖九年薨,壽三十六。謚曰悼康。以子朝堈襲封。追封王,改謚曰康。 |
||
周莊王 |
朱勤熄 、嫡一子 |
1540年─1551年 |
嘉靖十九年襲封。三十年薨,在位十二年,壽三十一。 |
|
周敬王 |
朱朝堈、嫡一子 |
1552年─1583年 |
嘉靖三十一年襲封。萬歷十一年薨。 |
|
周端王 |
朱在鋌、嫡一子 |
1586年─1635年前 |
||
周王 |
朱肅溱、嫡一子 |
1635年后─1644年 |
萬歷十七年封世子,后襲封。崇禎十七年四月薨。 |
|
朱紹 |
朱恭枵子 |
|||
周王 |
朱紹子 |
1644年─1646年 |
弘光元年襲,隆武二年十二月薨。 |
|
周世子 |
朱敷 |
朱紹子 |
不知何年封世子,隆武二年十二月父薨,世子不知所終。 |
|
周王 |
朱倫 |
朱紹子 |
1646年后─ |
|
朱橚
朱橚(1361年8月9日-1425年),明太祖朱元璋(1328一1398)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1360—1424)的胞弟。 他的母親 馬皇后 是歷史上一位賢慧的女性,對子女要求嚴格,尤其注重對小兒子朱橚的管教。這與朱橚后來的成長可能有某種關系。洪武三年(1370),他被封為吳王。 駐守鳳陽。洪武十一年(1378)改封為周王,十四年(1381)到開封任職。 少年時的朱橚好學多材,有遠大的抱負,常想著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傳名后世。他政治上比較開明,到開封以后,執行恢復農業生產的經濟政策,興修水利,減租減稅,發放種子,做了一些有益于生產發展的事。
朱有燉
朱有燉(1379-1439),中國明代雜劇作家。號誠齋,又號錦窠老人、全陽道人、老狂生、 全陽子 、全陽老人。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長子。 襲封周王,死后謚憲,世稱周憲王。
朱有爝
朱有爝(1392-1452),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孫,周定王橚庶二子,永樂二年封祥符郡王,正統四年,以兄憲王無子,進封。在位十四年,景泰二年薨。謚號簡王。
朱子垕
朱子垕(1421-1455),安徽鳳陽人。 明太祖 曾孫,周簡王朱有爝庶一子,景泰三年襲封,六年薨。無子。謚號靖王。
朱子埅
朱子埅(1423-1485),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曾孫,周簡王朱有爝庶二子,初封睢陽郡王,天順元年以兄靖王無子,進封,在位二十九年,成化二十一年薨。謚號懿王。
朱同鑣
朱同鑣(1448-1498),安徽鳳陽人,周懿王朱子埅庶一子,初封睢陽郡王,成化二十三年進封,在位十二年,弘治十一年薨。謚號惠王。子二十五人。
朱安㶇
朱安㶇:周惠王世子,早卒,子恭王朱睦柛立,追封為悼王。
朱睦柛
周恭王,悼王子,嘉靖十七年薨。
朱勤熄
朱睦柛嫡一子,正德十一年封世子。嘉靖九年薨。以子朝堈襲封。追封王,謚曰康。
朱朝堈
朱朝堈(1521-1551),安徽鳳陽人。周康王朱勤熄嫡一子,母妃張氏。正德十六年四月十六日生,世宗嘉靖中,封世孫,十九年正月二日襲封。在位十二年。三十年四月初六日薨,年三十一。子在鋌襲。謚號莊王。
朱在鋌
朱在鋌(?-1583),安徽鳳陽人。周莊王朝堈嫡一子,嘉靖三十二年襲封。在位三十一年。萬歷十一年薨。謚號敬王。子肅溱襲。
朱肅溱
朱肅溱(1563-1635)是明朝周藩王朱在鋌之嫡一子,生母袁妃。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隆慶六年封世子,萬歷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襲封周王,崇禎八年八月二十四日薨。享年七十三。諡號周端王,由他的兒子周王朱恭枵繼承他。朱肅溱共生子十三位,女九位。
朱恭枵
朱恭枵(1580--1644)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滅國。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一世孫,周端王朱肅溱嫡長子。萬歷十七年(1589)受封世子,天啟元年(1621),襲封周王。在位二十四年。
朱倫奎
朱倫奎,朱紹爗子,朱恭枵孫。弘光元年襲,隆武二年十二月薨。
朱倫圣
朱倫圣,朱紹之子。不知何年襲。后隨鄭成功至臺灣。鄭克塽降清,不知所終。
太平天國
汪起賢,綽號汪麻子,太平天國忠王 李秀成 部將。1862年封周王(一作“宗王”,誤)。1863年1月,參與攻江蘇常熟,5月,在江蘇蘇州外圍作戰,由望亭攻 大橋頭 。
1864年,隨長兄 康王 汪海洋 轉戰贛、粵、閩地區。1866年1月,汪海洋傷卒,與 胡永祥 擁戴偕王 譚體元 為統帥,堅主抵抗,2月7日在廣東嘉應州(今 梅州 )突圍率軍殿后,在黃沙嶂戰死。
引用来源
- • “天下奪魁”的《西廂記》為何只有凌濛初本切合元劇體制? 2022-06-23 13:18:18
- • 這個山村厲害了 村民族譜記載先祖是開國皇帝 2022-06-23 13:20:39
- • 這個山村厲害了 村民族譜記載先祖是開國皇帝 2022-06-23 18:35:16
- • “天下奪魁”的《西廂記》為何只有凌濛初本切合元劇體制? 2022-06-23 18:39:15
- • 山河月明背后 老朱家的些許真相 2022-06-23 18: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