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 贛州市 代管縣級市,位于江西省南部, 武夷山脈 南段西麓,贛江東源, 貢水 上游。東與福建省長汀縣交界,南與 會昌縣 毗鄰,西連 于都縣 ,北接 寧都 、 石城 二縣。瑞金市面積2441.40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29.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86萬 公頃 ,有林地面積18.71萬公頃, 森林覆蓋率 75.6%,轄10個鄉7個鎮240個村(居)委會。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瑞金常住人口為613894人。
瑞金有四條國道323、319、206交匯于市區,另有 236國道 經過瑞金,其中323國道零起點就在瑞金的塔下寺。與鷹廈線、 京九線 接軌的 贛龍鐵路 貫穿瑞金。
瑞金歷史悠久,是 客家人 的主要聚居地和 客家文化 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同時又是紅色故都,當年中央蘇區文化的中心。瑞金是共和國搖籃、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誕生地、 中央紅軍 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是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中國紅色旅游城市。2015年7月,經 國家旅游局 正式批復, 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 成為江西第七、 贛州 首個5A級旅游景區。2015年8月,國務院同意將瑞金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8年12月,瑞金市喜獲“2018年度中國十佳脫貧攻堅與 精準扶貧 示范縣市”。瑞金市是“ 無廢城市 ”建設特例市。
2021年,瑞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GDP )195.20億元,名義增長11.74%。
歷史沿革
瑞金地域,
春秋
屬吳,
戰國
初屬越。楚滅越后,全境歸楚。秦治后,歸屬
九江郡
。
西漢
屬
豫章郡
。高祖六年(前201年)為
雩都縣
轄域。
東漢
建安七年(202年),建置象湖鎮,隸屬雩都縣,歷三國、兩晉、
南北朝
、隋,均在
雩都
封內。
唐天祐元年(904年),析雩都縣象湖鎮淘金場置瑞金監,瑞金之名始此,因“掘地得金,金為瑞”故名。
五代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瑞金監改置為瑞金縣,隸屬江南西道昭信軍。
宋開寶八年(975年),改昭信軍為軍州,仍轄瑞金。 至道 三年(997年),劃全國為15路,瑞金屬江南路虔州。 天禧 四年(1020年),分 江南路 為東、西兩路,瑞金屬江南西路虔州。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改 虔州 為贛州,瑞金屬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行中書省,改贛州為路,瑞金屬贛州路。元大德元年(1297年),贛州路置會昌州,轄瑞金。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贛州路為府,轄瑞金。 洪武 九年(1376年),設江西布政使司,領贛州府,瑞金縣隸屬贛州府。清初沿明制。 乾隆 十九年(1754年)置寧都直隸州,轄瑞金縣,至清末隸屬未變。
民國元年(1912年),全國 行政體制 設中央、省、道、縣4級,江西省置4道,瑞金縣屬贛南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瑞金縣劃歸江西省第六行政區管轄。
民國十九年(1930年)4月,瑞金境內農民暴動成功,推翻民國縣政府。同年6月,成立縣革命委員會。嗣后,
中國工農紅軍
開展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民國二十年(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瑞金縣置為中央直屬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北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隨之撤離,瑞金縣重歸民國江西省政府管轄,隸屬于第十二行政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江西省政府劃全省為8個行政區,瑞金縣屬第八行政區。
1949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瑞金,隸屬寧都專區。1952年8月29日,撤銷寧都專區,瑞金縣轉隸贛州專區。1954年6月,改贛州專區為贛南行政區,仍轄瑞金縣。1964年5月,贛南行政區復名贛州專區,領瑞金縣。1971年2月,改贛州專區為贛州地區,轄瑞金縣。
1994年5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撤銷瑞金縣,設立瑞金市,管轄范圍、行政級別未變,仍隸屬于贛州地區。
1998年冬,國務院批準撤銷贛州地區,設立地級贛州市之后,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2月14日批準瑞金市由省轄,贛州市代管。
2014年5月,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瑞金市成為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之一。
2018年7月29日,瑞金市正式脫貧摘帽,退出貧困市序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介于東經115°42′~116°22′、北緯25°30′~26°20′,總面積2441.4平方千米。東與福建省長汀縣交界(距離47千米),西鄰 于都 (距離85千米);南連 會昌 (距離48千米)、石城(距離76千米);北接寧都(距離85千米)。
地形地貌
瑞金市地處
武夷山
隆起一級構造單元的中部,
尋烏
至
貴溪
新華夏系構造帶中段。地層出露齊全,逞北東向和近東西向構造發育。東南邊境武夷山主脈綿亙,西北地區紫華山、火焰嶂、天子嶺環抱,形成東、北、西三面高峻,重巒疊嶂,漸向中、西南方向降低的地勢,構成以象湖鎮為中心的瑞金盆地,屬江西四大盆地之一。瑞金位于武夷山脈南段西側,地勢周邊高、中部低,最高峰位于東北邊陲的三縣崠,海拔標高1232.9米,最低點位于西南邊緣綿江出境口石角,海拔標高162米。境內以低山丘陵為主,主要地貌類型有侵蝕中低山區、侵蝕剝蝕丘陵區、溶蝕巖溶區以及河谷堆積階地等。
水文
瑞金市境內水域屬貢水水系,大小河溪共254條,總流程1818.7千米。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76千米。除拔英鄉境內有2條小溪流入福建長汀的濯田河外,其余溪河均注入貢江。主要河流有綿江河、九堡河和 梅江 。綿江河發源于東鄉石寮崠,為 贛江 之正源。該河自東北流向西南,經日東、壬田、 葉坪 、象湖、澤覃、武陽、謝坊等鄉鎮入會昌縣境,與 湘水 匯成貢江,注入贛江,全長130千米,境內長119千米、河寬30-160米,境內流域面積1599.6平方千米。江河水能蘊藏量1314萬千瓦,可開發能量7.6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2.5億千瓦小時。瑞金城區位于第四系沖積層上,主要為第四系砂礫石層孔隙水和 白堊紀 紅砂巖 巖溶裂隙水,屬潛水,水位不深,是城區部分企業和居民生活生產用水的水源之一。
氣候
瑞金市處華中氣候區與華南氣候區的過渡帶,屬
亞熱帶
季風濕潤型氣候。據市氣象局歷年統計,年平均氣溫為19.1℃,年最高平均氣溫24.2℃,年最低平均氣溫15℃,最冷月(1月)均溫8℃,最熱月(7月)均溫28.6℃,極端最高溫40.4℃,極端最低溫-6.5℃。年均降雨量1663.1毫米,4~6月為汛期,平均降雨量為782.0毫米,占年均降雨量的47%,12月份降雨最少,平均為46.9毫米,占年降雨量的2.8%。年均日照時數1618.0小時,7~9月最多,一般達641.1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僅80.3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11.87千卡/平方厘米,月輻射最高值在7月,為14.9千卡/平方厘米,最大值在2月,為6.03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268天左右,一般11月下旬見霜,3月下旬斷霜。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瑞金市境內擁有13類26種礦藏。石灰巖、 白云巖 、 螢石 、金為主要礦種。鉭鈮、礦泉水、鎢、錫、鋁、銀、鋅、鐵、銅、錳、鎂、粘土、無煙煤、磷、腐肥等為次要礦種。鈾、 稀土 為稀有礦種。礦藏分布,以 沙洲壩 、云石山、九堡、黃柏為一片,以謝坊、拔英為另一片。共有中型礦藏4處,小型礦藏11處,礦點109處。 探明儲量 的礦種19種。
水資源
瑞金市江河水能理論蘊藏量933360千瓦,可開發能量23965千瓦,已開發利用40%。瑞金地下水蘊藏豐富,據江西水文地質大隊調查結果表明,日產量可達44.72萬立方米,年產量達16324萬立方米。劃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區、紅巖承壓水區、 碳酸鹽 類巖溶水區、基巖裂隙水區等4個大區,7個亞區。
森林資源
瑞金市林地面積183862.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5%,森林覆蓋率73.1%,林木綠化率73.2%,其中有林地面積172055.4公頃,占林地面積的93.6%,疏林地1450.9公頃,占0.8%,灌木林地6971.9公頃,占3.8%。未成林造林地1283.5公頃,占0.7%,苗圃地23.4公頃,無立木林地1350.2公頃, 宜林地 7272公頃。有林地中喬木林地167587.8公頃,竹木44676公頃,喬木林地中純林122835公頃,混雜林44752.5公頃。喬木按面積按齡組分,幼齡林84417.7公頃,中齡林75889.8公頃,近熟林6432.4公頃,成熟林804.5公頃,過熟林43.4公頃。種植的經濟樹種總面積24389公頃,其中區劃為防護林的面積20298公頃,區劃經濟林54091公頃,經濟林中、喬木經濟木林384.8公頃,灌木經濟林5204.3公頃。
植物資源
瑞金市境內 野生植物 分為83科、341種。
•野生用材: 杉木 (又稱西木、關上木)、 馬尾松 、檫、 木荷 、樟、楓、榕、 黃檀 、櫟、 毛竹 、 黃竹 、椿、栲、苦楝、樺、 枳椇 、 楠木 、槐、 人參果 、 柞木 、 泡桐 等。
•野生油料: 油茶 (俗稱 木梓 )、 油桐 、 烏桕 、山蒼子、油芒子。
•野生藥材: 金銀花 、茵陳草、菖莆、 骨碎補 、 香附 、 夏枯草 、 威靈仙 、白頭翁、白芍、 土茯苓 、南 枸杞 、 梔子 、菊花、 五加皮 、 海金沙 、 地黃 、枳殼、 女貞子 、青木香、 半夏 、 柴胡 、 百合 、 烏藥 、 益母草 、十大功勞、 七葉一枝花 、 馬齒莧 、山楂、 牛夕 、 活血藤 、 木通 、天南星、野黨參、白花蛇舌草、 車前草 、夜合草、 金錢草 、 紫金牛 、犁頭草、 算盤子 、 鹽膚木 、山蒼子、山胡椒等。
•野生果蔬: 棠梨 、山楂、 山桃 、山枇杷、 獼猴桃 、野柿、 楊梅 、石榴、毛栗、竹筍、 黃花菜 、 地衣 、野藠子、娜藤包、梅楂子、沙棠子、蒔田苞、野荔子、霜降子、銀耳、 香菇 、蘑菇等。
•野生淀粉: 橡子 、拔葜、金櫻子、蕨、葛、百合等。
•野生飼料:大紅萍、小紅萍、 水葫蘆 、芒、類蘆、雀稗、野棠蒿、 苦竹 、鋪地栗、棕葉蘆、光板歸、狗尾草、狼尾草、 白茅 、鴨舌草、 千金子 、知鳳草、小山竹、金茅、牛筋、 牡荊 、沙棠子、 映山紅 等。
•野生花卉: 杜鵑花 、山茶花、 臘梅花 、 百合花 、吊籃、桂花、 蘇鐵 、柳、 女貞 、 重陽木 、天花果、 水杉 、柏、白蘭花、 夜合花 、月季花等。
動物資源
瑞金境內野生動物分為6大類236種,其中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1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55種。
•獸類: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貓、 云豹 、豹;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小靈貓 、 斑靈貓 、 水獺 、 穿山甲 、 水鹿 、鬣羚、 斑羚 ;
•省級重點保護動物: 赤狐 、貉、 黃腹鼬 、 黃鼬 、 鼬獾 、 花面貍 、 食蟹獴 、 豹貓 、 毛冠鹿 、 黃麂 ;
•其他獸類: 狗獾 、 華南兔 、 棕鼯鼠 、紋花松鼠、中華 竹鼠 、 豪豬 、野豬等。
•禽類: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鴛鴦 、 黑冠鵑隼 、黑鳶、 蒼鷹 、 赤腹鷹 、 雀鷹 、 松雀鷹 、普通鵟、 鷹雕 、 鵲鷂 、 游隼 、 燕隼 、 白鷴 、 褐翅鴉鵑 、 草鸮 、 領角鸮 、 雕鸮 、領鵂鶹、斑頭鵂鶹、 長耳鸮 、 短耳鸮 、仙八色鶇;
•省級重點保護動物: 鸕鶿 、 蒼鷺 、 草鷺 、 綠鷺 、 池鷺 、 牛背鷺 、 白鷺 、 綠頭鴨 、 棉鳧 、中華 鷓鴣 、 灰胸竹雞 、稚雞、山班鳩、 珠頸斑鳩 、火斑鳩、中杠鵑、 冠魚狗 、翠鳥、 藍翡翠 、 家燕 、 金腰燕 、 虎紋伯勞 、 牛頭伯勞 、 棕背伯勞 、黑尾蒼、紅嘴蘭鵲、 畫眉 、川大山雀;
•其他禽類:黃葦鳽、粟葦鳽、 秧雞 、白胸苦鴉、中杓鷸、 青腳鷸 、大沙鸮、蟻鴷、粟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棕腹啄木鳥、墾頭啄木鳥、黃鹡鸰、 白鹡鸰 、松鷚、水鷚、 灰喉山椒鳥 、 綠鸚嘴鵯 、 白頭鵯 、黑喉紅臂鵯、 黑短腳鵯 、 橙腹葉鵯 、灰背椋鳥、 八哥 、 松鴉 、灰樹鵲、 喜鵲 、 小嘴烏鴉 、褐河鳥、 鷦鷯 、 藍歌鴝 、 紅肋藍尾鴝 、 鵲鴝 、紅尾鴝、 紅尾水鴝 、黑背燕、 虎斑地鶇 、紫嘴鶇、灰脊鶇、鳥鶇、 白腹鶇 、 斑鶇 、銹臉鉤嘴鹛、 棕頸鉤嘴鹛 、紅頭穗鹛、 黑領噪鹛 、白頰噪鹛、灰睡雀鹛、白腹鳳鹛、 褐柳鶯 、 黃眉柳鶯 、黃腰柳鶯、長尾縫葉鶯、褐頭鷦鶯、白喉林䳭、白眉發姬鹟、紅頭長尾山雀、暗綠 繡眼鳥 、 紅脅繡眼鳥 、 白腰文鳥 、 金翅雀 、黃胸鹀、黃喉鹀、 三道眉草鹀 、田鵐、 小鹀 、黃眉鹀、 白眉鹀 、鳳眉鹀等。
•兩棲類: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虎紋蛙 ;
•省級重點保護動物: 黑斑蛙 、中華 蟾蜍 、 肥螈 、 棘胸蛙 ;
•其他兩棲動物:中國雨蛙、 沼蛙 、 林蛙 、澤蛙、錦紋姬蛙、大蟾蜍、 大樹蛙 等。
•爬行類: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蟒蛇;
•省級保護動物: 平胸龜 、鱉、 王錦蛇 、 黑眉錦蛇 、 灰鼠蛇 、 滑鼠蛇 、 烏梢蛇 、 銀環蛇 、 眼鏡蛇 、 金環蛇 、 眼鏡王蛇 、尖吻腹蛇;
•其他 爬行動物 : 眼斑水龜 、烏龜、大 壁虎 、多壁虎、 石龍子 、蟲厘蜓、北草晰、鈞盲蛇、 鈍尾兩頭蛇 、 黃鏈蛇 、赤練蛇、粉鏈蛇、 紅點錦蛇 、 翠青蛇 、草游蛇、虎斑游蛇、水赤鏈游蛇、 烏游蛇 、魚游蛇、小頭蛇、臺灣小頭蛇、 橫紋斜鱗蛇 、中國 水蛇 、 竹葉青 、 烙鐵頭蛇 等。
•昆蟲類:
•常見的有: 金裳鳳蝶 、大黑蛺蝶、江西 葉蟲 、中華寬尾鳳蝶、 馬兜鈴鳳蝶 、森林翠灰蝶、擬谷蝽、黃谷蝽、黑色谷蝽、銳肩異蝽、蟬、蜻蜓、蠶、蜈蚣、 螻蛄 、蟋蟀、斑蝥、 牛虻 、蠅(多種)、蚊(多種)、螳螂、 蝗蟲 (多種)、灶馬、蟻(白、黑、黃三種)、螟(多種)、 螢火蟲 、蜂(種類繁多,唯蜜蜂家養)、 草蛉 、 金龜子 、 天牛 、蟑螂、 瓢蟲 等。
•節肢·軟體類:
•常見動物有蚯蚓、水蛭(俗稱 螞蝗 )、螺(種類繁多)、蝸牛、蚌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7年4月5日,瑞金縣瑞林鄉分為瑞林鄉、
丁陂鄉
。1988年12月10日,撤銷壬田鄉、謝坊鄉,設立
壬田鎮
、
謝坊鎮
。
1993年11月17日,撤銷九堡鄉、瑞林鄉、沙洲壩鄉,設立 九堡鎮 、瑞林鎮、 沙洲壩鎮 。至此,全縣轄6個鎮、13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丁陂鄉、下壩鄉、 大柏地鄉 、 岡面鄉 、日東鄉、合龍鄉、 葉坪鄉 、 黃柏鄉 、 萬田鄉 、云石山鄉、 澤覃鄉 、武陽鄉、拔英鄉。
1998年8月5日,瑞金市撤銷武陽鄉,設立 武陽鎮 。至此,瑞金市轄7個鎮、12個鄉。
2001年10月22日,撤銷合龍鄉,劃歸葉坪鄉;撤銷下壩鄉,劃歸瑞林鎮。
2004年底,瑞金市所轄7個鎮、10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武陽鎮、葉坪鄉、丁陂鄉、大柏地鄉、崗面鄉、日東鄉、萬田鄉、黃柏鄉、云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共有14個街道、223個村。市人民政府駐象湖鎮。
2007年7月23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并入武陽鎮粟田村。
2021年1月19日,撤銷瑞金市葉坪鄉,設立瑞金市葉坪鎮,調整后,瑞金市轄8個鎮、9個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3月,瑞金市下轄象湖鎮、壬田鎮、謝坊鎮、瑞林鎮、沙洲壩鎮、九堡鎮、武陽鎮、葉坪鄉、澤覃鄉、黃柏鄉、大柏地鄉、丁陂鄉、云石山鄉、岡面鄉、萬田鄉、拔英鄉、日東鄉,市政府駐地象湖鎮。
2019年,瑞金市下轄7個鎮和10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武陽鎮、葉坪鄉、丁陂鄉、大柏地鄉、岡面鄉、日東鄉、萬田鄉、黃柏鄉、云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市政府駐地象湖鎮。
2021年,瑞金市下轄8個鎮和9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武陽鎮、葉坪鎮、丁陂鄉、大柏地鄉、岡面鄉、日東鄉、萬田鄉、黃柏鄉、云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市政府駐地象湖鎮。
鄉鎮 |
面積/平方千米 |
郵編 |
轄區 |
象湖鎮 |
31 |
342500 |
轄紅都大道、上陽路、解放路、河背街、八一路、中山路、東升、綿塘、綿水、搖前等10個社區,桔林、崗背、上坪、瑞明、南崗、金星、溪背、竹崗等8個村 |
瑞林鎮 |
202 |
342501 |
轄沿江路社區,瑞紅、民主、禾塘、龍臥、水口、保衛、建設、長沙、 蓋州 、大坪、元田、穩村、大汾、上芫、下壩、安全、蘇地、廖垇、里布等19個村 |
壬田鎮 |
168 |
342513 |
轄中華街社區,車頭、高軒、風崗、大垅、沙下、下街、柏坑、 長勝 、橋嶺、洗心、橫坑、中潭、上穩、圳頭等14個村 |
九堡鎮 |
206 |
342504 |
轄九都街街道,壩溪、密溪、富田、官倉、沿崗、富村、 清溪 、豐塘、興田、珠斗、謝村、橋頭、楊梅、塹下、羊角、松燕、慈坑、下宋、沙垅、黃渡、山塘、小陂、石角、山坑等24個村 |
沙洲壩鎮 |
85 |
342506 |
轄沙洲壩、七堡、蓮江、河坑、潔源、杉山、梅崗、大布、清水、群峰、金龍、官山等12個村 |
謝坊鎮 |
131 |
342509 |
轄 云龍 、大嵊背、塘背、謝坊、新建、樂村、水南、安背、瓦子、新民、花石、旋龍、逕橋等13個村 |
武陽鎮 |
141 |
342508 |
轄竹楊社區,石闊、武陽、粟田、安富、國興、螺石、凌田、陳埠、下洲、龍江、珠坑、中賴、龍門等13個村 |
葉坪鄉 |
141 |
342512 |
轄洋溪、松坪、朱坊、禾倉、謝排、葉坪、云集、下羅、王屋、福水、橫嶺、腰布、新院、黃沙、寨下、田塢、洋坊、 仰山 、石園、 馬山 、瑞星、合龍、腳陂、石崗、大勝、嶺腦、田背、山岐、均田、 松山 等30個村 |
丁陂鄉 |
50 |
342501 |
轄丁陂、水溪、里田、山溪、山潭、山龍等6個村 |
大柏地鄉 |
163 |
342516 |
轄大柏地、元坑、磜頭、橫江、楊古、小嶺、烏溪、隘前、山河、白坑、院溪等11個村 |
岡面鄉 |
161 |
342502 |
轄店背、上田、羅陂、陳坑、渡頭、岡面、沙排、竹園等8個村 |
日東鄉 |
183 |
342514 |
轄日東、湖陂、爐坑、湖洋、樟坑、 龍井 、沿岡、贛源、陳埜、貢潭10個行政村 |
萬田鄉 |
100 |
342503 |
|
黃柏鄉 |
107 |
342515 |
|
云石山鄉 |
112 |
342505 |
|
澤覃鄉 |
254 |
342500 |
轄澤覃、光輝、明星、 五龍 、永紅、希平、石水、陶林、新豐、蘭崇、步權、安治等12個村 |
拔英鄉 |
213 |
342511 |
轄新逕、邱坑、榮新、紅門、赤沙、拔英、高嶺、大富等8個村 |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戶籍人口709737人,比年初減少359人,其中城鎮人口187328人,鄉村人口522409人;常住人口643282人,其中城鎮人口301991人,鄉村人口341291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6.95%,比上年提高1.6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6‰。
2017年,瑞金市總人口數為704220人,少數民族總人口為2260人,有21個少數民族,分別為 畬族 、 黎族 、朝鮮族、壯族、 土家族 、蒙古族、苗族、 侗族 、 回族 、藏族、 布依族 、 傣族 、 彝族 、 白族 等民族,80%分布在農村。瑞金市少數民族以畬族為主,主要分布在一個民族村(澤覃鄉安治畬族村)和5個民族村小組(澤覃陶林村蘭屋畬族小組、日東鄉贛源村河背畬族小組、日東鄉沿崗村下坊畬族小組、壬田鎮大龍村紅星畬族小組、橫坑村山塘下畬族小組)中。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瑞金市常住人口為613894人。
政治
職位名 |
姓名 |
市委書記 |
吳建平 |
市委副書記、市長 |
劉春林 |
市政協主席 |
劉紅敏(女) |
市政協副主席 |
章蕓(女)、陳殷鴻、劉瑞林、劉瑞平、俞春榮 |
市政協秘書長 |
張仲群 |
經濟
綜述
2017年,瑞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91576萬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8061萬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512281萬元,增長8.9%; 第三產業 增加值751234萬元,增長11.0%。三次產業結構比由去年的15.1:32.9:52調整為15.3:34.3:50.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32.4%、60.6%。人均生產總值23477元,增長10.4%,按年均匯率折算約為3727美元。
2017年,瑞金市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00883萬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完成295295萬元、增長21.2%。按投資主體分,國有投資完成381111萬元,增長16.6%;非國有投資完成519772萬元,增長9.5%,其中民間投資完成494952萬元,增長9.1%。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0190萬元,下降2.0%;第二產業完成投資(全部是工業)376331萬元,增長21.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504362萬元,增長7.3%。
2017年,瑞金市實現財政總收入205609萬元,增長17.4%,其中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123998萬元,下降0.4%。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13.8%;人均財政收入達3236元,比上年增加467元。稅收收入176714萬元,稅占比86%。全市財政支出500185萬元,比上年增支67199萬元,增長15.5%。全年民生支出達428433萬元,增長17.3%,占財政總支出的85.7%;財政八項支出365244萬元,增長20.1%。人均財政收入3236元,同比增加467元,增長16.9%。
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1856元,比上年增加7268元,增長16.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597元,比上年增加2293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1元,比上年增加1090元,增長12.5%。
2019年,瑞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59203萬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8702萬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20590萬元,增長7.9%,其中 工業增加值 523296萬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789911萬元,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15.3:37.6:47.1(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核實修訂數據)調整為15:37.4:47.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5.4%、34.5%、60.1%。人均生產總值25847元,增長3.1%。
2019年,瑞金市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增長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1%。按投資主體分,國有投資下降15.1%;非國有投資增長19%,其中民間投資增長22.7%。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8%,第二產業投資(全部是工業)增長8.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4%。
2019年,瑞金市實現財政總收入245534萬元,增長8.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0104萬元,增長6.1%。財政總收入占GDP比重為14.8%;人均財政收入3825元,比上年增加288元,增長8.1%。稅收收入220412萬元,增長10.1%,稅占比89.8%,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全市財政支出668138萬元,同比增長21.2%。全年民生支出594191萬元,增長23.4%,占財政總支出的88.9%。
2019年,瑞金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1600元,比上年增長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9元,比上年增收2617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0元,比上年增收1155元,增長10.2%。
2021年,瑞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5.20億元,名義增速11.74%。
第一產業
2017年,瑞金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971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31%。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21335畝,同比下降2.1%;油料面積52563畝,下降8.1%;蔬菜及食用菌面積133634畝,增長1.5%;烤煙面積16832畝,下降27.6%;瓜果面積10402畝,增長17.6%。
2017年,瑞金市育種育苗573公頃,造林面積2446公頃,幼林、成林撫育管理6949公頃。林產品產量:原木13260立方米,竹材138.99萬根,油茶籽1866噸。
截至2017年底,瑞金市耕地保有量為43.28萬畝,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8.01萬千瓦,有效灌溉面積32.15萬畝。
2019年,瑞金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0237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74%。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19224畝,同比下降0.1%;油料面積50073畝,增長0.4%;蔬菜及食用菌面積138787畝,增長3.6%;烤煙面積11847畝,下降12.6%;瓜果面積7728畝,下降9.0%。年末全市耕地面積43.32萬畝,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9.48萬千瓦,有效灌溉面積20.6萬畝。
2019年,瑞金市育種育苗496公頃,造林面積2241公頃,幼林、成林撫育管理7867公頃。林產品產量:原木12945立方米,竹材309.8萬根,油茶籽3108噸。
第二產業
2017年,瑞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戶,實現總產值200億元,比上年增長57.5%,增加值增長9.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6.7億元,增長57.7%;利潤總額10.2億元,增長38.5%;實現稅金10.5億元,增長192.5%。首位產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含銅加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6.8%;首位產業企業數量也從去年13家增加到21家,超10億元的企業由1家增加到4家,其中超20億元的2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5億元,增長59.3%,占規上工業的34%。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7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占比由上年的20.7%增加到23.3%。
2017年,瑞金市經開區內落戶企業257戶,其中投產工業企業95戶,規上工業企業59戶,占規上總數的81%。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2.06億元,同比增長74.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5.7億元,增長13.9%;招商簽約資金35.9億元、增長11.8%,實際到位資金17.9億元、增長59.3%,其中省外資金12.5億元、增長23.9%;工業增加值增長9.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77039萬元、增長26.2%,利潤總額10.2億元、增長55.6%;吸納就業人員15215人。
2017年,瑞金市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84.84萬噸,其中工業能源消費58.62萬噸,占總能源消耗的69%。余熱余壓能源回收利用126.1百萬千焦,折算電力產出12246萬千瓦時,折算標煤5.8萬噸。全社會用電10043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7%,其中工業用電52682萬千瓦時,增長15.6%。
2017年,瑞金市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16家,簽訂合同163424萬元,同比增長19.2%,其中新簽訂合同124721萬元、同比增長4.5%。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39772萬元、增長20%。
2019年,瑞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2戶,實現總產值185.4億元,同比增長10.9%,增加值增長8.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5.4億元,增長8.6%;利潤總額10.8億元,增長21.8%;實現稅金13.04億元,增長38.9%。銅加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3.8%;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5家,其中超20億元的3家,納稅超千萬的企業8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28.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2.3%,較上年同期提高1.53個百分點。年內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2家。
2019年,瑞金市“一區五園”(瑞金經開區,石城、興國、于都、寧都)平臺作用和集聚效應凸顯,面積26.08平方公里,投產企業514戶。完成基礎設施投入71.7億元,同比增長33.2%;招商實際到位資金131.8億元、增長32%,其中省外資金88.1億元、增長24.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41.9億元、增長6.8%,利潤總額40.7億元、增長13.4%;吸納就業人員71662人。其中瑞金市本級經開區面積6.6平方公里,投產企業91戶。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9.1億元,同比增長29.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4.5億元、增長10.4%,利潤總額10億元、增長15.7%;吸納就業人員11030人。
2019年,瑞金市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87.92萬噸,其中工業能源消費58.12萬噸,占總能源消耗的66.1%。余熱余壓能源回收利用114.6萬百萬千焦,折算電力產出1.11億千瓦時,折算標煤1.37萬噸。全社會用電12.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其中工業用電6.32億千瓦時,增長5.9%。水力發電2.17億千瓦時,光伏發電7822萬千瓦時。
2019年,瑞金市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29家,簽訂合同223313萬元,同比增長32.95%,其中新簽訂合同188068萬元、同比增長35.4%;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02381元、增長24.8%。
第三產業
2017年,瑞金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9.3億元,同比增長22.8%,施工面積98.5萬平方米、增長25.2%,其中新開工面積74.4萬平方米、增長32.4%。銷售商品住房5448套、增長10.3%,銷售總面積66.9萬平方米、增長9.1%,銷售金額33.6億元、增長26.7%;非住宅(商鋪、車庫、雜間)2870間,面積26.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11.8%,銷售金額14.6億元、增長387.6%。截止年底,新建商品住房庫存為2802套,面積35.2萬平方米,去庫化時間約為6.9個月;銷售非住宅(不含車庫、雜間)庫存面積34.3萬平方米。12月末全市普通商品房均價5018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2%,其中12月份單月均價為5468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1.4%。
2017年,瑞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8764.5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105000.8萬元,增長22.2%。分地域看,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額352309.2萬元,增長7.6%;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額76455.3萬元,增長37.7%。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84549.3萬元,增長11.5%;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79255.3萬元,增長11.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4905.1萬元,增長16.7%;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0054.8萬元,增長16.4%。12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4%(以上年同期為100)。電商孵化園入駐商戶179家,電商村級服務站新增50家、總數達到310家,全年實現電商交易額26億元、增長60.4%,電商產業園被評為江西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打造了“廖奶奶咸鴨蛋”“好客山里郎蜂蜜”等一批知名電商品牌,全年銷售咸鴨蛋55萬枚,網上銷售400多噸蜂蜜,實現線上銷售額超6000萬元。
2017年,瑞金市實現外貿進出口3167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出口創匯31322萬美元,增長18.2%。全市實際利用外資7424萬美元,增長10%;全年引進內資項目17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3個,實際進資50.2億元,增長11.3%。
截至2017年底,瑞金市移動用戶428464戶,比上年末增加16831戶;固定電話83847部,比上年末增加2296部;寬帶用戶56525戶。旅游人次首次突破千萬,達1029.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4億元,分別增長36.9%、52.7%。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2745076萬元,比年初增加537931萬元,比上年末增長24.4%,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696827萬元,比年初增加242185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6.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996251萬元,比年初增加564113萬元,比上年末增長39.4%,其中:短期貸款415062萬元,比年初增加44941萬元;中長期貸款806988萬元,比年初增加198913萬元。
2019年,瑞金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9.25億元,同比下降6.78%,施工面積98.15萬平方米、下降9.54%,其中新開工面積60.4萬平方米、下降20.63%。銷售商品住房2996套,同比下降53.1%,住宅銷售面積38.11萬平方米,下降52.6%,銷售金額25.09億元、下降47.9%;銷售非住宅1328間,面積10.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6%,銷售金額5.86億元、下降55.8%。新建商品住房庫存2730套,去庫化時間約為11.5個月,非住宅(商鋪、非住宅類公寓)庫存面積42.11萬平方米、去庫化時間約為46個月。2019年全市新建普通商品房均價6583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83%。
2019年,瑞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5288萬元,比上年增長11.9%,分地域看,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額522007萬元,增長12%;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總額113281萬元,增長13.3%。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88858萬元,增長11.2%;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62843萬元,增長11.7%;住宿業實現零售額6007萬元,增長10.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7580萬元,增長14.4%。分規模看,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95938萬元,增長17.5%。電商孵化園入駐商戶127家,實現網絡銷售額4.96億元,同比增長11.4%。
2019年,瑞金市實現外貿進出口308938萬元,比上年增長35.2%,其中出口創匯300671萬元,增長32.4%。全市實際利用外資8770萬美元,增長6.8%;全年引進內資項目1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個,實際進資60億元,增長8.4%。旅游人次達183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1.7億元,分別增長35.5%、45.2%。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2981625萬元,比年初增加166055萬元,比上年末增長5.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088685萬元,比年初增加229113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2.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702377萬元,比年初增加306684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2.8%,其中:短期貸款521153萬元,比年初增加95258萬元;中長期貸款1111049萬元,比年初增加60085萬元。
文化
綜述
瑞金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群眾歌舞之鄉”稱號。瑞金是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于公元953年設縣,1994撤縣設市.歷史上,因瑞金地處贛南東部山區,交通閉塞,屬“八閩百越蠻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對中原地區較為滯后。后來,漢、晉、唐、宋時期,中原人(指后來的客家人)大舉南遷,瑞金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客家人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揚,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曾一度改名為“瑞京”,是全國蘇區政治、文化中心。當時,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朱德等一大批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締造者和傳播者長期生活戰斗在瑞金,他們創造傳播先進文化與瑞金本土文化又一次相互激蕩,互相濡養,推動了蘇區文化的繁榮,孕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蘇區文化。這一文化現象的沿續和發展,形成了輝煌燦爛的紅土地文化、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是瑞金文化的主要構架,滲透在瑞金人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崇文重教、敬祖睦鄰、愛國愛家、奉獻創新是瑞金市文化內蘊的主要特質,作為文化的主要載體——語言,瑞金人講客家方言,在文字語匯上較接近普通話,但語音又與鄰近縣市區的客家語言有差異。
非遺保護
瑞金歷史悠久,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同時又是紅色故都,當年中央蘇區文化的中心。客家先民通過大量的創造,留下了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主要有地方方言、民間故事、客家山歌、蘇區歌謠、地方戲劇、客家燈彩、民間音樂、民俗禮儀、傳統手工藝、地方土特產品的制作技藝等等。
自2005年瑞金市初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通過健全組織機構、出臺工作機制、廣泛進行宣傳、開展田野普查等手段,第一批列入瑞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共有九大類,計62個項目,第二批27項,合計99項。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級保護的原則,開展申報工作,目前,瑞金市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共有5項,贛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共有7項,分別為瑞金民歌(省級)、手工藝術鋼模雕刻(省級)、傳統竹編技藝(省級)、魚丸制作技藝(省級)、車燈制作技藝(省級)、蘇區舞蹈(市級)、客家祠堂營造技藝(市級)。
紅色文化
瑞金是“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瑞金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馳名中外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地之一。“紅都”這個光榮的稱謂起源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瑞金進行偉大革命實踐和紅色政權建設探索的光榮歷史。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醞釀了近兩年時間,并經過時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同志精心籌備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的葉坪隆重召開,大會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沙洲壩召開,由于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從上海遷到了瑞金,因此,“二蘇大會”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臨時”兩個字就去掉了,正式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因此,瑞金作為赤色首都,也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發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八一”建軍節的誕生地。
新中國的第一、二代領導人,共和國十位開國元帥中的九位,十位大將中的七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中的35位上將、114位中將和440位少將,當年都在瑞金戰斗、工作、生活過。同時,在蘇區人民以巨大的蘇維埃政權建設奉獻了一切。以瑞金為例,當年僅24萬人的瑞金,一共有11萬人參軍參戰,5萬多人為革命捐軀,其中1.08萬人犧牲在紅軍長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66名。為支持蘇區建設和支援紅軍北上抗日戰略轉移,從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認購了68萬元的公債,借出25萬擔谷子,其中41.5萬元公債和捐集的所有糧食無私奉獻給了蘇維埃政府,長征時存在蘇維埃國家銀行2600萬銀元的存款一并用于支持革命。光榮的蘇區歷史為瑞金留下了眾多獨特的革命舊居舊址和精神遺產。到2013年,瑞金境內共和革命舊居舊址180多處,擁有紅軍廣場、“一蘇大”會址、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紅井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這些都是發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資源;同時,自1995年新華社在瑞金修建革命舊址、續寫“紅色家譜”以來,到2013年已有40多個部委來瑞金尋根問祖,按照修舊如舊、修舊復舊的原則,修建革命舊址,在葉坪、沙洲壩已經成規模較大的國家部委舊群,成為瑞金紅色旅游的一大景觀。
客家文化
2013年1月6日,國家文化部正式發文批準,同意在江西省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主要藝術特色:
(1)戲曲(劇):瑞金歷史上沒有形成過自己的地方劇種,但很早就有地方民間戲曲班演出,但主要是廟會演出,演出過的劇種主要有昆曲、東河戲、祁劇、京劇和采茶戲等。蘇區時期,開創了紅紅火火的蘇區戲劇運動。蘇區戲劇取革命題材,用瑞金民間音樂,蘇區時期戲劇對以后中國戲劇的發展起到探索、實踐和指導作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戰爭。現瑞金主要戲曲為贛南采茶戲。
(2)燈彩:瑞金燈彩品種繁多,有茶燈、龍燈、馬燈、船燈近30種,多演出于鄉村宗祠,也經常組織集中調演。
(3)歌舞:以前瑞金曾流行唱山歌,現不多見。現民間歌舞主要有馬刀舞、鏈槍舞等。近年來,瑞金市著力挖掘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資源,先后創排了《八子參軍》、《紅土魂》、《紅都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劇節目,在全國各地巡演,觀眾反響熱烈。
(4)建筑:瑞金民間建筑藝術,屬典型客家風格,客家圍屋隨處可見。
文化遺址
歷史文化遺址主要有漢代古墓葬、古窯址及明清古建筑。蘇區時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舊居、舊址,如:紅井、一蘇大禮堂、二蘇大禮堂、紅色造幣廠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
地方曲藝
瑞金市注重農村文化建設,推進農村文化“3122”及“6+1”工程建設。建立了600余處村級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宣傳文化科技夜校。
•戲曲(劇):瑞金很早就有地方民間戲曲班演出獷主要是廟會演出,演出過的劇種主要有昆曲、東河戲、祁劇、京劇和采茶戲等。蘇區時期開創了紅紅火火的蘇區戲劇運動。蘇區戲劇取革命題材,用瑞金民間音樂,對今后我國戲劇的發展起到探索、實踐和指導作用,支援了革命戰爭。現瑞金主要戲曲為贛南采茶戲。
•燈彩:瑞金燈彩品種繁多,有茶燈、龍燈、馬燈、船燈近30種,多演出于鄉村宗祠,也經常組織集中調演。
•歌舞:民間歌舞主要有馬刀舞、鏈槍舞等。隨著時代進步,該市著力挖掘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資源,先后創排了《紅土魂》、《紅都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劇節目,在全國各地巡演。
•建筑:瑞金民間建筑藝術,屬典型客家風格,客家圍屋隨處可見。“九廳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三種典型代表之一,廣泛分布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客家地區。九廳即指門樓、下、中、上、樓上、樓下、左花、右花、天廳等九個正向大廳,十八井包括五進廳的五井、橫屋兩直各五井、樓背廳三井。其廳、井布局科學合理,各廳各有功用,集政、經、居、教于一體。
•民歌:瑞金民歌,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瑞金建縣已有一千多年,瑞金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其客家民間文化十分豐富,瑞金的先民們砍樵燒畬唱山歌,種茶、采茶唱茶歌,閑時唱小調,喜慶節日唱燈歌、祝贊歌等形式的民歌數不勝數。
藝術節
瑞金從1983年起舉辦“紅都之春藝術節”;一年一屆,每年藝術節演出5-7個專場,上演節目150多個,千余名演員參加演出。藝術節期間還舉辦商品展銷,美術、書法、攝影、花卉展覽戶客家燈彩踩街調演。藝術節已成為具有瑞金特色的區域性文化品牌。
名優特產
瑞金米酒
適量飲用,舒筋骨活經絡,振奮精神,消除疲勞。瑞金米酒除飲用外,還是烹調的好佐料,可除腥、臊、膻。
江西土紙
色黃,質地柔軟,易于燃燒,可用作書寫、印刷、包裝和衛生用紙,或作為建筑工業的重要原料。
瑞金魚丸
以去骨去皮鮮草魚或鰱魚剮成魚漿,雞蛋清為主料調打后用湯匙間成丸狀,置溫水中煮半熟撈起,涼后再入肉湯內煮熟起鍋,加姜汁上桌。
瑞金肉丸
有全精肉丸、羹子肉丸、飯包肉丸數種,用料不一,各擅其勝。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便是全精肉丸。它以槽頭肉或腰板肉(均為豬肉,取其肥而不膩)、雞蛋、薯粉為主料,分別剁、剮、調爛并充分揉搓后,用湯匙間成丸狀,放在蒸蘢中蒸熟。
客家人獨特風味的食品,在瑞金同樣世代相襲,廣泛流傳。擂茶是將適量的大米加進芝麻、花生、綠豆、黃豆、茶葉、桔皮等擂制后,熬煮而成。擂茶風味獨特,清香、微苦,呈灰綠色,稀糊渾濁,喝時加些香油。
瑞金荸薺
荸薺俗稱馬薺。瑞金荸薺,果皮薄,汁多,味甜,無渣,可生食,也可熟食,還可加工制作罐頭。荸薺適應于陽光充足,排灌方便,中等肥力的水田種植。7月上旬育苗,下旬移栽,12月開始收獲。瑞金市種植面積2000多畝,年產800多萬斤。
芋子餃
瑞金較為著名的風味小吃,在許多客家居住地也有流傳,因而成為瑞金名牌風味小吃之一。
瑞金牛肉湯
將牛肉切薄片,用淀粉、糖、味精拌勻漿好。在鍋內注入適量清水,下姜片燒滾,即下牛肉片,用筷子拔散,煮一下即熄火。撒入胡椒粉、熟油、醬油、鹽調好味即可。
紅軍燜鴨
特點是具有香醇潤滑的口感,滋陰補腎的功效。原料:鴨子1只、紅棗、枸杞、黨參和當歸等10余種中藥及生姜、大蔥等。制作方法:先用醬油將鴨子腌一下,將中藥及生姜、蔥等放進鴨子肚子,放進干鍋燜三個小時。
九堡紅薯葉子米果
九堡鎮的特色小吃,用紅薯葉和米粉蒸制而成再加上特制調料,研究發現,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癥等保健功能。紅薯葉可使肌膚變光滑,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
交通
綜述
瑞金是通江達海的交通要地。瑞金地扼贛閩咽喉,素為贛閩粵三省通衢,是中西部省市溝通東南沿海的中轉要地。319、323、206三條國道貫通瑞金東西南北;與鷹廈線、京九線接軌的贛龍鐵路橫貫瑞金全境,在瑞金建有全線最大的鐵路三級客貨站;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即廈蓉高速)瑞金段、濟南至廣州高速公路(即濟廣高速)瑞金段將分別于2008年前建成通車,并在瑞金形成“十”字樞紐型高速公路網。瑞金擁有一個民用機場。
2019年,瑞金市公路通車里程3164公里,擁有民用汽車55466輛,公交車路數8路,實有出租汽車72輛;擁有物流企業75家。
公路
319國道(成都—廈門)、323國道(江西瑞金—云南臨滄)、206國道(煙臺—汕頭)三條國道在市區交匯,另有236國道(安徽蕪湖—廣東汕尾)經過瑞金。廈蓉高速公路(G76,廈門—成都),在瑞金境內設立瑞金西、瑞金東兩個出入口,直通贛州和廈門。濟廣高速公路(G35,濟南—廣州),在瑞金境內設立瑞金北、瑞金南兩個出入口,直通鷹潭和尋烏。
鐵路
贛龍鐵路(贛州-龍巖、瑞金境內32千米)橫貫瑞金東西,連接鷹廈、京九、京廣三條鐵路大動脈,其中瑞金站是贛龍鐵路沿線的重點車站之一。
贛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已于2015年12月26日完成,贛瑞龍鐵路(贛龍鐵路復線)設計時速200千米/時,為國家I級鐵路,雙線電氣化。
2019年4月,瑞梅鐵路可研審查會召開。
航空
有贛州、連城兩座機場可供使用,贛州黃金機場有航班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昌、廈門等城市,售票處可同時代售全國各地聯程機票,代辦國際機票。連城機場在擬建中的高速公路沿線,距瑞金僅90千米。
2014年12月,民航局機場司組織華東局、空管局、監管局等單位召開了瑞金機場(4C級)選址評審會,經過對葉坪、黃柏、澤覃等地三個預選場址的現場勘察、飛行程序分析、飛機性能分析等因素的綜合對比,確定葉坪預選場址為推薦場址。2017年12月28日,瑞金機場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0年建成通航。
社會
科學技術
截至2017年底,瑞金市有高新技術企業17家(當年新增5家),省級研發中心3家,贛州市級研發中心7家。專利申請量297項、下降27%,授權量264項,增長23%(其中發明申報50項,授權5項)。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有高新技術企業32家(本年凈增11家),省級研發中心9家,贛州市級研發中心7家。專利申請量467項、下降46%,授權量571項,增長161.9%(其中發明申報59項,授權3項)。
教育事業
2017年,瑞金市在校學生113110人,其中:小學招生9503人,在校學生63320人;初中招生10677人,在校學生30033人;高中招生5000人,在校學生15573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607人,在校學生4112人。全市參加高考5680人,其中二本以上錄取26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高中(含職校)毛入學率90.1%。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有基礎教育校園數447所,其中幼兒園271所,義務教育171所(小學142所、初中29所),高中4所,特色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31318人,其中:學前教育招生6901人,在校學生23063人;小學招生9177人,在校學生58470人;初中招生11747人,在校學生34232人;高中招生5418人,在校學生15431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836人,在校學生5016人。全市參加高考5557人,其中二本以上錄取25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高中(含職校)毛入學率91.81%。
•高級中學
瑞金市第一中學
•完全中學
瑞金市第二中學 |
瑞金市第三中學 |
瑞金私立英才學校 |
瑞金市第四中學 |
瑞金市第五中學 |
—— |
•職業技術學校
瑞金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普通中學
象湖中學 |
壬田初中 |
立新初中 |
大柏地初中 |
日東初中 |
葉坪初中 |
黃柏初中 |
瑞林初中 |
壬田中學 |
合龍初中 |
鮑坊初中 |
下壩初中 |
•小學
八一小學 |
怡安希望小學 |
壬田中心小學 |
瑞林中心小學 |
解放小學 |
寶鋼希望小學 |
新華希望小學 |
丁陂中心小學 |
河背街小學 |
日東中心小學 |
黃柏中心小學 |
黃浦希望小學 |
文化事業
2017年,瑞金市共有專業表演團體1個,演出523場,其中到農村演出464場。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7個,圖書館1個,藏書15.1萬冊。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99%,電視人口覆蓋率98%。全年《瑞金報》發行310.3萬份。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共有專業表演團體1個,演出458場,其中到農村演出170場。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7個,圖書館1個,藏書15.7萬冊。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99%,電視人口覆蓋率99%。全年《瑞金報》發行324.5萬份。共有規上文化產業企業18家,同比增加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5.3%。
醫療衛生
2017年,瑞金市共有衛生機構599家,其中醫院3家,衛生院18家;人民醫院為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擁有病床2650張;衛生技術人員2234人。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共有衛生機構587家,擁有病床2813張,每千人擁有病床4.01張;衛生技術人員288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81人,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54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441人。
體育事業
2017年,瑞金市被國家體育總局表彰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11月19日舉辦了以“紅色征程,暢跑瑞金”為主題的瑞金國際紅色半程馬拉松比賽。組織參加省級青少年錦標賽以及百縣運動會,共獲得12個第一、2個第二、6個第三,女子籃球再次獲得江西省百縣籃球運動會第三名。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共有體育用品生產廠家2家,體育用品銷售商店27個,由社會組織或個人興辦的體育場館有游泳館(池)10個、臺球廳20個、跆拳道館5個、舞蹈培訓部10個、健身俱樂部25個、羽毛球館5個。
社會保障
2017年,瑞金市新增城鎮就業552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2812人次,幫扶4418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創業。購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4483人。開展創業培訓27期,培訓858人。發放個人創業小額擔保貸款5072萬元。全市71297人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0.77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213名職工參加了失業保險,696272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全市共有32329人被確定為農村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3139人,有5468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017年,瑞金市投入各類扶貧資金40.96億元,實施項目3000余個。全年完成減貧8498戶3083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92%。累計實施房屋立面改造1234萬平方米、坡屋頂改造180萬平方米、入戶便道硬化124萬平方米,改廁13716戶,改水1.55萬戶,拆除“空心房”287.6萬平米。
2019年,瑞金市新增城鎮就業5116人,城鎮就業率9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9366人。全市5.57萬人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0.68萬人參加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8100名職工參加了失業保險,68.44萬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全市共有25548人被確定為農村低保對象,有3250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截至2019年底,瑞金市未脫貧貧困戶355戶973人,其中:因病致貧145戶466人,占未脫貧困戶的41%;因缺勞力致貧77戶154人,占未脫貧困戶的22%;因殘致貧64戶181人,占未脫貧困戶的18%;因災致貧22戶64人,占未脫貧困戶的6%;因學致貧10戶29人,占未脫貧困戶的3%;因缺技術、缺資金、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等致貧37戶79人,占總貧困人口的10%。
環境保護
2017年,瑞金市四大主要污染物下降率指標中,化學需氧量下降2.7%,氨氮排放下降3.3%,二氧化硫下降1.5%,氮氧化物下降1.2%。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為85%,主要河流斷面優質水率達標,空氣質量優良率96%,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94%。
旅游
綜述
瑞金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革命舊址18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葉坪革命舊址群、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已有52個中央機關和國家部委來瑞金“尋根問祖”、重續“紅色家譜”、建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瑞金也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名城。此外,丹霞地貌羅漢巖是江西省風景名勝區,宋朝古村密溪村是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還有“四塔一橋”(龍珠塔、龍峰塔、鵬圖塔、鳳鳴塔和雙清橋)等文物古跡。瑞金是“江西旅游強縣”,榮膺“中國紅色旅游十大景區”和“新贛鄱十景”之一。
主要景點
龍峰塔
又名巽塔、文興塔,位于瑞金縣城東南2.5千米,澤覃鄉希平村駐地西北3千米,座落于今希平村與南崗村交界的筆架山山峰上。距歷任村5千米,此塔居東北面,往西南走向。此塔始建于明朝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系七級六面實心磚塔,高約20米,塔下部嵌青石匾曰:“龍峰塔”。塔下山坡原建有護塔之文興寺。
鵬圖塔
又名丙峰塔,大路崠塔,位于縣城南偏東2.7千米,澤覃鄉安治村駐地西北3千米,座落于今安治村與溪背村交界處的筆架山山峰上。東北面有龍峰塔,西南面有鳳鳴塔,此塔居中。始建于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系九級六面空心三合土塔。高約24米,塔下部嵌石匾,曰:“鵬圖塔”。
鳳鳴塔
又名丁峰塔,廟角塔,位于縣城南3.4千米,澤覃鄉光輝村駐地1.5千米的筆架山山峰上,此塔居西南,往東北走向,有鵬圖塔(居中)、龍峰塔、(居東北)此塔建于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系七級六面空心三合土塔,高20米,塔下部嵌一青石匾,其上字跡已難辨識。
瑞金密溪古村
位于瑞金市九堡鎮北偏東12千米的鳳凰山腳下。密溪現存近百幢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多為明清時期所建,規模宏大的主要有羅氏大宗祠、羅應文公祠、應宗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皋澤公祠、密峰太公祠等十幾處,一般占地面積都有三四百平方米左右;大小不一的私廳、私宅,則散布在村內。結構多為磚木,也有一些祠廳全用木料構建,大部分屋頂都是兩面坡下水的歇山頂或硬山頂式,許多隔間垛墻都上瓦端,突出檐外。
2015年7月,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復,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成為江西第七、贛州首個5A級旅游景區。
紅軍烈士紀念亭位于瑞金市葉坪革命舊址群,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戰爭中英勇犧牲的紅軍指戰員而建造的。由錢壯飛設計,梁柏臺擔任工程指導,1933年8月1日動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紅軍烈士紀念亭被國民黨反動派拆毀。1955年,按原貌重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劉鵬(生卒年月不詳)字時舉,象湖鎮上龍尾人。宋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也是瑞金有史以來頭一個進士,也是全縣最早入仕而至監察御史、登諫議大夫之位的知識分子。
楊以任(1600年~1634年)字惟節,號澹馀,象湖鎮綿塘下坊人。19歲中舉,明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例授知縣,改應天府(今南京市)教授。崇禎七年(1634年)升南京國子監博士,同年在職病逝,年僅35歲。著有《讀史四集》、《京學志》、《皇明奏疏》、《名臣言行錄》、《非非室文集》等行世。與陳際泰、羅萬藻、章世純、艾南英并稱為江西五大家。
楊長世,字延會,號六逸,象湖鎮上陽人。清順治已亥(1659年)歲貢。平生酷愛讀書,自幼至老未嘗一日中斷。康熙癸亥(1683年)重修縣志,他擔任總纂。
楊枝遠(1694年~1730年),字季重,別號狎歐詩客,象湖鎮上陽村人。拔貢,清初江右著名詩人。著有《狎鷗亭詩鈔》、《大夢堂文稿》,為世人所珍藏,《狎鷗亭集》刻本,被列為江西省古籍整理參考書目之一。
謝適,清代人,字怡古,家住葉坪鄉謝排村。精通經史子集,尤善為詩,刻有《蓮峰樓詩集》和《雨間吟》行世。
楊方立(1717年~1767年)字念中,號默堂,象湖鎮綿水上陽人。乾隆五年,楊方立選為拔貢。乾隆七年合前后所作,輯詩71首,成《焱聲草》。乾隆三十二年升任鴻臚寺卿,居正四品,負責朝廷祭祀事宜。
管志寧(生卒年月不詳)字一士,號遠堂,為名諸生,日東鄉湖陂村人。精通相地風水之術(即今堪輿術),雍正元年(1723年),管志寧被召征入京,授為戶部陜西司主事,被派往易州(今河北易縣)尋找吉壤,擇守陵地。雍正五年,管志寧升為禮部主客司員外郎,因父母去世,居喪在家。服孝未期滿,又被召回京。后因積勞成疾而辭世。他著有《地理糟粕》一書行世。
羅有高(1733年~1779年)字臺山,九堡鎮密溪村人。清乾隆三十年(1775年)舉人。后曾兩次赴京應試未中,他抗志讀書,以博雅聞海內。能拳勇,善擊劍;又工古文辭,潛心理學,終身以鉆研儒道、佛學為業,造詣極深,他的傳世之作主要有《尊聞居世集》8卷。
陳熾(1855年~1900年)瑞林鎮禾塘橫背村人。光緒舉人。歷任戶部、刑部郎中,軍機處章京。與康有為、梁啟超輩同為戊戌變法巨子。1898年戊戌政變,維新志士或遭戕或遭戍、或逃亡國外,維新事業終成泡影,陳熾一時憤慨不已而中狂病,對于1900年6月9日病卒于京都贛寧新館,時年45歲。1903年始行扶柩回藉,葬于蓮塘底塘尾。
現代人物
朱秉發,男,1952年2月出生,1967年12月參加工作,1969年5月入黨,在職大學,高級經濟師,江西瑞金人。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獲得榮譽
2019年3月6日,被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禮儀百佳縣市。
2020年5月18日,入選2020全囯傳播熱度百強市(縣級)。
2020年6月30日,瑞金被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二批)》。
2020年8月,瑞金市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評為“江西省雙擁模范城”。
2020年7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排名第16位。
2020年12月26日,榮登“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范縣市”榜單。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中國效率“百高縣”名單。
2021年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1年7月,2021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排名第16位。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21年11月,瑞金市上榜2021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021年8月,瑞金市上榜2021中國智慧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92。
引用来源
- • 四部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 2020-07-05
- • 關于命名表彰江西省雙擁模范城(縣、區)和愛國擁軍模范的決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 2020-08-21
- • 2020年全國縣域旅游研究報告隆重發布 新華網 2020-08-23
- • “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范縣市”揭曉 中國小康網 2020-12-29
- • 2020年中國地方政府效率優秀榜單出爐 -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 2021-01-05
- • 上海4區入圍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_浦江頭條_澎湃新聞-The Paper 澎湃 2021-01-29
- • 吳建平任瑞金市委書記、瑞金經開區黨工委書記_人事風向_ 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1-02-25
- • 新聞瀏覽 小康網 2021-05-29
- • 關于印發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省和試點縣名單的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1-05-29
- • 全囯傳播熱度百強市(縣級)出爐 中國經濟網 2021-05-29
- • 2021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出爐 今日頭條 2021-07-17
- • 江西七設區市39個縣市區領導班子調整|縣委|區委_網易新聞 網易-大江網 2021-08-05
- • (江西省)贛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紅黑統計公報庫 紅黑統計公報庫 2021-08-19
- • 瑞金市委書記吳建平率隊赴福建、山東招商 | 贛州市商務局 贛州市商務局 2021-11-24
- • 市政府 瑞金市人民政府 2022-02-03
- • 我省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集中換屆產生新一屆政協領導班子-江西政協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江西政協新聞網—江西政協報 2022-02-09
- • 最新!江西100縣(市、區)2021年GDP排行榜出爐,看看你家鄉排第幾? 今日頭條-瓷都公安 2022-02-18
- • 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地名介紹 博雅地圖 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