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召幸程姬,適逢程姬有月事,不愿進侍,就把侍女唐兒加以裝扮,使她夜晚進侍皇上。皇上醉酒不知內情,以為是程姬,就和她同床了,于是有了身孕。事后皇上才發覺并不是程姬。等生下兒子,于是就命名為 劉發 。劉發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 長沙王 。因為他母親身份微賤,不得天子寵愛,所以被封在低濕貧困之國為王。劉發在位二十七去世,兒子康王劉庸繼位。劉庸在位二十八年去世,兒子劉鮒鮈(fùjū,付拘)繼位為長沙王。
生平
公元前195年( 漢高祖 十二年)四月,高祖劉邦駕崩,皇后 呂雉 以皇太后的身份將皇宮中皇帝未曾御幸過的宮女分賜給各諸候王。程姬大約就是這個時候被分到 代國 ,代國是 漢景帝 劉啟 的父親 漢文帝 劉恒 還是 代王 時的封國。程姬被劉啟寵幸后,生了兩個兒子,即魯王劉余、 江都王 劉非。
漢景帝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 劉余 被封為 淮陽王 , 劉非 被封為 汝南王 。
漢景帝前元三年(丁亥, 公元前154年 ),發生 七國之亂 ,吳王劉濞率領六個諸侯王叛亂。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采納重臣 晁錯 的《 削藩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景帝以各種罪名先后削掉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 常山郡 和 膠西王 的六個縣,這就是歷史上說的“ 削藩 ”。但是,當使者將削地的詔書送到 吳國 時, 劉濞 竟然殺死使者,還打出“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號召各諸侯起兵。于是楚王劉戊、趙王劉遂、 濟南王 劉辟光 、 淄川王 劉賢、膠西王劉昂、 膠東王 劉雄渠 紛紛響應。當時,程姬15歲的次子劉非十分勇猛,他上書自請擊吳,被任命為將軍。吳破后,徙為江都王,國都廣陵(今揚州)。他因天生好氣力,后來治官館,招四方豪杰。
漢武帝 元光 六年(壬子, 公元前129年 )十二月,劉非病故,終年41歲。其陵墓位于 大云山 。劉非的兒子,也就是程姬的孫子 劉建 ,繼承了江都王的爵位。劉建因從小養尊處優,放蕩不羈。父親劉非死后,他認為江都國就是他的天下,更加為所欲為,特別嚴重的是,他聯絡不滿朝廷等人,企圖謀反。丞相府長史在他的住處查出了武器、印璽、綬帶、使節和地圖等準備反叛的大量物證,立報漢武帝。武帝閱奏章后,遂派掌管王室親族事務的宗正和掌管刑獄的廷尉前往廣陵查辦。
漢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劉建情知罪不可赦,遂以衣帶自縊身亡,并連 誅三族 。劉建的女兒,即程姬的玄孫女細君,當時還是無知稚女,因此幸免于難,但身份卻一落千丈,靠著父輩的親友以憐愛之情才長大成人。
漢武帝 元封 六年(丙子, 公元前105年 ),漢武帝為爭取 西域 大國 烏孫 共同與 匈奴 抗衡,派使者 張騫 從中游說,愿以公主相許以結婚姻之好,而武帝又不愿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遠嫁異邦受苦,于是細君這個多年被人遺忘的孤女,于是以公主的身份遠涉戈壁,完成一樁 政治聯姻 的使命。
出處
《史記·五宗世家》:“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 前漢紀 》孝武皇帝紀三卷第十二:“長沙王發薨,謚曰 定王 ,王母 唐姬 ,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避,而夜進其侍者,景帝醉不知而幸之,遂有身,及生子,因名發” 司馬貞 索隱引 姚氏 曰:“《釋名》云:天子諸侯羣妾以次進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說,故以丹注面目旳旳為識,令女史見之。”后因諱稱婦女月經來潮為“程姬之疾”。《醒世恒言·隋煬帝逸游召譴》:“﹝羅羅﹞因托辭以程姬之疾,不可薦寢。”《全漢文》:“程姬,景帝妃,生魯共王余、江都易王非、膠西于王端。武帝時就 魯國 ,為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