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1914年6月3日——1996年3月18日),字叔逸,湖南湘潭人。原國民黨陸軍中將 ,長期服務于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深得 軍統 長官戴笠的信任。在軍統局素以年紀小、資格老而著稱。先后擔任少校行動組長、稽查處上校處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國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長、中華民國國防部少將專員、云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游擊司令。沈醉與 陳恭澍 , 趙理君 , 王天木 并稱 四大金剛 ,與 周養浩 ,徐遠舉并稱 軍統三劍客 。
1949年12月9日被盧漢扣押,參加云南起義,后協助盧漢逮捕了在 昆明 的大多數國民黨人員。1960年11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特赦,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1980年被認定為起義將領 。1981年11月起,歷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6年3月18日,沈醉因病在北京去世。
人物生平
復興社時代
1932年由其姐夫 余樂醒 介紹加入中華民族復興社特務處,抗日戰爭前長期在上海從事特務活動,曾經親自參與了軍統暗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干事楊杏佛與逮捕第三國際駐上海代表華爾敦的行動。
軍統局時代
1938年 中華民族復興社 改為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沈醉服務于軍統局,深得副局長戴笠信任。歷任軍統上海站少校行動組長、常德警備司令部稽查處上校處長、軍統局總務處少將處長等職,在軍統局中以年紀小、資格老著稱。
保密局時代
1947年出任國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長、國防部少將專員、云南專員公署主任、中將游擊司令。
共和國時代
[Module:1equabai92ohm]1949年12月9日被起義的云南省主席盧漢扣押,在此期間為盧漢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數特務,有當時在重慶執行完大破壞任務后逃至昆明等候飛去臺灣的軍統西南區正副區長徐遠舉,周養浩與軍統經理處處長兼重慶辦事處主任郭旭。后來被盧漢當成被俘戰犯,囚禁在昆明陸軍模范監獄,云南解放后被轉移至重慶歌樂山白公館戰犯管理所,后同 宋希濂 轉去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1960年11月2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批特赦人員釋放,為前兩期特赦人員中唯一的軍統要員,在周恩來的親自安排下與杜聿明、宋希濂、 王耀武 、 陳長捷 和偽滿洲國首腦 愛新覺羅·溥儀 、 愛新覺羅·溥杰 一起任中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
1980年經有關部門調查證實,沈醉在盧漢的起義通電簽字,并親筆頒布命令,要下屬特務組織上繳特務器材并到指定地點報道,身份由戰犯改為起義將領,享受副部級待遇,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1年沈醉到香港探親訪友,不顧以前友人們的勸阻毅然在短暫留港后返回北京,1996年3月18日因肺癌病逝于北京。
個人生活
沈醉之母名羅裙,是清末最著名的詩社—— 南社 的成員,以擅長詩詞而著稱。沈醉的名字就是母親根據宋代女詞人 李清照 《如夢令》詞中“沈(古漢語中‘沈’通‘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歸舟”而取。
沈醉第一任妻子是莫耶,出生于福建廈門一個封建家庭,后就讀于 廈門大學中文系 。與沈醉育有一子。
沈醉第二任妻子是栗燕萍,湖南長沙人,與沈醉育有一子五女,1949年沈醉將粟燕萍和一子四女送往臺灣,女兒 沈美娟 則留在大陸,后栗燕萍誤以為沈醉已經被槍決而改嫁。
沈醉第三任妻子是杜雪潔,遼寧沈陽人,原是 沈陽天主教堂 修女,后因教堂解散而去北京投靠姨母,在北京廠橋街道醫院當護士時結識沈醉,1965年8月與沈醉結婚。
個人作品
序號 |
出版時間 |
作品名稱 |
出版發行 |
1 |
2009年1月1日 |
沈醉講述高墻內的戰俘生活 |
|
2 |
2009年12月31日 |
我的特務生涯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3 |
2010年1月1日 |
人鬼之間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4 |
2010年1月1日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
5 |
2010年1月1日 |
漢奸內幕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6 |
2013年5月1日 |
蔣介石 |
中國文史出版社 |
人物軼事
怕見的人
沈醉一生最怕見到三個人,分別是柯漱芳、蔣介石、 錢大鈞 ,因柯漱芳經常指名向軍統要東西,蔣介石對部下的儀表非常重視,往往從看人的衣著,姿勢,精神面貌,就決定他的好惡,而沈醉性格活躍,喜動難靜。錢大鈞因資歷高,經常對軍統人員辱罵。
拐棍與核桃
沈醉有一身很好的武術。平時總是拄一根拐杖,其實根本用不著,拐杖是其防身的武器,要是碰上劫道的,七八個人,一根拐杖就應付了。沈醉吃核桃,從來不用錘子,七十歲時都是手捏解決。
感念戴笠
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南京上空墜機身亡。軍統局沒有得到戴笠身亡消息前,蔣介石以為戴笠的飛機墜落到解放區,讓保密局副局長毛人鳳派一個將級官員帶醫務人員乘飛機去營救。毛人鳳召集所有在重慶軍統局將級干部開會,沒有人愿意去冒險,只有沈醉感念戴笠的知遇之恩,而毅然站出來,表示愿意去尋找戴笠,后得知戴笠身亡的消息,營救行動被取消。
與毛人鳳
1949年毛人鳳將沈醉安排在云南,從而切斷逃往臺灣的后路。對此沈醉恨得咬牙切齒,決定用兩包毒藥放入毛人鳳飯菜里,后毛人鳳對沈醉說:多年來對自己始終如一,而放棄投毒。
與周養浩
沈醉在 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關押期間,一次審訊人員提審完周養浩,讓在筆錄簿上簽字時,中間夾著對其處理意見的草稿,上面寫著建議判處死刑,附有沈醉的揭發材料。周養浩看后痛恨沈醉出賣自己,被押回監房后,提起一張小板凳往沈醉頭上砸去,宋希濂伸臂一擋導致凳子掉到地板上,沈醉沒有受傷。
拒誣王光美
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人脅迫沈醉寫材料揭露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是軍統特務,因王光美最初與中國共產黨發生聯系是在天津軍事調停期間為中共代表團義務充當英語翻譯,而當時中國國民黨方面的代表是軍統副局長 鄭介民 。這段歷史背景使王光美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人誣陷為鄭介民所派打入中共的特工。但沈醉抵死不從,使企圖借此謀害王光美的陰謀未能得逞。
藝術形象
長篇小說《紅巖》中特務頭子"嚴醉"的人物原型是沈醉。
引用来源
- • 39年前我采訪了沈醉父女,率先在報紙上披露沈醉“起義將領”身份 今日頭條-上觀新聞 2021-4-1
- • 共產黨“打狗團”懲處叛徒后,只差一點就能避開軍統的搜捕 今日頭條-文匯網 2021-4-1
- • 沈醉和他的母親 中國僑網 2023-01-12
- • 39年前我采訪了沈醉父女,率先在報紙上披露沈醉“起義將領”身份 上觀新聞 2023-01-12
- • 陳 清:湘潭名人與調查統計 湖南統計信息網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