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相友,中國資深新聞工作者、攝影藝術家。呂相友一直認為新聞攝影是和文字“比翼雙飛”的地位,因此一直呼吁要“圖文并重”,他這些努力也為新聞攝影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個人簡介
呂相友同志1928年出生于吉林省柳河縣山區的一個貧農家 庭,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度過苦難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呂相友1947年參加了革命部隊,不久又被選送到
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當地舉辦的攝影訓練班學習,師從著名攝影家
鄭景康
先生這才踏進了攝影之門。開始了五十多年漫長而又艱辛的攝影道路。朝鮮戰爭爆發后,呂相友響應祖國的號召作為戰地記者第一批進入朝鮮戰場,冒著生命危險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拍攝了大量戰地實況照片,經受了嚴峻的戰爭考驗。1957年,呂相友離開部隊調到
人民日報
擔任攝影記者,從此開始了他新聞攝影專業記者的生涯。他記錄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和普通勞動者的風貌,拍攝了大量佳作。其后,他的主要精力專注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攝影采訪活動。他以中央報刊攝影記者的身份活躍在新聞戰線上。特殊的工作任務決定了他特殊的取材范圍,首都的政治風云,人們共和國的重大政治事件,黨和國家領導人頻繁的社會活動是他新聞攝影主要的反映對象。據不完全統計呂相友同志發表在期刊上的這方面歷史珍貴照片就有兩千多幅。他拍下了
毛澤東
,
劉少奇
,
周恩來
,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 《在機場上》,《黃海擊浪的小平同志》等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
1985年11月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舉辦并展出他和呂厚民 侯波 拍攝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攝影圖片展覽》深受國內外注目。
1986年秋,由中國新聞和美國‘馬可波羅’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馬可波羅足跡’中國段的實地攝影活動,由呂相友做領隊,重游了馬可波羅七百多年前走過的路線,攝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呂相友雖然長期奔忙于中國首都的政治生活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頻繁的社會活動中,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棄廣泛接觸生活,深入生活的機會。幾十年來,他的足跡幾乎遍及全國。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過油都大慶的專頁。他也多次去過 鞍鋼 、 撫順 ,形象地報道了那里沸騰的勞動生活和工人階級的先進人物。他采訪過 西藏 和新疆,也到達過熱帶風光的 海南 和 西雙版納 。經過攝影家選擇抓拍的“瞬間”所造成的奇妙意境,使人向往,令人遐想。
相關事跡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 庭對
林彪
、
江青反革命集團
的
江青
、
張春橋
、
姚文元
、
王洪文
、
陳伯達
、
黃永勝
、
吳法憲
、
李作鵬
、
邱會作
、
江騰蛟
10名主犯所犯罪行進行了公開審判,歷時77天。
原 中國新聞社 攝影記者呂相友,受單位委派參加了這次公審的全過程,他以新聞圖片的形式,及時、真實、形象地記錄了法庭活動和10名被告人的丑惡形態。他從這手中珍藏的上千幅圖片中精心挑選出300多幅,配上文字說明,編輯成一部書稿。為了對歷史負責,他以及他的同伴們一起,拿著這部書稿走訪國家最高檢察院、國家最高人民法院等,逐一核實歷史事件和原始數據。為慎重起見, 遼寧人民出版社 將書稿送到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三大部委做完權威審定后,再約請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閱讀書稿。就這樣,整個編輯審定工作歷時六年,在2006 北京圖書訂貨會 上,這部名為《中國大審判——公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十名主犯圖文紀實》的書正式亮相,首印1萬冊在這次訂貨會上被搶購一空,出版社隨即加印了5萬冊,到3月初,這加印的5萬冊又走光了。僅僅2個多月的時間,市場銷售突破6萬冊,這讓出版社和作者呂相友都感到意外。
曾經拍攝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紅衛 兵照片的
中南海
攝影師呂相友因病于上月22日去世,享年79歲,其
追悼會
于07年7月30日在
八寶山
舉行,不少收藏家及攝影人出席了他的追悼會,一起悼念這位拍攝中國領導人達三十多年的攝影師。
藝術特色
呂相友著重于風光、風景攝影的藝術追求,祖國的雄偉秀 麗的山山水水,富有特色的異國風情,都被其所攝取。如在海南拍攝的《油棕的早晨》、《牧羊》,《母子》、《父子》等都是獨具匠心的優秀作品,融合著攝影家自己對新生活的激情寄托。呂相友至今還始終如一地進行著不懈的攝影追求。他敏銳地捕捉生活中的時代氣息,發掘和表記社會主義勞動創意之美,以寄托他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
個人作品
呂相友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諸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國事活動攝影,三十多年中拍攝了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獻作品。出版有《呂相友攝影作品集》、《領袖風采》、《 小平您好 》、《 偉人周恩來 》、《開國元勛》、《鄧小平》六部大型攝影畫冊和《 鏡頭里的領袖風采 》、《 中國大審判 》兩本圖書。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和聯展,并多次獲獎。
人物貢獻
1950年9月,呂相友隨部隊第一批跨過鴨綠江奔赴
朝鮮
前線。任隨軍記者十年間,他還參加了
遼西會戰
、
遼沈戰役
、
平津戰役
,用鏡頭記錄了解放軍戰爭現場實況。
歷史賦予了呂相友機遇。除了做過前線攝影記者,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曾經為毛澤東、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擔任過多年的專門攝影師。
從1957年鄧小平在 西郊機場 接見外賓,直到1988年七屆人大,呂相友為鄧小平拍攝了幾千幅照片。當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 朱德 、鄧小平、陳云等黨的第一代、第二代領導核心及其領導集體的身影出現時,往往就會看到呂相友手持相機,及時地攝下“稍縱即逝”的瞬間。這許許多多的“瞬間”,凝聚成時代的檔案,是任何文字所不能替代的。
呂相友先后出版了《偉人周恩來》、《開國元勛》、《鏡頭里的領袖風采》、《中國大審判》等畫冊。
2006上海春季藝術沙龍上還展出了呂相友為領導人拍攝的照片。這些黑白圖片日益受到全世界收藏家的喜愛。這些歷史新聞圖片被限量印刷成50至100份,每張售價在1000至8000美元。“歷史是一面 鏡子 ,攝影機又是歷史的鏡子。”呂相友直到1989年進藏采訪十世班禪后才退休,他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從沒有想過要轉換職業。和我同時參軍的,現在已經有3個人成為上將了,而我只是一個副廳級,但是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義。”
引用来源
- • 呂相友 中國知名攝影家作品檔案 2013-05-01
- • 歷史瞬間-著名攝影家呂相友個展 藝術中國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