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圳 ,簡稱“深”,別稱 鵬城 ,是廣東省 副省級市 、計劃單列市、 超大城市 ,國務院批復確定的 中國經濟特區 、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截至2018年末,全市下轄9個區,總面積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56.01萬,城鎮人口1302.66萬人,城鎮化率100%,是中國第一個全部城鎮化的城市。
深圳地處中國 華南地區 、廣東南部、 珠江口 東岸,東臨 大亞灣 和 大鵬灣 ,西瀕珠江口和 伶仃洋 ,南隔 深圳河 與香港相連,是 粵港澳大灣區 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國家物流樞紐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 口岸城市 。
深圳之名始見史籍于 明朝 永樂 八年(1410年), 清朝 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 經濟特區 ,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 深圳速度 ”,被譽為“中國硅谷” 。深圳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2021年, 華頓經濟研究院 發布的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深圳排名第三。 2021年,根據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深圳被定位為超大城市。2022年6月30日,位居2022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3位。
歷史沿革
深圳市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
,深圳的「圳」在當地方言里面意為田間水溝,「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于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 客家人 移民史。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屬 南越 。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 沙丘 谷地區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 秦朝 ,即為廣東地。秦皇統一中國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 南海 、 桂林 、 象郡 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時屬 南海郡 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為 南越國 地。 大漢帝國 、 東漢 屬于 交州 (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 西漢 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 寶安縣 , 寶安 作為縣建制始于公元331年( 東晉 咸和 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 東官郡 ,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 東莞市 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 宋朝 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于廣州香山縣。盛產 食鹽 、香料。至 元朝 ,又以出產 珍珠 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并建縣治于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 稻米 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有600多年歷史的 南頭古城 ,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
南京條約
》、《
北京條約
》和《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1953年,因深圳聯接 廣九鐵路 ,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 深圳墟 。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 惠陽地區 雙重領導。
1979年7月,中央決定在深圳、 珠海 、 汕頭 、廈門建立特區。
1979年11月, 中共廣東省委 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深圳設 龍崗 、 葵涌 、 龍華 、 羅湖 、南頭、松崗6個管理區。
1980年8月26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 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 》,批準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 深圳經濟特區 外原寶安縣區域。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 羅湖區 ,轄經濟特區全部范圍,鹽田區域為羅湖區管轄。
1982年9月,沙頭角鎮作為縣級鎮從羅湖區劃出;
1983年6月,深圳經濟特區設羅湖、上步、南頭、沙頭角4個區辦事處;
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4年5月設為管理區,仍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準深圳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并賦予其相當于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89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 證券交易所 —— 深圳證券交易所 誕生。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 福田 (原上步)、南頭、 蛇口 、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并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復,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 寶安區 、 龍崗區 (1993年元旦實施)。
1992年2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 授予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 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1997年10月,國務院批準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 鹽田區 ,仍為特區范圍。
2004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2007年5月,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以大工業區為中心的東部片區統籌發展,促進深圳市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將原
深圳市大工業區
和原龍崗區坪山街道、
坑梓街道
,整合為坪山新區。
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
2011年12月, 深圳市委 、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 大鵬新區 ”。
2015年4月,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 正式掛牌啟動。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 坪山區 ,以龍華、 大浪 、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 龍華區 行政區域;以 坪山 、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2017年11月,深圳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 全國文明城市 榮譽稱號。
2018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2018年2月,國務院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 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
2018年5月,國務院批復廣東省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
2018年12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要求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2020年4月10日, 深圳地鐵集團 日前申請注冊的200億元優質主體企業債券獲得 國家發改委 批準,成為新《證券法》全面推行 證券發行注冊制 后首單獲得注冊通知的企業債券。
2020年8月17日上午,在“點亮深圳,5G智慧之城”發布會上,深圳市市長 陳如桂 正式宣布深圳市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率先進入5G時代。
2021年1月26日,夫妻婚內更名業務已恢復辦理,但受讓方必須符合限購政策要求,夫妻才能在婚內進行住宅類商品房更名,否則就不能辦理。
2021年11月22日,深圳市市長 覃偉中 、巴塞羅那市市長阿達•克勞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簽署建立友好城市協議書,深圳和巴塞羅那從友好交流城市正式升級為友好城市。深圳市委副書記 艾學峰 參加簽約儀式。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10月,深圳下轄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 福田區 、羅湖區、 南山區 、鹽田區、寶安區、龍崗區、坪山區、龍華區、 光明區 、大鵬新區,下轄57個街道辦事處、790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21年11月,深圳下轄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
深圳轄區概況(2021年) |
||||||
行政區 |
福田區 |
78.66 |
166.29 |
107.08 |
59.21 |
518000 |
羅湖區 |
78.76 |
105.66 |
61.72 |
43.94 |
518001 |
|
南山區 |
185.49 |
154.58 |
98.00 |
56.57 |
518000 |
|
鹽田區 |
74.64 |
24.36 |
7.99 |
16.37 |
518000 |
|
寶安區 |
398.38 |
334.25 |
65.10 |
269.16 |
518101 |
|
龍崗區 |
388.21 |
266.68 |
87.76 |
178.91 |
518116 |
|
龍華區 |
175.58 |
170.63 |
40.90 |
129.73 |
518109 |
|
坪山區 |
167.01 |
46.30 |
9.15 |
37.14 |
518118 |
|
光明區 |
155.45 |
65.80 |
10.07 |
55.73 |
518107 |
|
新區 |
大鵬新區 |
600 |
15.82 |
3.96 |
11.85 |
518116 |
全市 |
2596.85 |
1350.36 |
491.73 |
858.61 |
- |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部分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臺地;西部為 濱海平原 。境內最高山峰為 梧桐山 ,海拔943.7米。
位置境域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毗鄰香港。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4′至22°52′之間。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 東莞 、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 太平洋 。
氣候特征
深圳位于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所處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由于深受季風的影響,夏季盛行偏東南風,時有
季風低壓
、熱帶氣旋光顧,高溫多雨;其余季節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干燥,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4℃,最高氣溫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氣溫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紀錄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紀錄913毫米(1963年)。日照時間長,平均年日照時數2120.5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年兆
焦耳
/平方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
偏東風
,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臺風)影響4~5次。
春季影響深圳的冷空氣勢力開始減弱,天氣多變,常出現"乍暖乍冷"的天氣。初春仍有較強的冷空氣影響,少數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現寒潮天氣,且雨水較少,多數年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旱。夏季在副熱帶高壓的穩定控制下,常出現炎熱天氣,是極端最高氣溫出現的時期。同時夏季也是深圳降水最為豐沛的季節,深圳的降水各地區差異很大,容易出現局地性的洪澇災害和短時雷雨大風天氣。秋季是深圳的少雨干旱時期,多秋高氣爽的晴好天氣。由于雨水少,蒸發大,因而秋旱容易發生且發展迅速,深圳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發生。冬季是深圳最冷的季節,經常處于 干冷氣流 的控制之下,氣溫達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水文
深圳依山臨海,有大小河流160余條,分屬
東江
、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
茅洲河
、
龍崗河
、
觀瀾河
和
坪山河
等5條。
截至2017年底,深圳有水庫24座,其中中型水庫9座,總庫容5.25億立方米。位于市區東部的 深圳水庫 ,總庫容4000多萬立方米,是深圳與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地下水資源總量6.5億立方米/年,年可開采資源量1億立方米。天然淡水資源總量19.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和廣東省的1/3和1/4。
自然資源
截至2017年底,深圳耕地總資源2446.7公頃,水果種植面積9946.7公頃,林業用地7.97萬公頃。盛產 龍崗雞 、南頭荔枝、南山桃、 石巖沙梨 、 金龜桔 和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 沙井蠔 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 虎紋蛙 、 蟒蛇 、獼猴、 大靈貓 、 金錢豹 和 穿山甲 等;經濟價值較大的 兩棲類動物 5種、爬行類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
土地資源
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
(一)耕地2844.74公頃(4.27萬畝)。其中,水田49.23公頃(0.07萬畝),占1.73%;水澆地2758.40公頃(4.14萬畝),占96.97%;旱地37.11公頃(0.06萬畝),占1.30%。耕地主要分布在光明、寶安和坪山等3個區,占全市耕地的66.54%。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856.69公頃(2.79萬畝),占全市耕地的65.27%;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553.04公頃(0.83萬畝),占19.44%;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385.50公頃(0.58萬畝),占13.5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0.48公頃(0.06萬畝),占1.42%;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9.03公頃(0.01萬畝),占0.32%。
(二)園地11345.51公頃(17.02萬畝)。其中,果園10605.73公頃(15.91萬畝),占93.48%;茶園17.33公頃(0.03萬畝),占0.15%;橡膠園0.04公頃(0.60畝),占比不足0.01%;其他園地722.41公頃(1.08萬畝),占6.36%。園地主要分布在南山、寶安和光明等3個區,占全市園地的61.73%。
(三)林地64323.61公頃(96.49萬畝)。其中,喬木林地62682.69公頃(94.02萬畝),占97.45%;竹林地42.86公頃(0.06萬畝),占0.07%;灌木林地747.21公頃(1.12萬畝),占1.16%;其他林地850.85公頃(1.28萬畝),占1.32%。林地主要分布在大鵬、龍崗和坪山等3個區(新區),占全市林地的62.95%。
(四)草地3994.84公頃(5.99萬畝)。深圳市草地全部為其他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龍崗、寶安和坪山等3個區,占全市草地的60.47%。
(五)濕地4051.89公頃(6.08萬畝)。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包括7個二級地類。其中, 紅樹林 地225.55公頃(0.34萬畝),占5.56%;森林沼澤2.37公頃(35.55畝),占0.06%;沼澤草地0.09公頃(1.35畝),占比不足0.01%;沿海灘涂3506.70公頃(5.26萬畝),占86.54%;內陸灘涂317.18公頃(0.48萬畝),占7.83%,深圳市無灌叢沼澤和沼澤地。濕地主要分布在寶安、南山和大鵬等3個區(新區),占全濕地的76.64%。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92416.05公頃(138.62萬畝)。其中,城市用地91890.41公頃(137.84萬畝),占99.43%;村莊用地0.73公頃(10.95畝),占比不足0.01%;采礦用地125.19公頃(0.19萬畝),占0.13%;風景名勝及 特殊用地 399.72公頃(0.60萬畝),占0.43%。
(七) 交通運輸用地 9810.22公頃(14.72萬畝)。其中,鐵路用地658.48公頃(0.99萬畝),占6.71%;軌道交通用地605.65公頃(0.91萬畝),占6.17%;公路用地4877.24公頃(7.32萬畝),占49.72%;農村道路888.23公頃(1.33萬畝),占9.05%;機場用地1518.34公頃(2.28萬畝),占15.48%; 港口碼頭用地 1252.92公頃(1.88萬畝),占12.77%;管道運輸用地9.36公頃(140.40畝),占0.10%。
(八)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9392.55公頃(14.09萬畝)。其中,河流水面874.67公頃(1.31萬畝),占9.31%;湖泊水面4.65公頃(69.75畝),占0.05%;水庫水面4903.66公頃(7.36萬畝),占52.21%; 坑塘水面 2248.37公頃(3.37萬畝),占23.94%;溝渠361.18公頃(0.54萬畝),占3.84%;水工建筑用地1000.02公頃(1.50萬畝),占10.65%。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寶安、龍崗和大鵬等3個區(新區),占全市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58.17%。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5.08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34.72萬人,增長11.3%,占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戶籍人口818.11萬人,增長1.4%,占比重65.3%。
2018年,深圳流動人口增量達到49.83萬人。
2019年末深圳市分區常住人口
截至2019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占比重63.2%。
深圳市自改革開放以來,從單一的民族成分,發展到2002年已擁有55個少數民族,是繼北京之后全國第二座匯聚齊56個民族成分的大城市,被國家列為全國12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試點城市之一。2013年,全市少數民族人口109萬人,超過上海、北京、廣州,成為全國少數民族人口聚居最大的城市。年內,深圳市1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12個,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壯族 ,其次是 土家族 、 苗族 、 侗族 、 瑤族 、 回族 、 布依族 、 滿族 、 彝族 、 朝鮮族 、 蒙古族 、 黎族 。
改革開放政策加之特殊的 地緣環境 ,造就了深圳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成為新興的移民城市,形成獨特的移民文化。2002年,深圳已擁有55個少數民族,是繼北京之后全國第二座匯聚齊56個民族的大城市。
2020年12月,最新十大人口凈流入城市,深圳排名第2位。
2021年1月,住建部公布《 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 》,深圳城區人口為1343.88萬人,為超大城市。
2021年5月17日, 深圳市統計局 正式發布我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普查結果顯示,深圳市常住人口1756.01萬人。
經濟
綜述
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現位列上海和北京之后,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國《經濟學人》2012年“全球最具經濟競爭力城市”榜單上,深圳位居第二。
2018年8月,深圳地區生產總值位列第三位。從增速來看,深圳上半年的實際增速都超過了7%。
2019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20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10495.84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6406.06億元,增長8.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0.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3489元,增長3.0%,按2019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9498美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8.8%。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9%;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1.0%。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增長38.2%;民間投資增長9.2%;港澳臺商經濟投資下降0.5%;外商經濟投資增長75.0%。
2019年,深圳依舊是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達到29498美元,距離3萬美元只有一步之遙。
2019年全國消費前十強城市,深圳排名第七。
2020年5月18日,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 人民日報 中國城市報 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全國291個城市最新經濟排名:深圳 GDP 以5785.6億元排名第3。
2020年上半年GDP12634.30億元,排名第3位。
2021年2月2日,深圳市2020年經濟數據正式出爐: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7670.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速從一季度的-6.6%、上半年的0.1%、前三季度的2.6%,提高到全年的3.1%,呈現穩步回升態勢。
2020年深圳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為64878元,位列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第3位。
2021年,深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0664.85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兩年平均增長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6.59億元,同比增長5.1%,兩年平均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1338.59億元,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4%;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9299.67億元,同比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5.8%。
第一產業
2017年,深圳農作物播種面積18.31萬畝,比上年增長22.9%,其中,蔬菜播種面積13.76萬畝,增長50.2%。水果播種面積7.00萬畝,增長19.7%。全年蔬菜產量14.95萬噸,增長33.1%;水果產量4.13萬噸,增長8.7%。全年水產品總產量8.29萬噸,比上年下降11.9%。其中,海產品8.02萬噸,下降11.5%;淡水產品0.27萬噸,下降22.9%。
2019年,深圳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8.41萬畝,比上年下降2.7%,其中,蔬菜播種面積14.25萬畝,下降3.3%。水果播種面積5.37萬畝,下降17.4%。全年蔬菜產量15.71萬噸,下降1.0%;水果產量3.61萬噸,下降13.0%。全年水產品總產量8.44萬噸,比上年增長7.5%。其中,海產品8.15萬噸,增長7.7%;淡水產品0.29萬噸,增長3.6%。
第二產業
2017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62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19.18億元,下降3.9%;集體企業增加值0.14億元,下降47.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859.01億元,增長10.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3175.22億元,增長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531.86億元,增長6.9%;重工業增加值6555.76億元,增長9.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9777.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出口交貨值12591.91億元,增長10.4%,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42.3%。 工業產品銷售率 97.0%,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2019年,工業增加值9587.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43.5%;股份制企業增長7.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1.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下降0.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5.7%。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9%,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66.6%和71.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上年增長3.6%。其中,出口交貨值下降5.1%,出口交貨值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39.0%。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80%,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0年,
倫敦金融城
公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顯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計劃到2010年,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以上。6月8日深市成交額再度超過
滬市
,標志著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穩固。深圳是全國證券資本市場中心之一。全國兩家證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進入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新階段。2014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1618家,比上年增加82家。上市股票1657只,增加80只。上市公司
市價總值
128572.94億元,增長46.3%。上市公司
流通市值
95128.44億元,增長50.9%。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444708.19億元,增長49.9%。
深圳是中國第三大保險城市,也是第一個保險改革試點城市。保險公司總部增至7家,分支機構29家,保險從業人員達約3.5萬人。2014年,保險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54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財產險215.73億元,增長20.0%;人身險332.93億元,增長15.2%。各項賠付支出155.76億元,增長24.4%。其中,財產險業務支出101.05億元,增長17.1%;人身險業務支出54.71億元,增長40.7%。1982年1月,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開業,是建國以后中國引進的第一家外資銀行。2006年再次迎來外資銀行入深潮。先后有 永隆 、 大新 、上海商業三家港資銀行開設分行。中信嘉華銀行、 工銀亞洲 在深開業。 東亞銀行 、 恒生銀行 開設了支行網點。深圳擁有外資金融機構38家,其中,營業性機構31家,代表處7家。 CEPA 實施以來,以會計服務業、法律服務業、咨詢服務業為主的中介服務業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亮點。2009年,深圳有300多家律師事務所、近6000名職業律師和286家會計師事務所、5000余名 注冊會計師 。
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場”,率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跡,是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輝煌成就的精彩縮影。2015年,深圳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17.8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448.14億元,增長1.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69.69億元,增長7.7%。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3055.66億元,下降5.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9%。全年商品銷售總額23490.7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批發銷售總額19042.69億元,增長0.3%。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中,日用品類增長18.8%;金銀珠寶類增長9.6%;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9.6%;服裝鞋帽針織類增長7.5%;汽車類下降20.0%。2015年,深圳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7516.58億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總額16415.39億元,下降6.0%,分別占全國和廣東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1.6%和41.1%;進口總額11101.19億元,下降11.1%。出口總額連續二十三年居內地城市首位。深圳外貿出口總額連續24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截至2016年底,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197家。
2017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16.19億元,比上年增長9.1%。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5335.28億元,增長9.3%;餐飲收入額680.91億元,增長7.3%。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69668.3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2%;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46329.33億元,增長14.3%。全年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814333.31億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
股票成交金額
616855.01億元,下降20.5%,
A股
總成交金額616433.07億元,下降20.5%,B股總成交金額421.94億元,下降15.9%;企業債券成交金額48.33億元,下降48.5%;國債成交金額137.48億元,增長269.1%。總成交股數43981.53億股,下降11.7%。年末上市公司市價總值235761.26億元,增長5.7%。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67932.47億元,增長9.5%。年末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89家,比上年增加219家。上市股票2127只,增加219只,其中,A股2078只,增加219只;B股49只。總發行股本18458.32億股,增長15.1%;總
流通股本
13925.42億股,增長18.4%。
2019年,深圳實現轄區 公共財政收入 9424億元,其中地方 一般公共預算 收入3773億元、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超過10%。全年新登記 商事主體 50多萬家、總量超過320萬家,新引進人才28萬人,發展更具韌性和活力。
2019年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 蘇州 、武漢、成都、杭州和天津。深圳位居第三。
2019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82.85億元,比上年增長6.7%。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5754.74億元,增長6.1%;餐飲收入額828.11億元,增長11.2%。全年商品銷售總額35672.97億元,比上年增長7.8%。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83942.4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7%;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59461.39億元,增長13.2%。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536.04億元,比上年增長3.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65.50億元,增長7.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47.70億元,增長3.1%;金融業增加值3667.63億元,增長9.1%;房地產業增加值2284.48億元,增長8.7%。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2101.47億元,增長12.0%。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260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6.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9.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1.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1.9%。
交通
綜述
2019年10月15日,交通運輸部確定深圳市為第一批 交通強國建設 試點地區。
2021年9月, 燃料電池汽車 示范應用廣東城市群正式獲批,深圳位列其中。
2021年12月,入選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 智能網聯汽車 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
公路
2011年底,深圳市長途客運班線覆蓋省內各市縣,輻射香港、澳門及內地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隨著珠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和高速公路聯網的實現,深圳作為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 汽車保有量 達到200萬輛,次于北京,在全國排名第二, 機動車保有量 排名第八。深圳道路車輛密度已經突破300輛/公里,超過了國際上270輛/公里的警戒值。 國家發展改革委 與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城鎮化地區綜合交通網規劃》,其中 深中通道 被編為 G2518國家高速公路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 中山市 的大橋。計劃采用東隧西橋的線位方案,路線起于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與深圳側連接線對接,向西跨越珠江口。
鐵路
深圳是國家鐵路樞紐城市,貫穿中國大陸的兩條主要鐵路干線—
京廣鐵路
和
京九鐵路
在深圳交匯,基本明確了深圳“東西貫通、南北終到”的鐵路布局,并新增
西麗站
作為深圳第二座高鐵主站。廣九鐵路、
廈深鐵路
建成通車。贛深客專廣東段于2016年底開工建設,征地拆遷工作已同步啟動;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已納入
中國鐵路總公司
“十三五”鐵路規劃項目,并計劃2018年啟動建設;穗莞深城際線處于施工階段,進展順利。福田—
汕尾
捷運化列車成功開通,坪山等東部片區出行條件得到改善。
火車站有 深圳站 、 深圳北站 、 深圳西站 、 深圳東站 (原 布吉火車站 )、 深圳坪山站 、 光明城站 等。
航運
深圳港 擁有港口主要有: 蛇口碼頭 、 福永碼頭 、鹽田碼頭赤灣碼頭、媽灣碼頭、內河碼、東角頭碼頭、下桐沙漁涌碼頭、 大鏟灣碼頭 。
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擁有各類泊位17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9個,集裝箱專用泊位45個,港口綜合吞吐能力約2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1925萬標準箱。有47家國際班輪公司在深圳港開辟集裝箱國際班輪航線238條,是中國國際班輪航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九年位居世界集裝箱港口第四位。2016年,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1409.87萬噸,比上年下降1.4%;集裝箱吞吐量2397.93萬標箱,下降0.9%,其中,出口集裝箱吞吐量1239.11萬標箱,增長0.3%。全市年末擁有 港口泊位 數152個,其中萬噸級泊位72個。
航空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于寶安區,1991年正式通航,飛行等級為4F級。
寶安機場
是全國區域性樞紐機場,是僅次于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的中國第四大航空港,為世界百強機場之一。2016年,全年機場旅客吞吐量4197.5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7%。年末開通運營國內航線188條;國際航線30條;港澳臺航線4條。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是中國境內第一個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通航城市92個,通航航線167條,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機樓26座。機場二跑道已于2011年07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深圳空港進入雙跑道運營時代。
深圳機場綜合實力排名連續十年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機場T3候機樓已在2013年11月28號投入使用,進一步增強了深圳機場的運輸能力,提升深圳機場的競爭力。
公共交通
• 口岸
深圳口岸是全國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擁有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5個,其中包括中國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口岸——
羅湖口岸
,24小時通關的
皇崗口岸
,以及中國首個內地與香港無縫接駁的地鐵口岸——
福田口岸
,唯一“
一地兩檢
”的陸路口岸——
深圳灣口岸
。2016年經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2.39億人次,日均65.6萬人次;全年共查驗交通運輸工具1583.63萬輛次,日均4.33萬輛次。
深圳海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海關直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領導,業務管轄區域包括深圳市及 惠州市 。深圳口岸是全國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海關也是全國任務最繁重的海關之一。深圳海關為企業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等個性化服務。
深圳市邊境是靠近香港新界北區的,包括羅湖區、鹽田區、福田區及沿海的南山區,是中國擁有最多陸路口岸的城市,在深圳各處連接香港,市民及來訪游客可以憑旅游證件方便來往深港兩市之間。
從深圳市入境香港只需要十分鐘時間辦理出入境手續便可以進入香港邊境管制站(禁區)轉乘交通進入市區。深圳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類口岸18個,其中包括中國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口岸——羅湖口岸,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等。羅湖口岸、福田口岸均有
深圳地鐵羅寶線
與香港地鐵東鐵線接駁。
深圳市邊境口岸有:羅湖口岸、深圳灣口岸、福田口岸、皇崗口岸、 文錦渡口岸 、 沙頭角口岸 、蛇口碼頭口岸(可供旅游人士入境香港轉機出國的口岸)。2011年,經一線口岸出入境人員2.38億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954.52萬輛(艘)次。
• 地鐵
深圳地鐵(Shenzhen Metro)是指服務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使深圳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5個擁有 地鐵系統 的城市。據2017年6月30日深圳地鐵官網信息顯示,深圳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有8條,分別為: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7號線、9號線、11號線,共199座車站。地鐵運營線路總長285千米,地鐵運營總里程居中國第5,構成覆蓋深圳市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華區、龍崗區六個市轄行政區的城市軌道網絡。
• 公交
2010年11月,交通運輸部與
深圳市人民政府
簽訂了《共建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合作框架協議》,全面啟動公交都市建設。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共有公交線路756條,公交車輛1.25萬臺,全年公共交通客流量達24.43億人次。深圳現有公交線路近854條,與內地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深圳公交有干線、支線、快線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巴士線路車身顏色不同。
干線公交(藍綠色) :主要走主干道,其線路路程一般在15KM以上,其線路命名是000、M000、000A、000B、000區間等(以下“0”代表數字),比如1、21、101、M341、234區間就屬于干線公交;
支線公交(黃色) :主要走支路,其線路路程一般在10KM以內,其線路命名是B000,比如B600、B799路等就屬于支線公交;
快線公交(綠色) :主要走高速公路、 城市快速道路 ,其線路路程一般在30KM以上,而且停靠站點也少,其線路命名是E00、K000,比如E10、E1、K538、K302等等都是屬于快線公交。
夜間公交(Night) :在23時至次日5時運行,其命名是N00,比如N1、N20等。
高峰專線、高快巴士 :其命名是高峰專線1、高快巴士1,其主要是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開行,是為了滿足市民的上下班需要。
旅游公交(Journey) :其命名是J00,比如J1等。
假日專線(Holiday) :其命名是H00,比如H1等。
城際公交 :長68、長69、長328、長58、長21、長19、長18、長16、康11、深惠1、深莞1、深莞2、專營巴士B2、深惠3、深惠3B、專營巴士B3、專線小巴618號、福7、康7。
• 出租
的士色調 |
行駛范圍 |
起步價 |
起步里程 |
超出起步里程后價格 |
等候收費 |
夜間附加費(23:00-06:00) |
紅色 |
深圳全境 |
10元( 燃油附加費 另算) |
2公里 |
2.6元/1千米 |
0.8元/分 |
起步價和里程價加收30% |
藍色 (電能源) |
深圳全境 |
10元 |
||||
綠色 |
寶安區、龍崗區 |
10元(燃油附加費另算) |
||||
注 :紅色的士每天6時至23時,超過25公里至50公里按里程價30%加收返空費,50公里以上加收60%。 綠色的士不能在深圳市關內范圍行駛,請來訪旅客謹慎選擇。 |
政治
歷屆領導
市委書記 |
任職時間 |
市長 |
任職時間 |
1979年1月23日-1980年6月17日 |
1979年1月23日-1980年6月17日 |
||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
吳南生 |
1980年6月17日-1981年3月6日 |
|
1981年3月6日-1986年5月15日 |
梁湘 |
1981年10月15日-1985年8月12日 |
|
李灝 |
1986年5月15日-1993年4月 |
李灝 |
1986年8月12日-1990年5月23日 |
厲有為 |
1993年4月-1998年1月 |
鄭良玉 |
1990年5月23日-1992年11月17日 |
張高麗 |
1998年1月-2001年12月16日 |
厲有為 |
1992年11月17日-1995年5月23日 |
黃麗滿 |
2001年12月17日-2005年3月17日 |
李子彬 |
1995年5月23日-2000年6月18日 |
李鴻忠 |
2005年3月17日-2007年12月6日 |
于幼軍 |
2000年6月18日-2003年6月17日 |
劉玉浦 |
2008年1月2日2010年4月 |
李鴻忠 |
2003年6月17日-2005年6月3日 |
王榮 |
2010年4月-2015年4月 |
許宗衡 |
2005年6月3日-2009年6月 |
馬興瑞 |
2015年4月-2016年12月 |
王榮 |
2009年6月-2010年6月(任代市長) |
許勤 |
2016年12月-2017年4月 |
許勤 |
2010年6月5日-2017年4月 |
王偉中 |
2017年4月-2022年4月 |
陳如桂 |
2017年7月- 2021年5月(任代市長、市長) |
友好城市
自1986年起至2017年底,深圳先后與13個外國省市締結為國際友好城市。
城市 |
國家 |
結好年份 |
美國 |
1986年 |
|
意大利 |
1991年 |
|
布里斯班 |
澳大利亞 |
1992年 |
波茲南 |
波蘭 |
1993年 |
法國 |
1994年 |
|
金斯敦 (首都) |
1995年 |
|
洛美 (首都) |
1996年 |
|
德國 |
1997年 |
|
2003年 |
||
日本 |
2004年 |
|
韓國 |
2004年 |
|
2006年 |
||
2007年 |
||
俄羅斯 |
2008年 |
|
2013年 |
||
2014年 |
社會
教育
2004年8月成為廣東省第一個教育強市。2006年深圳市3~6歲兒童受教育率達98%、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高考升學率達92%以上,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深圳英語教育發達,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均相對內地有較強英語能力。2012年末深圳市各級各類學校總數達1856所,比上年增加99所;畢業生34.64萬人,招生數44.27萬人,在校學生數151.84萬人,分別增長11.2%、4.2%和5.8%。
截至2017年,深圳各級各類學校總數達2437所,比上年增加127所;畢業生45.77萬人,招生60.08萬人,在校學生208.27萬人,分別增長3.5%、8.6%和6.3%。有幼兒園1683所,增加104所;在園幼兒50.50萬人,增長9.0%。有小學342所,增加5所;在校學生96.45萬人,增長5.9%。有普通中學368所,增加16所;在校學生41.76萬人,增長5.3%。有普通高等學校12所,在校學生9.67萬人,增長5.2%。普通本專科招生2.56萬人,在校生8.06萬人,畢業生2.09萬人;成人本專科招生0.89萬人,在校生2.14萬人,畢業生0.43萬人;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招生0.58萬人,在校研究生1.61萬人,畢業生0.43萬人。
2020年8月5日,入選 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 名單。
2021年10月,教育部官網公布《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設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通知 》,廣東省深圳市設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截至2019年末,深圳市有各級各類學校總數達2642所,比上年增加91所;畢業生51.49萬人,招生63.97萬人,在校學生232.24萬人,分別增長2.9%、0.5%和5.1%。年末全市有幼兒園1836所,增加65所;在園幼兒54.50萬人,增長4.0%。有小學340所,減少4所;在校學生106.90萬人,增長4.0%。有普通中學417所,增加27所;在校學生47.74萬人,增長6.6%。有普通高等學校13所;在校學生11.32萬人,增長9.0%。全年全市普通本專科招生3.00萬人,在校生9.22萬人,畢業生2.13萬人;成人本專科招生1.50萬人,在校生3.37萬人,畢業生0.69萬人;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招生0.81萬人,在校研究生2.10萬人,畢業生0.47萬人。
2021年9月24日, 教育部辦公廳 決定在廣東省深圳市設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深圳境內主要中學
深圳中學 |
深圳外國語學校 |
深圳實驗學校 |
深圳高級中學 |
海濱中學 |
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
深圳翠園中學東曉分校 |
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 |
石廈學校 |
深圳育才中學 |
深圳市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 |
益田中學 |
深圳市觀瀾中學 |
文錦中學 |
深圳寶安中學 |
深圳市新華中學 |
深圳市 龍華中學 |
深圳紅嶺中學 |
深圳翠園中學 |
|
深圳南頭中學 |
深圳龍城高級中學 |
深圳桂園中學 |
||
文德學校 |
東湖中學 |
坪山高級中學 |
||
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 |
羅芳中學 |
新洲中學 |
羅湖外語學校 |
深圳濱河中學 |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
鐵路中學 |
福田中學 |
布心中學 |
景秀中學 |
深圳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深圳學校 |
松崗中學 |
沙頭角中學 |
松泉中學 |
華僑城中學 |
深圳菁華中英文實驗中學 |
本科院校
類別 |
院校名稱 |
創辦時間 |
學校類型 |
主管部門 |
本科院校 |
深圳大學 |
1983年 |
綜合 |
廣東省教育廳 |
南方科技大學 |
2011年 |
理工 |
深圳市政府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2014年 |
綜合 |
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學 |
|
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 |
1996年 |
綜合 |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暨南大學 |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
2014年 |
理工 |
深圳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 |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
2015年 |
理工 |
廣東省人民政府 |
|
研究生院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2001年 |
研究生院 |
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學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2000年 |
理工 |
深圳市政府、清華大學 |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2002年 |
綜合 |
深圳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 |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
2015年 |
綜合 |
深圳市政府、清華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 |
|
公辦專科院校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1993年 |
綜合 |
廣東省教育廳 |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2002年 |
綜合 |
廣東省教育廳 |
|
民辦專科院校 |
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
2002年 |
綜合 |
廣東省教育廳 |
成人高等院校 |
深圳廣播電視大學 |
1983年 |
綜合 |
廣東省教育廳 |
其他院校
職校 |
新銳深圳攝影培訓學校 |
深圳高級技師學院 |
深圳藝術學校 |
深圳龍崗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 |
深圳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市沙井職業高級中學 |
深圳市開放職業技術學校 |
|
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藝術學校 |
深圳市奮達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市博倫職業技術學校 |
|
深圳市行知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寶安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華強職校 |
||
國際學校 |
蛇口國際學校 |
深圳南山國際學校 |
QSI國際學校 |
大亞灣法國人學校 |
城市綠洲國際學校 |
深圳東方英文書院 |
深圳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
深圳南山中英文學校 |
|
香港人子弟學校 |
廣東省香港人子弟學校 |
福田區港人子弟學校 |
羅湖區香港人子弟學校 |
|
臺商子弟學校 |
深圳臺商子弟學校 |
|||
其他國際學校 |
福景外國語學校 |
南山中英文學校 |
龍華中英文實驗學校 |
科技
截至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占GDP比重4.10%,居全球前列;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3.80萬人,比上年增長6.7%,其中具有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46.50萬人,增長6.9%。全年新增各級創新載體189個。新增創新載體中,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共141個。其中,國家級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孵化器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8個。全年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17.71萬件和9.43萬件,分別增長21.9%和25.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6.03萬件和1.89萬件,分別增長7.0%和7.1%;
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2.05萬件,增長4.1%,占全國申請總量的43.07%,連續14年居全國城市首位。
科研機構或園區: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深圳虛擬大學園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 (深圳云計算中心)、深港創新圈。
截至2019年末,深圳全市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83.50萬人,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具有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54.69萬人,增長7.4%。年末全市各級創新載體2258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116個,部級創新載體604個,市級創新載體1537個。全年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26.15萬件和16.66萬件,分別增長14.4%和18.8%。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8.29萬件和2.61萬件,分別增長18.4%和22.3%;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75萬件,減少3.4%。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深圳有各類公共圖書館632座,公共圖書館總藏量4070萬冊(件),比上年增長5.4%。擁有博物館、紀念館47座,美術館11座,擁有
廣播電臺
1座,電視臺2座,
廣播電視中心
3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電影放映企業數226個,增長20.2%;電影發行企業數3個。全年報紙出版印數26147萬份;雜志737萬冊;圖書1639萬冊。
截至2019年末,深圳有各類公共圖書館674座,公共圖書館總藏量4745.95萬冊(件),比上年增長6.5%。全市擁有博物館、紀念館52座,美術館11座,擁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2座,廣播電視中心3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
博物館
深圳的博物館不僅展示了深圳市經濟特區發展的歷史,同時還有本地的風土人情介紹,其中最具特色的有深圳市博物館、皇崗博物館、 大鵬古城博物館 、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 、 南水村史博物館 、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 東江縱隊紀念館 、 天后博物館 、 麒麟博物館 、 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和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除1座政府辦博物館外,私立、集體、公私合作等不同模式的博物館有16個。
深圳市境內的博物館 |
|||
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 仙湖植物園 內 |
- |
- |
|
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
深圳市羅湖區 |
- |
民辦 |
深圳博物館 |
深圳市福田區深南中路同心路6號 |
1988.11.01 |
公辦 |
深圳市福田區 上步南路 |
2007.11.21 |
民辦 |
|
深圳市福田區 皇崗村 中心廣場 |
- |
民辦 |
|
水圍雅石博物館 |
深圳市福田區 水圍村 中心廣場 |
2005.11.07 |
民辦 |
深圳市福田區 下沙村 多功能文化樓 |
2005.05 |
民辦 |
|
深圳市 南山博物館 |
深圳市南山區 南山大道 2093號 |
- |
公辦 |
深圳市南山區天后博物館 |
深圳市南山區 招商街道 赤灣六路九號 |
- |
- |
- |
- |
||
北頭村史陳列館 |
深圳市南山區 |
- |
- |
南水村史博物館 |
深圳市南山區 |
- |
- |
鋼結構博物館 |
深圳市南山區 |
2017.05.18 |
民辦 |
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沿山路21號 |
2004.09.06 |
民辦 |
|
深圳市寶安區博物館 |
深圳市寶安區 新安街道 新安二路74號 |
- |
- |
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 |
深圳市寶安區 |
2008.04.28 |
公辦 |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大道 文化潮汕博覽園 六樓 |
- |
民辦 |
|
深圳市龍崗區客家民俗博物館 |
- |
- |
|
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古城博物館 |
- |
- |
|
深圳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
深圳市鹽田區 海山街道 沙頭角鎮內環城路口 |
- |
- |
中英街 海傍街沙欄嚇村委大樓二層 |
2016.12.18 |
- |
|
深圳市龍華區中國·觀瀾版畫藝術博物館 |
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牛湖大水田村169號 |
- |
- |
東江縱隊紀念館 |
深圳市龍華區東縱路旁 |
2000.05 |
- |
麒麟博物館 |
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辦事處下嶺排社區文體活動中心 |
2013.01.04 |
- |
深圳市龍華區 |
- |
- |
|
注:除政府辦博物館外,還有私立、集體、公私合作等不同模式的博物館。 |
美術館
美術館有 何香凝美術館 ——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 關山月美術館 等。
大劇院
深圳大劇院 是特區建立之初政府投資興建的“八大文化設施”之一,是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設重要陣地和現代化都市新文化的標志。
音樂廳
深圳音樂廳 是深圳市文化設施中的標志性建筑。
白花客家文化中心公園
白花客家文化中心公園選址于富民路東側、白花大道北側,用地面積為190196.30平方米。該項目位于深圳市基本 生態控制線 范圍內。 公園選址于深圳市光明區 光明街道 的富民路東側、白花大道北側,用地面積為190196.30平方米。該項目屬“公園”,位于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范圍內。該項目投資約8000萬元,于2020年12月啟動建設,預計至2021年12月竣工。
該項目通過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讓社區居民有效增強客家鄉親的凝聚力、親和力和文化自信,同時讓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據了解,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史雖然只有40多年,卻擁有7000年的人類活動史、2000年的海洋文明史、1700多年的城市建設史、600多年的海防史,以及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體育
場館: 深圳體育館 、 深圳市體育場 、 深圳大運中心 、 深圳灣體育中心 等。
賽事: 2011年8月12日,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在深圳開幕,是中國繼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之后的又一大盛事。來自世界15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大學生運動員參加,深圳是該運動會史上最年輕的舉辦城市。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深圳有衛生醫療機構3492個,比上年增加153個,其中醫院135個,增加1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43868張,增長5.7%,其中醫院病床39899張,增長4.7%。衛生技術人員8.53萬人,增長8.2%。全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完成診療量8705.44萬人次,下降9.3%,其中處理急診746.37萬人次。入院人次150.73萬人次,增長8.9%。病床使用率84.8%。
醫療機構: 深圳市人民醫院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 深圳市中醫院 、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 深圳市康寧醫院 (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等。
截至2019年末,深圳有衛生醫療機構4513個,比上年增加707個,其中醫院144個,增加5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51318張,增長7.9%,其中醫院病床47366張,增長8.7%;衛生技術人員10.28萬人,增長9.7%。全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完成診療量10811.72萬人次,增長8.3%,其中處理急診763.97萬人次,增長13.4%;入院人次182.23萬人次,病床使用率82.5%。
通信傳媒
深圳已經形成了新聞出版業、廣告業、文化產品制造業、文化娛樂業、體育業、文化旅游業、廣播影視業等一批骨干文化產業,其中印刷、媒體、文化旅游等產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2座,廣播電視中心3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全年報紙出版印數28003萬份;雜志1106萬冊;圖書1380萬冊。
會展事業
深圳是中國內地著名會展城市。鐘表展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鐘表專業展,家具、珠寶首飾等傳統產業產品展會日趨規模化、國際化。總投資25億元、占地22萬平方米、總計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的深圳會議展覽中心于200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在170余家展覽企業中,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有25家。
城市建設
2021年2月,入選交通運輸部 ETC 智慧停車 試點城市名單。
文化
文化遺產
深圳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1 |
|
2 |
|
3 |
下沙祭祖習俗 |
4 |
沙頭角魚燈舞 |
5 |
|
6 |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 |
7 |
松崗 七星 獅舞 |
8 |
平樂郭氏正骨醫術 |
深圳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1 |
疍民過年習俗 |
2 |
深圳 云片糕 制作技藝 |
3 |
紅釉彩瓷( 滿堂紅 )燒制技藝 |
4 |
疍家人 婚俗 |
5 |
甘坑客家涼帽制作技藝 |
6 |
福永醒獅舞 |
7 |
龍崗舞龍 |
8 |
駱氏 腹診推拿術 |
9 |
上川黃連勝醒獅舞 |
10 |
坪山麒麟舞 |
深圳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1 |
李氏筋傷點穴推拿術 |
2 |
道家龍門派(嗣廣)點穴牽頓脊椎整復術 |
3 |
張氏傳統燈籠制作技藝 |
4 |
喜嫁禮餅(合成號)制作技藝 |
5 |
剪影 |
6 |
螳螂拳(華林) |
7 |
賀氏剪紙 |
8 |
西鄉北帝古廟三月三廟會 |
9 |
不孕不育癥中醫療法 |
10 |
平樂郭氏正骨祖傳秘方和配制方法 |
11 |
深圳傳統小食制作技藝 |
12 |
潮彩 |
13 |
棉塑(肖氏) |
14 |
剪紙(田氏) |
15 |
肘捶 |
16 |
詠春拳 |
17 |
潮俗皮影戲 |
18 |
萬豐粵劇 |
19 |
平湖紙龍 |
20 |
南山醒獅舞 |
21 |
陳仙姑的故事 |
22 |
龍崗皆歌 |
23 |
鹽田山歌 |
24 |
香云紗染整技藝 |
25 |
涼帽、圍裙帶編織技藝 |
26 |
向南侯王誕祭典 |
27 |
天后寶誕祭典 |
28 |
沙井蠔民生產習俗 |
29 |
開丁節 |
參考資料 |
民俗
深圳原居民民風淳樸,保留了較多的民間習俗。
下沙祭祖習俗:福田區下沙祭祖始于 南宋 時期。不是單純的祭祀活動,還要舉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舞龍、舞獅、表演 粵劇 、舉行大盆菜宴。
沙頭角魚燈舞:鹽田區沙頭角魚燈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沙頭角沙欄嚇村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流行于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成為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
大船坑麒麟舞:寶安區大浪街道大船坑村舞麒麟約開始于明嘉靖年間,作為大船坑客家人幾百年來的民間傳統喜慶、祭奠等活動。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龍崗區布吉鎮板田永勝堂麒麟舞逢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前往各地鄉村表演參拜,表示 福壽 大好日子。
甘坑客家涼帽制作技藝:龍崗區布吉街道甘坑涼帽的制作從清朝嘉慶年開始也有兩百年歷史。早年甘坑涼帽村始祖張錦超學到從福建長汀府張太婆承傳過來的涼帽手藝后,傳給子子孫孫以織涼帽為生。深圳、香港新界、東莞、惠州一帶 客家地區 婦女,甚至東南亞、歐、美唐人街中的深圳藉婦女都喜歡它,即使不戴,也買一兩頂掛在墻上裝飾,聊解鄉愁。
龍崗舞龍:舞龍是龍崗客家地區形成的以娛樂、慶典、鍛煉身體相結合而別具特色的一種民間活動。
坪山麒麟舞:龍崗區坪山街道是客家人聚居地,有舞麒麟的傳統。
石巖客家山歌:流傳于寶安區石巖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個社區,用客家話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體,第一、二、四句押韻。演唱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個人自唱也可以兩人一唱一和,其中擂臺斗歌是 客家山歌 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種演唱形式。
龍城舞麒麟:流傳于龍崗一帶的重要民俗活動,出現在民國時期末年。麒麟一直以來是客家人所崇奉、喜愛的祥瑞 神獸 ,寓意平安、祥和,能夠給人們帶來吉祥和好運。
黎圍舞麒麟:羅湖區中部的黎圍村(現為 水庫新村 )麒麟舞是一個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民間 民俗舞蹈 。麒麟舞是幾百年前嶺南的客家人從中原輾轉遷徙帶來的民間舞蹈。黎圍村坐落在 深圳梧桐山下沙灣河與 梧桐河 交匯處,是羅湖、福田去龍崗、 惠陽 必經之地。
萬豐粵劇:萬豐村民間有迎神賽會演戲的習俗,每遇祭祀、喜慶、宗族活動,都與演戲相結合,請戲班成為當地的家常便飯。民間藝人與戲劇愛好者,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因此,萬豐村的粵劇藝術能經久不衰而流傳下來。直到現在,萬豐擁有兩次榮獲國家金獎的村辦專業粵劇團,組織了群眾 粵樂 社,還重修“八音樓”,積極開展群眾性粵劇活動,2004年由 廣東省文化廳 命名為廣東省民間藝術(粵劇)之鄉。
下沙大盆菜宴習俗:形成于南宋末年,是 深圳灣 一帶地區特有的一種飲食習俗,而以福田區西南部的下沙村為代表。
“辭沙”祭 媽祖 大典:是南山赤灣天后宮特有的一項傳統民間習俗。
賽龍舟:寶安區西北部的松崗,因水資源充沛,河道寬闊,故自古就有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開丁節 :開丁節是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漁二村的一個傳統民間節令。漁二村居民均是祖籍廣東海豐的移民。過開丁節則是源于潮汕、海陸豐的舊俗。
潮俗 皮影戲 :南宋末年,閩南移民將皮影戲引入廣東潮汕地區,并逐漸吸收了 潮汕地區 的民間音樂、民間戲曲和民俗,特別是吸收了 潮劇 的說白、唱腔和表演藝術風格,形成了潮俗皮影戲。
漁民娶親:南澳最具特色的風俗之一。當漁村女子成親之日,新娘被眾多漁家姐妹簇擁前行,身后有鑼鼓樂隊和幾組舞龍舞獅隊載歌載舞,緊隨其后是一名男扮女裝的漁民帶領著一群頭戴漁帽、手操 船槳 的漁家婦女列隊而行,一路撐槳,迎親到家。
坪山打醮:坪山客家人獨特的傳統習俗。每8年一次的打醮(集體祭奠神靈)地點聚在 關帝廟 前的廣場上,祭典儀式由 坪山圩 的首腦主持,祭桌上擺滿果脯酒饌,大香爐里插滿 檀香 ,鄉民們在廣場上連續嬉戲七天八夜。由于打醮習俗勞民傷財,于1943年被廢除。
建筑
客家圍龍屋: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龍崗羅瑞合村“
鶴湖新居
”的羅氏、坪山辦事處大萬世居的曾氏、坑梓辦事處龍田世居的黃氏和
茂盛世居
的
何氏
,他們歷經幾代修建的大規模
圍龍屋
,見證了這些家族的興衰。客家人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砌墻用的黏合物大部分是
石灰
、
桐油
、紅糖的混合土,黏性特別強,千年不松。普通的圍龍屋占地0.54公頃、0.67 公頃,大圍龍屋的面積在2公頃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需要5~10年、甚至更長時間。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壘,適合幾十個人、百多人或數百人居住。
元勛舊址 :是典型的廣府圍村建筑,前有門樓,后有神廳,外圍原有護河,四角有二層的閣樓。閣樓間以城墻連接,城墻由青磚砌成,城墻寬1.2米,高5米,城的平面呈長方形,面闊68米,進深63.5米,有3條縱巷,6條橫巷,3眼水井和140多間民居。后部建有 何氏宗祠 ,東側有 天后宮 。整座 圍屋 建筑雄偉壯觀,南面大門外墻用紅粉石砌成,門額石匾刻有“元勛舊址”四個大字。1988年,元勛舊址被列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又被列為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方言
深圳本地方言主要分為西部和南部的寶安粵語、北部和東部的龍崗客語、東南部的粵客混合語(
大鵬話
)三大塊。寶安粵語的語音、詞匯、語法都有本土特色,不同于廣州和香港的粵語,以
南頭話
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
珠江
東緣沿江一帶及南部與香港新界交界處。龍崗客語屬于
粵東
客語西向延伸的一個分支,以龍崗客家話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東部大片地區。大鵬話屬于粵語和客語的混合型方言,其地域分布范圍主要在深圳最東緣的
大鵬半島
,包括大鵬和南澳兩個街道。
宗教
深圳以道教和佛教為主,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深圳市均有分布。佛教與道教以
弘法寺
和鳳凰大廟為主,另在深圳各行政區一般都設有基督堂、
清真寺
或天主堂,如福田區的下梅林清真寺、基督堂、香蜜湖天主堂,南山區基督堂及寶安區基督堂等。另外,深圳西部的赤灣有原住民供奉媽祖的天后宮,歷史相當久遠,在原住民中有較大的影響力。深圳市有33處宗教活動場所、教職人員139人、信徒總數超過23萬人,約占廣東全省總數的15%。
音樂
陳薩 、 張昊辰 等國際一流鋼琴人才,在國際大賽上嶄露頭角。以深圳藝術學校為代表,深圳鋼琴教育水平在全國居于前列,鋼琴藝術在深圳中小學生中普及率較高,深圳鋼琴擁有量在全國城市中突出,每百戶擁有量8.2臺。
設計
深圳2008年11月19日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批準,加入 全球創意城市網絡 ,并被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成為全球第六個“設計之都”。深圳設計行業的發展為香港設計業所帶動,逐漸成一些比較優勢。深圳擁有為數眾多、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設計精英。
動畫
深圳是中國動漫產業基地之一,是中國最早為海外加工動畫的城市。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內地第一個港資動漫公司 翡翠動畫 落戶,鼎盛時期曾匯聚了中國近70%的動畫創作人才,為中國國內外加工制作了大量的動畫片。文化產業在深圳正在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第四大支柱產業”。
節慶
主要文化活動有
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深圳讀書月、市民文化大講堂、深圳外來青工文化節、深圳社科文化普及周、深圳客家文化節。此外,“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大賽”、“深圳沙灘音樂節”、“鵬城金秋”藝術節、“深圳國際旅游文化節”、“青春之星電視大賽”等數十個文化節慶活動在深圳也有廣泛影響,深受市民喜愛。
2003年起 深圳美亞文化傳媒 承辦了深圳100多個社區街道辦依托街道文化活動中心,逐步發展為文化產業。
深圳有10個文藝家協會,19個專業藝術團體。擁有3000多人的文藝工作者隊伍。塑造了“大劇院藝術節”、“國際水墨畫雙年展”、“國際雙年鋼琴比賽”、“中外藝術精品演出季”“深圳客家文化節”等文化節慶品牌。2006年,深圳市文化系統共獲省級以上獎項349項,其中國際級獎26項,國家級獎152項。全年文化系統內 藝術表演團體 演出218場,藝術表演場所藝術演出247場。
地名由來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于1410年(明永樂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當地客家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稱 |
級別 |
名稱 |
級別 |
賈氏點穴療法 |
國家級 |
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藝 |
省級 |
安琪廣式月餅制作技藝 |
國家級 |
疍民過年習俗 |
省級 |
下沙祭祖習俗 |
國家級 |
疍家人婚俗 |
省級 |
沙頭角魚燈舞 |
國家級 |
甘坑客家涼帽制作技藝 |
省級 |
大船坑麒麟舞 |
國家級 |
福永醒獅舞 |
省級 |
國家級 |
龍崗舞龍 |
省級 |
|
松崗七星獅舞 |
國家級 |
駱氏腹診推拿術 |
省級 |
國家級 |
上川黃連勝醒獅舞 |
省級 |
|
紅釉彩瓷(滿堂紅)燒制技藝 |
省級 |
坪山麒麟舞 |
省級 |
特色美食
深圳有豐富的海產、果類、禽類等地方特產,比較著名的有沙井鮮蠔、 南山荔枝 、西麗芒果、大鵬云霧茶、 公明燒鵝 、 西鄉基圍蝦 、石巖沙梨、南澳鮑魚、南澳海膽、坪山金龜桔、福永烏頭魚、 松崗臘鴨 、龍崗三黃雞、光明乳鴿、 南山甜桃 等,其中以沙井鮮蠔、南山荔枝、西麗芒果最具代表性。
城市之最
深圳最古老的城——是南頭古城,其位于南山半島北端,面積不到1平方千米,古稱城子岡。
[Module:1etm5ht0q2p8a]深圳市最大的半島——是大鵬半島。位于龍崗區東南部,包括南澳、大鵬、葵涌三鎮,面積為293.41平方千米。因半島形如大鵬踞海,并且又是 大鵬鳥 棲息之地,故名大鵬半島。
深圳市最大的島嶼——是 內伶仃島 。位于南山半島以南約9千米的海面上,面積為4.85平方千米。歷來為軍事要地。尖峰山為島上最高點,海拔341米。島上植物生長茂盛,鳥類繁多,有獼猴8群約200余只,現為廣東省自然保護區。
深圳境內最長的河流——是茅洲河,發源于 羊臺山 ,流經 石巖 、公明、松崗、 沙井 等鎮,全長44.2千米,,流域面積347平方千米,向西注入珠江口。
深圳最大的水庫——是 鐵崗水庫 ,位于寶安區西鄉鎮境內,集水面積64平方千米,總庫容量6840萬立方米。深圳市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廣深高速公路,于1987年4月23日動工,1994年7月18日竣工試通車成功。全長122.8千米,其中深圳境內長51.24千米。穿寶安、南山、福田三區,直抵皇崗口岸。
深圳最大的工業基地——是1994年設立的龍崗大工業區,占地174平方千米。深圳市把啟動龍崗大工業區作為一項重大經濟工作來抓,使之成為深圳未來幾年的經濟新增長點。
深圳第一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于1992年1月6日宣告開通。 蛇口港 至日本班輪首航,標志著深圳向國際化港口邁出重要一步。
深圳市第一條高速公路——梅林至觀瀾高速公路于1992年10月20日動工興建。
旅游
深圳是全球10大熱門旅游目的地城市,市內著名景點有 世界之窗 、歡樂谷、深圳紅樹林、 東部華僑城 、蓮花山、梧桐山、 大小梅沙 、仙湖植物園、 東門老街 、大鵬灣、中英街、 歡樂海岸 、 大鵬所城 等。
• 深圳八景
2004年6月28日,歷時半年多得的“深圳八景”評選活動揭曉,大鵬所城、蓮山春早、僑城錦繡、 深南溢彩 、 梧桐 煙云、梅沙踏浪、一街兩制和羊臺疊翠在31處候選景觀中脫穎而出,共同組成新的“深圳八景”。
大鵬所城:位于深圳市東部龍崗區大鵬鎮的大鵬所城,全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為抗擊倭寇而設立,占地11萬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迄今為止唯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蓮山春早:蓮花古有圣名,以美而清純著稱。蓮花山位于深圳市中心區北端,因山形似蓮花而得名。山頂廣場建有鄧小平塑像,可以俯看中心區全貌。 |
僑城錦繡:位于深圳市區西部的華僑城景區,包括“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歡樂谷”等主題公園。 |
|
深南溢彩:橫貫深圳市區中心地段的 深南大道 是深圳最繁華的道路。東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頭檢查站,為雙向8車道,兩車道間為寬闊的綠化帶,全長17.2公里。深南大道沿線集中了深圳建筑的精華,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游景區和著名的企業,是國內少有的具有高度現代化特征的景觀街道,其中京基100為深圳最高建筑。 |
梧桐煙云:梧桐山主峰高944米,為珠三角第一峰,上有“梧嶺天池”。現建有仙湖植物園、 東湖公園 、森林公園、 體育公園 等,是登山觀光的最佳點之一。站在好漢坡一帶,迎著晨暉眺望香港、大鵬灣、 鹽田港 和沙頭角,海闊天空,心曠神怡。山腳下的弘法寺為深圳最大佛教寺院。 |
|
梅沙踏浪:大小梅沙海灘位于深圳市大鵬灣畔,大梅沙灣口寬約2000米,小梅沙灣口寬約800米,海沙黃白細膩,平坦柔軟,猶如一彎新月鑲嵌在蒼山碧海之間,人稱“ 東方夏威夷 ”。 |
一街兩制:中英街位于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1898年刻立的“ 光緒二十四年 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樹于街中心,將原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仍為“ 一國兩制 ”分界線的標志。中英街以其“一街兩制”的獨特政治歷史聞名于世。 |
|
羊臺疊翠:位于寶安區的羊臺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發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動物出沒其間。抗日戰爭期間,羊臺山游擊隊從日寇占領下的香港,拯救出以 茅盾 、 鄒韜奮 、 何香凝 等為首的數百名中外聞名的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并安全轉移、隱蔽到羊臺山區,故羊臺山有“英雄山”的美譽。 |
• 主要景點
世界之窗 |
錦繡中華 |
歡樂谷 |
甘坑客家小鎮 |
歡樂海岸 |
東門老街 |
華強北商業區 |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 |
小梅沙度假村 |
大梅沙海濱公園 |
南澳東西涌海岸線 |
中英街 |
東部華僑城 |
香蜜湖度假村 |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
青青世界 |
桔釣沙 |
柚柑灣度假村 |
銀湖旅游中心 |
鵝公灣 |
玫瑰海岸 |
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館 |
||
深圳紅樹林 |
|||
深圳大鵬半島 國家地質公園 |
深圳園山風景區 |
深圳筆架山公園 |
|
深圳鳳凰山 |
深圳蓮花山公園 |
梧桐山 |
馬巒山 |
羊臺山森林公園 |
七娘山 |
荔枝公園 |
四海公園 |
深圳灣公園 |
深圳海濱生態公園 |
中山公園 |
皇崗公園 |
塘朗山郊野公園 |
南山 |
荔香公園 |
深圳觀音山公園 |
排牙山 |
平巒山公園 |
梅林公園 |
龍崗八仙嶺公園 |
深圳市仙桐體育公園 |
深圳市人民公園 |
碧嶺生態村 |
海山公園 |
深圳中心公園 |
翠竹公園 |
深圳東湖公園 |
深圳野生動物園 |
深圳大沙河公園 |
燕晗山郊野公園 |
望牛亭公園 |
仙湖植物園 |
西麗湖度假村 |
中國民俗文化村 |
洪湖公園 |
深圳觀瀾山水田園旅游文化園 |
東山珍珠島 |
黑巖角 |
沙魚涌 |
科普特生態農業園 |
深圳金水灣度假村 |
文博宮 |
深圳博物館 |
深圳音樂廳 |
赤灣天后宮 |
明思克航母世界 |
迪可可小鎮 |
荷蘭花卉小鎮 |
弘源寺 |
光明農場 |
南頭古城 |
大鵬所城 |
鶴湖新居 |
萬福廣場 |
龍城廣場 |
大萬世居 |
荷坳日月潭農莊 |
寶安公園 |
龍崗龍園 |
宋少帝陵 |
觀瀾版畫村 |
內伶仃島 |
深圳空中樂園 |
鐵仔山公園 |
• 美食街
東門美食街、八卦一路美食街、向西村美食街、香蜜湖美食街、景田美食街、振華路美食街、上梅林美食街、水圍村美食街、布吉美食街、蛇口美食街、車公廟美食街、國貿美食街、翠竹美食街、鳳凰路食街、華強北食街、樂園路食街、鹽田海鮮街、海岸城食街、創業路食街、黃貝嶺食街、 蓮塘 食街、 蔡屋圍 食街。
• 古村落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 包括 甘坑客家小鎮 、鶴湖新居、 觀瀾版畫村 、 大萬世居 、茂盛世居、 沙魚涌 、 高嶺古村 、黃麻布古村等景點。
代表人物
深圳龍崗區布吉人,1915年與 韓安 等林學家上書 北洋政府 ,倡議以清明節為 中國植樹節 ,同年獲批。自1929年起至抗日戰爭前夕,他連續擔任 中華林學會 理事長。1955年任崇基學院第二任院長等,是 香港中文大學 的締造者之一。1960年出任香港聯合書院院長。
曾生 (1910-1995)
深圳龍崗坪山鎮(現深圳坪山區)人,
東江縱隊
司令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少將。獲三級
八一勛章
、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會員,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17年出生于龍崗區大鵬所城東北村,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后參加惠寶人民抗日游擊部隊。因槍法特準,有“神槍手”之稱,名揚港九的傳奇式人物。
新安縣大鵬城(今龍崗區大鵬街道,祖籍河源紫金)人。清 道光 年間任廣東水師提督。曾領兵打響鴉片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上 反侵略戰爭 的第一戰—— 九龍海戰 。晉封振威將軍。與其祖父 賴世超 ( 武功將軍 )、其父賴莫揚(振武將軍)、其叔父 賴信揚 (安鷺將軍)其族兄賴思賜(武功將軍)并稱為賴氏“三代五將軍”。
麥克·楊進華
蘇里南 第三代華人,祖籍龍崗區龍城街道龍西社區樓嚇村,其祖輩早在100多年前就移居蘇里南。通過刻苦努力,麥克·楊成功融入了當地主流社會,并擔任為蘇里南環境整治和土地森林政策部部長,成為蘇里南有史以來為數不多的華人部長之一。
汪公式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任廣東提刑按擦司按擦使,駐扎在南頭城。汪公式在 屯門 抗擊葡軍,他學習 葡萄牙 佛郎機炮的鑄造,“師夷之長技以馭夷狄”,把葡萄牙軍隊趕出了深圳。他是中國向西方學習先進武器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抗擊西方入侵者的人。
今深圳市寶安區樂群村人,是中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律師,開了現代“女子參政之先例”。1905年在日本加入 中國同盟會 ,參加 辛亥革命 。1919年任 巴黎和會 中國代表團隨員,反對割讓山東權益及在和會上簽字。1928年春奉派為考察歐美各國政治專使,并任中國駐歐代表。
是深圳龍崗葵涌人。 解放戰爭 期間,任惠東寶人民護鄉團團長兼政治委員、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司令員、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等職。1988年中共中央授予他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原名陳旭貴,出生于南山區南頭南山村。1922年參加 香港海員大罷工 。新中國建立后,擔任燃料工業部部長、兼任 中國礦業學院 院長,廣東省委書記、省長,當選為中共“八大”、“ 九大 ” 中央委員 。
原名 黃恭喜 ,深圳福田下沙村人,是廣州、惠州一帶 三合會 首領。
獲得榮譽
榮譽稱號 |
榮獲時間 |
全國十佳衛生城市 |
1990年 |
1992年 |
|
國家園林城市 |
1994年 |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
1997年 |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
1999年 |
中國第一座“ 國際花園城市 ” |
2000年 |
中國人居環境獎 |
2001年 |
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
2004年 |
全國文明城市 |
2005年 |
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十大城市 |
2007年 |
2007年 |
|
中國大陸最具創新能力城市 |
2011年 |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
2013年 |
2013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
2013年 |
2012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二位 |
2013年 |
2013聯合國-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 |
2013年 |
2014全球城市交通領袖城市獎 |
2014年 |
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四名 |
2016年 |
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
2017年 |
2016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第一位 |
2017年 |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四位 |
2017年 |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2017年 |
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
2017年 |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6位 |
2017年 |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第3位 |
2017年 |
中國移動5G示范城市、中國電信5G試點城市 |
2018年 |
亞布力論壇·新華中國營商環境指數第一位 |
2018年 |
2018暢游中國100城 |
2018年 |
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排名第一 |
2018年 |
2018年度中國最佳表現城市 |
2018年 |
2018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二 |
2018年 |
國家森林城市 |
2018年 |
首屆“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 |
2018年 |
“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第十位 |
2018年 |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第四位 |
2018年 |
中國“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第四位,潛在國家重要中心 |
2018年 |
中國法治政府評估排名第一 |
2018年 |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報告第一位 |
2018年 |
2018年城市產業競爭力指數排名第3 |
2018年 |
2018年 |
|
2018亞洲50強城市綜合排名第10 |
2018年 |
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
2018年 |
第二批“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 ” |
2018年 |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9 |
2018年 |
2018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二 |
2018年 |
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第1名 |
2018年 |
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第3 |
2018年 |
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第3 |
2018年 |
2018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5名 |
2018年 |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1 |
2019年 |
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 |
2019年 |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
2019年 |
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
2019年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4 |
2019年 |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
2019年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第4,全球可持續競爭力第19 |
2019年 |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第二 |
2019年 |
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第1位 |
2019年 |
2019年 |
|
2019 中國城市創意指數 榜第三名 |
2019年 |
2019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第一位 |
2019年 |
中國“數字一線城市”排名第四 |
2019年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第二 |
2019年 |
全國第一批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 |
2020年 |
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27)排名第11 |
2020年 |
榮獲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稱號 |
2020年 |
2020年一季度全國291個城市最新經濟排名第3位 |
2020年 |
在《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中,深圳綜合排名第3,基礎設施維度排名第5,人力資源維度排名第2,金融服務維度排名第3,政務環境維度排名第10,普惠創新維度排名第6 |
2020年 |
《后疫情時代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深圳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3位。 |
2020年 |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2020年 |
2019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榜第二 |
2020年 |
2019全國空氣質量排名第9位 |
2020年6月9日 |
2020年中國城市 高質量發展 排名第1位 |
2020年7月 |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縣、區) |
2020年7月31日 |
《機遇之城2020》排名第4 |
2020年9月6日 |
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排名第4 |
2020年9月8日 |
2020中國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第25 |
2020年10月 |
全國第一個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稱號的副省級城市 |
2020年10月 |
萬億GDP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3位 |
2020年11月 |
2020亞太區領軍智慧城市 |
2020年11月12日 |
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百強榜(2020)第三名 |
2020年11月16日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 |
2020年 |
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全球使能技術大獎” |
2020年11月 |
2020年度城市 |
2020年11月 |
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城市 2019年人場GDP2萬元美元以上高收入成市 |
2020年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第三名 |
2020年12月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的城市第9名,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20強的城市第9名 |
2020年12月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位列科技集群第2位 |
2020年12月 |
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第四位 |
2020年12月 |
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 |
2020年12月16日 |
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排名第1位 |
2020年12月18日 |
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排名第1位 |
2020年12月21日 |
租房壓力最大10大城市第三位 |
2020年12月24日 |
2020數字經濟百強城市第3位 |
2020年12月18日 |
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第1位 |
2020年12月26日 |
《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20》發布,在2020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含副省級城市)城市中,深圳排名第1位。 |
2020年12月 |
2020年中國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指數榜單第4位。 |
2020年12月28日 |
2019年中國城市 數字經濟 競爭力指數第3位 |
2020年12月 |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先鋒獎 |
2020年12月28日 |
2020年全球城市500強榜第37位 |
2020年12月 |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
2020年12月29日 |
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 的首批中方城市 |
2020年12月 |
位居2020年全國城市 二手房 均價排行榜中第一位 |
2020年12月 |
位居2020年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榜單第4位 |
2021年1月3日 |
入選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榜單,排名第一位 |
2021年1月 |
位居至2019年36城居民儲蓄排行第5位 |
2021年1月3日 |
2020 抖音 獲贊城市TOP10 |
2021年 |
內地城市上市公司總 市值 排行榜第2位 |
2021年 |
2020年 夜經濟 影響力十強城市 |
2021年1月20日 |
2020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2位 |
2021年1月24日 |
位居2020年全國城市GDP排名第3位 |
2021年1月 |
入選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 |
2021年2月 |
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9),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深圳排名第8位。 |
2021年3月17日 |
2021年3月19日 |
|
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印發通報,決定命名深圳市為首批“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 |
2021年8月11日 |
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 |
2021年9月 |
2021年中國科技創新競爭力排名第3位 |
2021年11月 |
2021 數字化轉型 百強城市榜第3位 |
2021年11月19日 |
首批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 |
2021年11月25日 |
2021中國城市創意指數位列第3位 |
2021年12月4日 |
位居《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榜單第1位 |
2022年2月 |
位居2021年GDP城市30強第3位 |
2022年4月 |
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
2022年4月 |
2022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3位 |
2022年6月30日 |
2022福布斯中國·消費活力城市榜排行第五 |
2022年7月 |
對外援助
抗擊疫情
2020年3月21日,深圳市委外辦副主任孫懷忠21在深圳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稱,深圳籌集的逾30萬個各類 醫用口罩 、數千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以及少量防護服等抗疫物資已分批起運,捐往意大利米蘭、韓國釜山、日本大阪、瑞士伯爾尼等4個國家的8座友城。
禁野令
2020年3月31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 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 》,規定非法食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最高可按貨值的30倍處罰,被外界稱為“最嚴禁野令”。
暫停政策
2020年7月25日消息,按廣東省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深圳市已暫停實施深港互認隔離醫學觀察政策,在香港完成強制檢疫14天隔離后24小時內入境來深人員,入境后需接受14天 隔離醫學觀察 。
引用来源
- • 歷史沿革 2020-01-11
- • 改革開放30年:特區30年的深圳之路 (2) 2020-01-11
- • (領航中國·紅色足跡)走向輝煌 2020-01-11
- • 深圳市歷史沿革 2020-01-11
- • 國務院批復"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發展規劃" 2020-01-11
- • 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今天上午掛牌 2020-01-11
- • 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2020-01-11
- • 國務院關于同意撤銷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批復 2020-01-11
- • 國務院關于同意深圳市建設 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批復 2020-01-11
- • 國務院批復深圳成立光明行政區 2020-01-11
- • 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正式揭牌 2020-01-11
-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2020-01-11
- • 深圳地鐵獲批發行首單注冊制200億元企業債券 2020-04-11
- • 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20-01-12
- • 深圳去年GDP超2.6萬億元,預計增長7%左右 2020-01-09
- • 全國消費前十強城市比拼:滬京穗列前三 深圳排第七 2020-04-17
- • 全國GDP十強城市落定:重慶緊追廣州,武漢居第七 2020-03-13
- • 衛生部發布"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區"名單 2020-01-11
- • 深圳入選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2020-01-11
- • 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上深廣領銜,成都重慶西安進十強 2020-01-11
- • 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公布:北上廣深蘇杭領先,成渝進前十 2020-01-11
- •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爐:上海躍居第四,北京、深圳、廣州均躋身前20 2020-03-26
- • 深圳已向8座國際友城捐贈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防疫物資 2020-03-21
- • 深圳成為內地首個立法禁食貓狗城市:現代文明的要求和體現 2020-04-03
- • 14城人均GDP超2萬美元 跨過發達經濟體標準線 新浪網 2020-04-24
- • “2019年度十佳數字閱讀城市” 南京位居榜首,數字閱讀“90后”過半 新浪 2020-04-26
- • 全國291個城市經濟排名出來了 鳳凰網 2020-05-18
-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北京綜合排名第一 央視網 2020-06-18
- • 疫后首份中國百城營商環境報告出爐 澎湃 2020-06-22
- •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揭曉:上海、長沙、廈門等上榜|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 2020-07-06
- • 深圳口岸辦:暫停實施深港互認隔離醫學觀察政策 觀察 2020-07-25
- •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布!你的家鄉排名第幾?_新浪科技_新浪網 新浪科技 2020-07-25
- • 2019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公布 !|內蒙古_新浪財經_新浪網 新浪網 2020-07-26
- • 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出爐!深圳傲居榜首_ 新浪新聞 2020-08-01
- • 排在鄭州之后的這8座城市,誰最有可能進軍萬億俱樂部? - 綜合 - 新京報網 2020-08-14
- • 深圳宣布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 · 快訊 2020-08-17
- • 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出爐,附詳細名單_法治中國_澎湃新聞-The Paper 澎湃新聞 2020-08-21
- •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08-23
- • 《機遇之城2020》:北京綜合排名蟬聯第一,多個維度排名居前 - 財經 - 新京報網 2020-09-06
- • 重磅!2020中國百強城市紹興排名揭曉 浙江新聞 2020-09-08
- • 貴陽排名第十!2020中國旅游城市排行榜發布 貴州網絡廣播電視臺 2020-10-14
- • 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稱號的副省級城市_綠政公署_澎湃新聞-The Paper 澎湃新聞 2020-10-28
- • 萬億GDP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出爐_南方網 南方網 2020-11-15
- • 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百強榜出爐!中山綜合排名第27位_新聞頻道_中山網 _中山網 2020-11-16
-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發布: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 中新網 2020-11-18
- • 上海、深圳、佛山市南海區等榮膺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多項大獎 新華網 2020-11-20
- • 楊長風、管虎、李佳琦、朱一龍......2020年度影響力人物來了!__財經頭條 財經頭條 2020-11-28
-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來了!深圳逼近3萬美元排第一|重慶|深圳|無錫 新浪新聞 2020-12-01
- • 2020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布 北上深廣港杭名列前六-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12-07
-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 財經頭條 2020-12-09
- • 全球科技集群100強發布,北京、上海、粵港三城躋身前十 澎湃
- • 288城的城市品牌發展指數排名公布:香港排名大幅下降 落后于廣深 新浪網
- • 最新十大人口凈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 第一財經
- • 五部門關于同意北京市朝陽區等51個城市(區)列為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機構公布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四大一線城市排名居前 中國新聞網
- • 租房壓力最大的10大城市 天氣網
- • 賽迪顧問 | 《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研究白皮書》 重點內容一覽 賽迪
- • 賽迪發布《2020中國數字經濟百強城市白皮書》 賽迪網
- • 2020國家創新型城市排行榜出爐! 澎湃新聞
- • 喜訊!金華上榜今年全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城市第27位 澎湃網
- • 武漢全國第一!2020年中國城市國際傳播影響力指數發布 中國網 2020-12-28
- • 中國哪些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排名靠前?這份報告首次發布 澎湃新聞 2020-12-29
- • 2020年全球城市500強出爐中國39個城市上榜 上海位居世界第11 今日頭條 2020-12-29
- • 數字經濟區域競爭力排名出爐 浙江位居全國第五 浙江新聞 2020-12-29
- • 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名單公布,武漢、成都等上榜_中國政庫_澎湃新聞-The Paper 澎湃網 2020-12-29
- • 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名單出爐 貴陽成為首批中方城市之一-新華網 新華網 2020-12-31
- • 2020年全國房價排行榜出爐!深圳蟬聯榜首,比北京還貴23236元_鳳凰網 鳳凰網 2021-01-03
- • 《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 _光明網 光明網 2021-01-03
- • 36城居民儲蓄排行:北上廣渝居前四,中西部三市躥得快 _鳳凰網 2021-01-04
- • 廈門排全國第5!福建八城上榜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榜單 廈門網 2021-01-04
- • 2020抖音數據報告(完整版) 今日頭條 2021-01-05
- • 超、特大城市最新名單擴至16個:杭州超南京,濟南晉級_鳳凰網 鳳凰網 2021-01-12
- • 城市市值排行榜:北深滬杭廣“站穩”五強 無錫首進前十 中新經緯 2021-01-18
- • 2020年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出爐-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 2021-01-23
- • 最新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前二十都是哪些城市?_財經上下游_澎湃新聞-The Paper 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1-01-25
- • 城市GDP排名洗牌:重慶南京進階,十強門檻提高 今日頭條 2021-01-26
- • 深圳恢復夫妻婚內更名 受讓方須符合限購政策要求_新浪財經_新浪網 新浪網 2021-01-26
- • 深圳2020年經濟數據公布:GDP2.77萬億元,增長3.1%|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 2021-02-02
- • 車主福音!南寧入選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 2021-02-12
- • 我國十大人均收入最高城市是哪些?縣級市緣何趕超一線城市 今日頭條 2021-02-14
- • 上海:全球金融中心排名蟬聯第三,金融科技水平僅次于紐約 澎湃網 2021-03-17
- • 《機遇之城2021》報告:長三角有4城進入排名前十 新浪網 2021-03-19
- • 2021年《深圳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1756萬) 深圳之窗 2021-05-17
- • 覃偉中當選深圳市市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1-05-20
- • 林潔 政協深圳市委員會 2021-06-12
- • 首批16個“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出爐 交通運輸部-頭條號 2021-08-11
- • 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入選名單公示 安徽多地上榜 安徽網 2021-09-08
- • 全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廣東城市群正式獲批 今日頭條-光明網 2021-09-23
- • 上海、深圳、成都等12地被設立為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東部戰區回應美加軍艦過航臺灣 界面新聞-今日頭條 2021-10-18
- • 中國城市科創競爭力榜單:西安跌出前十,武漢城市群上升明顯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澎湃新聞-搜狐城市 2021-11-04
- • 安徽4市上榜!這份全國榜單,阜陽榜上有名 今日頭條 2021-11-23
- • 深圳和巴塞羅那升級為友好城市,未來將在這些領域進行合作 今日頭條 2021-11-23
- • 國務院確定首批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便利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 · 快訊 2021-11-25
- • 2021中國城市創意指數發布,北上深廣杭港位居前六 今日頭條 2021-12-05
- • 智慧的城與智能的車如何協同?成都獲批為試點城市 今日頭條-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21-12-16
- • 深圳龍崗推出181處客家文物活化利用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2-01-24
- • 2021年深圳GDP突破3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6.7% 今日頭條—南方都市報 2022-01-30
- • 總 述--深圳年鑒 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網 2022-02-08
- • 2021國家創新型城市榜單出爐!湖南三地上榜,長沙位列第8 今日頭條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2022-02-10
- • 震撼!最新中國城市GDP百強榜出爐!你的家鄉排第幾? 今日頭條 開封政法 2022-04-05
- • 孟凡利任深圳市委書記 界面新聞 2022-04-19
- • 關于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2022-04-27
- • 深圳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2022-04-28
- • 2022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布:京滬獨占鰲頭 天津重返前十 上海證券報 2022-06-30
- • 2022福布斯中國·消費活力城市榜正式發布:北京位列榜首 新浪網-新浪財經 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