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勇(?―127年),字宣僚,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 東漢 名臣 班超 少子,東漢將領。
漢安帝 時 匈奴 攻擾 西域 ,任西域長史,將兵五百人前往西域,與 龜茲 合兵擊走匈奴伊蠡王。永建元年(126年)大破匈奴呼衍王,進一步鞏固了 漢朝 在西域的統治。著有《西域記》,為《后漢書·西域傳》所依據。
永建二年(127年)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字宜僚。其父為東漢名將西域都護班超。他出生于西域,遍訪西域諸國,每有見聞,以筆志之。后隨父回長安。
永初元年(107年)西域各屬國反叛,朝廷派班勇為軍司馬。和哥哥 班雄 從敦煌出兵,迎接都護和駐軍返回。
奏復西域
元初六年(119年)敦煌太守曹宗派長史索班率領一千多人駐扎在 伊吾 (今新疆哈密一帶), 車師 前王和鄯善王都來投降索班。 鄧太后 召班勇到朝堂參加會議。起先各公卿多數主張關閉 玉門關 ,于是就放棄了西域。
于是朝廷聽從班勇的意見,恢復敦煌郡營兵三百人,設西域副校尉,住在敦煌。雖然又使西域得到控制,但是還不能走出屯兵之地。后來匈奴果然多次與車師共同進犯邊地,河西遭受大害。
永寧元年 (120),力陳西域不可輕棄,朝廷采納其言,復建敦煌營兵300,并置西域副校尉。
復聯車師
延光二年(123年)四月朝廷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率領兵士五百人出塞,駐扎在柳中。
延光三年(124年)正月抵達 樓蘭 。因鄯善王歸附漢朝,朝廷特別賜給他三條綬帶的印信。然而龜茲王白英仍然獨自猶豫不定。用恩德和信義進行開導,白英這才帶領姑墨、 溫宿 兩國王,將自己捆綁起來,向班勇歸降。乘機征調龜茲等屬國的步騎兵一萬余人,前往車師前國王庭,在伊和谷趕走匈奴伊蠡王,收容車師前國軍隊五千余人。于是車師前國開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返回在柳中墾田屯戍。
六國平定
延光四年(125年)七月調集敦煌、 張掖 、 酒泉 等郡六千騎兵和屬國 鄯善 、 疏勒 、 車師前國 的軍隊,進擊車師后國國王軍就,將車師后國軍隊打得大敗。斬首俘獲八千多人,馬畜五萬多頭。抓到軍就和匈奴持節使者,將其帶到索班陣亡處斬首,替索班報仇雪恥,并將首級傳送到京都洛陽。
永建元年(126年)十一月,改立車師后國前任國王的兒子 加特奴 為王。又派遣部將斬殺東且彌王,并另立其本族人為王。于是,車師等西域六國,全都歸附漢朝。
驅逐匈奴
永建元年(126年)十二月調集各屬國士兵攻打匈奴呼衍王,呼衍王逃走,他的部下二萬余人全都投降。抓到了 單于 的堂兄,讓加特奴親手將他斬殺,以此結下車師和匈奴之間的仇恨。于是,北單于親自率領一萬余騎兵攻打車師后國,抵金且谷。派遣假司馬曹俊前去救援,單于率軍后撤,曹俊追擊,并斬殺其貴人骨都侯。
下獄免罪
永建二年(127年)六月上奏朝廷,請求出兵攻打元孟。于是,朝廷派敦煌太守 張朗 帶領河西四郡之兵三千人,配合班勇。便調集西域各屬國之兵,共四萬余人,分兩路進擊 焉耆 。從南道走,張朗從北道走,約定日期到焉耆城下會師。而張朗因先前有罪,急于求功,為自己贖罪,就趕在約定日期之前,抵達爵離關,并派遣司馬率軍提前進攻,斬首二千余人,元孟害怕被殺,于是派使者請求投降。張朗便直接進入焉耆城,受降而回。結果,張朗得以免除誅殺,因遲到而被征回京都洛陽,下獄免官。不久得到赦免,后來老死家中。
個人作品
《 西域風土記 》
填補糾正了《 漢書·西域傳 》記載之疏漏與舛誤。
家族成員
關系 |
人物 |
備注 |
高祖父 |
班況 |
|
曾祖父 |
||
祖父 |
||
父親 |
班超 |
|
哥哥 |
班雄 |
|
侄子 |
班雄之子 |
史籍記載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人物評價
《后漢書》 :“定遠慷慨,專功西遐。坦步蔥、雪,咫尺 龍沙 。慬亦抗憤,勇乃負荷。”
引用来源
- •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國學網 2013-10-09
- • 三晉史話:名人輩出的漢代樓煩班氏 今日頭條 2021-4-27
- • 史上首次“西天取經”在何時:唐僧已是后來人 今日頭條 2021-4-27
- • 班勇 歷史考古勘探挖掘工具/文物修復與保護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