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

人物 | 歷史人物 | 君王 |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前251年),又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稷,一名則。戰國時期 秦國 國君,公元前306—前251年在位,共56年,是 秦惠文王 之子, 秦武王 異母弟。在位期間,發生了著名的 伊闕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長平之戰

贏稷早年在 燕國 為人質,其兄秦武王突崩后,在趙燕兩國等支持下繼位。即位初期,因年輕而由其母 宣太后 當權, 魏冉咸陽 將軍,王叔 樗里疾 為相。 公元前304年 ,秦昭襄王在舉行冠禮后開始親理國事。后來出現了私家財富重于秦王室的局面,遂聽從 范雎 的建議,驅逐了當時的“四貴( 穰侯 魏冉、 華陽君 羋戎 、涇陽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擅)”,收回了宣太后的干政權,并拜范雎為相,采用其所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在位期間,秦昭襄王擊破了各諸侯國合縱攻秦的策略,四處征伐, 戰國七雄 中的其余六國都曾被秦擊敗過,甚至在鄢郢之戰中攻占了 楚國 的王都,在長平之戰中大勝趙軍,殺其數十萬軍隊。后攻陷東周王都洛邑,俘虜 周赧王 ,遷九鼎于咸陽,滅亡 東周 ,結束了 周朝 八百年統治。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享年75歲,葬于 秦東陵

大事件

$$$$structured_module$$$$

人物生平

回國繼位

秦昭襄王,秦惠王之子,母宣太后。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大力士 孟說 在洛陽周王室的太廟比賽舉 龍文赤鼎 ,不幸 脛骨 被砸斷而死。 武王 突然死去,又無子,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發生爭執。宣太后想立公子芾,與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壯爭 秦王 ,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 趙武靈王 非要迎立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為秦王,屈從于 趙國 的壓力,最后立公子嬴稷為秦王,是為秦昭襄王。

秦國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對立他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作為武王同父異母的他,繼承秦王之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這時昭王年少,母宣太后聽政,以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

秦昭襄王元年( 公元前306年 ),昭襄王接受右丞相 甘茂 的提議將 武遂 之地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奭對昭襄王提議反對這件事。由于二人仇恨甘茂,不斷向昭襄王讒言。甘茂對此狀況相當惶恐,害怕有禍上身,假借討伐 魏國 為由,投奔 齊國

秦昭襄王三年(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嬴稷與 楚懷王 熊槐在 黃棘 (河南南陽)結盟。同時秦國把 上庸 (湖北十堰竹山)給了楚國。

秦昭襄王四年( 公元前303年 ),齊、魏、韓 三國 因為楚國的原因與秦國結盟,背叛了合縱的約定,聯合在一起攻打楚國。楚國派遣太子 熊橫 到秦國作為人質,秦國發兵救楚國,攻占了 蒲阪 (山西運城永濟市西)、陽春(山西運城永濟市西南)、封陵(山西運城芮城風陵渡)。秦國再攻打韓國,又攻占了武遂(山西運城垣曲)。

秦昭襄王五年( 公元前302年 ),秦昭襄王嬴稷、 魏襄王 魏嗣、韓太子韓嬰,在 臨晉 (陜西渭南大荔)會面。秦國把侵地蒲阪歸還給魏國,抗秦合縱的盟約又瓦解了。楚太子熊橫從秦國逃歸楚國。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秦、韓、魏、齊四國聯合攻打楚國,楚國在 重丘 (河南駐馬店泌陽)大敗,楚國大將 唐昧 被殺。秦國的蜀侯嬴輝被誣蔑進獻毒物,秦國派遣大夫 司馬錯 擊殺了他。秦國繼續攻打韓國,占領了 穰城 (河南南陽鄧州市)。

秦昭襄王七年(公元前300年),秦國的華陽君羋戎攻打楚國,斬首了3萬人,殺了楚國的大將 景缺 ,攻占了 襄城 (河南許昌襄城)。秦丞相 樗里子 病死了,樓緩繼為丞相。

并擊楚魏

秦昭襄王八年( 公元前299年 ),秦昭襄王邀楚懷王在 武關 (陜西商州商南)會面結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懷王到咸陽,強迫楚懷王割 巫郡重慶巫山 )、 黔中郡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的地給秦國。楚懷王憤怒拒絕,于是昭襄王拘留了楚懷王不讓他回去。秦國任命齊國的 孟嘗君 田文為秦相。

秦昭襄王九年( 公元前298年 ),秦昭襄王嬴稷聽信讒言,準備殺了 田文 ,田文逃回齊國。 秦軍 出武關攻打楚國,斬首了5萬人,攻占了楚國的十六座城。

秦昭襄王十年( 公元前297年 ),楚懷王從秦國的囚拘中逃走,秦軍遍布在楚道上搜捕,楚懷王熊槐投奔趙國,趙國不敢收容他。在投奔魏國的時候,秦兵追到魏國抓住了楚懷王。

秦昭襄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了,秦國歸還了他的尸體。

秦昭襄王十二年( 公元前295年 ),秦國任命穰侯魏冉為丞相。

秦昭襄王十四年( 公元前293年 ),韓、魏攻秦,秦國任命 白起 為元帥,在伊闕(河南洛陽南)打仗,打敗了二國聯軍,大獲全勝,斬了24萬人,擄獲了魏國和韓國的聯軍統帥——魏國大將 公孫喜

秦昭襄王十六年( 公元前291年 ),秦國攻打韓國,攻占了宛城(河南南陽)。

秦昭襄王十七年( 公元前290年 ),魏國割 河東 (山西)400里、韓國割武遂地(山西運城垣曲東南)200里給秦國。

秦昭襄王十八年( 公元前289年 ),秦國的大良造白起、客卿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軍隊打到了 軹城 (河南濟源縣),攻占了大小六十一個邑。

東西二帝

秦昭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嬴稷稱西帝,派遣使臣尊稱齊湣王田地為東帝。 齊王 聽從謀士之策,自去帝號,并約諸侯合縱攻打秦國。秦昭襄王被迫 取消帝號,恢復稱王。

派兵東出

秦昭襄王二十年( 公元前287年 ),秦國攻打魏國,攻占了新垣(山西運城垣曲)、 曲陽 (河南濟源)。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割故都安邑(山西運城夏縣)給秦國用來求和,秦國將 安邑 之民全部驅趕到魏國,僅留下了這座城。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 公元前285年 ),秦國、楚國在宛城(河南南陽)會面。秦國、趙國在中陽(山西呂梁地區中陽縣)會面。秦國的大將 蒙武 攻打齊國,攻占了九座城。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284年 ),燕國的上將軍樂毅和趙國、秦國、韓國、魏國會面,五國聯軍,大舉攻打齊國,攻占了齊國的七十幾座城。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83年),秦、趙二國在穰城(河南南陽鄧州市)會面。秦國攻打魏國,攻占了安城(河南新鄉原陽),前鋒打到魏國的首都大梁才凱旋歸國。秦昭襄王嬴稷向趙國索要 和氏璧 ,聲稱用十五座城交換。趙國派遣舍人 藺相如 拿著和氏璧奔赴秦國,見秦國毫無誠意,將和氏璧完整地拿回了趙國。

鯨吞蠶食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82年),秦國攻打趙國,攻占了兩座城。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 公元前281年 ),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攻占了石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國大將白起攻打趙國,斬首了2萬人,攻占了 代郡 (河北張家口蔚縣) 光狼城 。秦國的大將司馬錯攻打楚國,攻占了 黔中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楚國割 漢水 以北及上庸之地(湖北十堰竹山)給秦國求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大將白起攻打楚,攻占了鄢城(湖北襄樊市宜城縣)、鄧縣(湖北襄樊市)、西陵(湖北宜昌市)。秦國和趙國在澠池(河南洛陽新安西)會面。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國的大將白起攻打楚國,攻占了楚國國都 郢都 (湖北荊州江陵市),燒了楚國的先王墳墓 彝陵 (湖北宜昌市),楚國的兵力潰散,不能復戰,遷都到陳丘(故 陳國 ,河南周口淮陽)。

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國把侵占的楚地安置在黔中郡(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秦昭襄王三十一年( 公元前276年 ),秦國的 武安君 白起攻打魏國,攻占了兩座城。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 公元前275年 ),魏國割溫城(河南溫縣)的八座城給秦國。秦國穰侯魏冉再次攻打魏國,韓國派遣大將 暴鳶 營救魏國。魏冉打敗了韓國的援軍,斬首了四萬人,圍攻 大梁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 公元前274年 ),秦國的穰侯魏冉再次攻打魏國,攻占了四座城,斬首了四萬人。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 公元前273年 ),魏國、趙國聯軍攻打韓國的華陽(河南鄭州新鄭市),秦國營救了韓國,在華陽城下打敗了魏軍,斬首了十三萬人,魏國割南陽(河南焦作修武縣以西)給秦國求和。秦又打敗了趙軍,將趙軍的2萬人在 黃河 沉溺。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0年),秦國攻打趙國,圍攻 閼與 (山西晉中和順),趙國的大將 趙奢 前去營救,將秦軍打敗。秦國人任命魏國人范雎為客卿。秦昭襄王三十八年,秦國再次攻打箕與,沒有勝利。

秦昭襄王三十九年( 公元前268年 ),秦國攻打魏國,攻占了懷城(河南焦作武陟)。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國任命范雎為丞相,封為 應侯

長平之戰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 公元前265年 ),秦國攻打趙國,攻占了三座城,趙國的左師觸龍說服太后派遣小兒子 長安君 到齊國為人質。齊國于是發兵營救趙國,秦軍開始撤退。

長平之戰示意圖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 公元前263年 ),秦國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韓國,攻占了南陽(河南焦作修武縣以西),占領并斷絕了 太行山 道。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 公元前260年 ),秦國的 左庶長 王龁(hé)攻打趙國,攻占了上黨(山西長治長子),趙國的大將 廉頗 心里知道不能硬戰,嚴密的守壘相互對峙,等待機會進攻。秦國深深地感到廉頗對于秦國是個憂患,于是用離間計揚言秦國不怕廉頗,只怕 趙括 。趙國果然任命趙括代替廉頗,秦人聽聞了這個消息,大喜如狂,秘密派遣大將白起代替了 王龁 。趙軍的出擊被分為了兩部分,秦軍用50余萬大軍依靠地形圍住人數幾乎相等的趙軍,趙軍斷糧46天,大潰。秦軍殺了趙括,在 長平 活埋了趙國40余萬投降的士兵(山西晉城高平市),趙國全國都大大震驚。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 公元前259年 ),韓國割垣 雍城 (河南新鄉原陽)、趙國割六座城給秦國求和。秦昭襄王嬴稷代為報了范雎的仇,引誘趙國宰相 平原君 趙勝 到秦國,然后囚禁了他,向 魏齊 索要交換。魏齊由趙國再投奔魏國,沒有人敢收留他,被困自殺。趙國斬了魏齊的腦袋獻給了秦國宰相范雎,秦國于是釋放了趙勝回國。

晚年去世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 公元前258年 ),秦國的 五大夫 王陵 攻打趙國的國都 邯鄲 ,不能攻克。于是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于是圍攻邯鄲,趙國震恐,向各國乞求援助。楚國派大將 黃歇 營救趙國,魏國派大將 晉鄙 營救趙國。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對魏安釐王魏圉說:“敢有參戰的人,我會把兵力移過來一起打。” 魏圉 害怕了,命令晉鄙將兵力屯積在 鄴城 (河北邯鄲臨漳),不敢再前進。魏國的信陵君 魏無忌 用計謀奪取了晉鄙的軍力,帶兵前進。 

秦昭襄王五十年( 公元前257年 ),秦國任命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龁為元帥,白起因為趙尚沒有打敗,并且身體又有疾病,拒絕不肯前行。秦昭襄王嬴稷覺得白起心中有恨意,于是殺了白起。 

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在邯鄲城下打敗了秦軍。秦太子嬴柱的兒子 嬴異人 在趙國作為人質,衛國商人 呂不韋 用錢財資助他,一起逃回秦國,嬴異人改名為 嬴子楚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公元前256年 ),秦國的大將趙摻攻打韓國,攻占了 陽城 (河南鄭州登封市),斬首了4萬人。攻打趙國,攻占了二十幾個縣,斬殺及俘虜了九萬人。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和燕國、楚國密謀聯合各國,再訂立合縱盟約攻秦。秦國立即起兵攻打 周國 ,擄獲姬延到秦國,然后又釋放他回到周國。 姬延 死了,東周國亡,立國879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公元前255年 ),秦昭襄王答應范雎辭了丞相。 蔡澤 繼任為相國,幾個月后 被免職 了。秦國將西周文公 姬咎 流放到悉狐聚(河南平頂山汝州市西北), 西周 亡國。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 公元前254年 ),秦國攻打魏國,攻占了吳城(山西運城平陸)。魏國屈服投降,降為秦國的屬國。韓桓惠王到 秦朝 覲見  。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時年七十五歲。子孝文王嬴柱嗣位。

主要成就

第一,對遠交近攻和近交遠攻策略的創造性運用。 

第二,鞏固對 巴蜀 的統治,巴蜀的穩定,對秦以后的統一戰爭有很大促進作用。

第三,消滅 義渠 。義渠隱患的解除,不僅消除了秦的后顧之憂,戎地驍勇的士兵眾多的牲畜 ,還為秦滅六國提供了雄厚的軍事資源。 

第四,治國成就。秦昭王對國家的治理成就顯著,在當時口碑甚好。活動在昭王同時代的大思想家荀況考察過秦國社會狀況。這位學者的理論學說與秦國的治國綱領是有分歧的。即使如此,他仍對昭王治理下的秦國吏治民風等給予很高評價。

第五,輝煌的軍事業績。秦除政治廉明,外交軍事方針正確之外,還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強大軍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戰役的勝利。

第六,消滅東周。滅周不僅表明秦統一天下的決心和意志,更顯示了秦已具備擊敗東方各國聯合進攻的雄厚實力,這一事件會給各國造成深刻的心理威懾,意義是深遠的。滅周是一個新紀元的真正開始,東方各國的末日也真正來臨。

第七,秦國長年征戰,到了昭王后期已經民生凋敝,并且遭到了諸侯國的聯合打壓,把戰果一一丟棄。

家族成員

輩分

關系

姓名

簡介

父祖

父親

嬴駟

即秦惠文王,秦國第26位國君。

母親

羋八子

即宣太后,楚國宗室女。

平輩

兄長

嬴蕩

即秦武王,秦國第27位國君。

嬴壯

即公子壯。

嬴雍

公子雍

弟弟

嬴芾

即公子芾,封涇陽郡主。

嬴悝

公子悝 ,封 高陵君

姐妹

——

燕易王后 ,嫁 燕易王

——

正室

——

即葉陽后,楚國宗室女。

妾室

——

唐太后

子輩

長子

——

悼太子

次子

嬴柱

秦孝文王 ,秦國第29位國君。

女兒

——

楚考烈王

史籍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戰國策·卷五·秦三》

《戰國策·卷六·秦四》

后世紀念

陵寢墓地

秦東陵距 秦陵 不遠,是 秦始皇 的父輩與祖輩們的主要陵區,共有一至四號陵園。據說,在秦東陵葬有秦始皇的曾祖父母昭襄王和唐太后。陵區總面積為24平方公里,共3座“亞”字形大墓,2座“中”字形大墓,3座“甲”字形墓葬,另有陪葬坑、地面建筑遺跡等。其中余家疙瘩海拔557米,東西通長220米、南北137米,其下為“亞”字形大墓。墓室近似方形,東西58米,南北56米。近鄰其北邊40米處,下面還有一亞字形大墓,兩陵在同一陵園,因為是這一帶最早發現的陵園,定為1號陵園。陵園南北兩側各有一道天然壕溝,東面有一道人工壕溝,相互連接,四面包圍。

人物評價

秦昭王在位時間是秦歷代君王中最長的,在最后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統治的時間超過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總和,也超過了后面的孝文王、 莊襄王 的總和。

他在政治軍事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勛,特別是軍事方面的成就,即使較之 秦王政 也毫不遜色,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為秦國的發展做出極為杰出的歷史貢獻,昭王時代是秦國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決勝時代。翦伯贊說,昭王末年,“秦對六國的斗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是非常精辟的論斷。

雖然晚年他聽信應侯之言,喪失滅趙良機,冤殺名將白起。秦國民生凋敝。這些都不能掩蓋他的歷史功績,也不能掩蓋這個時代秦國在各方面突飛猛進的事實。

荀子 曾在秦國丞相應侯范雎面前,如此評價秦昭襄王親自治理下的秦國,荀子說:“秦國邊塞險峻,地勢便利,山林河流,非常美好,自然資源豐富,這是地形上的優越。進入境內,觀察它的風俗,百姓樸實,音樂不淫蕩卑污,服裝不輕佻妖艷;人們非常畏懼官吏而很馴服,就像是古代的人民一樣。到了大小城鎮的官府,那里的各種官吏都是嚴肅認真的樣子,無不謙恭節儉、敦厚謹慎、忠誠守信而不粗疏草率,真像是古代圣王統治下的官吏啊。進入它的國都,觀察那里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門,就走進公家的衙門,走出公家的衙門,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沒有私下的事務;不互相勾結,不拉黨結派,卓然超群地沒有誰不明智通達而廉潔奉公,就像古代的官吏一樣。觀察它的朝廷,退朝前,所有事情都必須處理完畢,安閑的好像沒有事情辦理一樣,真像古代的朝廷啊。所以秦國四代強盛,并不是因為僥幸,而是必然的結果。這就是我所見到的。所以說:安閑而又治理的很好,政令簡約而周詳,政事不煩亂而有功績,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秦國就類似這樣。雖然如此,卻仍有所畏懼啊,上述三個方面都具備了,但是它和王者的功名相衡量,那還相差得很遠哩。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他們沒有儒者吧。所以,純粹地崇尚道義、任用賢人的就能稱王天下,駁雜地義利兼顧、賢人親信并用的就能稱霸諸侯,這兩者一樣都沒有,就遭到滅亡。這也是秦國的短處啊。”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94年

電視劇

《東方小故事之完璧歸趙》

朱藝

1997年

電視劇

東周列國·戰國篇

黃堅

2001年

電視劇

呂不韋傳奇

(不詳)

2004年

電視劇

鐵血長平

鮑國安  

2012年

電視劇

大秦帝國之縱橫

劉釗宏

2015年

電視劇

李冰傳奇

馬德鐘

2015年

電視劇

羋月傳

朱一龍

2017年

電視劇

大秦帝國之崛起

張博

2017年

電視劇

思美人

黃德毅

2020年

電視劇

《大秦賦》

王慶祥

引用来源

中文名
秦昭襄王
別名
嬴則
原名
嬴稷
性別
出生地
秦國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
出生日期
公元前325年
去世日期
公元前251年
民族
華夏族
所處時代
戰國(秦國)
謚號
昭襄
陵墓
芷陵
主要成就
長平破趙,滅亡東周,奠基統一
母親
宣太后羋八子
父親
秦惠文王嬴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