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

地點 | 行政區劃 | 國家 | 位于非洲東南部的共和制國家

莫桑比克共和國(葡萄牙語:A 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英語: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簡稱:莫桑比克),其位于 非洲 東南部。高原、山地約占全國面積3/5,其余為平原。屬 熱帶草原氣候

十三世紀,馬紹納人在現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一帶建立 莫諾莫塔帕王國 ,十六世紀初國勢漸衰。1505年遭葡萄牙殖民者入侵, 1700年 淪為葡萄牙的“保護國”。1752年由葡萄牙總督進行直接統治,當時稱“葡屬東非洲”。1951年,葡萄牙將其改為“海外省”。1974年9月7日,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簡稱解陣黨)同葡政府簽署了關于莫桑比克獨立的《盧薩卡協議》。9月20日成立以解陣黨為主體的過渡政府。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獨立,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國。1990年,改國名為莫桑比克共和國。獨立后,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簡稱抵運)長期進行反政府武裝活動。1992年10月4日,莫政府和抵運在羅馬簽署了和平總協議,從而結束了長達16年的內戰。

1992年實現和平后,政府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改善投資環境,經濟恢復性增長較快 。莫桑比克資源稟賦優越。北部魯伍馬盆地是莫桑比克最重要的含油氣盆地,煤炭、 鉭 、 大理石石灰石 、金礦等儲量豐富,大部分礦產資源屬于未開發狀態。莫桑比克農業、林業和漁業等自然資源豐富 。

2019年3月19日,因強熱帶氣旋“伊代”造成多地受災嚴重,莫桑比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歷史沿革

初期歷史

莫桑比克最早的居民是 科伊桑人班圖人 10世紀左右遷到這里。15世紀中葉,莫桑比克成為 姆韋尼·馬塔帕王國 的一部分。從公元9世紀開始, 阿拉伯人 就到莫桑比克北部和中部沿海進行貿易。公元11世紀, 波斯人 一度取代阿拉伯人,但他們都未能在內陸建立統治。

殖民者入侵

15世紀末,葡萄牙為打開西歐通往 東印度 的航路,來到莫桑比克。1489年科維良偵察了 索法拉 沿海據點。1498年 瓦斯科·達·伽馬 到達莫桑比克沿岸。1505年 葡萄牙人 用武力驅逐了在索法拉的阿拉伯人,建立了第一個殖民據點。兩年后占領 莫桑比克島 。16世紀20年代,葡萄牙人控制了莫桑比克沿海的幾個主要港口。此后,葡萄牙人相繼占領莫桑比克一些內陸地區和 贊比西河 流域的塞納與太特。1569、1571和1574年葡萄牙人 3次入侵姆韋尼·馬塔帕王國均告失敗。1629年,葡乘姆韋尼·馬塔帕王國內訌之機取得了對莫桑比克內陸地區的支配權。17世紀初是葡萄牙在東非勢力極盛的時代,他們從莫桑比克輸出大量黃金。每年光是從 克利馬內 輸出的黃金就有 6萬 盎司 。1700年,葡萄牙宣布莫桑比克為“保護地”,1752年改為殖民地,由里斯本任命總督統治。17世紀中葉,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實行“巴拉佐”制,由王室特許土地給一些大地產所有者,代替地方酋長統治。這些大地產所有者對非洲人行使絕對權力,甚至可將他們出賣為奴,成為莫桑比克的國中之國。同時,葡萄牙開始從莫桑比克輸出奴隸。到18世紀,奴隸已取代黃金和象牙,成為贊比西河流域的主要出口商品,莫桑比克的奴隸買賣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19世紀末葉,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實行強迫勞動制度,并開始向鄰國大量輸出契約勞工。在平定了贊比西河地區大地產主的叛亂之后,葡萄牙殖民當局于1888~1893年成立了莫桑比克公司、尼亞薩公司和贊比西亞公司。這些特許公司控制了莫桑比克2/3的領土。

葡萄牙對莫桑比克的占領不斷遇到西歐列強的挑戰。17世紀荷蘭船曾多次包圍莫桑比克島,但未能占領。19世紀60年代,鄰近莫桑比克的 開普殖民地 發現黃金和鉆石,西歐列強對莫桑比克的爭奪更趨激烈。1869年,英國試圖占有德拉瓜河灣未遂。在1884~1885年召開的 柏林會議 上,葡萄牙在東非的勢力范圍得到法國、德國的承認。1891年英國、葡萄牙簽訂協議承認整個莫桑比克劃歸葡萄牙。1891年莫桑比克正式定界,稱為葡屬東非。1898年將首都從莫桑比克島遷到洛倫索-馬貴斯。20世紀初,葡萄牙實行改革,給莫桑比克以相對的自治權。1930年,葡萄牙軍事獨裁者薩拉查頒布殖民條例,重新將莫桑比克定為殖民地,取消莫桑比克人民有限的自治權和特許公司的開發權。1951年,莫桑比克成為葡萄牙的海外省。60年代以后,隨著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葡萄牙被迫修改它的殖民政策。1964年初葡萄牙頒布“海外省組織法”,名義上給非洲人以葡萄牙公民權,并擴大了莫桑比克地方政府的權利,但實際上仍對非洲人進行軍事鎮壓和加強政治控制。

反侵略斗爭

葡萄牙的入侵遭到莫桑比克人民的英勇反抗。1571年,1000名葡萄牙軍從塞納出發攻打姆韋尼·馬塔帕王國,在當地人民的回擊下,幾乎全軍覆沒。1574年莫桑比克人殲滅了駐贊比西河的200名葡萄牙軍。17世紀居住在巴盧埃地區的人民以及贊比西河地區的 通加人 反抗葡萄牙的統治最為激烈。18世紀,當地非洲人經常襲擊葡萄牙人的貿易據點及占領軍駐地。19世紀,莫桑比克各族人民幾乎都參加了反抗葡萄牙入侵和統治的斗爭, 恩戈尼人 反對葡萄牙人的斗爭持續了70年。他們占領洛倫索-馬貴斯,攻陷索法拉,沒收贊比西河以南的大地產。1885年恩戈尼酋長根根哈納團結周圍各族組成加扎聯邦進行斗爭,直到1895年才被鎮壓下去。居住在中部馬尼卡高原的紹納人,在酋長烏姆塔薩和馬龐德拉的領導下,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反抗葡萄牙統治30多年,一度將葡萄牙人逐出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交界地區。莫桑比克北部堯族人民的斗爭直到1912年才被鎮壓。

為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壓迫,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莫桑比克人大量逃亡鄰國。1917年3月,巴盧埃地區人民再次舉行武裝起義,同年年底被鎮壓,起義軍殘部堅持游擊戰斗直到19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莫桑比克人民日益覺醒。1948年莫桑比克首都發生罷工斗爭,1956年碼頭工人舉行大罷工。60年代莫桑比克民族主義運動興起,明確提出要求獨立的口號。1960年莫桑比克民族民主聯盟在南羅得西亞的 索爾茲伯里 成立;翌年,莫桑比克非洲民族聯盟在肯尼亞成立;獨立莫桑比克非洲人聯盟在 尼亞薩蘭 成立。上述3個政黨1962年6月在 達累斯薩拉姆 合并為莫桑比克解放陣線。E.C.蒙德拉納任主席。

共和國建立

1964年9月25日,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領導開展游擊戰爭,經過10年英勇戰斗,武裝力量由200人發展到2萬人,解放了北部3省以及中部兩省的部分地區。1974年葡萄牙政變,葡萄牙新政府同莫桑比克解放陣線談判,9月簽署了《盧薩卡協議》。根據協議,1974年9月20日成立了以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為主體的 過渡政府 ,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薩莫拉·莫伊塞斯·馬謝爾任總統。1977年2月,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召開第3次代表大會,宣布在莫桑比克建設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將主要經濟命脈及土地收歸國有,發展公社村與合作社。1983年4月,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第4次代表大會確定今后三大任務為:保衛祖國,戰勝不發達和建設社會主義。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93年,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莫桑比克。1994年舉行大選,希薩諾成為總統。1990年11月改國名為莫桑比克共和國,實行多黨制。

當地時間2023年1月3日, 聯合國安理會 外舉行 安理會 新非常任理事國輪換儀式,莫桑比克正式成為安理會成員,任期為兩年,從2023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

地理環境

位置區域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國土面積79938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630公里。位于非洲東南部。南鄰南非、 斯威士蘭 ,西界津巴布韋、 贊比亞馬拉維 ,北接 坦桑尼亞 ,東瀕 印度洋 ,隔 莫桑比克海峽馬達加斯加 相望,高原、山地約占全國面積3/5,其余為平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0℃(南部)、26℃(北部)。10月至次年3月為暖濕季,4月至9月為涼干季。

地形地貌

高原、山地約占全國面積3/5,其余為平原。地勢從西北至東南大致分為三級臺階: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 賓加山 高達2436米,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為臺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間,有島山散布其間;東南部沿海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呈帶狀分布,北窄南寬,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

北部高原

南緯17度以北均屬此區,高原高度自西向東傾降,漸至海濱。只有兩塊山地最高。一為馬拉維高地,濱尼亞沙湖東岸,一為奈莫利高地(Namuli Highlands),高有2400米,位在南緯15度附近。本區高地上的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奈莫利山區可達1500毫米,但較低谷地只有900毫米左右。年雨量分布不勻,變率頗大,但仍不失為重要的農業區,由于本區人口密度不大,土人尚可實行游耕,經常有一部分土地休耕,主要農產品為 木薯稻米 ,愈向內陸,玉米越多。現金作物有棉花及茶葉。

沿海平原

南緯17度以南,沿海低地區均屬之,莫桑比克多沼澤及 沙丘 ,平原北部雨量多,在1000毫米左右, 南回歸線 上下雨量最少,只有300~400毫米,本區的糧食作物以玉米及稻米二者最重要, 甘蔗 則為本區主要的現金作物。由于栽種稻米及甘蔗均需灌溉水源,故本區正積極規劃大范圍的灌溉計劃,利用林坡坡河水在河口以上110公里處的吉佳(Guija),興建水庫蓄水,業于1952年完成,可灌白八萬畝。種植小麥、稻米、 小米紫花苜蓿 、棉花及甘蔗等;另一計劃擬利用盧倫索馬奎港以北的英可麥提河(R.Incomati)的河水,修筑水庫。預計可灌田24萬畝。贊比西河在入海處分成七支分流,注入莫桑比克海峽,形成一片廣約65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洲上人民以稻米為主全,每年四月來自中上游的洪水混合春潮,可將整個三角洲淹沒約5、6日之久,故洲上房屋均為高架屋,每年此時,洲上居民將牲畜家禽均搬至高架屋中,以躲避此一年一度的洪水泛濫。

贊比西河谷及兩側高地

塞那(Sena)以西為贊比西河的內陸谷地,河道大致作東西向,河谷年雨量600~700毫米,兩岸年有洪水泛濫及嗤嗤蠅騷擾,居民不多。河谷北側的高原無嗤嗤蠅的困擾,雨量亦豐,可達1000毫米,為班圖人主要放牧區,稱為安古尼亞高原。贊比西河南方的高地為津巴布韋高地的一部分,稱為曼尼卡臺地,和莫桑比克低地之間有 大陡崖 ,可達2400米, 高地氣候 濕涼,栽種玉米及煙草。

氣候特征

莫桑比克海峽 南回歸線在南部通過,因此莫桑比克的氣候,北部屬熱帶。南部是副熱帶,所以境內氣候炎熱潮濕,全年平均氣溫為19.4°C。這個國家年分干濕兩季,干季比較短,為每年四月至八月;濕季很長,為每年九月到次年五月。因此雨水豐富,幾乎常年都會下雨,年雨量約500毫米到1000毫米。中部三比 西河 下游沿岸雨量最多,年雨量差不多有1000毫米到1500毫米。

水文

河流眾多,境內最大的河流有贊比西河和 魯伏馬河贊比西 、林波波等大河均自西向東注入印度洋,富水力資源。 馬拉維湖 是莫同馬拉維之間的界湖。海岸線長2630公里,濱海多沼澤、沙洲和紅樹林。

自然資源

莫桑比克有煤、鐵、銅、金、鉭、鈦、鉍、鋁、 石棉石墨 、云母、大理石和天然氣等,其中煤蘊藏量超過320億噸,鈦600多萬噸,鉭礦儲量居世界首位,約750萬噸,天然氣儲量5.5萬億立方米。大部分礦藏尚未開采。莫51%的國土被森林覆蓋,林木資源總量約17.4億立方米。水利資源豐富,贊比西河上的卡奧拉巴薩水電站(HCB)裝機容量207.5萬千瓦。由 必和必拓公司 、日本三菱商事集團、南非工業發展公司和莫政府共同出資成立的MOZAL鋁廠于2000年正式投產,該廠是莫第一家合資企業,也是莫最大企業。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澳大利亞Riversdale公司在莫中部太特省勘探開發煤炭。2016年,巴西淡水河谷莫桑比克公司煤炭實際產量550萬噸。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中國、韓國、葡萄牙、印度等多家外國石油公司正在北部魯伍馬盆地陸上和近海區域開展石油天燃氣勘探。

行政區劃

莫桑比克行政區劃 全國行政區劃為省、市、縣。現有10個省,53個市(含1個直轄市),144個縣。十省: 德爾加杜角省 (Cabo Delgado)、 尼亞薩省 (Niassa)、 太特省 (Tete)、 楠普拉省 (Nampula)、 贊比西亞省 (Zambezia)、 索法拉省 (Sofala)、 馬尼卡省 (Manica)、 伊尼揚巴內省 (Inhambane)、 加扎省 (Gaza)、 馬普托 省( Maputo )。直轄市:馬普托(Maputo)。全國主要城市有馬普托、 貝拉 (Beira)、 楠普拉 (Nampula)等。

馬普托市 Cidade de Maputo

966837

300

馬普托 Maputo

966,837

第一 N° 1

154284

1391499(都市區)

第二 N° 2

162750

第三 N° 3

210551

第四 N° 4

228244

第五 N° 5

211008

德爾加杜角 Cabo Delgado

1287814

82625

彭巴 Pemba

彭巴市 Cidade de Pemba

84897

蒙特普埃茲市 Cidade de Montepuez

56433

安夸貝 Ancuabe

87243

巴拉馬 Balama

98653

奇烏雷 Chiúre

185618

伊博 Ibo

7061

萬科米亞 Macomia

69973

梅庫菲 Mecufi

35644

梅盧科 Meluco

23912

莫辛布瓦-達普拉亞

Mocimboa da Praia

75001

蒙特普埃茲 Montepuez

92748

穆埃達 Mueda

98654

穆伊頓貝 Muidumbe

63820

納姆諾 Namuno

138229

楠加德 Nangade

50483

帕爾馬 Palma

42182

彭巴-梅圖熱 Pemba-Metuge

42935

基桑加 Quissanga

34328

加扎 Gaza

1062380

75709

賽賽 Xai-Xai

賽賽市 Cidade de Xai-Xai

99442

希布托市 Cidade de Chibuto

51454

紹奎市 Cidade de Chókwè

49730

比倫內-馬希亞 Bilene Macia

133173

希布托 Chibuto

113337

希夸拉夸拉 Chicualacuala

33284

希古博 Chigubo

13405

紹奎 Chókwè

123547

基雅 Guijá

57217

馬巴拉內 Mabalane

25464

曼雅卡澤 Manjacaze

161147

馬桑熱內 Massagena

13300

馬辛基 Massingir

22284

賽賽 Xai-Xai

165596

伊尼揚巴內 Inhambane

1123079

68615

伊尼揚巴內 Inhambane

伊尼揚巴內市 Cidade de Inhambane

52370

馬希塞市 Cidade de Maxixe

93985

芳阿盧羅 Funhalouro

30321

戈布羅 Govuro

29031

約莫伊內 Homoine

92796

伊尼雅利梅 Inharrime

76518

伊尼雅索羅 Inhassoro

43406

讓加莫 Jangamo

81210

馬博泰 Mabote

39661

馬辛加 Massinga

186650

莫倫貝內 Morrumbene

110817

潘達 Panda

46539

比蘭庫羅 Vilanculo

113045

扎巴拉 Zavala

126730

馬尼卡 Manica

974208

61661

希莫尤 Chimoio

希莫尤市 Cidade de Chimoio

171056

馬尼卡市 Cidade de Manica

28568

巴呂埃 Barue

81002

貢多拉 Gondola

184629

古羅 Guro

45680

馬沙澤 Machaze

75804

馬科薩 Macossa

13969

馬尼卡 Manica

128163

莫蘇里澤 Mossurize

122244

蘇森登加 Sussundenga

92622

坦巴拉 Tambara

31471

楠普拉 Nampula

2975747

81606

楠普拉 Nampula

楠普拉市 Cidade de Nampula

303346

納卡拉市 Cidade de Nacala- Porto

158248

安戈謝市 Cidade de Angoche

85703

莫桑比克市 Ilha de Moçambique

42407

安戈謝 Angoche

142817

埃拉蒂 Erati

210239

拉拉韋 Lalaue

55912

馬萊馬 Malema

128732

梅孔塔 Meconta

123097

梅庫布里 Mecuburi

118726

門巴 Memba

188992

莫任夸爾 Mogincual

92320

莫戈博拉 Mogovolas

182184

莫馬 Moma

238655

莫納波 Monapo

226968

莫蘇里爾 Mossuril

89457

穆埃卡泰 Muecate

69619

穆盧普拉 Murrupula

101745

納卡拉 -貝拉 Nacala-Velha

77918

納卡羅阿 Nacaroa

82766

楠普拉-拉帕萊 Nampula-Rapale

127681

利巴韋 Ribaue

128209

馬普托 Maputo

806179

26058

馬托拉 Matola

440927

馬托拉市 Cidade da Matola

424662

(處于馬普托都市區)

博阿內 Boane

56703

馬古德 Magude

42788

曼希薩 Manhiça

130351

馬拉夸內 Marracuene

41677

馬圖圖 伊內 Matutuíne

35161

莫安巴 Moamba

43396

納馬沙 Namaacha

31441

尼亞薩 Niassa

756287

129056

利欣加 Lichinga

利辛 加市 Cidade de Lichinga

85758

庫安巴市 Cidade de Cuamba

57205

利辛加 Lichinga

62802

庫安巴 Cuamba

69175

拉戈 Lago

55892

馬烏內 Majune

20571

曼丁巴 Mandimba

84011

馬魯帕 Marrupa

40199

馬瓦 Maúa

38390

馬巴戈 Mavago

12381

梅康耶拉 Mecanhelas

76311

梅庫拉 Mecula

10972

梅塔里卡 Metarica

20430

穆安貝 Muembe

18680

恩加烏馬 N'Gauma

33721

尼佩佩 Nipepe

25564

桑加 Sanga

44225

索法拉 Sofala

1289390

68018

貝拉 Beira

412588

貝拉市 Cidade da Beira

397368

棟多市 Cidade da Dondo

71644

布濟 Buzi

143152

卡亞 Caia

86001

尚巴 Chemba

49634

謝林戈馬 Cheringoma

20795

希巴巴瓦 Chibabava

72273

棟多 Dondo

46075

戈龍戈薩 Gorongosa

77877

馬尚加 Machanga

44784

馬林圭 Maringue

56654

馬羅默 Marromeu

69895

姆安扎 Muanza

15308

恩雅馬坦達 Nhamatanda

137930

太特 Tete

1144604

100724

太特 Tete

104832

太特市 Cidade de Tete

101984

安戈尼亞 Angónia

247999

卡布拉巴薩 Cahora-Bassa

57675

尚加拉 Changara

119551

希芳代 Chifunde

48498

希烏塔 Chiuta

50372

馬康加 Macanga

46515

馬圭 Magoe

39304

馬拉維亞 Maravia

53031

莫阿蒂澤 Moatize

109103

穆塔拉拉 Mutarara

130743

桑加諾 Tsangano

106557

贊博 Zumbo

33272

贊比西亞 Zambézia

2891809

105,008

克利馬內 Quelimane

153,187

克利馬內市 Cidade de Quelimane

150116

古魯埃市 Cidade de Gurue

99335

莫庫巴市 Cidade de Mo cuba

124650

上莫洛奎 Alto Molucue

185224

辛代 Chinde

129115

基萊 Gile

126988

古魯埃 Gurue

97844

伊萊 Ile

224167

伊尼亞松熱 Inhassunge

87396

盧熱拉 Lugela

106770

濱海馬讓雅 Maganja da Costa

229230

米蘭熱 Milange

335728

莫庫巴 Mocuba

94098

莫佩亞 Mopeia

71535

莫倫巴拉 Morrumbala

243751

納馬庫拉 Namacurra

160879

納馬羅伊 Namaroi

95257

尼科阿達拉 Nicoadala

198451

佩巴內 Pebane

135275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15278334

799380

馬普托 Maputo

首都

莫桑比克[非洲南部國家] 馬普托(M aputo)——“腰果之鄉”;人口119.41萬人(2012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中心,是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國家象征

國名

莫桑比克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葡萄牙語:A 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

國旗

莫桑比克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靠旗桿一側為紅色 等腰三角形 ,其中有一顆黃色五角星、一本打開的書和交叉著的 步槍 和鋤頭。旗面右側為綠、黑、黃三色的平行寬條,黑色寬條上下各有一白色細條。綠色象征農業和財富,黑色代表非洲大陸,黃色象征地下資源,白色象征人民斗爭的正義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業,紅色象征爭取民族解放的武裝斗爭和革命。黃色五角星代表國際主義精神,書本象征文化教育,AK47步槍和鋤頭象征廣大勞動者和武裝部隊的團結及其共同保衛、建設祖國。

國徽

莫桑比克國徽 莫桑比克國徽是在圓形的 國徽中,繪有一幅莫桑比克地圖,地圖上面的金地中繪有一幅壯觀的日出景象,新生的共和國正如旭日初升,它壯麗輝煌的前途將贏來世界其他民族的矚目。地圖下面藍色的波紋輕輕蕩漾,那是莫桑比克海峽在靜靜地呼吸。國徽上還繪有與國旗中意義相同的鋤頭、步槍、書本和五角星。邊緣弧形的齒輪代表國家工業,環繞齒輪的甘蔗和玉米枝葉象征主要的農產品。國徽底部的紅色飾帶上寫著國名全稱:“莫桑比克共和國”。

國歌

《可愛的祖國》

歌詞大意:萬歲,萬歲,“弗累里莫”,領導莫桑比克人拿起武器,拿起武器,推翻殖民主義,堅決推翻殖民主義。全體人民團結一心,從魯伍馬到馬普托齊奮起,齊向帝國主義開火,再接再厲,到最后勝利。

人口民族

2017年莫桑比克國家統計局:莫桑比克人口為2886萬。主要民族有馬庫阿-洛姆埃族(約占總人口的40%)、紹納-卡蘭加族、尚加納族、佐加族、馬拉維-尼揚加族、馬孔德族和堯族等。

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各大民族有自己的語言,絕大多數屬班圖語系。28.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7.9%信奉伊斯蘭教,其他多信仰原始宗教和基督教新教。

政治

政體

莫桑比克實行多黨制。1992年恢復和平以來,莫政局長期穩定,政府積極維護民族團結,內外政策較為穩妥務實。在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4次多黨議會和總統選舉中,解陣黨均獲勝。在2009年10月舉行的總統和議會選舉中,解陣黨贏得250個議席中的191個,該黨主席格布扎以75.46%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總統。格布扎總統執政以來,繼續執行穩妥務實的政策,將發展經濟和消除貧困作為施政的首要任務,懲治腐敗并撤換工作不力的官員,保持了政局穩定。2010年4月,議會通過新一屆政府2010~2014五年計劃,將鞏固民族團結、和平與民主、同貧困作斗爭、推行良政、反腐敗、維護主權、加強國際合作作為施政主要目標。2012年9月,解陣黨召開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格布扎連任黨主席。2012年10月,格布扎對政府進行改組,任命原太特省省長 阿爾貝托·瓦基納 (Alberto Vaquina)為總理,并撤換了部分部長和省長。 2022年3月3日,莫桑比克總統紐西任命前財政部長 阿德里亞諾·馬萊阿內 為新總理。

憲法

現行憲法于2004年12月生效。憲法規定:以多黨制取代一黨制,實行 黨政分開 和司法獨立;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總統和議員均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只能連任兩屆;實行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市場經濟;擴大公民自由與權利,廢除死刑等。

議會

莫桑比克共和國議會 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上一屆屆議會于2010年1月根據第四次大選結果組成,任期5年。在250個議席中,解陣黨占191席,抵運占51席。解陣黨候選人、上屆議會第一副議長維羅尼卡·納塔尼埃爾·馬卡莫(Veronica Nataniel Macamo)當選新議長,系莫歷史上首位女議長。 本屆議會于2015年1月根據第五次大選結果組成,任期5年。在250個議席中,解陣黨占144席,抵運占89席。上屆議會議長 韋羅尼卡·納塔尼埃爾·馬卡莫 (Verónica Nataniel Macamo)再次當選議長。

政府

總統為政府首腦,總理受總統的委托召集并主持部長會議。部長會議是國家最高執行機關,向共和國議會負責。現政府于2015年2月成立,主要成員有:總理卡洛斯·多羅薩里奧(Carlos do Rosário ),外交與合作部長若澤·帕謝科(José Pacheco),國防部長阿塔納西奧·姆圖穆克(Atanásio M'tumuke),內政部長 雅伊梅·蒙泰羅 (Jaime Monteiro),經濟和財政部長阿德里亞諾·馬萊阿內(Adriano Maleiane),交通和通訊部長卡洛斯·梅斯基塔(Carlos Mesquita),農業和糧食安全部長伊吉諾·馬魯萊(Higino Marrule),海洋、內水和漁業部長 阿戈什蒂紐·蒙德拉內 (Agostinho Mondlane),礦產資源和能源部長埃內斯托·托內拉(Ernesto Tonela),公共工程、住房和水利部長若昂·馬沙蒂內(João Machatine),工業和貿易部長拉任德拉·德索薩(Ragendra de Sousa)等。

司法

設有最高法院及省、縣、區級法院及共和國檢察院。最高法院院長安德利諾·穆尚加(Adelino Muchanga)(2014年7月經議會投票批準)。總檢察長比阿特麗絲·布西莉(Beatriz Buchili)(2014年7月任命)。

政黨

1990年改行多黨制。1991年“政黨法”正式生效。“政黨法”規定,各黨派必須遵循維護國家統一、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鞏固莫桑比克民主三項原則,強調各政黨必須具有全國性質,不得以個別地區、部落、宗教為基礎;必須有利于國家的和平與穩定,不得謀求通過暴力改變國家的政治與社會秩序;不得搞分裂主義;每省至少有100名黨員方能登記,其總部必須設在首都。全國有20多個 合法政黨

(1)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 (Partido Frelimo):簡稱解陣黨,執政黨。1962年6月25日成立,原名莫桑比克解放陣線,1977年2月改為現名,黨員近450萬人(2017年)。1977年解陣黨“三大”確定為“馬列主義先鋒黨”。1989年“五大”改為“ 全民黨 ”。該黨主張“尊重人權,維護和平與進步,縮小國內社會和地區差別,更加公平地分配財富”,目標是“建立以 民主社會主義 、平等、自由和團結為基礎的莫桑比克社會”。2015年3月,解陣黨召開十屆四中全會,格布扎辭去黨主席職務,紐西當選解陣黨主席。2017年9月,解陣黨召開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了總書記、中央委員會委員和政治委員會委員的換屆選舉。紐西連任黨主席,并正式成為解陣黨2019年總統選舉候選人。羅克·席爾瓦(Roque Silva)當選新一任總書記。

(2)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Renamo):簡稱抵運。系莫第二大黨,主要反對黨。1976年初成立,其后長期從事反政府武裝活動,曾擁有部隊一萬余人。1994年,抵運正式宣布由軍事組織轉變為政黨。同年被批準為合法政黨。在1994年10月舉行的首次多黨大選中,該黨獲得37.78%的選票,在議會中占112席,成為莫第二大黨。在2014年10月舉行的大選中,抵運黨獲得89個議席,其總統候選人德拉卡馬獲得36.6%的選票。主席阿豐索·德拉卡馬(Afonso Dhlakama),總書記曼努埃爾·比索波(Manuel Bissopo)。2018年5月3日,德拉卡馬病逝,奧蘇福·莫馬德(Ossufo Momade)任臨時協調人,負責黨內事務。抵運將于2019年初舉行第六屆黨代表大會,選舉新領導人。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莫桑比克民主運動黨(MDM)、和平、民主與發展黨(PDD)、 民主聯盟 (UD)和工黨(PT)。

政要

菲利佩·紐西:總統,解陣黨主席。1959年2月9日生。前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軍事學院機械工程學士,英國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管理學碩士。歷任莫國家港口和鐵路公司鐵路部主任、經理、執行董事、國防部長等職。2014年10月,當選總統,2015年1月就職,2015年3月當選解陣黨主席。曾于2009年、2012年兩次以國防部長身份訪華。2016年5月來華進行國事訪問。2018年9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卡洛斯·多羅薩里奧:總理。1954年生,農業經濟學家。莫桑比克蒙德拉內大學農村經濟學士, 英國倫敦大學 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碩士。曾任贊比西省省長,農業和漁業部長,國會議員。此后調任莫駐印度高專、駐東帝汶大使、駐馬來西亞高專、駐新加坡高專。2015年1月起任現職。2016年10月赴澳門參加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

阿曼多·埃米利奧·格布扎 (Armando Emílio Guebuza):前總統,前解陣黨主席。1943年1月20日生。早年曾參加學生運動,從事地下工作,組織武裝斗爭,反對殖民統治。2004年12月當選莫總統,2005年2月就職,2010年連任總統,2015年1月卸任。曾多次訪華或來華,最近一次為2015年9月來華參加2015年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

經濟

綜述

莫為農業國,是 聯合國 宣布的世界 最不發達國家 和重債窮國。獨立后因受連年內戰、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經濟長期困難。1992年實現和平以來,政府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外資,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增收節支,經濟恢復性增長較快, 年均增長率 接近10%。國際金融危機一度對莫出口及吸引外資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但莫政府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大力發展旅游業,改善投資環境,鼓勵開發礦產、能源、農林漁業等資源,保持了經濟平穩增長。

2016年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本國天然氣開發進度放緩等因素影響,莫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惡化,債務問題凸顯。為應對 經濟下行壓力 ,莫政府采取了增稅減支、吸引外資、加快推進工業化等措施,收到積極效果。2017年以來,隨著莫北部魯伍馬盆地(Rovuma)海上天然氣4區塊項目正式啟動,莫經濟形勢有所好轉。目前,莫宏觀經濟總體平穩,主要大國和 國際金融機構 仍看好其長期發展前景。

2018年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GDP)

150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492美元

經濟增長率

3.5%

外匯儲備

31.32億美元

外債總額

133億美元

貨幣名稱

梅蒂卡爾 (Metical)

匯率

1美元≈60梅蒂卡爾

第一產業

莫是農業國,目前農業從業人員570萬人,相當于莫壯年勞力的72%。共有400萬農戶,其中99%從事家庭農業。莫國家可耕地面積為3500萬公頃,已開發600萬公頃,畜牧面積為1200萬公頃。農業產值占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25%,占莫出口比重的15%。 腰果 、棉花、糖、 劍麻 是傳統出口農產品。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稻谷、大豆、木薯等。莫漁業資源發展潛力巨大,潛在漁獲量可達200萬噸。

和大多數炎熱、干燥的非洲國家不同,莫桑比克氣候溫和,少澇旱災害,充沛的陽光和穩定的氣溫最適合腰果樹的生長。腰果給莫桑比克人帶來可觀的財富,莫桑比克也因此成為“腰果之鄉”。

第二產業

主要是加工工業,有鋁加工、制糖、制茶、糧食及腰果加工、卷煙、榨油、紡織、木材、水泥、煉油、汽車裝配、電池及輪胎業等,主要集中在馬普托、貝拉和楠普拉等市。隨著MOZAL鋁廠、巴西淡水河谷煤炭開采項目等大型合資企業的建成投產,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近年大幅上升。

第三產業

莫桑比克共有19家商業銀行,大部分為葡資參股銀行,主要有千禧(莫桑比克)銀行、巴克萊(莫桑比克)銀行、 標準銀行 、貿易和 投資銀行 、國際貿易銀行等。共有5家保險公司,主要有莫桑比克保險公司、忠誠保險(Fidelidade)等。2017年國家預算為2723億梅蒂卡爾(約合37億美元),占GDP比重33.9%,同比下降1.5%,其中76.2%來自國內,包括68.4%政府稅收和7.8%國內貸款; 23.8%來自國際社會,包括5.1%的援助和18.7%國外貸款; 預算赤字 為860億梅蒂卡爾。2017年,莫全年稅收總額2022.53億梅蒂卡爾(約合33.4億美元),比預期增加8.64%。2018年莫政府預算收入為2228億梅蒂卡爾(約合36.8億美元),預算支出3030億梅蒂卡爾(約合50億美元),支出結構中,63.4%將用于教育、衛生、水電等民生領域以及農業、基建等國民經濟關鍵領域;行政和債務開支將分別占GDP的9.3%和3.8%;預算赤字逾800億梅蒂卡爾(約合13.2億美元)。2019年莫政府預算收入為2440億梅蒂卡爾(約合38.4億美元),預算支出3240億梅蒂卡爾(約合50.9億美元),預算赤字約800億梅蒂卡爾(約合12.6億美元)。

對外貿易

隨著MOZAL鋁廠等幾家大型合資企業建成投產,近年來莫外貿出口大幅上升,制造業已取代農業和漁業成為主要出口行業。莫主要出口產品是 鋁錠 、煤炭、電力、天然氣、 重砂 、對蝦、糖、棉花、煙葉、木材等。主要進口產品為機械設備、汽車、石油、糧食等。

外國資本

1984年8月頒布《外國投資法》,1987年1月頒布《私人投資法》,鼓勵國內外私人投資和興辦合資企業。1993年公布的新法規簡化了投資審批手續。2010-2014年莫共吸引外國投資160億美元。2015年莫境內投資總額為13.73億美元,較2014年下降74.5%。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60%至9.91億美元。其中, 西班牙 投資額最高(3.2億美元),中國、阿聯酋、葡萄牙、南非分列二至五位。2016年莫境內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預計達23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對莫新增投資2.23億美元,位列莫所有投資來源國第一位。2017年中國對莫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22億美元,是莫第一大投資來源國。

外國援助

莫獨立后,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多次召開援助莫桑比克捐贈國會議,成立了由19個國家以及國際和地區組織組成的G19援助集團,通過 無償援助信用貸款 及減免債務等途徑向莫提供經濟援助。雙邊援助主要由德國、葡萄牙、意大利、瑞典、美國、英國、 愛爾蘭 、日本等國提供。 多邊援助 主要來自 國際開發協會 、歐盟、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聯合國糧食署、聯合國難民署、世界銀行等。莫政府已明確提出未來國家發展將逐步降低對外援的依賴,更多依靠自身經濟發展。2015年,德國、荷蘭、比利時、挪威、丹麥5國退出G19集團,G19集團更名為G14集團。2016年4月媒體披露,莫政府為莫金槍魚公司舉借的8.5億美元高息商業貸款提供主權擔保,另有2筆總額超過10億美元的主權擔保貸款未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報,美國、英國、G14集團、IMF等多個西方援助國和國際組織因此暫停對莫援助,涉及金額近5億美元。2018年1月,世界銀行表示,2018至2021年將每年向莫提供4.1億美元貸款,但如果2018年IMF仍未恢復對莫財援,世行將縮小發展援助規模,主要支持莫社會民生領域。

文化

方言

莫桑比克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各大民族有自己的語言,絕大多數屬班圖語系。在主要的大城市中,英語作為商貿用語被廣泛應用。

宗教信仰

莫桑比克28.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7.9%信奉伊斯蘭教,其他多信仰原始宗教和基督教。

民風民俗

莫桑比克為宗教國家,主要有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為主)、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因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基本上形成了西方習俗,無特別禁忌。

在莫桑比克流行以白為美的傳統,因此這里的姑娘們總是想方設法使自己顯得白一些。于是每天都會用香粉擦臉。他們相信借助自然物質中的神力可以使自己變得更美麗,因此她們不像其他國家的姑娘們使用化學化妝品,而是使用一種用當地的 猴面包樹 制成的白色粉末,這種特殊的美容品在每家都儲藏得很多。

節日

元旦:1月1日

莫桑比克英雄日:2月3日(DIA DOS HEROIS DE M0CAMBIQUE)

莫桑比克婦女節:4月7日(DIA DA MULHER MOCAMBICANA)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莫桑比克獨立日 (國慶日):6月25日(DIA DA INDEPENDENCIA)

勝利日:9月7日(DIA DA VITORIA)

軍隊日:9月25日(DIA DAS FORCAS POPULARES DE LIBERTACAO DE MOCAMBIQUE)

圣誕節(家庭日):12月25日

軍事

馬普托 莫軍隊設有陸海空三軍和后勤部隊,實際兵力為步兵營7個、特種兵營3個、工兵營2個、運輸營1個、炮兵連3個、海軍陸戰連2個及少量的后勤、通訊、管理人員,共13000人左右。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總參謀部是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總參謀長拉薩羅·梅內特(Lázaro Menete)(2017年10月任命)。國防軍下設北部、中部和南部軍區,其司令部分別設在楠普拉、貝拉和馬托拉。實行 義務兵役制 ,服役期2年。近年來,莫積極參與執行聯合國的維和任務。曾先后向東帝汶、剛果(金)、 科摩羅布隆迪 派兵參加聯合國或非盟的維和部隊。

交通

綜述

莫鐵路、港口主要為內陸鄰國服務。國際貨運曾是主要外匯來源之一。2014年第一季度莫交通和運輸業增長10.8%,其中客運增長4.4%,貨運增長33.6%,通訊業增長8.2%。

鐵路

馬普托火車站 莫桑比克鐵路總長3372公里。主要是由三條東西走向,互不連接的鐵路系統組成。2014年建成的莫阿蒂澤-納卡拉鐵路項目長902公里,連接太特省莫阿蒂澤煤礦區,借道馬拉維南部和莫桑比克尼亞薩省,直達楠普拉省納卡拉港,年均可運1800萬噸煤炭,于2016年1月開始運營。2017年,莫鐵路交通業產值增長7%。

公路

莫桑比克公路總長約3.05萬公里。其中柏油公路7344公里,南北公路干線(國家公路1號線)正在分段修復中,東西向公路干線分別為南部的馬普托走廊(國家公路4號線),中部的貝拉走廊(國家公路6號線)和北部的納卡拉走廊。2017年,莫道路交通業產值增長32%。

水運碼頭

莫桑比克內河航線1500公里,海岸線2600多公里。有馬普托、貝拉和納卡拉等港口15個。其中馬普托是莫最大港口,也是非洲著名的現代化港口之一,有25個泊位,最大水深14.3米,港內有鐵路通向南非、津巴布韋和斯威士蘭。2017年莫馬普托港貨物吞吐量為1820萬噸。 貝拉港 為莫第二大港,有10個泊位,水深8~10米,年吞吐能力為500萬噸,可容納5萬噸級貨輪,港內鐵路通往津巴布韋和馬拉維。納卡拉港為莫第三大港,有6個泊位,年吞吐能力80萬噸。自2009年莫政府建立納卡拉經濟特區以來,已投入約6億美元用于發展基礎設施,耗資3億美元的納卡拉港改建工程完工后,年均可吞吐600萬噸貨物和75萬噸集裝箱。

航空

莫桑比克航空公司擁有大小飛機7架。首都與各省均有航線,國際航線通往葡萄牙、津巴布韋、南非、肯尼亞等國。有大小機場20余個,其中國際機場有4個。2017年9月, 埃塞俄比亞航空馬拉維航空公司 中標莫國內航線運營權,成為首批運營莫國內航線的外國航空公司。

社會

教育

1983年改革教育制度,分為普通教育、成人掃盲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教師培訓和高等教育。小學實行義務教育,為7年制。1990年再度實行教育制度改革,鼓勵社會團體和私人辦學。全國人均受教育1.6年。蒙德拉內大學是唯一綜合性大學。1996年,成立了貝拉天主教大學和馬普托理工科綜合高等學院。受內戰影響,1983至1992年間約有60%的中、小學校設施遭受破壞,致使50萬學生無法入學。1992年和平總協議簽署后,國際社會資助莫政府陸續恢復和建設了一些學校。2014年,莫議會通過職業教育法,將職業技術教育作為莫教育系統的子系統,莫政府每年將為職業技術教育提供2400萬梅第卡爾(約合75萬美元)的預算。據莫教育部統計,2014年,莫初等教育第一階段(1-5年級)共有教師76572名,較2010年增加13%,共有學校11742所,學生485.7259萬名;初等教育第二階段(6-9年級)共有學校5086所,較2010年增加40%。2003年至2015年,莫未成年女性小學和初中入學率從45.3%和40.1%分別上升至48%和48.1%。據估算,2016學年,莫共有640萬名在讀學生,14萬名教師和1.2萬所學校。目前,莫文盲率達44.9%。

制定未來10年高等教育戰略

莫桑比克 2011年5月5日,莫桑比克教育部長馬丁斯5日在馬普托宣布,莫桑比克政府正在制定未來10年的高等教育戰略計劃,以保障高等教育平穩和高質量發展。

馬丁斯說,制定高等教育戰略計劃是為了提高高校的入學率和教學質量,促進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該計劃主要包括重視質量、擴大規模、增加融資、加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管理和監督、加速國際化和區域一體化等內容。

馬丁斯指出,發展高等教育要求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科研投入。為了保證戰略計劃的實施,莫桑比克高等院校的師資隊伍中至少應有50%的人具有碩士學位,25%的人具有博士學位。

據馬丁斯介紹,莫桑比克高等教育過去幾年獲得長足發展。2005年,莫全國共有高等院校16所,在校生人數為2.8萬。2010年,莫高等院校發展到38所,在校學生總數超過8.1萬人。

2012年10月15日下午,由莫桑比克蒙德拉內大學與中國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合作建立的蒙德拉內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在該校教學綜合大樓禮堂隆重舉行。莫桑比克教育部副部長萊依達·胡戈,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鄭繼偉,中國駐莫桑比克大使 黃松甫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浙江省教育廳 副廳長 蔣勝祥 ,浙江師范大學校黨委書記 陳德喜 ,蒙德拉內大學校長奧蘭多·基蘭博出席揭牌儀式。

1972年莫桑比克才正式加入奧運大家庭,不過莫桑比克真正派運動員參賽是在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奪得1枚金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 無獎牌收入。倫敦奧運會他們把獲得獎牌的希望寄托在了田徑項目上。

衛生

據莫國家統計局資料,2009年全國共有醫療機構1324個,其中醫院52所,衛生中心1018個,衛生所254個。共有病床17341張,醫生1042人,護士5213人。2011年,莫采取推廣疫苗接種等措施降低 瘧疾肺結核 死亡率,控制 艾滋病 傳播。霍亂、腹瀉、寄生蟲和瘧疾等主要傳染病發病率降低8.1%。莫人均壽命約51.6歲。莫 絕對貧困人口 指數為54%。2012年,莫媒體報道,莫結核病患者不斷增加,由2002年的2.25萬人增至2011年的4.7萬人。2012年,莫衛生部公布,莫艾滋病感染者達145.2萬。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莫桑比克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6.4%,按照 購買力平價 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61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人,護理和助產人員5人,藥師1人;2006-2012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7張。

媒體

全國性報刊十余種。主要有:《 消息報 》,1926年創刊,葡文日報,發行量2萬多份,系莫官方背景媒體及全國最大報紙;《 國家報 》,莫最大傳媒集團SOICO旗下報刊,2005年5月創刊,發行量2萬多份;《莫桑比克日報》,1902年創刊,1981年改為現名,葡文日報,發行量2萬份,該報為私營報紙;《星期天報》,1981年創刊,葡文周報;《時代》,葡文周刊,1971年創刊,發行量2.5萬份;《挑戰報》,葡文體育周報,1987年創刊。

莫桑比克通訊社:國家通訊社,1976年成立。使用葡語和英語發稿。

莫桑比克電臺:官方電臺,1975年成立,用葡語、英語和民族語言廣播。對內廣播19個小時,對外約5個小時。

莫桑比克電視臺:國營,1981年成立,每周播7天,每天播出18小時,通過衛星在全國播出,在各主要省份設有代表處和播出中心。

STV電視臺:私營,2002年成立,全天播出,覆蓋莫主要省市,與巴西媒體Rede Globo和Canal Futura建立合作關系。

民生

2016年,莫失業率為21.6%。據統計,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莫共創造就業崗位34.1萬個。內戰結束后,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出資幫助莫恢復或重建醫院和醫療站。據莫國家統計局資料,2015年全國共有醫療機構1435個,其中醫院64所,衛生中心1307個,衛生所164個。共有病床20826張,醫生1042人,護士5213人。2016年,莫全國共有2.4萬名醫護人員。

2016年莫人均壽命為57.6歲。近年來,莫積極采取措施降低瘧疾和肺結核死亡率,控制艾滋病傳播。霍亂、腹瀉、寄生蟲和瘧疾等主要傳染病發病率降低8.1%。莫絕對貧困人口指數為54%。2014年,莫肺結核病死亡率為0.127%。2015年莫瘧疾病例由2014年的93885例下降至85785例,因瘧疾死亡人數由3245人減少至2465人,降幅24%。2015年莫艾滋病感染率為13.2%,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十個國家之一。2016年,莫15-49歲公民中艾滋病感染率達11.5%,共有80萬名艾滋病孤兒。2016年,莫全國140萬人糧食安全收到威脅,43%的兒童營養不良。聯合國發布的《2016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莫桑比克 人類發展指數 為0.437,位列189個國家中的第180位。

外交

外交政策

莫桑比克奉行“廣交友,不樹敵”的獨立、不結盟外交政策,主張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平等、 互不干涉內政 和互利的原則基礎上與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重視睦鄰友好和地區經濟合作。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國家之間的爭端。支持在非洲聯盟內部建立預防和解決沖突的機制,支持全面裁軍的原則。主張南南合作,要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強調外交工作的宗旨是為國家發展和安全服務,重視經濟外交。是聯合國、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不結盟運動、英聯邦、 伊斯蘭會議組織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 、葡語國家共同體和非洲聯盟成員國。同119個國家有外交關系。

對外關系

同中國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莫桑比克共和國于1975年6月25日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展順利。2016年5月,中莫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中莫建交以來,中方為莫方援建了經濟住房、 國家體育場 、2所農村學校、農業技術示范中心等34個成套項目、農業技術合作等22個技術合作項目。

中莫兩國簽有貿易協定和 投資保護協定 。2001年,中莫成立經貿聯委會。2018年6月在馬普托召開第六次會議。2017年,雙邊貿易額18.34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中方出口13.07億美元、同比下降0.15%,進口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0%。2018年1-6月,雙邊貿易額12.13億美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方出口8.91億美元、同比增長47%,進口3.22億美元、同比增長19%。中方向莫主要出口機電產品,鋼材、服裝鞋類等,從莫主要進口木材、 礦砂 、農產品等初級產品。自2015年1月1日起,莫97%輸華產品享受免關稅待遇。

中、莫兩國政府簽有文化協定,兩國文化和教育代表團曾分別互訪。2011年4月,中方與莫合作在首都馬普托建立蒙德拉內大學孔子學院,現有1名中方院長和26名漢語教師。2011年,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莫桑比克共和國關于廣播電視的合作協議》。截至2017年年底,中方共接收莫獎學金生335名。2017年莫在華留學生571名。2008年,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莫桑比克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兩國簽有醫療衛生議定書。自1976年起,中方先后向莫派出21批醫療隊,共323人次。目前,中國在莫有醫療隊員12人,第6批和第9批醫療隊分別被授予莫桑比克國家勛章。2016年1月,兩國簽署互免持外交和 公務護照 人員簽證協議。

中國已將莫桑比克列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

中國湖北省與莫加扎省,海南省與楠普拉省為友好省份,上海市與莫首都馬普托市為友好城市。2014年9月,莫桑比克在澳門開設總領事館。

同美國的關系

莫桑比克獨立不久即同美國建交。1982年后兩國關系得到改善和發展。美國先后取消對莫提供經援和軍援的禁令。美曾參與推動莫國內和平進程。目前,莫為撒哈拉以南接受美國援助較多的國家,是美國《非洲增長與機遇法》的受惠國。2004年,美國宣布莫桑比克成為第一批有資格從“千年挑戰賬戶”計劃中申請資金援助的16個國家之一。莫桑比克總統多次訪美。2015年9月,紐西總統赴美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美企業界人士,鼓勵美企擴大對莫投資。2016年9月,紐西總統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并出席 第71屆聯合國大會 。2017年6月,紐西總統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并出席第11屆美非商務峰會及美非議會論壇。2018年9月,紐西總統出席 第73屆聯合國大會

同葡萄牙的關系

葡萄牙原是莫桑比克宗主國,兩國政治、經濟關系密切。葡曾參與推動莫和平進程,并為莫培訓新軍及警察。2010年和2014年,格布扎總統兩次對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2014年,莫葡貿易額3.53億美元,葡萄牙對莫投資3.36億美元。2015年1月, 葡萄牙總統 席爾瓦、副總理波爾塔斯赴莫出席紐西總統就職典禮。2015年7月,紐西總統對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2016年3月,紐西總統訪問葡萄牙并出席葡總統馬爾塞洛·索薩就職儀式。2016年5月,葡萄牙總統德索薩訪問莫桑比克。2017年10月,莫議長馬卡莫應邀訪問葡萄牙;11月,葡萄牙外交與合作國務秘書訪莫。2018年6月,葡總理安東尼奧·達科斯塔對莫桑比克進行國事訪問。

同歐洲國家的關系

莫桑比克重視發展同歐洲國家的關系。 北歐 諸國為莫傳統的援助國。英、法、荷蘭、 瑞士 、瑞典、 芬蘭 等國每年對莫都有數千萬美元的固定財政和物資援助。英、法還積極參與莫和平民主進程,為莫培訓國防軍。西班牙為莫培訓警察。2015年7月,紐西總統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2016年4月,紐西總統訪問德國、比利時和歐盟總部。2017年5月,紐西總統對荷蘭進行了國事訪問。2018年2月,紐西總統對瑞士進行正式訪問。2018年9月,紐西總統對梵蒂岡進行正式訪問。2018年11月,紐西總統對挪威進行正式訪問。

同非洲國家的關系

積極發展同非洲國家特別是南部非洲周邊國家的關系,實行睦鄰政策。南非是莫第一大外來投資國,兩國經貿關系密切。莫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南非共同市場等地區組織成員國。莫積極參與地區政治、經濟事務,主張加快 地區經濟一體化 步伐、和平解決地區沖突,贊同成立非洲常備部隊,對沖突國家和地區進行主動干預。莫還與 博茨瓦納 、南非、斯威士蘭等簽署了互免簽證協議,便利人員往來。莫于2009~2010年擔任南共體政治、防務和安全機構主席國。2011年,莫與科摩羅、坦桑尼亞等簽署了《莫桑比克與科摩羅關于確定海上邊界的協議》、《莫桑比克與坦桑尼亞關于確定海上邊界的協議》、《莫桑比克、坦桑尼亞和科摩羅關于確定海上邊界三方分界點的協議》,并與贊比亞完成了陸地邊界的界定。2014年3月,坦桑尼亞、馬拉維尼亞薩湖劃界爭端新一輪調停會在馬普托舉行,調停小組組長、莫前總統希薩諾主持會議。2012年,莫成功舉辦葡語國家共同體和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峰會,接任兩組織輪值主席國,并以輪值主席身份多次召開特別首腦會議,推動解決馬達加斯加、津巴布韋和幾內亞比紹政治危機。2015年6月,紐西總統出席在南非舉行的非盟第25屆峰會。2015年至2016年,莫再次擔任南共體政治、防務和安全機構主席國。近年來,紐西總統多次出席非盟峰會。2018年,紐西接待博 茨 瓦納、南非、肯尼亞、 烏干達 和津巴布韋等國元首到訪,并出訪肯尼亞和 盧旺達 兩國。

旅游

維蘭庫洛

維蘭庫洛(Vilankulo),是莫桑比克面積較大的城鎮,現在日益受到游客的歡迎,不僅因為它是進入巴扎魯托·阿乞佩拉戈群島的主要通道,還因為它美麗的海灘,豐富的夜生活以及環境優越卻價格合理的度假小屋和旅館。酒店大亨里奧阿爾維斯開的唐納·安納酒店以前在維蘭庫占主導地位。現在您可以一邊在它昔日的輝煌中感受懷舊之情,一邊欣賞海港優美的景色。城里有好些卓越的酒店,有讓人心情愉悅的波希米亞風味的咖啡館,也有裝飾精美石刻設備、具有濃郁摩爾情調的餐館,為游客提供物美價廉的海鮮大餐。

彭巴

莫桑比克[非洲南部國家] 彭巴(Pemba),舊名“ 阿梅利亞港 ”。彭巴是莫桑比克最北部的港 口城市,德爾加杜角省首府,在莫桑比克海峽彭巴灣頂端。彭巴城始建于1904年,后發展為一個港口,因其保留有葡萄牙殖民建筑而聞名,有許多穆斯林及葡萄牙人的古跡。

在彭巴城中心有一個 露天劇場 ,在那里可以買到包括銀器在內的各種手工藝品。彭巴海岸有大量珊瑚礁,因此彭巴的潛水和水上運動也很有名,其正在成為一個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彭巴不僅是德爾加杜角省首府和農產品集散中心,也是重要的度假勝地。

抗擊疫情

2020年3月30日,莫桑比克總統紐西宣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該國將從4月1日起進入全國緊急狀態,為期30天。

引用来源

中文名
莫桑比克共和國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英語)
人口
3040萬(2019年)
人口密度
39.7人/平方公里(2020年)
氣候類型
時區
UTC+2
國歌
《Pátria Amada》(親愛的祖國)
貨幣
梅蒂卡爾
官方語言
葡萄牙語
首都
馬普托
宗教
原始宗教
國慶日
1975年6月25日
政體
總統共和制
人均GDP
447美元(2020年)
國家代碼
MOZ
人類發展指數
0.365(2013年)
國際電話區號
258
道路通行方向
靠左駕駛
主要城市
彭巴
國際域名縮寫
.mz
所屬地區
非洲
國際組織
OIC、英聯邦、IOR-ARC、CPLP
主要學府
蒙德拉內大學、貝拉天主教大學等
國家領袖
菲利佩·雅辛托·紐西(總統)
主要民族
馬庫阿-洛姆埃族、紹納-卡蘭加族、尚加納族
GDP總計
140億美元(2020年)
國土面積
79938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