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期,生物學屬于之一,是指細胞裂間期共同構成細胞。此間染色質成為染色體,發生各種變化。
基本內容
細胞裂間期共同構成細胞。此間染色質成為染色體,發生各種變化,可分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 前期(pro phase )染色質絲高度螺旋化,逐漸形成染色體(chromosome)。染色體短而粗,強嗜堿性。兩個中心體向相反方向移動,在細胞中形成兩極;而后以 中心粒 隨體為起始點開始合成微管,形成 紡錘體 。隨著核仁相隨染色質的螺旋化,核仁逐漸消失。 核被膜 開始瓦解為離散的 囊泡 狀 內質網 。
2. 中期(metaphase)細胞變為球形,核仁與核被膜已完全消失。染色體均移到細胞的赤道平面,從紡錘體兩極發出的微管附著于每一個染色體的
著絲點
上。從中期細胞可分離得到完整的
染色體群
,共46個,其中44個為常染色體,2個為性染色體。男性的
染色體組型
為44+XY,女性為44+XX。分離的染色體呈短粗棒狀或發夾狀,均由兩個染色單體借狹窄的著絲點連接構成。
3.后期(anaphase)由于紡錘體微管的活動,著絲點縱裂,每一染色體的兩個 染色單體 分開,并向相反方向移動,接近各自的中心體,染色單體遂分為兩組。與此同時,細胞波拉長,并由于赤道部細胞膜下方環行微絲束的活動,該部縮窄,細胞遂呈啞 鈴形。
4.末期(telophase)染色單體逐漸解螺旋,重新出現 染色質絲 與核仁;內質網囊泡組合為核被膜;組胞赤道部縮窄加深,最后完全分裂為兩個2倍體的子細胞。
引用来源
- • 分裂期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