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毒

自然 | 生物 | 植物 | 狗毒

狗毒,原名:大理白前,別名:白薇、白龍須、 蛇辣子 ,拉丁文名:Cynanchum forrestii Schltr. 蘿 藦 科、鵝絨藤屬多年生直立草本,單莖,稀在近基部分枝,被有單列柔毛,上部密被柔毛。葉對生,薄紙質,寬卵形,基部近心形或鈍形,頂端急尖,近無毛或在脈上有微毛;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或近頂生,柱頭略為隆起。 蓇 葖 多數單生,稀雙生,披針形,上尖下狹,無毛,種子扁平;花期4-7月,果期6-11月。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形態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單莖,稀在近基部分枝,被有單列柔毛,上部密被柔毛。葉對 生,薄紙質,寬卵形,長4-8厘米,寬1.5-4厘米,基部近心形或鈍形,頂端急尖,近無毛或在脈上有微毛;側脈5對。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或近頂生,著花10余朵;花長和直徑約3毫米;花萼裂片披針形,先端急尖;花冠黃色、輻狀,裂片卵狀長圓形,有緣毛,其基部有柔毛;副花冠肉質,裂片三角形,與 合蕊柱 等長;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頭略為隆起。蓇葖多數單生,稀雙生,披針形,上尖下狹,無毛,長6厘米,直徑8毫米;種子扁平;種毛長2厘米。花期4-7月,果期6-11月。

生長習性

生長于海拔1000-3500米的高原或山地、灌木林緣、干旱草地或路邊草地上,有時也有在林下或溝谷林下水邊草地上。

地理分布

產于西藏、甘肅、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南界約在北回歸線附近,東南界約在 昆明 - 昭通 - 奉節 一線,北至甘肅南部。模式標本采自云南大理。

分類學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捩花目蘿藦科鵝絨藤屬 ;狗毒。

屬下種類

大理白前 (新擬) 狗毒 (甘肅);白薇(云南昆明、 麗江 、維西);白龍須、蛇辣子(云南昆明、 嵩明

Cynanchum forrestii Schltr. in Not. Bot. Gard. Edinb. 8: 15. 1913; Hand. -Mazz. Symb. Sin. 7: 994. 1936; Tsiang in Sunyatsenia 4: 116. 1939;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3: 476, 圖4906. 1974.

大理白前 (原變種)圖版117

Cynanchum forrestii Schltr. var. forrestii

石棉白前 (植物分類學報)

Cynanchum forrestii Schltr. var. stenolobum Tsiang et Z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12: 93. 1974.

與原變種不同之處,主要為花較大,直徑1厘米;花冠裂片長圓形,長7.5毫米,寬1.8毫米,先端鈍,內面全部被微毛,外面無毛;花萼裂片狹三角形,先端狹長,有緣毛;著粉腺狹長圓形,花粉塊長圓形,較原變種為長。花期6-7月。

產于四川。生長于海拔2500-2700米山地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四川石棉。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根可藥用,有清熱散邪、生肌止痛之效。

拉丁學名
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