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

集合 | 國家5A級景區

中國五岳,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 五行 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岳分別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東岳泰山 (海拔1545米,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岳華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五岳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象征。

五岳概況

山體

泰山

東岳

山東泰安

1545米

華山

西岳

陜西渭南

2155米

衡山

南岳

湖南衡陽

1300米

恒山

北岳

山西大同

2016米

嵩山

中岳

河南鄭州

1492米

景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

華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衡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恒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嵩山少林風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起源

五岳 三山五岳,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山, 世界道教圣地 。五岳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 俗語說“五岳歸來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 嵩山 如臥,唯有 南岳 獨如飛”的說法。

華山 五岳的說法始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禮》成書于戰國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夏代、 商代 以來的四方神和 戰國 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五岳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 《 史記集解 》載:“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南岳衡山 封禪的理論估計起源于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 秦始皇 。 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 武則天 ,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岳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五岳 中國的世界名山不少,三山 黃山 、廬山、雁蕩山,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之稱,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岳”,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于萬里 母親河 黃河 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 華夏 祖先最早定居和繁榮的地方。五岳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 詩經 》中有“泰山巖巖,魯邦所瞻”、“嵩高維岳,駿極于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于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氣冠群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這里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里燒香許愿,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里賦詩作畫,給五岳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跡,五岳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岳后,會發出“五岳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中國五岳

名稱

海拔

位置

泰山

1532.7米

山東省泰安市

衡山

1300.2米

湖南省衡陽市

華山

2154.9米

陜西省華陰市

恒山

2016.1米

山西省渾源縣

嵩山

1491.7米

河南省登封市

歷史

傳說

古代帝王附會五岳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岳”一說始于 漢武帝

五岳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 朝山 信徒游覽。于是,五岳又成為中國以山岳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并存。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 東岳西岳 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岳。“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 三神山 ,名曰蓬萊、方丈、 瀛洲 ”,是 蘇東坡 所謂“東方云海空復空,群山出沒空明中”的“仙跡”;而“五岳”則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五岳劈地摩天,氣冠群倫。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岳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恒山 五岳既不愧為天下名山。論景觀,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恒山奇,嵩山奧。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東周文人 孔子 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而唐代詩人 杜甫 則寫下了“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南岳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獨秀”的美名。 西岳華山,險居五岳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北岳恒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 懸空寺 ”便隱匿其中。 中岳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在中岳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五岳”被譽為中國的“五大奇觀”。

淵源

嵩山 嵩山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岳”在東周春秋前是掌管大山的 官吏職稱 ,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岳”。后來把主管方岳的官吏與岳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據道教典范《洞天記》云:“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岳。 ”黃帝遠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圖不出中原黃河流域,黃帝是否封岳無正史可查,但到 唐虞 三代出現了 四岳 是無可置疑的。

歷史上各朝京都雖屢有變遷,均不出豫、晉、陜、三省范圍,其所封四岳都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

春秋 產生了“五行”之說,戰國時頗為流行。由于陰陽學家 鄒衍 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岳”之說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說: “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中國岳山稱名始見于《尚書》。《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岳,而無五岳。四岳山名見于經書者唯有東岳岱宗。《周禮·大宗伯·大司樂》始言五岳,而不言為何山。

后來 司馬遷 在《史記·封禪書》中才對名山大川較翔實可靠地總結了自 五帝 至秦代的演變過程:“因為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 洛水 之間,所以嵩山為中岳,其他四岳各隨其方,四瀆都在山東。至秦稱帝,建都 咸陽 時則五岳、四瀆均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不可勝記。及秦并天下后,才有了明確規定:自河南省崤山以東為名山五,即嵩山、 恒山 、泰山、會稽、湘山;大川二,即濟水和 淮河 。”《史記·封禪書》記載:”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華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禮...中岳,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

綜上所述,漢之前五岳之制因勢而異,各有不同。 西周 建都于豐、鎬,以華山為中岳: 東周 周平王東遷洛邑(洛陽)以后,又以嵩山為中岳,華山為西岳。只有東岳泰山和北岳恒山稱呼未變。至漢武帝時,確立五岳制度,并登禮天柱山封為南岳。據《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 神爵 元年( 公元前61年 )頒發詔書,確定以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 霍山 (即天柱山)為南岳,恒山(河北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將南岳由衡山移往霍山,至隋文帝楊堅統一 南北朝 后,才于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重新詔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岳,廢霍山為名山。 北岳恒山在漢、唐、宋、明時,皆在山陽的河北曲陽登禮,遙祭恒山(河北恒山)。明代中后期 渾源 利用河北恒山人文景觀損壞嚴重之際,偽造歷史,附會傳說,稱渾源玄武山為恒山,向朝廷提出改祀,到清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改祀北岳于渾源。 這就是五岳。

爭議

五岳的名稱,始見于《周禮·大宗伯》和《周禮·大司樂》,至《史記》明確說岱宗(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高(嵩山)這五個大山。

《爾雅》說:河南華,河西岳,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把黃河南面的華山,西面的 吳山 (即岳山,在今陜西隴縣西南),東面的泰山(即岱宗),北面的恒山,長江南面的衡山,視為五岳。 鄭玄 注《周禮·大司樂》采用此說法。

同是《爾雅》,又有第二種說法: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潛山市)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高為中岳。鄭玄注《周禮·大宗伯》采用此說法。

邵晉涵爾雅正義 》說:冀州之霍山,與泰、衡、華、恒,唐虞之五岳也;華、岳、泰、恒、衡,周之五岳也;泰、衡、華、恒、嵩高,漢初相承之五岳也,泰、華、霍、恒、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岳也。 金鶚 《求古錄札記》則認為:岱、衡、華、恒、霍太,唐虞夏之五岳也;岱、衡、華、恒、嵩高,殷之五岳也;岱、衡、華、恒、吳岳,周之五岳也。

引用来源

中文名
五岳
外文名
Five Great Mountains
所屬國家
中國
地理位置
山東泰安、湖南衡陽、陜西華陰、山西渾源、河南登封
景區等級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東岳
泰山
中岳
嵩山
西岳
華山
南岳
衡山
北岳
恒山
拼音
wǔ yuè
各方特色
泰山雄、華山險、衡山秀、恒山幽、嵩山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