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學名:Helianthus annuus L.;英文名:Sunflowers):是 桔梗目 、菊科、 向日葵屬 的植物。因花序隨太陽轉動而得名。一年生草本,高1-3.5米,最高可達9米。莖直立,圓形多棱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厘米,單生于莖頂或枝端。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管狀花,棕色或紫色,能結實。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稱 葵花籽 。
野生向日葵棲息地主要是草原以及干燥、開闊的地區。它們沿著路邊、田野、沙漠邊緣和草地生長。在陽光充足,潮濕或受干擾的地區生長最好。原產 南美洲 ,馴化種由 西班牙人 于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 北美洲 。世界各國和中國均有栽培,通過人工培育,在不同生境上形成許多品種,特別在頭狀花序的大小色澤及瘦果形態上有許多變異,并為綜合利用的最好原料。
主要分兩大類,食用和觀賞。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含油量很高,為半干性油,味香可口,供食用。花穗、種子皮殼及莖稈可作飼料及工業原料,如制人造絲及紙漿等,花穗也供藥用。
物種簡介
命名
向日葵又名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英語名稱“Sunflower”卻不是因為它的向陽特性,而是因為其黃花開似太陽的緣故。16-17世紀Sunflower一詞從拉丁語FlosSolis借譯過來。向日葵的法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名稱Tournesol,Girasol和Girasol,同漢語名稱一樣,也是基于“向日”這一特性來命名的。
事實上,向日葵是中文里別名最多的作物之一,以至于成了語言學上說明方言間同物異名現象的經典例子。北京大學的經典教材《 語言學綱要 》中就提到:“……同是‘向日葵’,在漢語的各地方言中也有各種不同的叫法, 河北唐山 叫‘日頭轉’, 承德 叫‘朝陽轉’,任丘叫‘望天轉’,山東濟南叫‘朝陽花’, 昌樂 叫‘向陽花’, 莒 縣叫‘轉日葵’, 棲霞 叫‘轉日蓮’, 湖南邵陽 叫‘盤頭瓜子’等等。”
盡管有這么多的別名,但最終是“向日葵”一名勝出,成為這種作物在整個中文世界中的普通名。最早提到這個名字的也是一本明末著作—— 文震亨 《 長物志 》,此后清代陳 淏 子《 花鏡 》等著作也用了這一名稱。顯然,“向日葵”是移用了古代植物名稱“葵”新起的名字。
世界
向日葵是 美洲原住民 在史前北美種植的幾種植物之一,是北美東部 農業綜合體 的一部分。盡管人們普遍認為,向日葵首先被馴化在如今的美國東南部,大約5000年前。但有證據表明該物種首先在公元前2600年在墨西哥被馴化。這些作物在墨西哥塔巴斯科的圣·安德列斯(SanAndres)挖掘地點被發現。美國最早的已知完全馴化向日葵的例子已在田納西州發現,可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左右。其他非常早期的例子來自肯塔基州東部的巖石遺址。許多土著美國人使用向日葵作為他們 太陽神 的象征,包括阿茲特克人和墨西哥的 奧托米人 以及南美洲的 印加人 。向日葵是整個北美洲印第安部落中的常見作物。有證據表明,這種植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在當代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地區種植的。一些考古學家認為,向日葵可能在玉米之前被馴化。
1510年,早期的 西班牙 探險家在美洲遇到了向日葵,并將其種子運回歐洲。已知在如今的美國東部大陸已經馴化的四種植物中,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業商品,向日葵是當代最具經濟重要性的植物。
在18世紀,向日葵油的使用在俄羅斯變得非常流行,尤其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成員,因為根據一些禁食傳統,向日葵油是四旬期允許的少數幾種油之一。在19世紀早期,向日葵首先在沃羅 涅 日省的阿列克謝耶夫卡(Alexeyevka)村由商人丹尼爾·博卡里奧夫(DaniilBokaryov)商業化,他開發了一種適合大規模種植的技術,并迅速傳播。從那時起,該鎮的徽章就包含了向日葵的形象。
野生向日葵原產于北美,但該植物的商業化發生在俄羅斯。直到近代,向日葵植物才回到北美成為一種栽培作物。但是,美國印第安人首先將植物馴化成單頭植物,種子顏色多種多樣,包括黑色,白色,紅色和黑色及白色條紋。
這種異國情調的北美植物在1500年左右被西班牙探險家帶到了歐洲。該植物在當代的西歐廣泛傳播,主要作為觀賞植物,但開發了一些藥用。到1716年,英國專利被授予從葵花籽中榨油的權利。
向日葵在18世紀作為栽培植物變得非常受歡迎。大部分的功勞都歸功于俄國的 彼得大帝 。該植物最初用作觀賞植物,但是到1769年,文獻提到了可以生產種植食用油的向日葵。到 1830年 ,向日葵油的生產以商業規模進行。俄羅斯東正教會通過禁止大部分食油品在四旬期消費而使 葵花籽油 增加了其受歡迎程度。因為向日葵油并未被列入禁止名單,因此作為食物立即受到歡迎。
到19世紀初,俄羅斯農民種植了超過200萬英畝的向日葵。在此期間,確定了兩種特定類型:用于食用油生產的油品類型和用于直接人類消費的兩大類型。政府研究計劃得以實施。“維·桑·普斯托沃特”(V.S.Pustovoit)在克拉斯諾達爾(Krasnodar)開展了一項非常成功的育種計劃,使食用油含量和產量顯著增加。這個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向日葵科學獎被稱為“普斯托沃特獎”(PustovoitAward)。
到19世紀末,俄羅斯葵花籽進入美國。到1880年,種子公司在產品宣傳單中推介“猛犸俄羅斯”(MammothRussian)向日葵種子。這種特殊的種子名稱在1970年仍在美國市場提供,差不多經歷了100年。這種傳播到北美的種子運動的來源可能是俄羅斯移民帶去的。在美國,向日葵作物的第一個商業用途是用于家禽的 青貯飼料 。1926年,美國密蘇里州向日葵種植者協會參與了第一次將葵花籽加工成油的過程。
加拿大于1930年開始實施第一個官方政府的向日葵育種計劃。所使用的基本植物育種材料來自 門諾派 (來自俄羅斯的移民)花園。由于食用油的需求,種植面積擴散。到1946年,加拿大農民建造了一個小型破碎廠。種植面積也擴散到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和北達科他州。1964年,加拿大政府授權種植俄羅斯品種“佩雷多維克”(Peredovik),該種子產量高并且含油量高。美國的種植面積增加,對葵花籽油的生產具有商業利益。向日葵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雜交技術,提供額外的產量和食用油的增強以及抗病性能。
由于歐洲對向日葵油的需求強勁,美國的種植面積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升級至500多萬公頃。俄羅斯在過去幾十年中向葵花籽油出口刺激了這種歐洲的需求。在此期間,用于烹飪的牛脂等動物脂肪受到膽固醇問題的負面影響。然而,俄羅斯人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而歐洲公司也在關注美國新興產業。歐洲人進口葵花籽,然后在歐洲的工廠進行粉碎。時至今日西歐仍然是向日葵油的大量消費者,但取決于其自身的生產。美國向歐洲出口向日葵油。
中國
16世紀末17世紀初,西班牙人或 荷蘭人 把向日葵種子傳到南洋一帶,又從越南傳到中國的云南,然后逐漸從西南往北方傳播。大約在100年前由俄國傳入中國北方。
向日葵約在 明朝 中期傳入中國,除了東南沿海一路外,還有可能自西南邊疆傳入。1993年河南新安荊紫山發現向日葵圖案 琉璃瓦 ,該瓦為明正德14年(1519)當地重修的玄天上帝殿遺物,但是河南方志記載向日葵最早見于 萬歷 36年(1608)《汝南志》,而且只有向日葵這一名稱,無性狀描寫等,說明尚在引種初期,與琉璃瓦時間相距89年。
明代嘉靖43年(1564)浙江《臨山衛志》是向日葵在中國的最早記載,雖然僅有“向日葵”這一名稱記載。
最早記載向日葵的文獻是明末學者趙崡所著《植品》,該書出版于1617年(萬歷四十五年),其中明確寫道:“又有向日菊者,萬歷間西番僧攜種入中國。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盤,隨日所向。花大開則盤重,不能復轉。”這段文字不僅明確指出向日葵是由西方來華傳教士引入的異域植物,而且非常準確地描述了向日葵花盤向日的習性——開放之前才隨太陽轉動,開放之后便不再轉了。
稍晚成書的 王象晉 《群芳譜》也記載了向日葵:“丈菊,一名 西番菊 ,一名迎陽花。莖長丈余,干堅粗如竹。葉類麻,復直生。雖有旁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盞,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已轉紫黑而堅。取其子種之,甚易生。”這段記載收錄了向日葵的三個名字,而且都不同于《植品》所用的名字。
而對向日葵最早的性狀描寫是明代萬歷47年(1619) 姚旅 的《 露書 》:“萬歷 丙午年 (1606)忽有向日葵自外域傳至。其樹直聳無枝,一如蜀錦開花,一樹一朵或傍有一兩小朵,其大如盤,朝暮向日,結子在花面,一如蜂窩”。
該書中尚無“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譜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陽花,莖長丈余,稈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墮胎”。
“向日”之名,見于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左右)。成書于 康熙 27年(1688)《花鏡》載:“向日葵……只堪備員,無大意味,但取其隨日之異耳”,其實向日葵不止在清代前期,有清一代也主要作為觀賞用植物,清代各地方志也都將向日葵列于“物產·花類(屬)”中也能說明這一點。1820年謝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處處有之,既可觀賞,又可食用。
道光 25年(1845)(貴州)《 黎平府志 》首次將向日葵同時列于“果之屬”與“花之屬”中。清末《撫郡農產考略》在“葵”篇中記載了向日葵,“墻邊田畔,隨地可種,生長極易”,說明直到晚清向日葵都沒有形成規模栽培,沒有出現在大田,只是作為副產品零星種植,其中“瓜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錢,子可榨油”,是葵花子可榨油的首次記載,可見向日葵榨油同樣較晚。最早記載 葵瓜子 售賣的是《植物名實圖考》:“(向日葵)其子可炒食,微香,多食頭暈,滇、黔與 南瓜子 、西瓜子同售于市。”晚清葵花子開始作為西瓜子的替代品,逐漸在零食瓜子中有了一席之地。民國19年(1930)(黑龍江)《呼蘭縣志》載:“葵花,子可食,有論畝種之者”,這是向日葵大面積記載的最早記錄。自此以后,向日葵在充當果品、榨油等方面異軍突起。
形態特征
一年生高大草本。莖直立,高1-3米,粗壯,被白色粗硬毛,不分枝或有時上部分枝。葉互生,心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頂端急尖或漸尖,有三基出脈,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短糙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徑約10-30厘米,單生于莖端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被長硬毛或纖毛。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質托片。舌狀花多數,黃色、舌片開展,長圓狀卵形或長圓形,不結實。管狀花極多數,棕色或紫色,有披針形裂片,結果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長10-15毫米,有細肋,常被白色短柔毛,上端有2個膜片狀早落的冠毛。花期7-9月,果期8-9月。
最常見的向日葵高度為2.5-3.5米,最高可達9.17米。根據1567年的科學文獻報告,歷來被認為單頭向日葵植物是種植在意大利帕多瓦,植株高度最高可達12米。同樣的種子,種植在其他時間和地點,如西班牙馬德里,植株高度可達近8米。在荷蘭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更近的紀錄,在20世紀初則有8米以上的植株。
向日葵的植株是由根、莖稈、葉、花、種子五部分組成。
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在土壤中生長約0.3-1.2米深,而美國農業部已經測量到曾經有長達1.5米長的 向日葵根 。 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主根垂直向下生長并連接到較小的側根和須根,這有助于結構支撐向日葵的重量。 龍頭根是向日葵的主要根,接收植物獲得的大部分營養和水分。向日葵根系發達,在土壤中分布廣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層中。向日葵根的生長速度一直比莖快,花盤形成前后根生長最快,到種子開始成熟時,根不再生長,以后便逐漸枯萎。此外,在適宜條件下可長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 氣生根 )。
莖稈:
向日葵莖不像其他一些花莖,不能伸出來支撐其他花,而是莖稈支撐一朵花。莖稈可長到3-5米。向日葵具有雙子葉莖結構,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通過其生長和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向植物提供營養和水分。外層稱為表皮,表皮是保護莖的。生長后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多層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后生長速度減慢,僅占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后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葉:
向日葵的葉為雙子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1-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并覆有一層蠟質層。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為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制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制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花:
向日葵為頭狀花序,生長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授粉發生在盤狀小花外緣的向日葵的花部分上,并且朝向中心移動更多,并且在向日葵授粉達到成熟后需要長達30天。花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于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種子:
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瓜子,俗稱葵花籽,可食用。果實包括果皮、種皮、胚三部分。向日葵種子的內部部分被稱為核仁。 這些仁包含人類食用的稱為瘦果的干果。這些瘦果形成在盤狀小花的下部卵巢中的植物的開花部分下方。 除了供人食用外,葵花籽還可用于動物飼料和油脂。 科學家現在正在生產生物柴油燃料中使用向日葵種子,這是一種對環境安全的燃料的絕佳選擇。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占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千粒重40-110克。向日葵種子含有38-42%的油,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38%的蛋白質。
下級分類
▼美國巨人(AmericanGiant)
單桿葵花,高達4米。有25厘米寬的明亮的黃色花盤。
▼阿爾尼卡(Arnika)
花朵鮮艷,黃色,一直是歐洲文化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和歐洲的野生物種急劇減少。
▼秋美(AutumnBeauty)
株高1.8-2米。秋天的顏色精致混合,包括金色、黃色、銹紅色,勃艮第和雙色。
▼阿茲特克(AztecSun)
又名黃色 墨西哥向日葵 。株高達1-1.2米,花期至霜凍。由于超長的70天綻放期,非常適合做樹籬和吸引蝴蝶。
▼歡笑(BigSmile)
7-15厘米直徑的花朵是明亮的金黃色,中間是黑色。一年生向日葵。白天中立。分支。有花粉。
▼ 黑油 (BlackOil)
黑油的葵花籽是最常見和最流行的一種鳥類種子,與有條紋的向日葵種子相比,黑油種子更多肉,油含量更高。
▼基安蒂紅酒(ChiantiHybrid)
顏色最深的紅色向日葵!葡萄酒紅色的天鵝絨花瓣上點綴著金色。1.2-1.5米高的植物上有8-10厘米的花朵。多個分枝和紫色莖,適合種植在花園里。無花粉,適合切花。
▼ 紅葡萄酒 (Claret)
是顏色最黑的向日葵之一,一種深沉,柔軟的酒紅色,幾乎是黑色的中心。植物生長1.2-1.8米高。無花粉。
▼矮太陽黑子(DwarfSunspot)
單莖,巨大的花朵,在非常短的莖上長達30厘米。矮小粗壯,很少長到60厘米。4-6月直接播種葵花籽,從夏季中期到季節結束時欣賞壯觀的鮮花。
▼地球行者(Earthwalker)
易于種植的向日葵,為任何花園或花束增添了一股美麗溫暖的橙色、銅棕色和銹紅色。有多個側枝,1.8米高。是大多數土壤類型的理想選擇。整個夏天和初秋都可以享受美麗的花朵。
▼夕陽(EveningSun)
這一美麗的品種有中等大的花朵,顏色豐富艷麗,暗紅色、銹色、青銅色、亮黃色和深紅色,許多是雙色。在一個漫長的季節里開出許多花。
▼ 佛羅倫薩 (Florenza)
桿高1米。具令人嘆為觀止的棕色中心為15厘米的葵花,栗紅色,花尖呈黃色,中間有一點黃色。每年產約40粒種子/克。對傳粉者特別有吸引力。
▼大櫻草(GiantPrimrose)
植物高大,桿長2.5-3.6米,并產生多花,花朵奶油黃色,中心巧克力色.
▼古力克變種(Gullick'sVariety)
是一種結實的直立 多年生植物 ,長2米,花頭寬10厘米,深紅色中心周圍有明亮的黃色光線。
▼小丑(Harlequin)
小丑向日葵的銅棕色、玫瑰色和金色色調將在整個夏季綻放其美麗、火紅的色彩。這種向日葵可以產生15厘米的無花粉花頭,可以長到1.5米高。耐寒,很容易生長,喜歡陽光充足。可做切花。
▼超人(Incredible)
一個“不可思議”的大花矮向日葵。花頭直徑18-23厘米,生長在只有38-到20-50厘米高的植物上。非常適合栽種在容器,壺和露臺園藝,以及籬和邊界。
▼印度毛毯(IndianBlanketHybrid)
這個色彩鮮艷的雜交向日葵具有印度夏天的所有美麗,它在1.2-1.3米長的分枝植物上生長,具有豐富的紅色、深金色、醇厚的黃色和銹色的雙色陰影。
▼愛爾蘭眼睛(IrishEyes)
該品種是一種典型的在一年內成熟并完成其生命周期的植物。以長到大約45厘米的高度而聞名。
▼意大利白花(ItalianWhite)
一年生植物 ,生長高度達約1.50米。是通常只需相當低維護的植物,很容易生長。
▼孔氏雜交(KongHybrid)
是一種巨大的向日葵,有堅固的莖和茂密的葉子。上面覆蓋著超大完美的直徑25厘米的金色花朵。夏季中期從種子到成熟并快速生長。
▼大灰條(LargeGreyStripe)
2.5-4米高的桿莖。直徑達50厘米的頭部充滿了大量的薄殼籽,這些是豐滿的蛋白質種子。即是美味的小吃,也是珍貴的鳥類或雞的飼料。
▼檸檬皇后(LemonQueen)
一年生植物,強壯的2-2.5米高的向日葵植物具有明亮的檸檬黃色花朵,中心為 黑巧克力 色,直徑達15厘米。在夏季中期會盛開。吸引蝴蝶。向日葵種子可以生吃或烤。
▼小貝卡向日葵(LittleBecka)
這種矮小的向日葵,株高只有1米,花盤直徑15厘米,具有紅色花瓣和金色短裙,點綴著明亮的黃色光暈,讓人眼花繚亂。獨一無二的雙色邊緣,為切花增添了火花和刺激。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
▼洛登金(LoddonGold)
植物株高1.5米,葉子粗糙,卵形,長20厘米,完全雙色,深黃色,花頭寬10-12厘米。是一種高大、直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或根莖多年生植物,具有粗糙的單葉和大的雛菊狀花頭。
▼俄羅斯猛犸象(MammothRussian)
株高3米,以高大強壯聞名。這種向日葵有一個巨大的頭盤,是在展會上競爭的理想選擇。 薄殼 ,條紋種子豐滿、多肉和非常豐富。性能和適應性最佳。易于生長和吸引蝴蝶。
▼墨西哥火炬(MexicanTorch)
“火炬”是墨西哥向日葵的支柱,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就一直在花園里生長。是生長在小型花園或容器的矮生品種,株高在0.6-1米之間。
▼梅麗小姐(MissMellish)
是一種健壯的多年生植物,高1.8米,在夏末秋初開放,有10厘米長的深黃色半雙花頭。
▼陽光小姐(MissSunshine)
矮型向日葵、金黃色,可在較短的高度開花。是無花粉植物。有8-10厘米的花盤,適合混合種植和單種植。
▼蒙古大向日葵(MongolianGiant)
一個真正的巨葵,桿高達4.2米,有一個非常大的開花的向日葵種子頭,直徑達45厘米。
▼紅磨坊(MoulinRoug)
是一種無花粉、分枝的向日葵,開7-15厘米直徑的花,人見人愛。在插花時用于搭配對比色的花束。側枝較細,但比大多數其他分枝品種都強,株高平均80厘米。又稱普通向日葵和一年生向日葵。
▼火星女神(Ms.Mars)
一朵非常漂亮的向日葵!葉和莖充滿了深紅色到紫色的色彩。植株低矮、分枝旺盛,具有火焰型50-80厘米高的向日葵,在陽光充足時,梅洛酒色射線花瓣轉變為一種漂亮的粉紅色。
▼橙陽(OrangeSun)
一個驚人的中等高度的向日葵。株高1.4米,具有多個大而明亮的橙色,雙頭的花,像巨大的雛菊,平均13-15厘米寬。
▼帕西諾金(PacinoGold)
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有分枝的 矮向日葵 ,適合在容器中生長。這種向日葵可長到30-40厘米高,上面覆蓋著12厘米的亮黃色花朵,花的中心是黑色的。
▼松餅(Pastiche)
是一種一年生的分枝植物,花單獨頭,中心深,直徑8-15厘米。花盤的顏色分層次為淡黃、深黃、橙紅色和桃花心木色。
▼桃情(PeachPassion)
桃情的黃色花瓣與桃子的底色相近,會讓家和花園里充滿明亮而郁郁蔥蔥的花束。直徑7-10厘米的花大小均勻,從夏天到秋天都覆蓋著緊湊的植物分枝上。切花可保持一周的新鮮和鮮艷。
▼佩雷多維克(Peredovik)
這種向日葵是一種高大的油料作物,是鳥類的最愛。可以長到2米高,大約80-100天就成熟了。與其他向日葵品種相比,葵花籽以其較高的含油量和較多肉的種子而聞名,這提供了更大的營養效益。
▼紅月亮(PradoRed)
亦稱“普拉多紅”。是向日葵的一個變種。是一種一年生植物,也是一種花。它往往在一年的過程中就會增長到最好。以株高約1.50米的高度而聞名。
▼紅日(RedSun)
其高度約為1.50米。花朵的顏色通常與波士頓大學紅(BostonUniversityRed)的顏色非常相似。樹葉通常呈1級綠色。該品種是一種典型的一年生植物,以其直立的習性而聞名。
▼火環(RingofFire)
植物高度達到1-1.3米,花盤直徑13厘米。雙色向日葵,花瓣邊緣金色、中心巧克力棕色,周圍有紅色環。花期120天,高,蔓延2到3 英尺 。長花莖非常適合切花。如果不切割,花卉可能會為野生動物生產種子,這也是種植火環的另一個好處。
▼羅斯托夫(Rostov)
經典的俄羅斯向日葵。在堅固的1.8米莖上,頭部直徑可長達30厘米。是非常好的可食用種子生產的品種,生長期每年70天。
▼施維尼 茨 (Schweinitz's)
這種向日葵是美國最稀有的物種之一,以19世紀早期發現該物種的植物學家LewisDavidvonSchweintz的名字命名。它的平均高度約為2米,但最高長到5米。
▼摩天大樓(Skyscraper)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摩天大樓向日葵可以達到5米的高度。這些植物由強壯的莖桿支撐,可以生產40厘米的花瓣。
▼日食(SolarEclipse)
有一個獨特的花盤中心。雙層深金色花瓣圍繞著一個帶有黑色中心的焦糖橙色花環。植物高達到1.2-1.5米,并在75-80天內開花。
▼索拉亞(Soraya)
這種大向日葵有更大的花朵和更厚實更堅固的莖桿。分枝88-115厘米長,花盤直徑10-13厘米。每株上可以產生多達20-25個莖。
▼金發草莓(StrawberryBlonde)
一年生向日葵。花具勃艮第酒紅色,有時粉色的花瓣有檸檬色尖端和黑暗的花中心。 分枝莖 桿長45-60厘米。
▼圣丹斯小向日葵(SundanceKid)
株高30-60厘米,千粒重40克。是一種很早就開始分枝矮化的植物。花瓣雙色,從黃色到棕色。非常適合種植成樹籬或小花園中,也可花盆栽種在花盆里擺放在床頭點綴。
▼混色向日葵(SunforestMix)
這是一種快速生長的向日葵,它們的花朵很大,直徑至少30厘米,莖很高,在3-4.5米之間。
▼一束陽光(SunnyBunch)
這是一種高1米,頂部直徑為18厘米花盤的向日葵。分枝密集,可作矮矮的樹籬。具有非常獨特的花形,在黑暗的中心圓盤周圍有雙排明亮的黃色光芒花瓣。完美的陽光邊緣和新鮮的花束。整個夏天可長時間的作為切花。
▼陽光微笑(SunnySmile)
是一年生向日葵。金黃色的花瓣環繞著一個黑色的圓盤,開放5-12厘米的花朵。植物的習性取決于容器的大小。一年四季都會開花,在小盆里,在短時間的條件下,植物會長到15厘米左右。在大容器中,在長時間的條件下,可以誘導分枝,植物將生長到大約38-50厘米。
▼夏日檸檬(SunrichLimoncello)
一年生向日葵。花朵直徑10-15厘米。檸檬黃色的花瓣,中間有一縷明亮的黃色。雙色花瓣使花朵具有增強的三維外觀。在光和熱強度較低的條件下,顏色對比度表現最明顯,在初夏、夏末和溫室試驗中表現出最佳的顏色。
▼金色陽光(Suntastic Yellow )
是一種新型的矮向日葵,非常適合盆栽或花園植物。每株植物能開出多達25朵,直徑為15厘米的花朵。在播種后不到65天內開花。
▼泰約之旅(Taiyo)
日本的一種老品種,植物高1.8-2米。無分枝,用于切花。同樣有吸引力的安排或大規模種植在花園。這些高大的無枝植物會開出一朵大花,顏色有黃橙色、巧克力色和貂皮色。
▼塔拉烏馬拉(Tarahumara)
一種極好的傳統向日葵,最初被認為是通過加拿大或俄羅斯門諾派農民引入美國的。這個品種被墨西哥北部的塔拉胡馬拉部落所采用。具有令人驚嘆的60厘米寬的頭部,里面裝滿了蜜蜂和鳥類都喜歡的白色種子。這些植物可以長到3.5米高,形成漂亮的花墻。
▼泰迪熊(TeddyBear)
亦稱金色小熊,金黃色的花朵,直徑15厘米。扎成花束,非常適合插入容器。植物灌木狀,在仲夏開放。成熟的花頭對鳥很有吸引力。種植或覆蓋以控制雜草。
▼紅陶(Terracotta)
是一種特殊的向日葵顏色,與墻上的舊磚或擺放在花園里的赤土陶罐顏色相同。莖很結實,花朵直立,花盤壽命很長。花瓣銹紅色,花盤黑暗,分枝。高度120-150厘米。千粒重45克。
▼薄葉(Thin-leaved)
薄葉向日葵 的種子被鳴禽吃掉。 麝鼠 吃樹葉和莖干,用莖干建造它們的住所。花頭的中心有管狀花盤,周圍有放射狀的花,這些花通常呈帶狀。射線花顏色黃色,這種植物沒有刺,盤花數21-50。
▼泰坦(Titan)
是20種最高品種的向日葵之一。是最高的向日葵和最大的向日葵。這種植物生長到3.6米,最高達7米,頭部直徑很容易達到50-60厘米。
▼火炬(Torch)
花朵為燦爛的紅橙色,直徑5.8-7.6厘米。花朵是一種美麗的蝴蝶植物。它們在非常漫長的季節開花,植物產生大量的花朵。1.5米高的大型植物非常漂亮。
▼情人節(Valentine)
堅固的莖干長度是63-115厘米,具有7.6-10厘米的花朵。花瓣短圓,具 檸檬黃 的顏色。日中立。熊花粉;適合蜜蜂飼料。分枝。
▼天鵝絨女王(VelvetQueen)
一年生植物。這種美麗的深紅色向日葵可以高達1.8米,并產生10-15厘米的花盤。會長出小鳥喜歡小種子。
▼音樂盒(MusicboxSunflower)
矮種向日葵,植物多分枝,株高70~85厘米, 花徑 10-12厘米。盛開時具有輝煌的黃色和奶油色,甚至紅黃雙色,舌狀花由米黃色向褐紅色過渡,心盤黑色。非常可愛;該品種于1992年推出。
▼黃盤(YellowDisk)
花頭直徑平均為4至5英寸,最高達1.5米,籽可食或喂養鳥類,
花色金黃色,綻放尺寸15-30厘米,花期夏末至初秋。
▼黑天鵝(BlackSwan)
黑天鵝向日葵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圓形多棱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單生于莖頂或枝端。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長繁殖
因為向日葵的花托部 生長素 背光分布,所以背光側的莖生長較快,莖就會向光源處彎曲。
向日葵,由于其生長前期的幼株頂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盤會跟著太陽轉動得非常明顯而得名。人們都認為向日葵朝陽僅與光能照射有關,其實與重力作用也有著密切關系。
植物體內會產生一種奇妙的生長素,大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趨向衰老的組織和器官中則含量較少。這種
植物生長素
有三個特點:第一,能夠促進(抑制)細胞的生長,加速(減慢)細胞的分裂繁殖;第二,背光,遇到光能照射,就跑到背光的一面去;第三,向地,在重力作用下,從植物的上端向下端運輸,從背地一側往向地一側運輸,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
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從出苗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一般為85一120天以上。生育期長短因品種、播期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向日葵整個生育期分為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四個生育時期。
分布范圍
向日葵原產地據信為北美洲。野生種主要分布在北緯30°-52°之間的北美洲南部、西部及 秘魯 和墨西哥北部地區。哥侖布發現新大陸時,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把向日葵帶到歐洲。開始在西班牙的馬德里植物園種植觀賞。世界各國均有栽培。歐盟、俄羅斯、烏克蘭、 阿根廷 、美國、中國、印度和土耳其是世界市場上向日葵的主要生產國。
中國向日葵主產區主要分布在 黃河 以北省份,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如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山西等省、自治區。主產區北緯35°至55°之間。平均緯度差1°,氣溫相差1.5℃。向日葵的生產潛力很大,可向西南、中南和華東地區擴種。
生長環境
野生向日葵棲息地主要是草原以及干燥、開闊的地區。它們沿著路邊、田野、沙漠邊緣和草地生長。在陽光充足,潮濕或受干擾的地區生長最好。野生向日葵耐受高溫和低溫,但更耐低溫,最佳溫度范圍在21-26℃之間。向日葵對土壤要求較低,在各類土壤上均能生長,從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鹽堿地均可種植。不僅具有較強的耐鹽堿能力,而且還兼有吸鹽性能。可以在堿性土壤中茁壯成長,抗旱性較強。
生長習性
生長周期
向日葵的生長期是指從出苗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一般為85-120天以上。生長期長短因品種、播期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向日葵整個生長期分為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四個生長時期。
$$$$ordered_list$$$$朝陽原因
向日葵,由于其生長前期的幼株頂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盤會跟著太陽轉動得非常明顯而得名。從生物科學上分析向日葵向日原因: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這一段時間,是向日的,其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不過并非即時的跟隨,植物學家測量過,其花盤的指向落后太陽大約12度,即48分鐘。太陽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盤又慢慢往回擺,在大約凌晨3點時,又朝向東方等待太陽升起。
已知植物與其周圍的光同步。這被稱為 晝夜節律 。它們由植物本身產生并且是自我維持的。植物如何實現它們以及它們如何顯示它們有不同的方式。向日葵有自己的方式,這種方式是使用某種激素。向日葵植物含有稱為生長素的激素。這些荷爾蒙對陽光敏感,盡一切可能尋找陰影。因此,它們從沐浴在陽光下的植物部分遷移到莖中的陰影區域。一旦那里,生長素(基本上是生長激素)刺激細胞的生長。這導致莖在陰影區域變得笨重,因此花朵朝向相反的方向彎曲而朝向太陽。當太陽在天空中移動時,生長素也會繼續遷移到被遮蔽的莖干部分,通過刺激細胞生長不斷使陰影部分變得更加笨重。這就是向日葵繼續面向太陽的方式——不斷地從莖的較大部分彎曲。主要是年輕的花頭,具有這種延遲性。這是因為年輕的花有綠色的“苞片”,基本上看起來像鬃毛,植物的葉子正面朝向太陽。在這個階段花朵跟隨太陽的明顯原因是最大化光合作用。
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長素背光分布,因而背光側的莖生長較快,莖會向光源處彎曲。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向太陽轉動。在太陽落山后,生長素重新分布,使向日葵轉回東方。花盤盛開后,就不再向日轉動,而是固定朝向東方。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溫,如果溫度高于30℃,就會被灼傷,因此固定朝向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輻射量。但是,花盤在早上受陽光照射,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時凝聚的露水,減少受霉菌侵襲的可能性;此外早上溫度較低,陽光的照射使向日葵的花盤成了溫暖的小窩,能吸引昆蟲幫助傳粉。
栽培技術
$$$$ordered_list$$$$栽培方法
種向日葵時需要種一大片,而且要種得緊湊一些,這樣它們自然就會長直,不管晴雨天。但這也要在用優良肥料的基礎上才行。另外,向日葵在結實前是可以直挺不下垂的,但在結實后由于花盤太重,自然會將“頭”下垂。只有掌握好它的習性,管理養護好即可養植出健壯的向日葵。
向日葵栽培
向日葵的生長溫度以20-30℃之間最佳,也能耐受38℃的高溫環境。喜濕潤的土質,不耐澇,為 須根系 植物,根系分布較淺,不耐風吹,所以栽培地應當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為佳,如能含有大量的 腐殖質 則生長茂盛,根系發達不易倒伏。
生長期需要較多的肥料,最好在小苗期施用有機肥料,不僅能增加植株的抗逆性,還是綠色食品。在花盤未現前可注意偏重氮肥,之后要注重磷鉀肥的施用量,這樣向日葵才能生長粗壯、直立不倒伏。
栽培地最好選擇能避開主風道的位置,避免小環境的風力過大耐吹倒植株,栽培時不要密度太大,株高為3米左右的株距以1.5米以上為宜,株高為2米以下的以1.0米左右即可。
播種:在花盆中放2-3粒或在平底花盆中(種子泡了一晚水)按2-3cm的深度撒播。直接播種在花壇時,先埋入腐葉土或肥料,再在其上面撒播。間隔20-30cm,種植得很密,也無須擔心長得過大。群植的時候,若將種子一列列交叉撒播稱為“千鳥”方式撒播,花朵就不會重疊,顯得美觀。移植或換植,在本葉長到2片的時候,就要及早進行了。長大后再移植會枯萎。
施肥:向日葵非常結實易于種植,易吸收周圍的肥料和水分。向日葵附近種植的草本花,特別是洋花的生長會變得很差。定植時,要加入充足的堆肥、于燥的牛糞、麻渣、骨粉等基肥。也不要忘了加追肥和液肥(Hyponex)。
授粉:主要依靠昆蟲,一部分借助風力,正常的受精過程決定于適宜的溫度,日光、 大氣濕度 及昆蟲活動、風力情況。高溫干燥天氣容易減弱花粉的生活能力,影響正常授精。開花期陰雨連綿影響蜜峰等昆蟲活動。靠自然授粉,向日葵空殼率一般達40%以上。所以為提高向日葵的結實率,可采取5畝地放1箱蜂的辦法。
人工輔助授粉:
一是軟撲授粉法:授粉時,用軟撲輕輕摩擦花盤,使花粉粘在軟撲上,然后連續摩擦其他花盤。
二是花盤接觸法:即在開花期間將兩個相近的花盤互相摩擦授粉。整個花盤從開花至結束需8天左右,一塊地由初花到終花需18天左右。授粉每隔1-2天進行一次,共進行2-3次,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干后至11點,大約在上午9-11時左右進行。這時花粉粒多,生活力旺盛,授粉效果好。
向日葵是異花授粉作物,靠昆蟲、蜜蜂傳粉結實,盡管如此,還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每天上午10時左右(上午9時至11時),一般可授粉2-3次。
栽培管理:觀賞向日葵根據地上部冠幅的大小選用10-15厘米盆。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5-15-30 盆花 專用肥。若花壇觀賞,可摘心1次,分枝可產生4-5朵花。盆栽不分枝,以單花為好。高稈品種發芽后20天可用0.25%-0.4% 比久 溶液噴灑葉面來控制植株高度。觀賞向日葵在露地栽培, 光照時間 長,往往開花略早;而冬季在溫室內栽培,光照時間短,開花延遲。重瓣品種不易結實,在開花時需進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結實率。
防治方法
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和黑斑病。白粉病發病時葉片開始生白色圓形粉狀斑,擴大后連成一片,以后白粉層上又生褐色小點,植株生長停止。黑斑病發病時,葉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淺黃色病斑,后發展成褐色斑,病斑相連成大斑塊,使葉片變黑枯死。發病時可以清除殘株同時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有盲 蝽 和 紅蜘蛛 危害,可用40% 氧化樂果 乳油800倍液或73% 克螨特 乳油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檢疫性病蟲害
1、向日葵霜霉病菌 Plasmoparahalstedii
分布于美國、加拿大、多米尼加、
阿根廷、巴西、智利、
烏拉圭、東歐諸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前蘇聯、埃塞俄比亞、
坦桑尼亞
、伊朗、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有人認為,除澳大利亞和南非以外,世界各栽培向日葵的國家均有該菌分布。國內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貴州等省區,多點片發生。霜霉病是向日葵的毀滅性病害,隨種子、土壤和病殘體傳播,系統發病,適生性強。病原菌有致病性分化,現有9個小種。美國選育的雜交油葵多抗1號和2號小種。發病地區應采取檢疫措施,防止新小種傳入。
2、向日葵黑斑病菌 Alternariahelianthi
分布于阿根廷、巴西、美國、加拿大、法國、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 南斯拉夫 、 烏干達 、坦桑尼亞、 贊比亞 、印度、伊朗、日本、 緬甸 、中國、澳大利亞等國。國內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以及其它省區發生。侵染葉片、莖稈、花盤等部位,導致落葉、莖稈倒伏或植株衰弱,籽實重量和含油量劇降,輕者減產10%~20%,重者50%以上,特別嚴重的地塊絕收。
3、褐色莖腐病菌 Phomopsishelianthi
分布于美國、前蘇聯、 捷克 、南斯拉夫等地。由植株下部葉片的葉緣發生褐色壞死,壞死沿葉脈發展,侵染葉柄和莖稈,產生大型潰瘍斑。病葉柄和莖稈的髓部腐爛壞死。病株花盤和果實瘦小,莖稈折斷倒伏,嚴重時全田毀滅殆盡。沒有抗病品種和有效藥劑。
4、莖點霉黑莖病菌 Phomamacdonaldii
分布于阿根廷、加拿大、美國、羅馬尼亞等地。病株葉片、葉柄和莖稈上產生黑色病斑,嚴重時全莖黑變腐爛。早期發病的植株枯死,發病較晚的矮化瘦弱,倒伏。向日葵莖象甲可在田間傳病。
5、向日葵紅色種子象 micronyxfulvus
分布于美國、加拿大。成蟲出土后先食害芽和葉,開花后危害花盤,在種子內產卵,通常每粒種子有1粒卵,有8%~12%的種子有多粒卵。幼蟲食害種子,老熟后脫落,到土壤15cm深處以蛹越冬,推遲收獲可使盡可能多的幼蟲落土。受害種子重量減輕,含油量降低。部分幼蟲收獲后仍留在種子中,熏蒸殺蟲效果較差。
6、向日葵灰色種子象 Smicronyxsor-didus
分布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成蟲較紅色種子象稍大,灰色。成蟲食害向日葵葉芽,在花芽上產卵,雌蟲產卵數量較紅色種子象少。幼蟲食害種子,可將種仁吃盡。單個蟲體危害較紅色種子象重,但田間發生蟲害數量較后者少。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種子含油量極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為重要的油料作物。有食用型、油用型和兼用型3類。花托、莖稈、果殼、可作工業原料等。
凈化價值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 核泄漏 事故之后,日本政府宣布,將核電站周圍20公里區域設為禁止進入的“警戒區”。在“警戒區”范圍內,放射性輻射的強度超過正常標準1000倍以上, 碘131 和 銫 137是其中最主要的兩種放射性物質。碘131的 半衰期 為8.3天,而作為一種重金屬放射物, 銫137 的半衰期卻長達30年。碘131的濃度有可能在自然環境中逐漸代謝,銫137則會沉積在土壤中很多年,對人造成持續的傷害。
面對難以代謝的銫137,日本政府想出了一個新的對策。為在“警戒區”清理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物質,種植向日葵。從萌芽到收割,利用綠色植物去除環境中的污染成分,或將其轉化為無毒物質,向日葵這種修復土壤的功能,幾乎貫穿在它的整個生長過程中。當其扎根土壤,利用其根系吸收養分的同時,也是一個對有害污染物進行提取、降解、過濾、固定或者揮發的過程。日本種植向日葵的計劃就是利用了這種技術。
除了對金屬污染物較強的抵御能力,根部的富集作用是向日葵能夠吸收有害污染物的主要原因。碩大的花盤、金黃的朵瓣下,深入土壤的根部能將污染物吸收到向日葵的枝干內部,將重金屬儲存在其內部,實現了重金屬物質“由下到上”的轉移,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
經濟價值
油用向日葵用于榨油,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不僅可以解決中國部分地區的食用油問題,還可以帶動養殖業、加工業的發展。向日葵油含有70%的 亞油酸 ,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并且熔點低,在17-27℃時即可熔解,不含有害物(制癌物) 芥酸 ,是價值極高的保健油,也是國際流行的首選保健油。向日葵榨油后的油餅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動物飼料,已被廣泛應用于家畜和禽類的養殖中。
觀賞價值
向日葵花盤形似太陽,花色亮麗,純樸自然,充滿生機。一般成片種植,開花時金黃耀眼,極為壯觀,深受大家喜愛。
養護注意事項
(1)向日葵缺氮:苗期生長不快,植株纖細瘦弱,葉片小且薄,呈黃綠色或淺綠色;生育中期缺氮,下部葉片早期變黃,花盤小, 營養器官 生長明顯變差,造成植株早衰;(2)向日葵缺磷:植株和花發育不良;(3)向日葵缺鉀: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變黃,葉上現褐色的斑點,這些斑點最后干枯成薄片破碎脫落,含油量下降;(4)向日葵 缺鈣 :在形成花前后均出現莖彎曲現象;(5)向日葵缺硫:葉和花序色淡,節間較短,植株矮小;(6)向日葵缺鎂: 脈間失綠 ;(7)向日葵缺錳:葉片呈網狀失綠;(8)向日葵缺硼:子葉張開后生長點受損或死亡或腋芽萌發形成植株,生育不正常,植株矮小,莖稈具褐鉤縱帶狀痕。花盤形成后,支撐花盤的莖失去跟著太陽轉的能力,有的總低垂著頭,有的頭總朝天,下部老葉肥厚,暗綠色,上部葉小且卷曲,葉肉失綠,葉脈突出;(9)向日葵缺鋅:生長受阻,上位葉黃化壞死;(10)向日葵缺鐵:上位葉片全變黃,葉脈仍為綠色;(11)向日葵 缺銅 :上位葉與花冠畸形。
切花采收當外層的舌狀花開放時即可采收。在水中或保鮮液中瓶插壽命夏季為6~8天,冬季可達10~15天。一般在采收包裝中把葉片去掉,留頂部1片葉為宜。切花可在2℃~5℃下貯藏1周左右。觀賞向日葵切花分枝長度要達40cm以上。花期從6月下旬開始,選枝長60~70cm的花枝采收,進行預處理,然后10支1束,花頭用軟紙包裹,裝箱上市。
向日原因
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這一段時間,的確是向日的,其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不過并非即時的跟隨,植物學家測量過,其花盤的指向落后太陽大約12度,即48分鐘。太陽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盤又慢慢往回擺,在大約凌晨3點時,又朝向東方等待太陽升起。
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從而慢慢地向太陽轉動。在太陽落山后,生長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轉回起始位置,也就是東方。但是,花盤一旦盛開后,就不再向日轉動,而是固定朝向東方了。為什么最后要面向東方而不是其他方向或朝上呢?這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對向日葵的繁衍有益處。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溫,如果溫度高于30攝氏度,就會被灼傷,因此固定朝向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輻射量。但是,花盤一大早就受陽光照射,卻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時凝聚的露水,減少受霉菌侵襲的可能性,而且在寒冷的早晨,在陽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盤成了溫暖的小窩,能吸引昆蟲在那里停留幫助傳粉。
植物文化
花語
向日葵的花語是信念、光輝、高傲、忠誠、愛慕,寓意是沉默的愛,代表著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向日葵的花姿雖然沒有玫瑰那么浪漫,沒有百合那么純凈,但陽光、明亮,愛得坦坦蕩蕩,愛得不離不棄,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而且綻放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對夢想、對生活的熱愛。
畫作
梵 高《向日葵》:
向日葵畫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最著名的畫作之一。于1888年和1889年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勒(Arles)繪制。這是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總共畫了七幅。并分別收藏于:
1、《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 1888年8月 現私人收藏(美國)
2、《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 1888年8月 二戰時在日本被毀
3、《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1888年8月 現藏于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
4、《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 1888年8月 現藏于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5、《花瓶里的十四朵向日葵》 1888年12月-1889年1月現藏于日本某博物館
6、《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1989年1月現藏于荷蘭梵高美術館
7、《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1989年1月 現收藏于美國費城博物館
常秀峰 《向日葵》
被世人稱為“ 梵高奶奶 ”的常秀峰,70多才開始繪畫,卻被人們稱之為“中國農村的梵高”。 一次香港個人畫展,兩次被請上“魯豫有約”。法國著名攝影師 魯斯本 ,臺灣馬英九先生分別收藏了她的畫作。常秀峰在2006年6月23日 鳳凰衛視 《魯豫有約》節目中說:“要我說,梵高的那幅畫(《星空》)我看不懂,可梵高畫的向日葵沒有我畫的好。向日葵不能擱在花瓶里,沒有水和土,它會死。” 她也許是中國第一個敢對梵高說不的人,并且是個農民。
節日
泰國中部華富里府的大片向日葵花在陽光下怒放。當地是泰國最大的向日葵種植地,每年11月1日到12月31日向日葵花盛開時都舉行“葵花節”,是泰國著名的景點之一。由于12月5日是泰國的父親節,而向日葵的花語含義通常帶有“父愛”、“尊崇”之意,因此向日葵作為父親節主要的觀賞花和禮品花。在泰國中部各府,金黃色的向日葵田一望無際,人們無需任何門票或其它費用,可以隨意地走進任何一片田內拍照留念。一到每年這個時候,向日葵田里游人如織,大家紛紛利用空閑時間來到郊外賞花。金黃色的花盤與翠綠色的花莖相襯,再配上泰國藍如綢緞的天空,的確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田里是隨處可見的游人,田外則是村民在售賣與向日葵有關的商品:盆栽、別針、頭飾、風鈴、插花……做工別致,吸引了不少游人購買。
中國多地也有葵花節:
四川省綿竹市年畫村葵花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葵花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蓮塘村葵花節
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葵花節
傳說
神話
傳說一: 克呂提厄 是一位海洋女神,曾是太陽神 赫利俄斯 的情人,但后來赫利俄斯又愛上波斯公主琉科托厄。怒火中燒的克呂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告發了琉科托厄與赫利俄斯的關系。俄耳卡摩斯下令將不貞的女兒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后,徹底斷絕了與克呂提厄的來往。癡情的克呂提厄一連數天不吃不喝,凝望著赫利俄斯駕駛太陽車東升西落,日漸憔悴,最終化為一株向陽花(向日葵)。
傳說二: 克麗泰 是一位 水澤仙女 。一天她在樹林里遇見了正在狩獵的太陽神阿波羅,她深深為這位俊美的神所著迷,瘋狂地愛上了他。可是 阿波羅 連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麗泰熱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羅能對她說說話,但她卻再也沒有遇見過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視著天空,看著阿波羅駕著金碧輝煌的日車劃過天空。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阿波羅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這樣呆坐著,頭發散亂,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陽。后來,眾神憐憫她,把她變成一大朵金黃色的向日葵。她的臉兒變成了花盤,永遠向著太陽,每日追隨他——阿波羅,向他訴說她永遠不變的戀情和愛慕。因此,向日葵的花語就是——沉默的愛。
傳說三:中國古代有一位農夫女兒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實,長得俊俏,卻被后娘“女霸王”視為眼中釘,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頂撞了后娘一句,惹怒了后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來勸解的親生女兒身上,這時后娘又氣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際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難忍,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在她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力、黑暗,追求光明。這向日葵便繁衍至今。
俄羅斯國花
前蘇聯人民熱愛向日葵,并將它定為國花。現在俄羅斯把國花仍定為向日葵“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向日葵,向往光明之花,合人帶來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寶,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人類。
保護現狀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引用来源
- • 向日葵族 2015-07-13
- • 怎樣防治向日葵苗期害蟲 2015-07-13
- • 向日葵菌核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 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