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地點 | 行政區劃 | 省級 | 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首府 烏魯木齊市 。地處中國西北,位于亞歐大陸腹地,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 省級行政區 。新疆生活著56個民族,截至2020年底,全區常住人口2585.23萬人。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107個縣(市、區),1127個鄉鎮(街道),11777個村(社區)。

新疆地貌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昆侖山,天山橫亙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稱天山以南為 南疆 ,天山以北為 北疆 。新疆屬于典型的 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 ,降水稀少、蒸發量大,年均降水量170.6毫米。

新疆在歷史上是古 絲綢之路 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022年上半年,新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79億元。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資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區已有人類活動。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諸如哈密的三道嶺、七角井、 吐魯番盆地 的阿斯塔那、 烏魯木齊縣柴窩堡 ,以及木壘、 奇臺伊犁庫車巴楚且末于闐皮山 等地都已出現 人類祖先 活動的遺跡,其石器形制、打刻技術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紋與中國甘肅、 內蒙寧夏 等地相近。 新疆出土距今3000年前的彩陶三角形紋、渦紋、弦紋的繪制和諸如陶豆一類器形,甘肅和內地 彩陶藝術 已影響到新疆彩陶文化藝術的發展。

兩漢時期

中國古史中對于 西域 地理歷史的真實具體記載當始自漢代,同樣也在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開始設置地方政府機構。所以,自漢代起,西域便已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西漢 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會經濟已有很大發展。西漢王朝統一西域大業是從討伐 匈奴 開始的。匈奴是 秦漢 之際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活動的一個實力強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后強盛。匈奴對北方地,包括西域的統一管轄,結束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諸游牧部落不相統屬的分割局面,為后來全國性的統一局面形成創造了條件。 漢武帝 劉徹 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 月氏 ”。為此他先派 張騫 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系,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系,擴大了 漢朝 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軍 霍去病 大敗駐牧在 河西走廊 一帶的匈奴渾邪王和 休屠王 ,漢朝在此置 武威酒泉 兩郡(后改為武威、 張掖 、酒泉、敦煌四郡),從而切斷了匈奴同氐、羌諸部的聯系。爾后漢朝同 烏孫 的聯盟使匈奴在西域更顯孤立,公元前109年,漢軍將領 趙破奴 等率部西征攻破樓蘭、 姑師 等西域重鎮。前102年,漢軍攻破大宛城(今 費爾干納 ),漢朝在西域各國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漢朝在西域的輪臺、 渠犁 等地駐兵屯田,并置 使者校尉 統領之職。使者校尉是漢朝政府設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員。公元前60年,駐扎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 西域都護府 的建立,標志著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漢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了西域同中原地區的關系。

西漢末,外戚作亂, 王莽 篡權,內地政局不穩天山南北各地復陷入分裂割據狀態。 東漢 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統治了西域各地。

公元73年,東漢王朝派遣大軍攻伐北匈奴,其中漢將 竇固耿忠 等率部出酒泉,于天山一帶擊敗匈奴呼衍王部,占據 伊吾 (今 哈密市 )。同時,竇固部將、時任假司馬的 班超 受命順天山南 麓 西行收復失地,班超以其卓越的政治、軍事家才干,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幫助下,南征北戰,有力地穩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勢,后受封為西域都護“ 定遠侯 ”。班超在任期間,還派 甘英 等人于 公元97年 出使 大秦 (東羅馬帝國),其使團足跡曾抵達 波斯灣 ,使東西方之間的交往聯系得到進一步發展。西漢時期,隨著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傳播,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西域的農作物 胡麻 、蠶豆、石榴、大蒜、葡萄、 苜蓿 等相繼傳入內地,被譽作“ 天馬 ”的 大宛馬 、烏孫馬、各種毛皮也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進入到中原地區。同時,原地區的絲綢和絲織品也傳入西域并經此西傳歐洲。此外,伴隨著屯田士兵而傳入西域的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農業經驗,如鐵 鏵 、鐵鋤等鐵制農具及 代田法 ,還有掘井技術和冶鐵技術等。西域的手工業,如陶器制造,毛紡織品,玉石制造業技術工藝具有相當高的水平。漢代新疆廣泛流行漢朝的 五銖錢和田馬錢 以及安息銀幣等說明了該地區蓬勃發展的商業水平。現有的石窟壁畫和大量的漢文記載都說明當時西域的音樂舞蹈藝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并給內地很大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 (220年~589年)時期,是中國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遷徙往來頻繁,又有許多古代民族進入新疆,如 柔然高車吐谷渾 等。221年, 三國 (魏、蜀、吳) 曹魏 (220年~265年)政權繼承漢制,在西域設“戊已校尉”,治設 高昌吐魯番 ),后又置西域長史以對西域各地諸多民族進行管理。 西晉 (265年~316年)末年,前涼政權(301年~376年)創建者 張駿 發兵西征,占領高昌地區,設立 高昌郡北魏王朝 設置 鄯善鎮焉耆鎮 ,加強對西域的治理。

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時期,是中國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遷徙往來頻繁,又有許多古代民族進入新疆,如柔然、高車、 噠 、吐谷(音:玉)渾等。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東胡人(中國古族名)后裔,五世紀初興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強大政權,同 北魏 (公元386年—公元534年)爭奪西域。高車,亦稱敕勒、 鐵勒 ,最初游牧于 貝加爾湖鄂爾渾河 、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車副伏羅部首領 阿伏至羅 與其弟 窮奇 率所屬十余萬部落(戶)西遷,在 車師 前部(今吐魯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 高車國 。噠,起于 塞北 (古指 長城 以北地區),五世紀末東進 塔里木盆地 ,南攻月氏,建立政權,并越過 帕米爾高原 ,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區。吐谷渾源于鮮卑(中國古族名),四世紀初自遼東(泛指 遼河 以東地區)西遷,逐漸控制了今 甘南 (甘肅南部地區)、四川和青海地區的氐(中國古族名)、羌等民族,建立政權。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中央政府加強對新疆的統治。公元六世紀末, 隋朝 統一中原, 隋煬帝 (公元604年—公元618年在位)即位之初,就派遣吏部侍郎 裴矩 到張掖、武威主管與西域的互市,了解西域民情。公元608年,隋軍進駐伊吾,建筑城郭,設 鄯善 (今 若羌 )、且末(今且末西南)、伊吾(今哈密境內)三郡。

公元七世紀初,唐朝代隋而興。公元630年,原屬 西突厥 的伊吾城(今哈密)主率所屬七城歸順唐朝,唐朝設西伊州(后改稱 伊州 )。公元640年, 唐軍 擊敗隨 突厥 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 公元501年 —公元640年),于該地置西州,又于可汗浮圖城(今 吉木薩爾 )設 庭州 ;同年在高昌設 安西都護府 ,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個高級軍政管理機構,后遷至庫車,改置為 安西大都護府 。唐朝打敗西突厥后,統一了西域各地,于公元702年在庭州設置 北庭都護府 ,后又升為北庭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 東部地區 的軍政事務,而安西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南部和 蔥嶺 以西的廣大地區。唐玄宗年間(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在位),唐朝又在兩大都護府之上設“ 磧西節度使 ”,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

唐朝中央政府對西域各地實行的是藩漢分別管理制度,即在漢民集中居住的伊州、西州和庭州等地,行政上采用與內地一樣的府、州、縣、鄉、里管理制度;經濟上推行“ 均田制 ”(唐朝田制)與“ 租庸調制 ”(唐朝賦稅制度);軍事上實行“ 府兵制 ”(唐朝軍事制度)。非漢民聚居區,則設置“ 羈縻府州 ”,即繼續維護當地本民族首領的行政管理制度,冠以唐朝都護、都督、州剌史的名號,允其以舊俗治理其部眾。同時,還在 龜茲 、于 闐 、 疏勒 、碎葉(一度是 焉耆 )設軍事建制,史稱“ 安西四鎮 ”。

五代宋遼金時期,因中原地區諸朝爭奪統治權而無暇顧及西域,西域出現了幾個地方政權并列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喀喇汗和于闐等地方政權,但它們同中原諸王朝都保持著密切關系。

高昌與 喀喇汗王朝 都是公元840年 漠北回鶻汗國 覆滅后,由西遷西域的回 鶻 人匯同其他操突厥語諸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前者以吐魯番地區為中心,后者控制包括天山南部、 中亞 河中等廣大地區。

回鶻人落居西域及其建立的這些地方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十分密切,喀喇汗王朝的統治者就自稱“桃花石汗”,意即“中國之汗”,表示自己是屬于中國的。1009年,占領于闐地區的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進獻方物。1063年,北宋冊封喀喇汗王朝可汗為“歸忠保順(音:后)鱗黑韓王”。北宋建立后第三年, 高昌回鶻 就派遣使者42人前往北宋進貢方物。

于闐系塞人居地。唐朝以后,于闐尉遲王族執政,與中原地區往來密切,因曾受過唐朝冊封而自稱 李姓 。公元938年, 后晉高祖 遣張匡鄴、高居誨出使于闐,封 李圣天 為“大寶于闐國王”。北宋初,于闐使臣、僧人向 宋朝 進貢不斷。

元朝時期

元朝時期 成吉思汗 完成對天山南北的政治統一。蒙古汗最初設立“ 達魯花赤 ”(蒙古官名,意為鎮守官)、“ 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 ”等軍政管理機構,對西域進行軍政管轄。元朝建立后,在發展西域各地社會經濟的同時,在吐魯番地區設立提刑按察司,以后,又在吐魯番等地建立交鈔提舉司(印鈔機構)和 交鈔 庫等機構,設置“別失八里元帥府”以總管派往該地的“新附兵”(元朝以俘降的 南宋 士卒組成的軍隊)屯墾事務,派兵到和闐、且末等地屯田,在 別失八里 設立冶場“鼓鑄農具”。在畏兀兒(元朝稱 回鶻 為“畏兀兒”)地區實行“計畝輸稅”。

明朝時期

明代在西域處于退縮狀態,在今 克什米爾 東北和藏西設置 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1406年,又設立 哈密衛 ,任用當地世族首領為各級官吏統轄當地軍政事宜,維持商貿通道安全,對西域地區實施羈 縻 控制。 洪武 三年(1370年) 察合臺汗國 滅亡后其后裔建別失八里,都城在別失八里(今吉木薩爾北破城子), 永樂 十六年(1418年)遷都 亦力把里 (今 伊寧 )。15世紀中葉,吐魯番部強大,1472年,哈密等衛所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諸衛內遷,后復,1514年再度被并,明朝最后退守 嘉峪關 。明朝中葉, 東察合臺汗國 演變為 葉爾羌汗國

清朝時期

清代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空前鞏固和發展的時期。

18世紀中葉,清朝先后平定了 準噶爾 貴族和大、 小和卓 的叛亂,統一了新疆,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這對于我國西北疆域的最后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間、新疆與中原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與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771年, 土爾扈特人 在首領 渥巴錫 的帶領下回歸祖國。 乾隆 二十四年(1759)后,改稱西域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開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新疆與內地的軍政體制基本一致,國家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加強。1840年是中國近代社會的重要分界,鴉片戰爭以后,新疆和祖國其他地區一樣,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新疆各族人民反對外國入侵,反對分裂以及反對封建剝削壓迫的斗爭任務更為繁重。新疆同祖國的命運越來越密切。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國領土主權遭到帝國主義的踐踏。位處祖國西北邊陲的新疆更深受 沙俄 侵吞之害。沙皇俄國在完成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之后,開始蠶食侵占我國領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 中俄北京條約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訂》和《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 》。由于清朝衰落,就連毗鄰新疆的 浩罕 小國都有伺機吞并我國領土的野心。一些反動和卓打著“圣戰”的旗號,攻城掠地,無惡不作,給新疆人民帶來沉著災難。沙俄又借口伊犁農民起義和 阿古柏 勢力威脅到 俄國 安全,打著保護和代守的旗號,公然出兵占領伊犁。新疆面臨為外國瓜分侵占的危險。清政府在經過一場所謂“海防和塞防密瓜”的爭論之后,西北防務重新得到清統治者的關注和重視。

光緒元年(1875年),陜甘總督 左宗棠 受令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清軍入疆順應歷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至光緒三年底,清軍已陸續收復到天山南部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權覆沒。 光緒 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 曾紀澤 ( 曾國藩 之子)經過與沙俄艱苦的談判,幾經周折,雙方簽訂《 中俄伊犁條約 》,條約議定次年沙俄軍隊撤出伊犁,中國以賠款和允許俄商在新疆貿易不納稅,俄國在嘉峪關和吐魯番設領事作為代價。1882年,伊犁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

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發布新疆建省上諭, 劉錦棠 被任命為首任新疆巡撫。將 迪化直隸州 升為府,新疆軍政中心由伊犁移到 烏魯木齊 。實行以軍府制為主體的多元性行政管理體制到單一 郡縣制 的轉換,使新疆行政建置與內地趨于一致。清朝對新疆的經營,無論是規模和范圍皆遠勝從前歷代,社會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發展。1、屯田戍邊,農墾事業規模空前。2、移民及人口增長。3、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入一個新的時期。4、商業貿易有一定的發展。5、興辦各種文化教育事業。

民國時期

清王朝進入公元20世紀后,已是窮途末路,氣數臨近,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日益高漲。革命黨人的足跡,也踏上新疆的土地。1911年10月武昌起義不久,新疆革命黨人 劉先俊 等人計劃于迪化城策動起義。因叛徒出賣而失敗。翌年,以 楊纘緒馮特民李輔黃 為首的革命黨人在 伊犁起義 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動統治的結束。之后因清朝宣統皇帝退位,袁世凱命 楊增新 為新疆都督,楊增新采用軟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黨人妥協,資產階級領導的伊犁起義失敗。但伊犁起義作為新疆各族人在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下發動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埋葬封建專制制度的偉大革命斗爭功不可沒。伊犁起義還激發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帝愛國斗爭的熱情和斗志。楊增新竊取伊犁起義成果,擔任新疆都督后,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制造民族不合,推行愚民政策,鎮壓不同意見。遭到社會各界的反對。在統治新疆17年后,終于死于統治集團內訌。

1928年,愚昧不堪的金樹仁繼任新疆都督,社會動亂進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樹仁被迫出逃。陰險狡詐的封建軍閥 盛世才 接任都督,開始他長達10年之久的反動統治。

1933年是新疆的多事之秋。以 穆罕默德·伊敏 為首的大突闕主義分子妄圖分裂祖,破壞國家統一,但由于人心向北,幾個月后就覆滅了。盛世才是一個典型的反動政客。擺出一副積極治理新疆的虛偽面孔,積極發展同蘇聯的聯系,妄圖利用蘇聯人的支持保持自己“新疆王”的獨裁地位。在一些進步青年的影響和蘇聯的幫助下,盛世才于1936年形成“反帝、親蘇、民平、清廉、和平、建設”的“六大政策”。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10月,盛世才同意我黨在迪化成立八路軍辦事處,滕代遠任主任。隨后,黨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黨員來疆工作。

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疆工作取得的成就使盛世才十分不安,1939年有意制造磨擦,冷淡關系。1941年德國法西斯發動侵蘇戰爭,盛世才錯誤估計形勢,公開與蘇聯、中共徹底決裂。制造所謂“四一二陰謀暴動案”捕殺中共黨員,殘酷殺害 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 等中共黨員,拋棄六大政策,投向國民黨蔣介石。新疆淪入國民黨反動統治之下后,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銳。政治局勢的惡化孕育了三區革命風暴。三區革命是在國內外形勢影響下,在蘇聯的支持和進步知識分子領導下的新疆各族人民反對盛世才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

1943年3月,國民黨政府發布命令要求各族人民捐獻一萬匹軍馬,交不出就按照市場價格一倍的馬價交現金。1944年8月, 尼勒克縣 牧民首先發動反對“獻馬運動”的武裝起義。成立“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1945年初,革命軍打敗國民黨。同年, 三區民族軍 正式成立。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一天《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莫斯科簽字。國內外和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蔣介石派 張治中 到新疆同三區革命政府進行和平談判。1946年1月,雙方簽訂11項和平條款,根據條款規定,改組 新疆省政府 ,成立由三區革命代表、七區代表和國民黨中央代表共同組成的 新疆省聯合政府 ,張治中任新疆省聯合政府主席,阿合買提江、包爾漢任副主席, 阿巴索夫 任副秘書長。糾正三區革命初期的一系列錯誤,拋棄了“東土耳其斯坦”的旗號,團結新疆各族人民,使革命走上正確軌道。

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破壞和平。導致新疆省聯合政府破裂。然而,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內戰,并不能阻擋中國人民推翻 三座大山 的歷史步伐。1949年,人民解放軍已解放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1949年秋,黨中央派遣鄧力群到伊犁與三區革命政府聯系,三區革命政府涌躍響應。1949年9月,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分別通電起義,新疆宣告和平解放。接著王震將軍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進駐新疆。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鄧力群奉命攜帶電臺至伊犁和 迪化 (現烏魯木齊)分別與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等人以及陶峙岳、包爾汗見面。中央決定新疆派五名代表出席新政治協商會議,并希望 維吾爾族哈薩克族 有代表出席。五位代表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重新派出賽福鼎、阿里木江、 涂治 三人參加了全國政協會議。

1949年,彭德懷的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8月26日占領蘭州,繼而占領甘肅全境。此后,經張治中斡旋,新疆的國民革命軍軍政長官陶峙岳、包爾汗等宣布脫離廣州的臨時國民政府起義。9月25日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在王震將軍率領下攻占烏魯木齊,1955年10月1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日,新疆有14個地、州、市,90個縣(市),其中34個為邊境縣(市)。

20世紀60年代,屢屢作案的“東突厥斯坦人民革命黨”被破獲。1962年,在中蘇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受蘇聯當局煽動,發生了新疆大批邊民越境逃往蘇聯的“伊塔事件”(或“伊犁暴亂”)。1969年,中蘇雙方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武裝沖突(鐵列克提事件)。

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政府嚴厲打擊下,新疆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活動處于低谷。

1981年12月,中國政府決定恢復曾于1975年被撤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其建設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20世紀80年代,新疆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活動加劇,發生了一系列暴亂、騷亂事件。90年代以來,新疆境內民族分裂主義組織和團伙急劇增多。在 宗教極端主義 、分裂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的影響下,境內外部分“東突”勢力轉向以恐怖暴力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壞活動。

2014年1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 。

2014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設立縣級 雙河市 ,實行兵團城市“ 師市合一 ”模式,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管理。同年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河市正式揭牌。雙河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年來成立的第七座城市 。

2015年3月18日,批準 可克達拉 建市,這是新疆兵團的第八座城市。

2015年4月,經國務院批復,吐魯番地區撤銷,設立地級 吐魯番市 ,新設地級吐魯番市實行市領導區、縣的體制,原吐魯番市建制(縣級)改設為 高昌區 ,鄯善縣和 托克遜縣 保持不變。

2016年1月18日,新疆哈密地區 撤地設市 宣布大會在哈密舉行,哈密地區撤銷地區建制設立 地級市

2016年2月18日,哈密正式撤地設市, 絲綢之路經濟帶 沿線誕生最年輕的城市。這是繼吐魯番之后,新疆第二個撤銷地區建制設立的地級市。

201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同意設立縣級 胡楊河市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胡楊河市人民政府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130團光明東路8號。

2021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 沙灣縣 ,設立縣級 沙灣市 ,以原沙灣縣的行政區域為沙灣市的行政區域,沙灣市人民政府駐三道河子鎮世紀大道南路29號。

2022年1月,2022全國地方兩會,新疆GDP達1.6萬億,籌建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4個地級市、5個自治州、5個地區、10個自治區直轄縣級市。自治區政府駐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中山路479號。

截至2021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14個地(州、市),包括5個自治州、5個地區和烏魯木齊、 克拉瑪依 、吐魯番、哈密4個地級市;共有107個縣(市、區),包括66個縣、28個縣級市、13個市轄區,其中有6個自治縣、34個邊境縣(市);有1127個鄉鎮(街道),包括478個鄉、444個鎮、205個街道,其中有42個民族鄉;有11777個村(社區),包括8891個行政村、2886個社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行政區劃簡表

地、州、市名稱

 市、縣(市轄區)名稱

統計用區劃代碼

電話區號

烏魯木齊市

天山區沙依巴克區 、高新區(新市區)、 水磨溝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米東區 、烏魯木齊縣

650121

0991

克拉瑪依市

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堿灘區烏爾禾區

650205

0990

吐魯番市

 高昌區、鄯善縣、托克遜縣

650422

0995

哈密市

伊州區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伊吾縣

650521

0902

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市、阜康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奇臺縣、吉木薩爾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652328

0994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伊犁州直屬縣(市)

 伊寧市、奎屯市、伊寧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霍城縣、鞏留縣、新源縣、昭蘇縣、特克斯縣、尼勒克縣、霍爾果斯市

654022

0999

塔城地區

 塔城市、烏蘇市、額敏縣、沙灣縣、托里縣、裕民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654226

0990

阿勒泰地區

 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富蘊縣、福海縣、哈巴河縣、青河縣、吉木乃縣

654326

0906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樂市、精河縣、溫泉縣、阿拉山口市

652723

0909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庫爾勒市、輪臺縣、尉犁縣、若羌縣、且末縣、焉耆回族自治縣、和靜縣、和碩縣、博湖縣

652826

0996

阿克蘇地區

 阿克蘇市、溫宿縣、庫車縣、沙雅縣、新和縣、拜城縣、烏什縣、阿瓦提縣、柯坪縣

652929

0997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阿圖什市、阿克陶縣、阿合奇縣、烏恰縣

653024

0908

喀什地區

 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澤普縣、莎車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岳普湖縣、伽師縣、巴楚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653131

0998

和田地區

 和田市、和田縣、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

653227

0903

自治區直轄縣級市

 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鐵門關市、雙河市、昆玉市

659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疆 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 位于亞歐大陸腹地,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國內與 西藏 、青海、甘肅相鄰,周邊與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5700多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

地形地貌

新疆 新疆地貌可以概括為“ 三山夾兩盆 ”: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昆侖山,天山橫亙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 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部的 塔克拉瑪干沙漠 ,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 流動沙漠 。貫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長約2575公里,是中國最長的 內陸河 。位于北疆的 準噶爾盆地 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在天山的東部和西部,還有被稱為“ 火洲 ”的吐魯番盆地和被譽為“塞外江南”的 伊犁谷地 。位于吐魯番盆地的 艾丁湖 ,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中國陸地最低點。

氣候特征

新疆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降水稀少、蒸發量大,年均降水量170.6毫米。區內共有河流3355條,其中年徑流量超過十億立方米的有18條,超過百億立方米的有3條(塔里木河、 伊犁河額爾齊斯河 )。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42.7%,有“固體水庫”之稱。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3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91億立方米、地下水43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約為全國的3%。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西多東少、北多南少、山區多平原少。全區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億畝,占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現有耕地面積7863.43萬畝、林地面積1.34億畝、草地面積7.48億畝,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全年日照時間平均2300-3200小時,各類農作物生長繁育稟賦條件得天獨厚。

水文

新疆湖庫面積約10700平方公里,其中 博斯騰湖 水域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現有綠洲面積14.3萬平方公里、占新疆總面積的8.7%,其中天然綠洲面積8.1萬平方公里、占綠洲總面積的56.6%。濕地總面積3.95萬平方公里,位居全國第五位。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塔里木河 新疆水資源量約占全國的3%,共有大小河流570條,地表水年徑流量884億立方米(其中伊犁河165億立方米,塔里木河150億立方米,額爾齊斯河11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55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數的2.25倍。地下水可開采量252億立方米。冰川面積2.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42%。由于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氣候干旱,水資源受季節因素影響,時空分布極不均衡,地表水蒸發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資源不足。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 北冰洋 )、 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 等20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 塞外 風光.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著名的十大湖泊是:博斯騰湖、 艾比湖布倫托海 、阿雅格庫里湖、 賽里木湖 、阿其格庫勒湖、 鯨魚湖吉力湖 、阿克薩依湖、 艾西曼湖 。  

新疆境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計1.86萬余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體水庫"。

生物資源

新疆 新疆的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種獨特、特性優良,開發潛力較大。新疆野生動植物達4000多種。農作物地方品種及引入品種達10000多個,不少物種品質優良。新疆地方畜禽品種具有適應性強、抗病、耐粗飼等優良特性。新疆還是多種果樹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樹資源豐富,其中優良品種約300余個。天然藥物如 雪蓮貝母甘草 、麻黃、 羅布麻肉蓯蓉 等分布廣泛,質量上乘,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優良的特性。  

新疆除擁有優良的牛、馬、羊、 駱駝 等家畜外,還有近700種脊椎野生動物,其中魚類85種、兩棲類7種、爬行類45種、鳥類425種、獸類(哺乳類)137種牞約占全國脊椎野生動物種類的11%。珍稀動物有 高鼻羚羊 、黑鸛、 白肩雕 、天藏等。鳥類、獸類和爬行類動物類分別占中國的35.8%、33%和14.2%。新疆有許多國際 瀕危野生動物 ,如 普氏野馬 、藏野驢、藏羚羊、 雪豹棕熊 、白肩雕、 藏雪雞 等。也有一些是我國僅分布于新疆的特有動物,如 四爪陸龜新疆北鯢塔里木兔新疆大頭魚 等。新疆還有無脊椎動物約1.5萬種,以昆蟲類為多,已知的有7000-8000余種。目前,新疆共有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116種,約占全國保護動物的三分之一,其中列為一級保護的有28種,列為二級的88種。  

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132科、856屬、3569種,其中已證明有經濟和藥用價值的有羅布麻、 橡膠草阿魏 、貝母、枸杞、甘草、雪蓮等1000多種,稀有者約100種,列為國家保護的有 野蘋果 、西伯利亞巨杉、 胡楊 等20余種。

礦產資源

疆礦產資源種類多,蘊藏量大。全國已發現的162個礦種中,新疆有122種。有60種已探明了儲量,其中 燃料礦產 4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35種。國家礦產儲量表中居首位的有鈹、 白云母 、鈉硝廠、陶瓷土、 長石蛭石 6種;居第二位的有鋁、 自然硫 、冶金用際 石英 、毒知石、化肥用 蛇紋石 、膨潤土、水泥用 大理石 ;居第三位的有 鎳 、 鑄石 用輝緣;位居第四位的有煤、石油、 菱鎂礦鉀鹽石棉 、水泥用 頁巖 、水泥用 泥巖 ;居第五位的有天然氣、 銫 、玻璃用 脈石英 ;居第六位的有鉍、 鉭 、磚瓦用粘土;居第十位的有 鈮 、 硒 、玻璃用砂。此外,鹽、釩、欽、銅、鐵、金等都有較高的儲量。 

新疆石油、天然氣資源總量高達300億至500億噸,占全國預測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還有 阿勒泰地區 的寶石、黃金、白云母、阿爾金山的石棉,昆侖山的 和田玉 ,還有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礦礦質優秀,開發前景廣闊,是中國石油儲量最多的省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將是新疆冶金、化工、建材、塑料等產業發展的堅強后盾。新疆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成礦條件好。據研究和成礦預測,新疆成礦條件好,資源總量大。礦產遠景大的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金、銅、鉛、鋅、石棉、鹽類、 膨潤土石灰巖 、蛭石等,這些大多是國內急缺或重要的礦產。與新疆比鄰的國家對比,在32個成礦區帶中有16個延入新疆境內,如有世界馳名的 阿爾泰 有色金屬成礦帶等,找礦潛力很大。資源分布廣已發現4000多處礦產地,上百個重要成礦帶,廣泛分布于"三山三盆"中。 塔里木 、準葛爾、吐哈等大盆地中有油氣、煤、 鹽類礦產 等;阿爾泰、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有金、鐵、有色金屬、稀有金屬、非金屬礦產等。礦種配套比較齊全在已發現138種礦產中,有能源礦產7種、黑色金屬礦產(鋼鐵基本原料)5種、有色金屬礦產13種、貴金屬礦產?種、稀有金屬礦產8種、稀土金屬礦產4種、稀散元素礦產6種、冶金輔助原料礦產5種、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 19種、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產60種、地下水和 地下熱水 礦產4種。一個省區礦產種類之多,資源比較配套,在全國少有,世界上也不多,且還有發現新礦種的可能。儲量豐富目前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99種,其保有儲量在西北區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如 富鐵礦 探明儲量占鐵礦總儲量四分之一,阿舍勒富銅礦和喀拉通克富銅礦品位之高為全國罕有。二是 焦煤 多,儲量87億噸,為煤礦探明儲量的9.16%,而且動力用煤質也很好。三是優質礦多,如優質耐火級 鉻鐵礦和田白玉 、蛭石、白云母、石棉、膨潤土等質量都很好。  

新疆礦產資源開發進展較快,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礦業取得了很大成就,為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礦業經濟已經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必將在21世紀新疆和西部大開發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土地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0.7%;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種有96種,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5種,居前五位的有27種,居前十位的有41種。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金、鉻、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據全國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新疆石油預測資源量209.2億噸,占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11萬億立方米,占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占全國預測儲量的40%。  

新疆幅員遼闊,自然景觀神奇獨特,著名的景區有高山湖泊— 天山天池人間仙境 —喀納斯、綠色長廊— 吐魯番葡萄溝 、空中草原— 那拉提 、地質奇觀— 可可托海 等。在5000多公里古"絲綢之路"的南、北、中三條干線上,分布著數以百計的古文化遺址、古墓群、 千佛洞 等人文景觀。其中, 交河故城 、樓蘭遺址、克孜爾千佛洞等蜚聲中外。截至2011年末,共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285個,其中5A級景區5個,4A級景區53個,3A級景區94個。新疆民族風情濃郁,各民族在文化藝術、體育、服飾、居住、飲食習俗等方面各具特色。新疆素有"歌舞之鄉"美稱,維吾爾族的賽乃姆舞、 刀郎舞塔吉克族 的鷹舞, 蒙古族沙吾爾登舞民族舞蹈 絢麗多姿。新疆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種獨特。野生植物達4000多種,麻黃、羅布麻、甘草、貝母、黨參、肉 蓯 蓉、雪蓮等分布廣泛,品質優良。果樹資源豐富,其中優良品種300余個,自古以來就有"瓜果之鄉"的美譽。野生動物近700余種,占全國的11%。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16種,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 蒙古野馬 、藏野驢、藏羚羊、雪豹等國際瀕危野生動物。

森林資源

新疆活立木總蓄積量3.1億立方米,森林面積197.8萬公頃,森林蓄積量2.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92%。其中天山、 阿爾泰山區 覆蓋的原始森林多為 西伯利亞落葉松雪嶺云杉 和針葉柏等高大喬木,塔里木河、瑪納斯河流域生長著世界著名的胡楊和 灰楊 ,準噶爾盆地邊緣散布的梭梭林和塔里木盆地周邊的 紅柳 是防風固沙的主要植被。人工造林的樹種主要有白楊、 榆樹 、白蠟、 槭樹槐樹白樺沙棗 、桑樹及各種果樹。 

(一)主要用材、特有和荒漠喬灌木樹種1.天山云杉。我國僅產于新疆,是新疆山區分布最廣、蓄積量最大的常綠喬木。樹形高大、干形端直,材質輕軟,紋理通直,結構較細,為優良用材樹種。2.西伯利亞落葉松。我國僅產于新疆,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東部山地,是極為重要的水源涵養樹種。樹形高大,材質優良,抗壓力強,是新疆最主要的用材樹種。3.胡楊。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伊犁谷地、哈密等地,它是荒漠河岸林的主要建群樹種,在塔里木河沿岸形成荒漠地區所特有的走廊式自然景觀,并成為該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4. 梭梭 。主要分布于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東北部、東天山山間盆地等地。梭梭是新疆荒漠 生態體系 的重要建群樹種之一,在新疆荒漠區形成了地帶性的小喬木林,具有獨特的景觀。

(二)主要造林樹種1. 銀白楊 。落葉喬木,高達三十五米。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流域有天然分布,全疆各地多有栽培。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樹姿雄偉優美,干形端直,材質良好,是沙漠邊緣平原地區主要的 速生樹種 和四旁綠化樹種。根系發達,抗風力強,是農田防護林的優良樹種。2. 白榆 。落葉喬木,高二十五米,胸徑一米。新疆沿天山北麓中段前山河谷地帶有天然分布,各地廣為栽培。適應性強,生長較快,材質較硬,是平原地區農田防護林和四旁綠化的重要樹種。3.新疆大榆葉。落葉喬木,高達三十五米。新疆各地都有栽培。耐寒,耐旱,生長迅速,抗病蟲能力強,樹干直,材質硬,枝葉繁茂,樹冠圓而美,是新疆平原地區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4.白桑。落葉喬木,高二十米。廣布全疆各地。喜光,耐熱,耐旱,也較耐寒,不耐庇蔭,生長較快,根系發達,枝葉繁茂,材質堅硬,是農田防護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也是南疆平原地區重要的用材樹種和經濟樹種。5.披針葉白蠟。落葉喬木,高20米,胸徑40厘米。喜光,耐寒,耐熱,生長較快,壽命較長,樹形優美,干形通直,材質堅硬,是新疆平原地區優良的用材樹種和四旁綠化樹種,也是農田防護林的良好樹種。6. 尖果沙棗 。落葉喬木,高十四米。新疆準噶爾盆地、伊犁谷地均有天然分布。喜光,耐寒,耐熱,耐大氣干旱,耐鹽堿,根系發達,抗風沙能力強,枝葉繁茂,花香襲人,是農田防護林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適宜在干旱山坡中下部及荒漠河岸和綠洲地帶栽植。有"鐵樹、銀葉、金花"美稱。7. 樟子松 。常綠喬木,高三十米,胸徑一米。生長在較干旱的前山丘地帶。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是荒山造林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也是珍貴的觀賞樹種。8. 多枝檉柳 。落葉小喬木或呈灌木狀,高六米。喜光,耐寒,耐大氣干旱,耐水濕,生長迅速,萌生力強,是固沙造林保護農田的優良樹種。此外,還有天山云杉、西伯利亞落葉松、 新疆楊箭桿楊 、胡楊、黑揚、灰楊等80余種造林樹種。 

(三)珍稀瀕危保護樹種1. 西伯利亞云杉 。漸危種。常綠喬木。我國僅產于新疆阿爾泰山地。生長較快,材質較好,是阿爾泰山區主要用材樹種和重要的水源涵養樹種。被列為 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2.西伯利亞冷杉。漸危種。常綠喬木。我國僅產于新疆阿爾泰山西北部、哈納斯河和庫姆河流域。是較為珍貴的天然種質資源。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3. 西伯利亞紅松 。漸危種。常綠喬木。我國僅產于新疆阿爾泰山西北部、哈納斯河和庫姆河流域。材質較好,是較為重要的天然種質資源。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4.胡楊。漸危種。落葉喬木。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珍貴的森林資源,對防風固沙、保護農牧業生產具有較大的作用。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983年建立了塔里木胡楊保護區。5.灰楊。漸危種。落葉喬木。我國僅產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是荒漠河岸林的主要成林樹種之一,也是十分珍貴的種質資源和荒漠區較古老的植物。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6. 野核桃 。漸危種。落葉喬木。我國僅產于新疆天山西部伊犁谷地鞏留縣野核桃溝。是著名的木本油料和干果樹種,又是珍貴的第三紀殘遺數種。被列為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1982年建立了鞏留野核桃保護區。7. 鹽樺 。瀕危種,落葉小喬木或直立大灌木。僅產于我國新疆阿勒泰市境內克朗河下游巴里巴蓋。現僅有1株伐樁,本種耐鹽堿,是 干旱區 鹽堿地造林的好樹種。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8.梭梭。漸危種。小喬木。適應能力強,抗旱,耐高溫,耐鹽堿,是優良的防風固沙植物。材質堅硬,燃燒力極強,是新疆重要的薪柴樹種。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983年建立了甘家湖梭梭保護區。9. 白梭梭 。漸危種。我國主產于新疆北部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是荒漠區沙漠地帶優良的固沙造林樹種。材質堅硬,發火力強,是產地居民的主要燃料。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0. 裸果木 。稀有種。落葉灌木。新疆主要產于南部天山地區。它在研究荒漠及旱生植物區系等方面,有較重要的科學價值,又是構成石質荒漠植被的建群樹種之一。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1. 新疆野蘋果 。漸危種。我國僅產于新疆。在引種馴化、 雜交育種 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2. 矮沙冬青 。瀕危種。常綠灌木。我國僅產于新疆烏恰縣的西部山地。它在研究我國新疆西南部荒漠地帶植物區系的發生和發展及古地理氣候的變化方面,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3. 沙生檉柳 。漸危種。灌木。我國僅產于新疆塔里木盆地 流動沙丘 區,是沙漠地區優良的先鋒固沙造林樹種。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14. 半日花 。稀有種。落葉小灌木。我國產于新疆、甘肅、 內蒙古 等省區。對于研究我國荒漠植物區系方面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5. 松毛翠 。漸危種。常綠矮小灌木。新疆產于阿爾泰山區。本種在研究我國植物方面有科學價值。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此外,還有 昆侖方枝柏帕米楊野扁桃銀沙槐心葉水柏枝 、小葉白蠟等。

草地資源

新疆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在"三山"和"兩盆"周圍有大量的優良牧場,牧草地總面積7.7億畝,僅次于內蒙古、西藏,居全國第三。 

天然草地資源是 新疆發展 畜牧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天然草地年總產可食鮮草5479.36萬噸,是1985年人工草地年鮮草產量170.1萬噸的31.2倍,是農副產品飼草資源685.8萬噸的7倍。天然草地擔負著全疆70%的牲畜飼養量和畜產品產量。 新疆天然草地優良牧草種質資源豐富,有各類牧草植物108科、687屬、3270種(包括亞種和變種),分別占全國植物區系總科數的305%,屬數的216%和種數的121%。世界著名的栽培優良牧草,在新疆均有大面積野生分布。  

新疆地處 亞歐大陸 腹地,總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東西長約1650余公里,南北寬約1450余公里。位于東徑73°41′~96°21′,北緯34°22′~49°33′之間。由于位置和受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山體和氣候的影響,天然草地分布具有鮮明的 垂直地帶性 分布規律。在不同緯度、經度和海拔高程,由于水熱組合比例不同,又形成不同的草地類型。這些因素,使新疆草地在利用上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點。

因地形地貌的影響,新疆的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08℃,降水增加10~30毫米。由于水熱組合比例不同,因而不同的海拔高程形成不同的草地類型,并呈地帶性垂直分布規律。但由于所處緯度不同,在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同樣的海拔高程各草地類型分布又不同。據自治區畜牧廳組織編寫的《新疆草地資源及其利用》有關資料,各山系草地垂直分布如下:阿爾泰山南坡,準噶爾西部山地, 伊犁河谷 ,天山北坡,天山南坡, 昆侖 山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5月5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 公布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新疆人口普查數據,全區常住人口為21813334人,烏魯木齊市常住人口為3110280人,克拉瑪依市人口39萬,吐魯番市63萬人, 阿克蘇地區 全區239萬,喀什地區400萬,阿勒泰地區64萬, 和田地區 182萬,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48萬,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18萬,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500萬,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53萬, 昌吉回族自治州 160萬, 石河子市 80萬, 阿拉爾市 29萬, 圖木舒克市 11萬, 五家渠市 11萬。人口中,漢族人口8746148人,占總人口的40.1%,各少數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總人口的59.9%;男性人口為11190228人,占51.30%;女性人口為10623106人,占48.70%。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 的107.24下降為105.34;0~14歲人口為4530645人,占20.77%;15~64歲人口為15932420人,占73.04%;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50269人,占6.19%;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231995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5263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7873675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6560438人。

2019年末全區常住人口2523.2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6.4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8.7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87%,比上年末提高0.96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20.54萬人,出生率8.14‰;死亡人口11.23萬人,死亡率為4.45‰;自然增長率為3.69‰。

2020年,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結果中全區常住人口2585.23萬人。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公布,新疆人口是25852345人。

2021年5月11日,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新疆人口年齡構成,0-14歲人口占22.46%,15-59歲人口占66.26%,60歲以上人口占11.2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7.76%。

2021年5月,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發布,新疆每十萬人口中大學生人口數為16536。

民族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目前共生活著56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成份最全的省級行政區之一,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滿、錫伯、塔吉克、達斡爾、 烏孜別克 、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截至2020年底,全區常住人口2585.23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7.76%。

經濟

綜述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597.1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81.75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795.50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7019.86億元,增長8.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3.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5.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4280元,比上年增長4.5%。

2020年,新疆308.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2021年1月,2020年新疆GDP為13797.58億元。

2021年7月,新疆2021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114元。

2021年8月,新疆2021年上半年GDP為7328.9億元。

2021年全年,新疆GDP總量16000.00億元,GDP增速7.0%。

2022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5元。

2022年上半年,新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79億元。

2023年1月,31省份2022年GDP出爐,新疆經濟總量達17741.34億元。

第一產業

改革開放前,全區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速度為11.7%;改革開放后,年均增長11.8%。已建成工業企業5萬多個,形成了以礦產資源開發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力量,包括石油天然氣開采、石油化工、鋼鐵、煤炭、電力、紡織、建材、化工、醫藥、制糖、造紙、皮革、卷煙、食品等門類基本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工業體系,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工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0.98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2894.88億元。部分產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如2006年,天然氣和原油產量分別為164億立方米、2475萬噸,居全國第一位和第三位;成品糖53.79萬噸,居全國第四位。

2014年,新疆工業增加值3179.60億元,增長10.0%。

2019年糧食種植面積3305.42萬畝,比上年下降0.7%。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592.39萬畝,增長2.9%;玉米種植面積1495.80萬畝,下降3.5%。棉花種植面積3810.75萬畝,增長2.0%。油料種植面積327.91萬畝,下降2.5%。甜菜種植面積89.86萬畝,增長4.7%。

2019年糧食產量1527.07萬噸,比上年增加22.84萬噸,增產1.5%。其中,夏糧產量579.28萬噸,增產0.9%;秋糧產量947.79萬噸,增產1.6%。谷物產量中,小麥產量576.03萬噸,增產0.7%;玉米產量858.37萬噸,增產3.7%。

2019年棉花產量500.2萬噸,減產2.1%。油料產量66.41萬噸,減產1.8%。 甜菜 產量445.33萬噸,增產4.9%。

2019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855.6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84.89%,機耕率97.45%,機播率93.38%,機收率59.64%。

202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981.28億元,增長4.3%。

第二產業

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861.66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 國有控股企業 增加值增長4.0%,股份制企業增長3.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5%,私營企業增長3.0%。分工業門類看,采礦業增長8.0%,制造業增長1.2%,電力、熱力、燃氣以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1%,重工業增長5.1%。

2019年十個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0.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0.7%;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3.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7.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6.0%;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增長40.0%; 黑色金屬 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8.4%;紡織業增長1.7%。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623.36億元,比上年下降19.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358.34億元,比上年下降24.2%;股份制企業573.47億元,下降21.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9.84億元,比上年下降19.3%;分工業門類看,采礦業實現利潤268.38億元,下降16.2%;制造業253.86億元,下降37.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01.12億元,增長93.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0.99元,比上年增加1.77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5%,下降1.7個百分點。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9%;完成工業品出口交貨值135.32億元,增長27.2%。

2019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03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9%。

2020年,第二產業增加值4744.45億元,增長7.8%。

第三產業

2005年,全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37.78億元。

201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9.6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 扣除價格因素 ,實際增長9.9%。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1.6億元,比上年增長5.5%。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034.0億元,增長5.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27.6億元,增長7.5%。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879.0億元,增長5.0%;餐飲收入額482.6億元,增長8.6%。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5.4%,飲料類增長5.3%,煙酒類下降2.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12.6%,化妝品類增長1.1%,金銀珠寶類下降13.5%,日用品類下降3.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7.2%,中西藥品類增長7.4%,家具類增長17.1%,通訊器材類下降6.9%,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下降19.2%,石油及制品類增長5.4%,汽車類增長1.4%。

2020年7月30日,新疆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 喀什 )在線上舉辦,實現簽約金額7.75億元。

202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7071.85億元,增長0.2%。

社會

綜述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從新疆多民族的實際出發,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符合國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保障各族人民真正有當家作主的權力。少數民族 歷史史詩 《江格爾》、《 瑪納斯 》以及維吾爾族大型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人士、宗教場所和群眾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尊重和保護。高舉民族團結的偉大旗幟,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為主線的思想教育活動。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民族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民族宗教極端勢力為首分子,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控制,保持了新疆的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科技

2019年自治區級科技計劃新立項項目1210個,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1個,自治區重點研發專項11個,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專項35個。年末擁有縣以上部門屬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11個。其中,自然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90個,科技信息與文獻機構6個,社會與人文科學領域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6個,轉制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9個。重點實驗室5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已掛牌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個,其中,國家級5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64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個,其中,國家級2個,自治區級17個。生產力促進中心47個,其中,國家級示范中心9個。 星創天地 42個,其中,國家級34個。眾創空間87個,其中,國家級9個。科技企業孵化器38個,其中,國家級9個。

2019年,全疆共申請專利14771件,同比增長0.66%;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379件,同比增長6.99%;全疆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36件,同比增長14.56%。2019年全疆商標注冊申請59058件,注冊量38522件,全疆國內有效商標注冊量(不含國外在華注冊和馬德里注冊)已達到185954件。

2020全年自治區級科技計劃新立項項目2349個,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9個,自治區重點研發專項36個,自治區創新條件(人才、基地)建設專項1003個,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專項1000個。年末擁有縣以上部門屬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10個。其中:自然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89個,科技信息與文獻機構6個,社會與人文科學領域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6個,轉制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9個。重點實驗室9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已掛牌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9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791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個,其中:國家級2個,自治區級17個。星創天地42個,其中:國家級34個。眾創空間64個,其中:國家級24個。科技企業孵化器30個,其中:國家級10個。

全年專利授權1276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859件。累計有效專利40942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5684件。 PCT (向國外申請專利)39件。登記技術合同743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9.45億元,其中:技術交易額8.98億元。

教育

2019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學校54所。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01萬人,比上年增長12.0%;在學研究生2.69萬人,增長12.8%;畢業生0.66萬人,同比增長8.0%。普通本專科招生14.49萬人,增長21.1%;在校生42.70萬人,增長13.9%;畢業生8.44萬同比增長增長3.8%。

2020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學校56所。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32萬人,比上年增長30.8%;在學研究生3.21萬人,增長19.4%;畢業生0.75萬人,增長15.0%。普通本專科招生15.87萬人,增長9.5%;在校生48.67萬人,增長14.0%;畢業生9.09萬人,增長7.8%。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47所,全年招生8.57萬人,比上年下降1.7%;在校生25.64萬人,增長0.4%;畢業生7.24萬人,增長6.5%。普通高中316所,全年招生16.57萬人,比上年下降2.6%;在校生49.81萬人,下降5.7%;畢業生19.36萬人,增長3.6%。初中895所,全年招生37.19萬人,比上年增長6.9%;在校生104.05萬人,增長6.5%;畢業生30.75萬人,增長4.3%。普通小學3641所,全年招生55.02萬人,比上年增長3.8%;在校生278.01萬人,增長6.7%;畢業生37.29萬人,增長7.0%。特殊教育學校32所,全年招生840人,比上年增長0.5%;在校生5206人,增長17.0%;畢業生534人,下降3.4%。

  • 本科院校

行政區

學校名稱

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新疆醫科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財經大學、 新疆警察學院 、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藝術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阿拉爾

塔里木大學

喀什

喀什大學

伊犁

伊犁師范大學

昌吉

昌吉學院

阿克蘇

新疆理工學院

克拉瑪依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新疆醫科大學厚博學院

五家渠

石河子大學科技學院

巴音 郭楞

新疆科技學院

  • 高職專科院校

行政區

名單

烏魯木齊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疆職業大學、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新疆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

石河子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石河子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哈密

哈密職業技術學院

吐魯番

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

五家渠

新疆兵團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新疆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昌吉

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克拉瑪依

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

阿勒泰

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

塔城

塔城職業技術學院

博爾塔拉

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

伊犁

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巴音郭楞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

鐵門關

鐵門關職業技術學院

阿克蘇

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

阿拉爾

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

克孜勒蘇

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

喀什

喀什職業技術學院

和田

和田師范專科學校、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和田職業技術學院

媒體

新疆擁有廣播電臺6座;中短波發射臺及轉播臺53座;中短波發射功率達到2819千瓦;節目159套,制作廣播節目達到27.09萬小時,分別用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5種語言廣播;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4.9%。收聽不到廣播的盲點地區正在迅速消失。

新疆擁有電視臺8座;廣播電視臺88座;衛星收轉站55.44萬座;電視發射臺及轉播臺911座;共播出電視節目198套;制作電視節目8.50萬小時;并開通5種語言電視頻道和全天滾動播放,電視人口覆蓋率擴大到95.29%,完成了自治區“天山一顆星、地下一片網”的全疆電視聯網目標。全疆有線電視用戶達到208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88萬戶。

新疆擁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 柯爾克孜族 錫伯等6種文字出版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約3000種。其中,用6種文字出版的報紙128種,期刊208種。新聞出版從業人員近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60%,少數民族專業人員占專業人員總數的63%。新疆有縣以上 新華書店 98家,新華書店發行網點205個,書刊批發市場1個,書刊批發單位140家,零售書店達1830家,年發行書刊約2.3億冊。

2020年末全區文化系統共有 藝術表演團體 92個,博物館92個,公共圖書館106個,文化館116個。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68%,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85%。

通信

2019年,新疆所有深度貧困村都已通寬帶網絡,全區行政村寬帶覆蓋率躍升至99%;當年,新疆電信企業累計投資1.26億元,建成518個5G演示和商用試點站。

2020年末全區固定電話用戶數403.30萬戶,下降3.3%;移動電話用戶2846.60萬戶,增長3.7%。固定電話普及率11.6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112.8部/百人。互聯網寬帶用戶883.90萬戶,增長13.9%。全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49.58億元,比上年增長44.9%。

社保

2020年11月14日,新疆宣布貧困縣“清零”。按照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計算,全區306.4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群眾“ 兩不愁三保障 ”全面實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新疆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消除。

2020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86.5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2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26.24萬人,增加11.3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58.62萬人,增加20.54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83.21萬人,增加21.20萬人;參加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人數1575.42萬人,減少0.6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02.30萬人,增加19.1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49.00萬人,增加24.23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58.02萬人,增加5.90萬人。參加 生育保險 人數333.19萬人,增加20.30萬人。年末全區共有23.11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46.45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2020年末全區共有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902個,擁有床位數82577張,收養救助人數50142人。城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15736個。全年銷售福利彩票51.2億元,比上年增長5.9%;籌集公益金17.80億元,增長24.5%。

醫療

2019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564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632個, 婦幼保健院 (所、站)91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個。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52679張。衛生技術人員15.87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7772人,注冊護士65046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3736人。鄉鎮衛生院921個,擁有床位29950張,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21961人。

2020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563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634個,婦幼保健院(所、站)94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個。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53797張。衛生技術人員163177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9030人,注冊護士68019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4065人。鄉鎮衛生院920個,擁有床位29394張,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22252人。

交通

新疆 新疆位于祖國西北部邊陲,地域遼闊,交通問題長期以來都是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通過50多年的建設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為基礎,鐵路為骨干,包括民用航空、輸油氣管道等四種運輸方式相配合,內聯區內各地(州、市)和縣、外聯國內西、中、東部地區以及周邊國家的綜合運輸網絡。截至2005年底,全疆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9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1公里,一級公路883公里。首府烏魯木齊到各地(州)首府都已實現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連接,全疆85個縣(市)全部通柏油路。全疆鐵路營運里程3009公里。

1985年 新疆航空公司 成立,2002年新疆航空公司并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已擁有22個機場(含新建、遷建),即 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 、喀什國際機場、 和田機場莎車機場 (新建)、圖木舒克機場(新建)、 且末機場 (遷建)、樓蘭(若羌)機場(新建)、 塔中機場 (新建)、 阿克蘇機場庫車機場庫爾勒機場吐魯番機場哈密機場石河子 機場(遷建)、 克拉瑪依機場伊寧機場那拉提機場博樂機場塔城機場阿勒泰機場 、喀納斯機場、 富蘊機場 (新建),為國內擁有機場數量最多的省份。其中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已成為中國第四大國際航空港。新疆烏魯木齊已與內地51個城市和6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已開辟了烏魯木齊至北京、上海、廣州、深 圳 、福州、廈門、海口、 哈爾濱大連青島 、濟南、西安、 鄭州 、杭州、重慶、武漢、成都、 昆明張家界 、敦煌等55條國內航線。又開辟了烏魯木齊至 阿拉木圖新西伯利亞 、莫斯科、 伊斯蘭堡比什凱克葉卡捷琳堡 6條國際航線。航線總長14萬公里。

2014年11月16日,蘭新高鐵(烏魯木齊南至哈密段)將開通運營,標志著新疆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動車開通后初期運行時速200公里,烏魯木齊到哈密的運行時間由原來的5小時縮短至3小時左右。

2019年8月7日,隨著和田地區對外連接的首條高速公路——喀什(疏勒)至葉城至墨玉段高速公路正式通車,新疆各地州市高速公路全部連通。

文化

概述

新中國成立前,新疆沒有一個專業文藝團體,沒有藝術研究機構和藝術學校。2001年,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9個,藝術研究和創作單位107個和一批藝術學校;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塔吉克、錫伯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專業文藝團體,涌現了一批杰出的民族藝術家。新中國成立前,新疆沒有一座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現自治區有公共圖書館81個,博物館23個。近年來,廣播電視事業得到快速發展,現有廣播發射臺及轉播電臺41座,電視發射臺及轉播臺826座,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已達91.3%,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0.93%。文學藝術創作碩果累累,《天山彩虹》、《木卡姆先驅》等一批優秀藝術作品獲國家級大獎,大型歌舞《 我們新疆好地方 》轟動全國,一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文學藝術作品走出新疆,走向世界;圖書、報紙、雜志出版的種類和數量成倍增長,報紙由1952年的4種發展至2001年的98種,其中少數民族文字報紙有43種。

名稱由來

[Module:1ej4hskgb1t58]

新疆古稱西域,西域一詞特指新疆地域范圍從古代一直延續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統治時期。

清軍入關 以前,所統轄的疆域僅限于中國東北地區。入關后,迅速統一了中國大部。但在個別地區,它的統治也是經過了多年反復之后才最終確立的。清朝前期的幾代皇帝,都視統一全中國為己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國的控制區域不斷擴大和鞏固。

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時,清政府的政令終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乾隆皇帝將最后由自己所確立的清政府統治的地區稱為新疆。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之后,將古稱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也稱為新疆。

新疆這個名稱,有另外一層意思。繼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 伊犁地區 。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于是以新疆為省名就有了一層新的意義。

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

文化發展

原始社會時期。成書于戰國時期的《 山海經 》和《 穆天子傳 》中,有關 周穆王 西巡昆侖會見西王母的故事。新疆境內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圖案紋飾與中原內地同期出土的陶器圖案紋飾相同或相近似。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紋、渦紋、弦紋的繪制和諸如陶豆一類器形,說明甘肅和內地彩陶藝術已影響到新疆 彩陶文化 的發展。

漢唐時期。兩漢統一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通,造成東西方文化在這里大匯聚、大交融,促成西域文化空前繁榮。天山北部的草原游牧文化、天山南部農耕文化迅速發展。隨著軍事屯田和漢族移民,中原的先進文化和耕作技術傳入西域,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的屯墾文化。同時,中原文化、印度文化、 兩河流域 文化、波斯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等在這里薈萃、交融出現了多種語言文字的使用,如漢文、 吐火羅文 、于闐文、粟特文等。

1995年10月至11月,民豐尼雅遺址3號棺出土色彩斑斕的錦被上織著"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的 小篆 漢字和紋樣;8號棺木出土的一只色彩艷麗的錦袋上有篆書文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揭示了漢、晉時期尼雅與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經濟關系。唐代詩人 岑參駱賓王洪亮吉 等撰寫的雄渾的大漠、壯麗的山川、奇特的氣象、悲壯的征戰奇觀等奇妙絕倫的詩篇,膾炙人口,久傳不衰,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邊塞詩"。

隨著佛教由印度沿絲路傳入西域乃至我國內地。佛教文化成為當時西域的最重要的內容。龜茲佛學家、佛經翻譯家 鳩摩羅什 來到內地講譯佛經、著述 佛學 經文。 東晉 高僧經西域赴印度取經,著有《佛國記》。 回鶻文 《彌勒會見記》是我國最早的誕生在西域的戲劇文學劇本。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寫《 大唐西域記 》。吐魯番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漢文文書、契約等,表明唐代前后漢文在高昌地區文字使用方面的主體地位。龜茲石窟和高昌石窟中的佛教內容的壁畫,顯示出中外繪畫技藝萎萃交融的特點。唐代于闐尉遲跋、尉遲已僧父子動用凹凸技法,表現佛教內容和西域人物花鳥,震驚 長安龜茲樂高昌樂 、疏勒樂等在隋唐時期樂曲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樂曲外,琵琶、 箜篌 、鼓、角等西域傳統樂器也傳入內地,成了唐代以及后世音樂演奏中的主要樂器。西域舞蹈如: 胡騰舞胡旋舞拓枝舞 等傳入中原宮廷乃至民間。

宋元明清時期。喀刺汗王朝(9世紀末一1211)時期,隨著伊斯蘭教傳入西域并逐漸擴展,伊斯蘭文化對西域文化的影響愈來愈大。著名維吾爾族學者玉系甫·哈斯·哈吉甫編著了反映當時社會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詩體百科全書《福樂智慧》,著名維吾爾族學者 馬赫穆德·喀什噶里 著有突厥語工具書《 突厥語大詞典 。維吾爾族詩人玉素甫阿吉著有愛情敘事長詩《 艾里甫與賽乃姆 》。蒙元時期有著名維吾爾族文學家馬祖常;著名維吾爾散曲作家 貫云石 ;著名維吾爾族農學家 魯明善 著有《 農桑衣食撮要 》。明代旅行家 陳誠 著有《 西域行程記 》、《 西域番國志 》等。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學優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詩《瑪納斯》、蒙古族民間文學優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詩《江格爾》。《阿凡提的故事》是產生于察合臺汗國時期的民間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葉爾羌汗國時期,馬赫麻·海答兒·尕豁刺的《 拉失德史 》和沙·馬合木·楚刺思的《編年史》。 阿曼尼莎罕 收集、整理、編創的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它是東方音樂文化的無價之寶,它像蒙古族的《江格爾》, 藏族 的《格薩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英雄史詩一樣,具有世界性的影響。隨著清朝對新疆的統一,大批內地漢族軍民進入新疆北路屯戍落戶,在烏魯木齊巴里坤、奇臺一帶,漢族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體。秦腔、 河北梆子新疆曲子 等雜技等藝術班社相繼出現,并迅速不斷地普及; 紀曉嵐林則徐 、戴瀾、劉 鍔 等被謫來疆,在新疆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近、現代時期。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革命精神在新疆的傳播和弘揚,推動了新疆文化的發展。抗日戰爭時期以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革命烈士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疆各族人民中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中國共產黨關于建立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開展聲勢浩大的 抗日救亡運動 ,推動新疆民族文化發展,與此同時,許多進步文化人士如茅盾、杜重遠、張仲實、 趙丹王為一 等在烏魯木齊從事抗日進步的文化活動,組織各族工人、農民、教師、學生、職員、商人等廣大民眾創作演出抗戰進步歌曲、話劇、秦腔、 京劇 、新疆曲子等劇節目。在新疆各族人民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全疆各地各族人民群眾和進步人士,先后組織"反帝會"和各民族"文化促進會",開展各種民族進步的文化活動。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黎·穆特里夫以歌頌抗日救國的偉大斗爭為主題,著有《中國》、《給歲月的答復》等戰斗詩篇。民族話劇《蘊倩姆》、維吾爾劇《艾里甫與賽乃姆》、雜技《達瓦孜》、哈薩克族阿肯彈唱《 薩里哈與薩曼 》、《阿爾卡勒克》,柯爾克孜族"瑪納斯奇"彈唱《瑪納斯》等劇節目相繼搬上藝術舞臺。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如維吾爾族"麥西來甫"、哈薩克族"阿肯彈唱會"、柯爾克孜族" 庫姆孜 彈唱會"、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錫伯族"西遷節"、漢族的"元霄燈會"等久傳不衰,極具民族特色,為廣大各族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為新疆民族文化亮麗的景觀。

新疆舞、新疆二胡、十二木卡姆(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新疆歷史文化名城 (5個)

喀什市

吐魯番市

特克斯縣

庫車縣

伊寧市

新疆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6個)

名稱

地址

魯克沁鎮

新疆吐魯番鄯善縣

吐峪溝麻扎村

新疆吐魯番鄯善縣

惠遠鎮

新疆伊犁霍城縣

阿勒屯村

新疆哈密市 回城鄉

博斯坦村

新疆哈密市 五堡鄉

瓊庫什臺村

新疆 特克斯縣 喀拉達拉鄉

宗教

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并存地區,現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宗教,有各級愛國宗教團體118個。1987年,自治區成立了學制5年的宗教高等學府——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 ,2017年在喀什、 和田克州 、阿克蘇、吐魯番、烏魯木齊、昌吉、伊犁設立了8所分院。近年來,自治區堅持新疆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治理非法宗教活動,保障信教群眾宗教需求和正常宗教活動,扎實做好宗教人士、宗教活動場所的教育、管理、服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規范宗教典籍出版發行,翻譯出版了多種文字的伊斯蘭教典籍和一些 佛教經典 ,編輯發行漢、維吾爾兩種文字的《臥爾茲演講集》系列,促進宗教健康發展。深入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依法開展去極端化,有效遏制宗教極端思想滋生蔓延。發揮好宗教團體、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大力培養愛國宗教人士隊伍,支持愛國宗教人士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樹立正信、抵御極端,促進宗教和睦和諧。

旅游

綜述

新疆是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新疆就有56種全國旅游資源類型,占全國旅游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余處,居全國首位。這里有海拔8600米的 世界第二高峰 ,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國最低洼地。

2020全年接待游客1.58億人次,比上年下降25.9%,實現旅游收入992.12億元,比上年下降72.7%。接待國內游客15805.3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991.03億元;入境游客6.1萬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576.29萬美元。

旅游城市

優秀旅游城市 (13個)

烏魯木齊市

喀什市

昌吉市

博樂市

克拉瑪依市

阿勒泰市

石河子市

吐魯番市

庫爾勒市

哈密市

伊寧市

阿克蘇市

阜康

旅游強縣 (1個)

布爾津縣

景點:喀納斯景區(AAAAA)

國家園林縣城 (5個)

布爾津縣

且末縣

新源縣

沙灣縣

哈巴河縣

景點

5A級旅游景區(7個)

天山天池風景區阜康市

喀納斯湖 景區

葡萄溝風景區

可可托海景區( 富蘊縣

那拉提旅游景區(新源縣)

澤普金湖楊景區( 澤普縣

烏魯木齊 天山大峽谷 (烏魯木齊市)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阜康市)

新疆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博湖縣)

新疆庫木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吐魯番)

新疆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博樂市)

國家地質公園(7個)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天山天池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奇臺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溫宿鹽丘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富蘊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17個)

新疆照壁山國家森林公園(烏魯木齊縣)

新疆夏塔古道國家森林公園(昭蘇縣)

新疆天池國家森林公園(阜康市)

新疆阿爾泰山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哈巴河白樺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和靜縣)

新疆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布爾津縣)

新疆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唐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尼勒克縣)

新疆鞏留恰西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奇臺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澤普縣)

新疆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尼勒克縣)

國家森林公園(17個)

新疆照壁山國家森林公園(烏魯木齊縣)

新疆夏塔古道國家森林公園(昭蘇縣)

新疆天池國家森林公園(阜康市)

新疆阿爾泰山溫泉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那拉提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哈巴河白樺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和靜縣)

新疆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布爾津縣)

新疆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唐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尼勒克縣)

新疆鞏留恰西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奇臺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新疆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澤普縣)

新疆科桑溶洞國家森林公園(尼勒克縣)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

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庫爾勒)

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精河縣)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靜縣)

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宿縣)

新疆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疆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鞏留縣)

國家濕地公園(4個)

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

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烏魯木齊市)

和布克賽爾國家濕地公園

紅山公園 紅山公園 紅山公園位居新疆烏魯木齊市區中心,因地處紅山而得名。深秋時節,公園內色彩斑斕,景色如畫,引人無限遐思。

紅山山體由紫色 砂礫巖 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傍著河灘快速路的紅山塔是烏魯木齊市的地標之一。

據地質研究,紅山是在距今約八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時期,同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資源,曾發現了距今2.7億年前的古鱈魚化石和酷似人類鞋印的化石。

火焰山

火焰山 火焰山是吐魯番最著名的景點,火焰山古稱赤石山,位于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呈東西走向。火焰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朝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山長98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禿嶺,寸草不生,飛鳥匿蹤。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

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永豐鄉包家槽子村,東經87°19’52”、北緯43°40’37”,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

現任領導

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政領導一覽

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

書記

馬興瑞

副書記

艾爾肯·吐尼亞孜李邑飛張春林何忠友

其他常委

楊誠張柱田湘利陳偉俊王明山楊發森玉蘇甫江·麥麥提伊力扎提·艾合買提江哈丹·卡賓 、王建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祖木熱提·吾布力

副主任

李寧平托乎提·亞克夫木合亞提·加爾木哈買提迪力夏提·柯德爾汗平新來王國和買買提明·卡德

秘書長

穆塔里甫·肉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主席

艾爾肯·吐尼亞孜

副主席

陳偉俊玉蘇甫江·麥麥提陳明國孫紅梅劉蘇社薛斌王剛麥爾丹·木蓋提凱賽爾·阿不都克熱木

秘書長

牙生·司地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

主席

努爾蘭·阿不都滿金

副主席

吉爾拉·衣沙木丁孔星隆竇萬貴楊勇阿不都熱克甫·吐木尼牙孜努熱木·斯瑪依汗艾則孜·木沙劉會軍劉見明蒲雪梅許咸宜艾山江·艾合買提金之鎮

秘書長

高江淮  

參考資料

代表人物

體育界: 杜鋒、王燕紅、王潔、劉麗娜、阿迪江、阿不都西庫·米吉提。

影視娛樂 陸川、 佟麗婭王洋迪麗熱巴王學兵王海燕李亞鵬徐佳 等。

作家: 畢淑敏北野劉亮程董立勃

歌手: 張陽陽安明亮迪里拜爾巴哈爾古麗 、多亮、 王宏偉 、阿爾法等。

主持界: 李詠 、尼格買提、 李霞李佳明 等。

名模: 韓燕(亞姐)、 岳梅李亞紅 、馬煒。

其他: 阿迪力·吾休爾 (高空王子) 湯燕峰 (優秀創業企業家) 吳天一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七一勛章 ”獲得者) 。

獲得榮譽

2014年1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 無償獻血 先進省(市)獎”。

2020年12月30日,榮獲2020第五屆中國國家旅游年度臻選自駕旅游目的地獎。

引用来源

中文名
新疆
外文名
xinjiang
別名
柱州、西域、安西
面積
166.49萬平方公里
簡稱
人口
2585.23萬人(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氣候類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天山
行政類別
自治區
所屬地區
中國西北地區
政府官方網站
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index.shtml
車牌代碼
新A-新R
郵政區碼
830000-840000
政府駐地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中山路479號
下轄地區
14個地(州、市),107個縣(市、區),1127個鄉鎮(街道),11777個村(社區)
行政區劃代碼
650000
人均GDP
GDP
電話區號
0991-0909
知名高校
新疆大學
機場
石河子花園機場
火車站
烏魯木齊站
自治區主席
艾爾肯·吐尼亞孜
黨委書記
馬興瑞
地理位置
中國西北部,亞歐大陸腹地
省會
烏魯木齊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