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屬(拉丁學名:Lupinus Linn), 被子植物門 豆科下一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偶為亞灌木;葉為指狀復葉,托葉與葉柄的基部合生;花常美麗,顏色各種,組成頂生的總狀花序或有時輪生;萼二唇形,旗瓣直立,闊,邊緣背彎;龍骨瓣有喙,內彎;雄蕊單體,花藥異型;花柱內彎,柱頭有毛;莢果扁平,種子間有縊紋。羽扇豆屬植物可用做土壤改良、飼草、食用和觀賞。種子分甜、苦兩種,后者含生物堿,誤食會中毒。
屬模式種: 白羽扇豆 (拉丁文:Lupinus albus Linn.)
形態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偶為半灌木,多少被毛。掌狀復葉,互生(單葉種類我國未見有引種);具長柄;托葉通常線形,錐尖,基部與葉柄合生;小葉全緣,長圓形至線形,近無柄。總狀花序大多頂生,多花;苞片通常早落;花各色,美麗,輪生或互生;小苞片2枚,貼萼生;花萼二唇形,萼齒4-5,短尖,上下萼齒不等長,萼筒短,上側常呈囊狀隆起;旗瓣圓形或卵形,冀瓣先端常連生,包圍龍骨瓣,龍骨瓣彎頭,并具尖喙;雄蕊單體,形成閉合的雄蕊筒,花藥二型,長短交互;子房無柄或近無柄,被毛,胚珠2至多數,花柱上彎,無毛,柱頭頂生,下側常具1圈須毛。莢果線形,多少扁平,種子間呈斜向凹陷的分隔,稍縊縮,2瓣裂,果瓣革質,通常密被毛;有種子2-6粒。種子大,扁平,珠柄短,無種阜;胚厚,并具長胚根。
生長習性
羽扇豆屬種類繁多,但大多生于砂質的非鈣性土壤,喜濕潤。較耐寒(- 5℃以上),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的地方,忌炎熱,略耐蔭,需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主根發達,須根少,不耐移植。
根系發達,耐旱,最適宜砂性土壤,利用
磷酸鹽
中
難溶性磷
的能力也較強。多雨、易澇地區和其他植物難以生長的酸性土壤上仍能生長;但石灰性土壤或排水不良常致生長不良。可忍受 0℃的氣溫,但溫度低于-4℃時凍死;夏季酷熱也抑制生長。
物種名 |
習性 |
生于砂地 |
|
生于河岸、草地和潮濕林地。引進栽培。 |
|
引進栽培 |
|
白羽扇豆 |
引進栽培 |
生于沙質土壤。引進栽培。 |
|
狹葉羽扇豆 |
引進栽培 |
引進栽培 |
產地生境
本屬約200種,主要分布 北美洲 ,其次分布 南美洲 , 地中海 區域和 非洲 。中國約有7種,均為引進栽培。
繁殖方法
播種法
播種繁殖于秋季進行,在21-30℃高溫下發芽整齊。羽扇豆生產中多以播種繁殖, 春秋 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長期正值夏季,受高溫炎熱影響,可導致部分品種不開花或開花植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觀賞效果差。
自然條件下秋播較春播開花早且長勢好,9~10月中旬播種,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盤點播、覆蓋。育苗土宜疏松均勻、透氣保水,專用育苗土或是 草炭土 、 珍珠巖 混合使用為好。
羽扇豆種子較大,普通或包衣處理,約40粒/克。發芽適溫25℃左右,保證介質濕潤,7~10天種子出土發芽,發芽率高。
扦插法
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根莖處萌發枝條,剪成8-10cm,最好略帶一些根莖,扦插于冷床。夏季炎熱多雨地區,羽扇豆常不能越夏而死亡,故可作二年生栽培,宜早春栽植于栽培地,株距40cm,早栽早發棵,開花結籽較早。入夏前結實后地上部分枯萎,秋季再萌發新株,或于枯萎前采收種子。華北需保護越冬。
主要價值
所含成分
本屬植物含生物堿,多數種類的種子有毒。
觀賞價值
羽扇豆屬類的植物,主要供庭園栽培觀賞用,如彩虹羽扇豆(拉丁文: Lupinus regalis )。在 新西蘭 的特卡波湖邊,有大量的觀賞性羽扇豆,彩虹羽扇豆為其中之一。在新西蘭,羽扇豆主要生長在野外,沿主要道路兩旁,南島有大量生長。
生態價值
與其他許多豆科植物一樣,羽扇豆也參與固氮作用。因此也多作為 覆蓋植物 及飼料。
下級分類
羽扇豆屬種類眾多,約200種,中國約有7種,均為引進栽培,主要有:
白羽扇豆 Lupinus albus
狹葉羽扇豆 Lupinus angustifolius L.
埃及羽扇豆 Lupinus digitatus Forssk.
墨西哥羽扇豆 Lupinus hartwegii Lindl.
大葉羽扇豆 Lupinus incanus
黃羽扇豆 Lupinus luteus
羽扇豆 Lupinus micranthus
南美羽扇豆 Lupinus mutabilis Sweet
倭羽扇豆 Lupinus nanus Benth.
宿根羽扇豆 Lupinus perenius
多葉羽扇豆 Lupinus polyphyllus
毛羽扇豆 Lupinus pubescens
物種圖片 |
物種簡介 |
|
宿根羽扇豆(Lupinus perennis L.) 小葉通常約8枚,長2-5厘米,寬7-14毫米;花序疏松。 |
||
多葉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 Lindl. 小葉9-15枚,長4-10厘米,寬10-25毫米;花序稠密多花。 |
||
毛羽扇豆Lupinus pubescens Benth. 總花梗甚長,花常為輪生;小葉兩面密被柔毛;種子小,長不及6毫米。 |
||
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 L. 總花梗甚短,花常為互生;小葉上面無毛,下面和邊緣具貼伏長柔毛;種子大,長8毫米上。 |
||
羽扇豆Lupinus micranthus Guss. 小葉倒披針形至倒卵形,寬5-15毫米,兩面均被硬毛;花序軸短于葉;全株被棕色至銹色硬毛。 |
||
狹葉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 L. 小葉線形,寬2-4毫米,上面無毛;花序軸長于葉;全株被白色貼伏長柔毛。 |
||
黃羽扇豆Lupinus luteus L. 花冠黃色;花輪生。花序軸長于葉;小葉倒披針形,兩面被貼伏絹毛。 |
植物文化
花語: Lupin在希臘文里是“悲苦”的意思。羽扇豆的種子苦澀異常含在嘴里,令人皺眉,看起似乎很痛苦的樣子,因此它的花語是“苦澀”。“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 魯冰花 。” 兒歌 里的魯冰花其實就是羽扇豆。